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提升高校档案馆服务能力研究

2021-11-13侯春莉

新闻前哨 2021年4期
关键词:视域档案馆互联网+

◎侯春莉

高校档案馆具有典藏档案资源,为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和学生服务,保障大学记忆的延续、传承大学精神等功能,“互联网+”时代高校档案馆如何突破传统的“存档、管档”模式,满足学生、教职工等的查档需求同时,开拓新的服务功能,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档案馆都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档案馆服务新特点

1.高校档案馆出现服务新模式

“互联网+”是当前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更新换代、经济发展迅速提升效益、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对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不断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文化等价值体现的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下一些高校档案馆以建立的数字档案馆开始突破传统“存档、管档”服务模式。出现以微信公众号以及APP等移动应用系统为基础提供的微信息服务成为数字档案馆的重要服务模式。

2.高校档案馆服务安全性与共享性增强

在“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提升了高校档案馆服务水平,服务安全性与共享性增强。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一些重要历史档案,尤其是民国期间一些容易发黄变脆的纸质档案,有了比较安全有效的保存利用载体,使纸质档案得到更好保护。数字化是加强档案数字资源建设的助推剂,是加强和改进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下高校档案馆与“互联网+”思维、移动互联网融合,高校档案馆通过网站网页、微博、贴吧、网络讲座、视频演讲、3D动漫展厅以及电子档案目录等,注重分享,不仅方便用户及时获得相关服务,而且档案馆也能及时获知用户需求、意见与建议,及时改进与提高服务水平。

3.高校档案馆服务侧重以用户体验为主导

“互联网+”是当前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各行各业创新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更新换代、经济发展迅速提升效益、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对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不断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文化等价值体现的社会发展新形态。在“互联网+”时代下,档案宣传工作在以往的宣传理念中融入现代化技术,如建立档案网站、微博、贴吧等,并将建校时间、校史教育以及多元化的知识普及融入其中,以这种形式进行档案宣传,能够有效提高宣传效果。

二、“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档案馆服务面临挑战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档案馆服务在内容、平台、人才等方面面临挑战:

1.在服务内容及效果等方面存在不足

在互联网+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数量较少,内容更新不及时。高校档案馆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目前普遍开通率较低,在内容方面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问题。高校档案馆对于这方面的管理与建设还不够重视,因此很难形成较大的传播影响力。关注用户数少,互动性较低。高校档案馆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目前关注的人数较少,相关评论数和转发数都较少,没有形成有效的互动。这与前面提到的信息发布的内容有直接关系,由于数量少和内容更新不及时,不能很好地吸引网友,就没有有效交流和沟通,使得高校档案馆的宣传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内容缺乏吸引力。在已开通微博的高校档案馆账号里,里面的内容多是其网站信息的复制,以通知公告为主,缺乏实质内容和原创性,难以吸引网络用户。

2.新平台的使用还有很大空间

在互联网+的当下,我国高校档案馆未足够重视微信公众平台的利用,据相关调查资料,全国211工程高校档案馆中目前仅有20多所高校已开通,仍有90多所高校未开通,未开通数量结果之高出乎意料。而且,现有档案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缺乏统一标准规范,账号名称随意,认证不足,辨识度不高,影响了公众信息搜索的有效性,无形中降低了可信度。并且微信公众平台普遍存在内容更新无固定频率、更新时间间隔较长、无法及时有效更新等问题,更不用谈及结合社会公共关注的热点内容和与受众进行互动。而且,一些高校档案馆在进行互联网平台建设时未充分考虑档案工作自身的特点,对档案过度电子化就显得不合理,电子化虽然便利了保存,但是对日后的使用却造成了极大的不方便。

3.档案馆人才队伍亟待加强

档案馆在征集、整理、编纂档案资料、提供利用方面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精力、物力,目前一些高校档案馆存在人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专业人才和能力不足以及观念上的障碍,如“保密保险、利用危险”等。

同时,一些高校档案馆相关人员素质和能力尚需提升。随着高校教育理念不断创新,高校档案馆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掌握档案管理相关的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还要不断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操作技术以及管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三、“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档案馆服务提升策略

根据“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档案馆公共服务新特点及面临挑战,“互联网+”视域下提升高校档案馆公共服务,要从内容、平台、人才等方面着手:

1.充实夯实拓展高校档案馆服务内容

在内容上充实夯实校史档案等资源,通过校史档案等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向师生及社会展示高校办学历史全过程,回顾历史,也是学校对外展示自己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所取得的成就;也是对外宣传最有效的平台。高校档案馆要高度重视校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管,拓展高校档案馆的职能最有效手段之一。

2.积极完善提升高校档案网络综合服务体系

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搭建高校档案网络综合服务体系。要建设、利用档案馆官方网页、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增强高校档案馆的信息资讯推送的即时性,注重内容的创新,定期推出系列档案相关知识介绍及网络服务方式,提供快速准确高效的服务。

同时,提高高校档案馆服务的互动性,加强与用户的沟通。高校档案官方微博不应仅是只起宣传作用的布告栏,充分发挥微时代微博和微信的互动性优势。可通过微博中的“话题”功能吸引用户的关注和兴趣,在微博上可以通过“@好友”的功能来提示用户,了解用户的需求,解答用户的疑问,加强高校档案馆的档案服务的互动性。

3.加强高校档案馆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人才引进和系统培训等,加强高校档案馆人才队伍建设:(1)不断引进掌握互联网传播技术人才和专业人才,为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运营工作专业化等提供人力保障。(2)结合档案馆实际情况,通过档案行业、高等教育、地方发展等不同平台,对现有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多方面全方位交流培训,不断提高档案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综合技能。(3)积极建立稳定的兼职人才队伍。一方面高校的勤工助学体系,每年都会推荐一些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到档案馆兼职工作,他们既通过培训和服务掌握了档案服务的相关内容,同时对学校的发展历史和文化传承也得到了他们的了解,收获良多。二是吸引学校一些优秀的离退休老同志,利用他们的丰富经验和人生阅历,发挥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去传播。

猜你喜欢

视域档案馆互联网+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科隆档案馆突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