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融媒体时代党报编辑践行“四力”的着力点
2021-11-13陈中海
◎陈中海
在媒介技术推陈出新的当下,媒体环境发生了根本改变,报纸因为时效上的削弱,在各方面都显示出竞争力的降低,纸媒中最有分量的党报并不能逃过这种影响。面对困境,党报也纷纷主动转型,通过对新媒体管理和技术的充分融合,通过融媒化模式,让自己拥有了除报纸以外多个终端的媒体矩阵,以自己优秀的新闻产品生产能力,努力做与时俱进的新媒体新闻生产的中坚力量。在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党报从业者的本领提升,在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更要主动、更要深入、更要讲创新。
一、新闻传播中编辑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在新闻专业主义主导的传媒生态里,作为党的机关报,党报一直是最权威的信息传播通道和舆论引导者。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信息渠道的权威性、传播受众的重要性及深厚的社会影响力。
“四力”并非新概念,在讲究专业主义的传统媒体环境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一直是新闻从业者的基本功。现在的反复强调,背后蕴含的是:新的传媒生态,对内容生产和舆论引导有了更高要求。
记者的信息采集和信息表达,在编辑这一关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包装、提升,在对基础稿件做了失误纠正等基本核查后,如何强化新闻引导力,如何通过标题提高新闻抢眼度,如何通过图片、图表制图来烘托并延展传播效能,需不需要配合评论再赋予更精准的内涵……这些考验的是编辑的功底,这些编辑能力,在报纸的那方寸之上,毕竟有着空间的局限,但是在融媒体运作中,则有了立体多维的多向格局。
在开放、互动的新媒体平台上,假新闻、恶性炒作、无聊低趣味信息比比皆是。所以,编辑的这关键一环至关重要,这是在传统纸媒的长期实践中证明的,也在这些年的新媒体发展中得以充分体现。党报编辑有着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在变通运用媒介的同时不断磨练“四力”,就是增强自身竞争力。
二、“四力”在编辑工作环节的体现
作为一名编辑,“四力”是基本功,它们循序渐进,是有机整体。
“脚力”是基础,都说编辑是杂家,这需要广泛的知识储备,并不断跟随时代发展而更新。
“眼力”就是辨别力,是编辑发现问题、错误的基本本领,也是发掘新闻价值的能力。以脚力积累做基础,编辑长了见识更提高了认识,在筛选时才能做到冷静理性分析,去芜存菁,去伪纯真。这是编辑新闻把关的第一步。
“脑力”是编辑工作的指引,是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职责使命而言是如何凝聚价值、正确导向,就具体业务而言就是考虑如何呈现如何包装才能将新闻传播做得更出彩,在舆论导向上更有效,这需要整体的思路。
“笔力”是“四力”的最终落脚点,是否能做,以及能做成什么样,都在这一步得到“白纸黑字”的验证,这就是编辑的落实能力。
三、党报编辑践行“四力”的着力点
新闻“四力”建设不可偏废,是相辅相成的,片面地强调某个方面,就不会出现新闻精品,只有“四力”共同发力,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作风,才会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做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
1.磨砺“脚力”重在勤学积累
践行“脚力”是知识积累的长期性过程,要紧贴时代的步伐,要追得上技术的换代。
在广博的知识领域,编辑做不了专家,但必须是杂家。互联网的舆论场里,信息的传递边际和速度,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线上线下结合,我们的“脚力”可及范围也扩大了。在线下,新闻工作者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同记者采访要扎根基层一样,编辑要主动了解当下的社会实际,要感同身受;在线上,要关注了解社情、关注国情、领会民意,掌握舆情变化。
学习积累是成长的必备阶梯。某种程度上,编辑就是要成为跟自己“较劲”的人。比如,每天自己办评报会,同一条新闻看同城媒体是怎么做标题、如何延展、编排包装的;同一类新闻看全国其他媒体是怎么做的,找差距也是找灵感。每天浏览各大门户网站及新媒体APP,订阅专业领域高质量微公号,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广泛关注天下新闻,掌握专业领域新动态。这些都需要日常的积累,并非“临时抱佛脚”能解决。
2.炼就“眼力”靠专业素养和政治修养
编辑是“把关人”。在锤炼“脚力”的基础上,编辑练就一双“慧眼”,借此在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里,才能迅速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同时能够切中要害找出问题、辨别真伪。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能扮演新闻制造者,加之为吸引眼球搏流量,不受约束的“标题党”、假新闻、无聊低趣味信息随处可见。如果编辑没有一定水平的专业素养,没有冷静的思考,免不了会“一叶障目”,以讹传讹。
新媒体的繁杂生态,正是编辑“眼力”的练兵场。特别是在融媒体发展潮流里,报纸、电视、广播、新媒体的优势传播手段聚合发力,党报编辑同时也会是本报官网、客户端、微博、公号的编辑主力。党报编辑有着鲜明的政治定位,更要不断提高专业理论修养,把好政治关。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并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其次,编校能力要跟随语境的变化更替不断提升,在加强语言文字使用规范的同时,不能固守旧规,用旧套路对照新事物,可能会闹笑话。
3.提升“脑力”贵在思考与创新
“脑力”,是编辑工作方向、业务创新的主导源泉。通过对比、联想、分析,才能把新闻事实看个清楚理个明白,才能抓住本质、找准立场和切入点。勤于学、敏于思。脑力的提升,靠的是善于思考。如果凡事人云亦云,退步是必然;如果对权威一味相信,不会质疑,思维生锈是肯定的。面对通过“眼力”挑选出来的信息、素材、稿件,如何整合突出亮点,如何将其中蕴含的新闻价值完美表达,以实现积极有效的舆论引导?更进一层次,如何策划选题推出特色化精品化新闻产品?对编辑来说,这是对脑力的挑战,更是释放个性的时候。
4.优化“笔力”博采众长促妙笔生花
脚力、眼力、脑力,最后都要通过笔力来体现。
好的报道就是要把脚力所到之处、眼力发现之美、脑力思考之得完美地诉诸笔端,创作出内容充实、写法灵活、生动感人的好作品。一篇报道能否成功,从确定选题到深入采访,再到谋篇布局,都非常重要,但最终还要落到文字的表达上。
编辑的笔力,首先是文字表达能力。编辑必须要有较高的编校水平和写作水平,文字能力的重要性并不会因为传播载体的改变而削弱。
优化笔力,首先要持之以恒做好文字、文化的积累和积淀。另一方面,还要借鉴并掌握不同渠道介质的个性呈现手段,比如适当运用图表制作、网络语言、数据分析等,各种媒介传播手段都可以加以变通后为我所用。
面对众声喧哗舆论场,党报编辑通过博采众长助自己妙笔生花,从而精准发出最强音,实现更广泛更深刻的影响。
结语
通过这些年的实践累积证明,媒介只是渠道,而“内容”依然是成败关键的“王”之所在。所以,党报编辑作为新闻生产传播环节的关键力量,面对全新的传播环境,必须主动融入、进一步锤炼“四力”,方能增强新闻供给侧的能力,以持续提高党的喉舌的传播力和引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