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对外宣传如何为地方发展注入“正能量”
2021-11-13赵军伟
◎赵军伟
新闻外宣工作担负着为地方树立形象、扩大影响的重任。在融媒体环境下广播外宣如何出彩出新,是摆在广播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外宣工作中,许昌广播电视台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一步提升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以新理念、新高度挖掘新题材、创造新形式、报道新内容,多层次、全方位地做好广播新闻外宣工作。同时,构建起了融媒体中心、许昌广播电视网、许昌手机台、听许昌APP、许昌融媒等两微一端平台,媒体融合的健康发展,推动了外宣工作的开展,也为地方发展注入了正能量。
一、搞好服务是地方媒体新闻外宣工作的核心
作为主流媒体之一,地市媒体担负着“内宣”、“外宣”的双重使命。内宣是基础,外宣是延伸。内宣凝神聚力,鼓舞干劲;外宣扩大影响,树立形象。广播作为地方形象对外传播的主渠道之一,外宣工作怎样更好地借助中央和省级广播媒体平台开展工作,展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树立服务意识是其工作的核心。
1.围绕地方中心工作搞好服务,努力提升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也是外宣工作的新闻富矿;同时,党委政府在工作中的成功探索、先进经验也需要通过外宣进行传播。所以,外宣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重点相适应,及时排出报道要点,制定报道计划,围绕上级媒体特点,有组织地进行报道。在宣传效果和宣传规模上做足文章,做到中心工作不漏报,大题不小报,确保重大选题报出最佳效果。围绕许昌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我们在邀请中央和省级媒体参与报道的基础上,邀请全省17个地市的广播媒体记者到许昌采风,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各家媒体通过录音、现场连线、文字、图片、视频等传统形式和微博、微信等新途径,聚焦许昌市,集中播发新闻稿件100多篇,图片和视频60多个,全方位展现了许昌生态优美、干净整洁、文明宜居的全新形象,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宣传效果达到了最大化。
2.围绕城市品牌塑造搞好服务,努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
外宣是城市形象提升的“包装师”,是传播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外宣不是一时一事,而是要塑造地方形象、城市品牌,通过科学定位、找准坐标,真正打造一个有活力、亲和力、竞争力的城市品牌形象。作为内陆型城市,许昌市的发展变化也经历了十几年的不断蜕变,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等十几个金光闪闪的名片。特别是全国文明城市这块招牌,让许昌成为全国五个被中央主流媒体集中报道的城市,并在全国文明城市座谈会上做了经验介绍,针对这一重大新闻,我们提前策划,与中央台和省台积极沟通,共同采制的稿件《文明花开“耀”莲城》在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中播出,稿件《文明创建的“许昌模式”》在河南新闻广播《河南新闻》中头题播出;与此同时,央广网、河南广播网也同步刊发,国内数十家新闻网站转发;期间,围绕这一事件还播出了动态消息11条。
3.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地方产业品牌价值的维护和提升
外宣工作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生力军”,产业品牌是一个地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维护和提升地方产业品牌价值是外宣新闻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方式。许昌市民营经济发达,被誉为“河南的温州”,拥有全国500强民营企业4家,占全省的三分之一。近年来,许昌市民营经济发展为外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稿件《产业集聚助推许昌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河南许昌民间投资逆势增长》等先后在中央台和省台头题播出,日常的录音、连线、文字稿件57条。除了日常报道,我们还与河南台合作,围绕许昌民营经济发展做了《河南再出发——走进森源集团》的大型现场直播,通过广播、微博、微信进行现场音视频直播。
二、注重策划是地市广播媒体新闻外宣工作的关键
新闻策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所说的新闻策划是狭义的新闻策划,主要是指新闻记者对将要采访的题材重大的新闻事实所作的事先谋划或筹划。由于外宣是借助上一级的新闻媒体来宣传地方,所以,新闻稿件无论是线索的选择,形式的设定,还是内容的把关,都需要站位更高、视野更宽,也离不开前期的策划。
1.善于围绕中央和省媒体的大策划谋划自己的小策划
近年来,无论是中央台还是省台,每年都会围绕中央或省里的重大决策策划一些系列报道和重大主题宣传,这就要求我们吃透上情,把地方特色主动融入到中央和省里的部署中,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报道的相关要求,在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宣传时效、媒体选择上进行精心策划,有针对性地策划选题、主动报题、组织采访,在第一时间内完成采访、上传,保证稿件质量和新闻时效。围绕中国之声《时代先锋》的大策划,我们推出了“雪域高原好军嫂”、“老妈妈拥军服务队”、“特教老师赵丽峰”、“时代楷模燕振昌”等典型。
2.善于围绕本土特色新闻题材做好策划
本土特色新闻是比较受上级媒体欢迎的内容,怎样把具有地方特色的东西做深、做透,把特色变成优势、把优势变成品牌、不断提升外宣影响力,就需要我们在做深、做精上下功夫。近年来,我们围绕许昌审批事项全省最少、民营经济独具特色、高效农业全国闻名等,在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年年都有头题播出。围绕禹州的钧瓷、鄢陵的花木、建安区的腐竹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在乡村之声播出长达一个小时的专题报道,真正做到了讲好许昌故事,传递好许昌声音。
3.善于围绕社会热点、民生重点等问题搞好策划
社会新闻因为就发生在老百姓身边而受到各级媒体关注,也是地方媒体外宣大有文章可做的重点。提炼热点新闻,积极引导、精心策划,通过热点新闻的带动,把地方需要正面宣传的内容融入进去,以热点新闻吸引上级媒体记者前来展开采访。着力报道最现实、人民群众最关心、与人民群众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注重从党委政府的决策中观察民生,从民生角度解读决策,用全新的视角选取和报道民生重点,不断奏响民生工程的和谐乐章。
三、不断创新是地市广播媒体新闻外宣工作的保障
随着媒体行业改革的持续深入,广播外宣要适应新形势,创造新业绩,就需要在融媒体发展的大框架下,在管理、用人、考核等方面不断创新,提供保障。
1.创新管理机制,确保外宣工作不走弯路少出错
为了做好对外宣工作的指导,我们每周一次的例会上,都要汇报上周外宣发稿情况,本周外宣计划、发稿重点,对市委宣传部的宣传重点、重大事项进行通报,明确宣传重点,加强对典型宣传、热点引导、舆论监督的协调、指导和管理,确保整个新闻外宣工作把握全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对重特大事件和突发事件及敏感问题,严格按照制定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处理流程开展工作,及时与宣传主管部门对接,做到不盲从、不失实,让外宣工作不走弯路少出错。
2.创新用人机制,构建一支稳定的高素质外宣队伍
搞好外宣工作,需要做到“下到田间地头做新闻”,这就离不开高效科学的运转机制和能打硬仗的团队。我们实施了重大报道项目负责制,责任到人,权利明晰。开展采编人员业务培训,特别是围绕融媒体时代记者的素质要求,开展短视频拍摄、微信制作、网页设计等集中学习,营造比学赶帮的竞争氛围,进一步提高部门职工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在人、财、物上予以保障,抽调4名记者专职负责外宣,为外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3.创新考核机制,促进外宣工作持续的提升
为了进一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出台了《外宣工作考评办法》,把新闻外宣工作与绩效工资结合起来,与融媒的立体展现紧密挂钩,实行目标考核,制定奖惩细则,不断激发大家的参与的积极性。
四:借助外力整合资源,营造大外宣的工作格局
做好广播外宣工作,除了自身的“实干+苦干”外,还要善于借助外力“巧干”,通过大外宣格局的营造,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效果。
1.为县(市、区)外宣提供平台
作为新闻单位,搞好外宣工作,既需要通过内部挖潜提高效率,也需要借助外力丰富资源。要进一步树立大外宣思想,积极利用现有的新闻通联平台,进一步加强同台内新闻部门、市内兄弟单位的横向联系,也需要借助更接近基层一线的县市融媒体中心同行的纵向支持,有效整合、激励、推进和使用全市新闻资源,提高外宣工作的覆盖面,建立更为紧密、更为流畅的外宣合作机制,为全市广播外宣提供保障,做好服务。
2.构建畅通的沟通传稿平台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探索,我们和中央台、省台搭建起了畅通的沟通、供稿平台,与各县市区广播电视也借助QQ群、微信群建立起了联系,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外宣联动、及时互动的网络体系,为外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3.主动融入对接全国大外宣这盘棋
随着我国大开放局面的形成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从中央到地方,一个大外宣的格局逐步形成。作为地方来说,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辐射全国、放眼全球的开放视野也为外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也积极借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这个平台,制作了《故土何在?一图一文解乡愁》、《我为农民工写歌》、《河南农民牛德功和他的“忆苦思甜博物馆”》等一系列专题报道,更加主动和自信地向世界推介许昌,提升许昌的知名度。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作为地方广播媒体,就是要讲好地方故事,传播好地方声音,展现好地方特色,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