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报系列主题报道策划与呈现
——以《黄冈日报》“告别车窗抛物 提升城市文明”报道为例
2021-11-13贺正文
◎汪 欢 贺正文
重大主题报道,通常是指新闻媒体围绕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部署、中心工作、重大活动和社会热点等所进行的重点报道工作。做好重大主题报道是党的各级新闻媒体的职责使命,也是党报体现权威性、影响力,区别于其他媒体的优势所在。
2018年,作为地市党报,《黄冈日报》立足中心,服务大局,从地方实践着手,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告别车窗抛物 提升城市文明”大讨论报道,充分发挥了地方主流媒体的优势,为黄冈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起到了展示成效、引导方向、凝聚力量的积极作用,舆论效果显著,2019年被评为湖北新闻奖三等奖。
一、紧扣大局,精心策划,体现党报责任担当
作为市委机关报,《黄冈日报》围绕和服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及时准确地报道市委市政府的重大举措和生动实践,在把握大局大势中积极主动作为。
如果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开展的一项大工程、一场大会战,那么宣传报道则是其中举足轻重的核心项目、关键战役。为深入推进黄冈市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倡导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文明规范导、养成文明习惯,本报以市城管执法局(现称市城管执法委)抓拍到的一次车窗抛物事件为突破口,积极谋划,趁势而为,开展了“告别车窗抛物 提升城市文明”大讨论报道,着力促进黄冈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
对此,黄冈日报社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坚守正确方向,从事前策划到事中策划,再到事后策划,均谋定而后动,确保了整个重大主题报道策划方案的完整、统一。
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做好事前策划工作。报社成立了由报社主要领导牵头,副总编辑齐上阵,多个部室参与的宣传报道专班。为了掌握情况,推进工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策划,责任到人,对每一项活动都力求找到最佳着眼点,报道专班多次碰头研究,决定开设专栏,精心设计栏图,根据活动进展、活动内容不断调整、完善报道方案,采用消息、图片等体裁对节会活动的进展、动态进行连续轰炸式报道,既让市民及时了解活动进展,又丰富报道内容,增强可读性。
在报道过程中,为使报道方案迅速有效实施,确保活动有声有色、富有成效,本报组织精干采编队伍,各小组根据任务分工,根据活动内容,迅速行动,及时奔赴各个重要活动现场,深人部门、基层一线采写稿件。 派一路记者负责联系对接城管、交通、教育等重点职能部门,采写重要动态报道;派三路记者负责选取适当时机在车流量较大的地方蹲守观察,开展现场体验式采访,采写调查稿件;派一路记者负责拍摄图片、视频,确保报道客观、全面、到位。
在活动取得一定成效后,采用综述报道的方式,选取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对“告别车窗抛物 提升城市文明”活动的历程、取得的社会效果等进行报道,全面展示活动成果,引领城市文明的发展方向。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本报“告别车窗抛物 提升城市文明”大讨论报道,体现了党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担当作为。
二、着力深度,注重创新,多角度多侧面立体报道
在互联网时代,纸媒的“阅读价值”如何体现?惟有在新闻的深度、广度、厚度、力度上做文章,吸引受众。
本报“告别车窗抛物 提升城市文明”大讨论报道从“一位市民的来信”为切入点,吸引读者。整个报道努力做到宏观视角与微观视角相结合,个体刻画与群像素描相结合,主题把握与情感交流相结合,用小切口反应大主题,有图片,有评论,有消息,有现场,点面结合,深入具体,让报道有抓手,话题有共性,内容具有贴近性,使得报道有氛围、有规模、有声势,“叫好又叫座”。
体验式采访,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和可信度。3月3日、4日(星期六、星期天)两天,派出三路记者在车流量较大的地方蹲守观察,进行现场体验式采访,并与环卫工人一起作业,体验他们在车流中清扫从车窗中随手丢出垃圾的艰辛与不易,让报道更加生动鲜活。3月5日《黄冈日报》、《鄂东晚报》及时推出《记者调查:车窗抛物脏了城市“丢”了文明》等报道。并于6.5日刊发《一次城管执法带来的文明创建革命》总结性文章,还通过新媒体矩阵“黄冈发布”进行广泛传播。
评论引导讨论,增强报道的深度。在动态推进报道的同时,从3月6日起,在专栏里开设“市民有话说”、“网友留言”等子栏目,配发系列评论,多侧面地深度挖掘报道主题的内在意义,以增强报道的深度,深化报道的立意,彰显主题的深刻性与时代性,有力引导读者、市民、网友加深对车窗抛物危害性、严重性的认识。共刊发《文明始于心践于行》《市民素质涵养城市文明气质》《告别“恶小”正当时》《治理车窗抛物要多措并举》《知错能改亦善行》《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等20篇评论性文章。
正反典型结合呼吁文明,增强报道厚度。在正面宣传上,集中刊发了倡议书、主动认罚的典型等。如《市城管执法局首次处罚车窗抛物行为当事人周某接受处罚并诚恳道歉》《市区一出租车司机车窗抛物主动认罚》《城区首次处罚车窗抛物公务执法车》等稿件中,抛物车辆车主现身说法,呼吁文明;《黄冈市区首次推出出租车“红黑榜”》《我市将“车窗抛物”等不文明行为纳入文明单位考核体系》等稿件体现措施,集结了文明创建的动力源。在反面宣传上,我们直面问题,积极发声,及时曝光车窗抛物车辆,有效回应关切,正确引导舆论,共开设曝光台22期,313名抛物车主被曝光。
系列报道推出后,引起热烈反响,得到了市委书记刘雪荣充分肯定,并在本报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文明创建必须从小事抓起、从‘八不’做起,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结合起来,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幸福指数。”这体现了地方党委机关报的中流砥柱作用。
三、全媒联动,多方发力,扩大宣传覆盖面
互联网+时代,新闻宣传也应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突出媒体特色,精准定位受众,丰富报道内容,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壮大主流舆论场。
本次报道,黄冈日报社及旗下媒体整体联动,全面发力。2018年3月3日至9月初,连续开辟专栏专题专版,纸媒日报、晚报共推出专栏63期,发稿247篇(黄冈日报135篇,鄂东晚报112篇),体裁涵盖消息、通讯、言论、图片,座谈会发言摘登等;择优刊发网友留言180条;曝光台22期,经各微信公众号及新媒体转载后,累计阅读量达到60万次;黄冈新闻网开设专题,共发稿近200篇;掌上黄冈、黄冈日报微信公众号共发布消息26次,总阅读量近10万;黄冈日报微信公众号还推出了《车场抛物 知羞才知休》H5,转发量1.2万人次;黄冈手机报以简讯形式刊发31期。
在传播效果上注重融合,求快求广。黄冈日报旗下新媒体,各展所能,创新传播方式,搭建互动平台,让媒体与受众、部门与市民、社区与市民之间进行零距离交流沟通,调动广大司乘人员和市民参与的积极性,共收到网友互动留言近8000条。同时,将黄冈日报旗下新媒体全面捆绑、以及黄冈日报战略合作伙伴今日头条、腾讯、百度等新媒体充分融合,媒体之间通过融合,相互借力、借势、借道,发挥比较优势,形成规模优势,最大限度的放大主题宣传效应,提高报道热度,形成浓厚的舆论场,树立了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勇气和决心。
对地方党报而言,重大主题报道是一次难得的练兵机会,也是检验报社新闻报道能力的大舞台。黄冈日报社立足于自身,借助新的媒介平台,将重大主题报道“做活”“做实”“做精彩”,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