后真相时代舆情反转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2021-11-13◎高宇
◎高 宇
互联网技术的勃兴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媒介生态环境,新媒体平台为公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诉求渠道,其中微博作为主要的爆料平台,实现了舆情的酝酿和传播。舆情反转是指公众态度随着新闻事件真相和细节的逐渐披露而呈现截然相反的反转,其作为一种新闻传播现象,逐渐成为网络热点事件的演进常态,在倒逼真相的同时所投射的社会深层问题不容忽视。近一段时间随着鲍毓明事件、李心草事件、杭州女子失踪案、华南理工教师疑似强奸事件、清华学姐事件等案件的频发,都将舆论导向推至两性问题上,性别刻板印象令人们难以分辨事实真假。其中“罗某某被爆强奸”一案,从人们对罗某某的集体声讨再到事件出现反转,体现了后真相时代下诉诸情感的控告引发网民的愤怒和同情,社交媒体的裂变式传播推迟了真相的到来。
一、事件分析
(一)事件回顾
“罗某某被曝强奸事件”起源于2020年8月,一位网名为@加油吧Vicky的女生通过在微博发文爆料了自己遭受男友强奸一事,除确立恋爱关系是被迫外,她还控诉罗某以职务之便多次性侵其他女生等行为。事件曝光后,“罗某某”这个名字随着大众的愤怒和对女生的同情冲上热搜,引发了众多热议。然而之后罗某澄清文章的发布令事件走向反转,最后女生梁颖发出“罗某某没有强奸我”这一博文,令吃瓜群众大跌眼镜,网络上一片哗然。女主梁颖的含泪控诉极易使女性群体产生共情,引起公众为弱势群体辩护的情绪,使得案件本身成为一个承载大众情绪的符号化象征容器。
(二)传播态势
1.舆情首发期
该事件的相关消息在2020年7月份出现在网络上,仅是小范围内的传播,没有引发网络关注度。真正在网络上形成较高的传播热度是始于8月29日下午,当事人@加油吧Vicky发布了长文控诉罗某某强奸,这篇长文发布后开始形成发酵之势,当日22:19分被控诉的罗某某发布了回应博文并寻求法律解决途径。8月30日一整天内,随着爆料者多次发布博文,罗某姐姐参与回击,一些有宣传力度的自媒体博主进行传播扩散,使得事件引起了更多的网民参与热情。该事件经过前两天的发酵传播,于8月31日热度达到最高峰,涉事双方不断发文以及晒出电话录音、聊天截图等,引发网友围观,自媒体大V的介入顺势带起了节奏。
2.舆情反转期
9月4日下午,罗某某在微博发长文《罗某某的自白与呼吁》,控诉了此次事件对其生活和工作的巨大影响,称自己已经“完全社会性死亡”。9月5日,女方委托律师发表声明称自己没有被罗某某强奸,因对分手事宜处理不满而捏造了被强奸等情节,愿意向公众和罗某某及其家人道歉。罗某某也表示放弃刑事控告,但是会继续进行民事名誉侵权诉讼。最初站队梁颖的网友和大V们意识到事件出现反转后,表示要给罗某某道歉,舆论向对立面垂直翻转,反转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3.舆情余波期
舆情热度随着事件真相的公布而消退,但该事件中涉及到两性问题引发的相关讨论推动了人们的反思。9月18日,当事人罗某某在其微博上称“因为我也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对此感同身受,希望大家不要网暴梁颖及其代理律师。”这场反转闹剧虽然有了结果,但基于此事件引发出的女性弱势群体在性侵案件中的地位及做法等探讨并未停息,期间各种自媒体营销号以博人眼球的形式发起病毒式传播,媒体大V不明真相的转发控诉,在满足受众窥探欲的同时也加深了性别刻板印象的生成。
二、舆情反转的成因分析
后真相时代下冗余化的信息垃圾、碎片化的信息盲点、伪装化的信息交流等问题的存在极易导致舆情反转的形成,使公众丧失追求真善美的主体理性。新兴媒体的崛起带来了不同的新闻生产环境,在互联网中,人们具有比以往更加强烈的自我表达需求,反转新闻的形成是多方合力的结果,其存在是公众情绪和社会热点的另类映射。
(一)传统信息生产模式发生改变
社交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改变了传统传播权利的不平衡关系,新闻传播“去中心化”特征日益明显,技术赋权推动单向接收信息的受众逐渐成为事件信息的提供者和传播者,网络“把关人”呈现多元化态势。公众作为传播主体进入新闻生产的过程,带来了全新的UGC信息生产模式,受众在新闻生产中的参与为新闻传播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新媒体环境为受众提供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也让大众在自媒体平台自由表达意见,人人都有话语权,但没有人去调查取证,信息的传递混乱而缺乏真实性,当各种意见被恶意引导,就可能变成具有破坏意义的舆论。大多数社会热点事件都是网民个体依靠新媒体平台发声,获得网民用户的大量转发和讨论,新闻传播渠道的增加推动了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的广泛使用,为网民提供了泄愤、狂欢的理想场域。面对真假难辨的新闻,公众卷入其中对信息进行二次传播,在多元信息交织与汇集、网络舆论冲撞与博弈之中,新闻不断反转,真相面貌难全。在“罗某某事件”中,非官方的声音十分嘈杂,舆论引爆点都是个人微博的发声,有失偏颇,事件发酵过程中,多数网民都陷入一窝蜂地指责中,复杂的舆论声音使得事实真相更加扑朔迷离。
(二)“意见领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网络社交媒体成为最先传播信息的平台后,每个人在公开表达信息时也推进了不同观点的聚合。面对互联网中铺天盖地的信息,受众需要专业组织和个人来帮助甄别信息,在传统媒介组织话语权被削弱的时刻,一些以“大V”为代表的“意见领袖”随之产生。自媒体、“大V”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引爆话题,从而获得大量曝光与关注,而这类群体鱼龙混杂,极易歪曲舆论走向。在整个事件传播中,部分自媒体保持了较强的存在感,表明立场多次发帖,激发了广大网民群体对事件男主的激烈抨击。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自媒体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带节奏引战的嫌疑,在未真正了解事件真相时,就将大众情绪引向对女性弱者地位的同情和怜悯上,进一步加剧了网络舆论的极化。罗某某事件中的一些“网络大V”对内容的转发操控了受众情绪,网民失去理智判断而进行盲目地转发评论,致使网络舆论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加剧网络暴力的产生,“众声喧哗”使热点事件舆论反转几率上升。
(三)网络情绪爆发先于事实真相
在后真相时代下,人们更加倾向于将情感和情绪摆在真相之前,面对社会热点舆论事件,多数人只根据碎片化的信息内容而形成意见盲目跟风站队。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难以调和导致公众在面对此类新闻事件时,更多地诉诸情感宣泄,网络环境下的意见气候走向解构和怨恨。公众自身的知识经验、文化背景、三观等影响着社会认知,看似义正言辞的“网络审判”实际上裹挟着情绪冲动,为事件的解决带来了深刻的舆论压力。遵循情感逻辑的公众将注意点放在身份的归属和情感的认同上,淡化了事件本身的对错,社交媒体带来广泛情感共振的同时也使得网络环境充斥着戾气。纵观该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表现,极为强烈的情绪化内容扑面而来,爆料者突破尺度的言语表达在满足网民对隐私窥探的同时,也成功地聚焦起谴责罗某的声浪。“罗某某事件”中涉嫌施暴者的首回应为个别别有用心的网民进行情感宣泄创造了有利时机,将公共事件的讨论变为各种立场互怼的骂战。出于对弱者的同情心理与选择性忽视,温和理性的观点相比群体激昂的谩骂声显得苍白无力,整体舆论呈现寡头化和集中化。
(四)性别刻板印象和“贴标签”行为的存在
此次事件中,有关强奸、性侵的认知意识被挑起,与性别问题相关的矛盾点掀起了舆论风波,加剧了传播频率和密度。最近一段时间关于性侵方面的事件越来越多,一些报道中平衡信源的缺失加剧了受众认知偏差的产生,受众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形成笼统的刻板印象,不自觉的“贴标签”行为也加大了新闻失范现象的发生。受众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参与社会新闻和价值讨论的热情极高,看到标题中出现“男女”、“强奸”、“性侵”等标签就会在评论区做出激烈反应,为涉事男主贴起渣男标签,将网络舆论引向混乱,加剧男女现实间的矛盾。女性作为“弱者”这一身份符号也被广泛地强调,人们将弱者在道义立场上的反抗不平等视为可歌可颂的行为,有关两性话题等内容更加剧了男女性别问题的矛盾对立。刻板印象决定着态度走向,这种普遍同情弱者群体的标签对抗加剧了非理性批判模式的形成,进而不断出现反转事件。
三、舆情反转的规避措施
(一)政府方面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网络舆论法”,网络舆论生态的发展也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涌现出新特点和新问题。面对日益增多的舆情反转案件,我国政府不仅要持续推进网络专项治理工作,也要从本国、他国吸取经验,制定有效的法律。法律的约束力和震撼力能最大限度地打击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对舆情反转引起的不良社会效应起到警示作用。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展现出政治强制力的权威,从而及时遏制不实信息的滋生。在当前的互联网平台中尚存在漏洞,一些没能采用网络实名制的平台为公众表达不负责任的言论提供了基础,网络犯罪成本的降低加剧了网络暴力行为的产生。因此,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推动网络实名制的落实,才能从根本上规避反转新闻的负面效应,推动网络秩序的优化运行。
2.加强平台内容监督和监管
网络舆情监测是政府推进舆情治理的另一途径,通过对不明信息的调查和追溯,加大对舆论走向的把控,有助于实现与网民的良性互动。新媒体时代下的舆情治理处于一个开放而多元的信息环境之中,对造谣者和传播者发布的网络谣言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惩治,才能为网民合法表达话语权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应充分发挥政府、媒体和社会各类组织的优势,在保障媒体各项权利的前提下建立媒体报道的外部监督机制。监管部门要建立网络舆论监督平台,做好对平台的把控,敦促各平台加强内容审核,以开放的态度欢迎公众积极监督,通过良性互动来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与好奇心。
(二)媒体方面
1.主流媒体健全新闻生产机制
在追求信息时效性、阅读碎片化的时代,媒体机构要健全新闻生产机制,建立行业内规范,报道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做到客观公正。主流媒体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垄断话语权局面逐渐被打破,要借力新媒体优势实现更有效的传播,重塑守望社会、引导舆论的权威形象,充分发挥“把关人”的作用,从而带动整个传播环境的净化。主流媒体更应具备专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对可能出现的反转新闻进行评估和预警,尤其面对“标签化”和性别问题的新闻要注意输出语言,向社会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罗某某事件”由网络舆论演变为社会热点事件而引发全社会关注后,专业新闻媒体表现地较为理性克制,相关传播内容也是较为客观的描述,有利于维护新闻报道的专业性,避免陷入各种舆论漩涡的可能。
2.自媒体加强传播伦理规范
在网络技术的助力下,大量的自媒体喷薄而出,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有些自媒体平台一味地“抢先抢快”、“煽动情绪”,缺乏基本的新闻从业素养。作为舆情发酵反转场所的网络平台,应注意完善平台审核,坚守信息真实性原则,提升对网络信息的敏感性和甄别能力,防微杜渐于传播源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自媒体作为时代发展下表达话语内容的新形态,需要建构起一整套传播伦理规范以纠正在信息发布或分享评论环节的漏洞。自媒体要立足于客观真实的报道角度,提升传播主体的自觉性和道德规范的认同性,从意识和理念层面加强对普通网民的引导,潜心研究“反转新闻”的传播现象,避免事件进行多次反转。
(三)受众方面
1.提高理性思维和媒介素养
信息的碎片化传播增加了公众获取信息和辨别信息的负担,在情绪的牵绊下,人们很难理智的识别来自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中的失真信息,这就要求受众思考问题时要理智判断真伪。在舆论形成发酵阶段,要防止情绪化判断、从众心理和朴素正义感的支配,远离舆论绑架,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倒逼媒体追寻事件真相。受众要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拒绝站队跟风,不偏听偏信,涉及到专业问题不随便发表意见,增加知识储备,形成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基本了解。提高媒介素养需要公众掌握新媒介的使用能力,学会利用媒介获取多方信源,还原到真相讨论和理性思考中,对网络时代的信息暴力保持足够的警惕。受众要学会用理智思维克服极端想法,在网络渠道上发布基于判断的声音,为网络平台的理性发声贡献力量。
2.提升法制意识和媒介批判能力
面对舆情反转事件的频发,公众除了提高媒介素养外,也要增强媒介批判能力,对信息持有质疑精神,警惕被带节奏的网络信息误导。要学会辨别信息发布是否符合逻辑和常理,甄别发布者的意图,深入分析事件的因果关系和相关性,并从以往事件中寻找经验教训。还要特别关注发布者使用的数据、材料等来源的可靠程度,对来历不明的信息不轻易传播,对疑似虚假信息要保持高度警惕,不做谣言的二次传播者。此外,网络的使用更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遵循网络用语规范,秉承网络道德和责任,不能因为匿名性而肆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提升法制意识,做守法守德的公民。
结语
后真相时代下舆情反转的出现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人们习惯被事件背后的情绪带动,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网络谣言,但真实仍然是新闻的生命,舆论环境的变化更呼唤人们对真相的追求。通过对“罗某某事件”的分析可知,事件本身的属性对于舆论热议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反转闹剧结束后也加强了公众对两性问题的反思。舆情反转虽然弊大于利,但认清舆情反转的本质原因,从新闻舆论生成到传播的各个环节加以严格把控,能够减少舆情反转在后真相时代下对媒介和社会的消极影响。在错综多变的网络环境中,反转性的舆论传播需要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平台要加强对不实新闻的监管,对良莠不齐的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媒介从业者要始终坚守媒介责任,增强传媒自律;受众加强信息鉴别能力,理智看待热点事件,三管齐下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和健康绿色的舆论环境,从而促进时代话语的良性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