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人本立场”,讲“中国故事”
——中新社对外新闻叙事特点探析
2021-11-13陈芷汀
◎陈芷汀
面对着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在国际传播中越来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如何让读者愿意阅读下去?如何让读者进行理解?如何让读者愿意接受?这是每家新闻社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主要面对海外侨胞进行国际传播的中新社的任务更为艰巨。在这样一个思潮之下,中新社以其“故事性叙事”开辟出一条对外传播的新型道路。
一、善用细节叙事,让事件“活“起来
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随着新闻制作者、制作对象与消费者共享一个特定民族国家参照系的趋势逐渐减弱,新的传播格局或逻辑已经显现。根据曼纽尔·卡斯特的论述,信息的流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组织的中心,它联结并整合世界各地,将基于特定区域或地点的“位置的空间”(space of places)转换成重构空间与距离概念的“流动的空间”(space of flows)。在这样的新型空间概念中,需要的是从多元民族和国家不同文化竞争整合基础上的信息流通。任何一种强化特定国家和民族价值观的传播行为必然会遭到冷落和抵制,只有基于全球信息交流的自发性,超越某一民族的文化局限而着眼于人类共同体的信息才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在这样国际传播向全球传播转换的大背景之下,很多新型报道孕育而生。
为了顺应国际传播向全球传播过渡的趋势,中新社自创立以来一直应用的是“华尔街日报体”,以一个小细节小场景导语引入,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导语,回归到导语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
新闻的导语往往是整篇新闻的“门面”所在,一个好的导语往往能吸引更多的目光。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看,受众阅读除了求知层面的需求外,还有消遣和娱乐的需求。运用小细节的场景描写借鉴了文学写作中的故事描绘手法,能把枯燥、干瘪、索然无味的硬新闻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有趣。故事性增强了新闻的趣味性、可读性。从而更能使海外读者在海量新闻报道中进行选择,并且阅读下去。例如中新社2020年12月20日发出的《厦门百年江夏堂迎两岸宗亲祭祖 台胞慨叹乡音未改乡情犹在》一文中,记者以台商回到宗祠抒发出的感慨开头,将读者拉入现场,代入人物情感,同时也将台商不时扫码添加大陆好友的细节动作描写结尾,使读者感受到台商对两岸宗亲交流的渴望。文章也被香港《大公报》等境外媒体引用,得到境外媒体的充分认可。还有如《“侨味”成云南宾川新名片 在传承中留住“光阴的故事”》,以厨师正在烹饪侨乡菜的现场情景为导语,再以侨眷生活的变迁浓缩在“侨乡菜”和咖啡里作为结尾;《区域发展居民幸福 桂林华侨农场喜迎建场60周年》以侨胞们载歌载舞的舞台为导语。这些都能在细节描写中令读者代入现场,进而引发深思。
同时中新社的视频和拍摄图片设置都聚焦于细节,以小切口叙事画面,来拉近观众与人物的距离。在中新社《会晤间隙的李克强》组图中,摄影师运用仰拍和俯拍,突出了在人群簇拥之间聚精会神的李克强,画面的拥挤体现出了与16国领导人会晤的繁忙。在疫情期间《武汉志工:年三十瞒着家人出门 服务首日腿抖一天》淡化解说部分,以人物朴素的话语为导语,画面着重于聚焦人物的动作,以人物的叙述贯穿始末,直戳人心,用情感打动人。
同时,视频直接用人物语言切入现场,少了繁复的背景交代,能快速吸引观众的目光,再娓娓道来,用舒缓的背景乐和生动的人物讲述感染观众。
二、强化交互性叙事,充分调动读者的“五感”
融媒体时代,我们在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叙事元素,不仅承载着作者的思考,也能让读者进行选择和参与,使传统的封闭的叙事方式走向交互式和开放式。叙事结构,是叙事主体在讲述事件时的框架结构。在传统叙事中,故事的建构依赖于事件的因果关系 或事件不可逆转的发展轨迹,故事的叙述过程和用户的体验过程都是线性的。而交互式叙事则将时间与 空间融合在一起,依照多条叙事线索共同对事件进行叙述,多种交互元素共同建构的叙事链条使交互性叙事文本更加异质化、碎片化、饱和化和多样化。
在中新社的报道中,大量的对外报道选择的都是“视频+图片+文字”的方式,如《国葬送别老布什:今天“晴空万里”》、《中马联合提名“送王船”申遗成功 两国亲历者倍感欣慰》、《谌龙李雪芮返回母校 畅谈奥运心路历程》等报道,为用户带来了新鲜的阅读体验,相较于单调的文字文本,用户可以通过交互元素引导下的自主操作观察交互界面中的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元素的布局配合,对作者的叙事形成更为直观且生动的印象。
在运用交互式叙事多种元素相配合的同时,中新社并没有打破传统叙事中需要的“形散魂不散”的要求。中新社不仅将个体叙事空间化,也将许多个体的故事组合成一个庞大的时空体,展现出了宏观的叙事空间。如《<新会侨刊>助力海外侨胞从反哺家乡到互惠共赢》一文中,以介绍《新会侨刊》为载体,把侨胞们反哺家乡并与家乡互利互惠的故事群像连接在了一起,为读者传达出一群心怀家国,有担当的侨胞形象。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奖者讲述自身奋斗的故事》,在这篇报道中,编者通过特邀中国侨联评出的5位“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得者讲述亲身经历,并请专家就如何更好发挥侨界人才作用点评建言,体现出面向“十四五”,广大侨界人才展现出的奋斗之姿,并树立起在爱国情怀感召之下,积极创新,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侨界新青年形象。“通过一件事,引出一群人”中新社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能给读者带来更加丰富的阅读体验和情感冲击,深化读者对主题的理解。
三、构建人本立场,加强观众接近性
“华尔街日报体”叙述路径客观上要求寻找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个案,强调人物故事,个案命运的重要性。将任何一个报道的意义都定位于用一群人的故事来影响另一群人。人是构成新闻事件的主体,新闻报道说到底,是报道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变化。新闻的价值学说中有“接近性”,指要寻找所报道的事实与读者在时间、地点、心理或者利益上的接近点。接近的因素越强,读者阅读的愿望也就越大。从读者关切点上找角度,回答读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解答读者想知而未知的问题,这就是最佳的新闻角度。贴近性越高,读者对这一消息的关心程度、注意和兴趣就越大。人的生活对读者来说,具有最高的心理上的接近性。新闻报道里有了人,有了他们的动作、语言和感情,生活状态的报道,就容易唤起读者的兴趣。
在中新社的报道中,记者常常从具体的事件或人物展开,由小见大,引出一串数字或某个问题,来表现一个人、一种社会现象或一项政策法规。这些人或事只是一个引子,报道的中心是由这个人或事引出的主题。有人曾说“一千万人死亡只是个统计数字,一个人怎样死却可以写成悲剧”,这巧妙表明了集中描绘整体中的个体部分能起的巨大作用。例如,《“80后”越南归侨夫妇用心耕耘 果园结出幸福果》一文着眼于越南归侨夫妇俩“从回国选择当果农、一切从头学起、心态变了很多”整个过程,以人物为主,以夫妻俩的话语贯穿全文,打破时空的壁垒,在引号的作用下,使人物的话语即时地呈现类似电视新闻的“同期声”的音响效果。还有如《川航“英雄机长”回忆紧急备降:万米高空曾面临两难选择》、《金庸在西湖边的“书房”:一夜清风过 书香留世间》,在此类新闻中随处可见人物真实感人的话语,记者通过新闻人物的口,来表达对问题、现象的一种态度或意见,让读者作出自己独立的感受与判断。
这样的人文情怀也在新闻图片和视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短视频的叙事往往定位于人物的视角,通过人物的整体活动和话语贯穿整个视频。如《我的小康系列:阳光普照》、《逐浪湾区系列:网聚创业力》系列视频,以人物的故事作为视频的主体,切入到脱贫攻坚、新青年创新创业等大主题里,让观众通过一份设身处地的感受,得到一份深思。
同样的人文主义色彩也能够体现在这些短视频的视频封面上。这些照片大多聚焦于故事人物的神情特写,并且用黑色的大字将相应的主题标注于一边,为观众带来启示。
结语
在全球传播背景下的时代,国内报社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我们国家的国际话语权?中新社以其故事化叙事方式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新型的对外报道之路。叙事结构的交互化响应了融媒体时代交互式叙事的大势所趋,增强了与读者的互动和读者的选可择性;叙事语言的细节化则润物无声,使读者能够从细节中感受到作者徐徐图之的情感;而从头贯穿的人文情怀则能拉进读者与报道主体的距离。“长话短说、官话民说、废话不说。”这样的报道充分尊重了读者的心理机制与思考选择机制,将读者当成了独立的个体,发挥了读者的能动性。即便在国际上不同民族与不同国家之间仍然存在文化差异的壁垒,但这种从人类阅读取向共性出发的叙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文化差异间的鸿沟,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理解,从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
但同时在增强报道可读性的同时也需要维护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供给侧改革”。
注释:
[1]戴佳、史安斌:《“国际新闻”与“全球新闻”概念之辨——兼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2][4]“华尔街日报体”百度百科
[3]杨凤娇、姚帅、曹慧仪:《交互式叙事:融媒体语境下的人物特稿写作》,《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