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卫视春晚《唐宫夜宴》的文化创新表达

2021-11-13刘康帅

新闻前哨 2021年11期
关键词:唐宫夜宴媒介

刘康帅

一、作为文化象征资源的《唐宫夜宴》

格尔兹认为,“文化是指从历史沿袭下来的体现于象征符号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体系传达的传承概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存和发展他们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克拉克洪认为,“象征如有隐喻,它或者借助类似性的性质,或者通过事实上或想象中的联系,典型的表现某物、再现某物,或让人回想起某物”。故而文化通常寄身于象征体,通过清晰明确的表层意义和模糊隐约的深层意义,调动并促使受众自觉解读并参与象征意义的建构之中。可以认为,文化象征资源包含着两个部分,一端连着文化,一端连着象征。深刻剖析文化象征资源的两端,不仅有助于理解文化象征资源背后的文化价值,也可以窥探文化象征资源开发的规律。

作为河南省唐文化象征资源的《唐宫夜宴》播出后,成为微博综艺晚会栏目类第一,引爆网络,热度持续到元宵晚会仍然丝毫不减,全网点击量超30 亿次,相关话题阅读量共计25 亿,在文化语境和传播场域当中掀起讨论热潮。面对这种传播上的热效应,我们需要理解的不仅仅是艺术创作背后的价值,更多的应该是从中探寻文化象征资源的开发与传播的规律和方向。

二、技术加持下的立体文化画卷

1.场景赋能:“技术”+“文化”打造沉浸式场景

梅罗维茨提出了作为信息系统的场景观,认为地点和媒介一起为人们构筑了交往模式和社会信息传播模式。然而,不同的媒介所呈现的场景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传受双方的沟通效率。以电视媒介的媒介场为例,由于其媒介特性,观众只能够在电视机面前,通过看或听来获得信息。由于场景单一,缺乏互动与反馈,理想的传播效果无法实现。故而传统的电视媒介内容其实“玩的是一个自言自语的独白游戏”。既然无法实现实时沟通,就要另辟蹊径,在场景上下功夫,力求在场景上作文章,让观众自觉地参与到电视媒介场当中。

以唐文化为基础的《唐宫夜宴》另辟蹊径,借助于5G+AR 进行意象建构,将河南博物院搬上舞台,用十余件文物构建场景。《唐宫夜宴》以古画“簪花仕女图”的文化内容为基础,借助于AR,展现侍女从准备到入殿再到表演等多个场景,增强了现实,构建了“真实”的场景。在表演过程中,不同的场景交叉呈现,虚拟与现实的重重转换,给观众一种“在场”感,消解了观众在观看电视节目时产生的空洞感、游离感,牢牢地抓住了观众。

2.视觉赋能:化抽象为具象

视觉是重要的认知方式和感知通道,尤其是当下万物皆媒的时代,视觉文化甚至成为中国当代文化的主流形态。立足于当代的传播语境,文化的传播亟待视觉的参与和转化,尤其是传统文化更需要借力视觉表达进入现代语境和现代语义体系。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眼见为实,具象是与真实性相关的。因此,文化传播向视觉化的转化或许是一个方向。

在文化传播当中一直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文化传播的核心是内容,那么内容表达形式的核心是什么?从《唐宫夜宴》中或许可以寻得一些答案。在《唐宫夜宴》当中,演员成为展现文化的视觉媒介,不仅仅是舞蹈演员,还包括文物构建的场景,在一定程度上,媒介不单单是某一种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场景,因为场景也是一种视觉载体。在该场景当中,文化从抽象的概念中脱身而出,化身为真实可感的视觉,诸如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等,再借由舞蹈演员的表演、场景转变实现文化的动态展现。《唐宫夜宴》还原夜宴的“真实”场景,用最前沿的技术在视觉上做文章,实现了做旧与时尚的两极融合,成功地做到了将抽象的文化内容向具象的视觉因素的转换。

三、媒介文化仪式展演的多重融合互动

1.媒介仪式:构建民族回忆场域

新儒学家杜维明把中国人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的是具有文化意识的中国人,这类中国人已经把中国文化价值内化,能够在表达中国文化的媒介产品当中找寻到自身的精神家园。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当中,通过人与人、媒介、环境的互动,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融入到中国人的血液中。因此文化记忆并非是依靠基因来继承的。同样的,文化回忆也并非是空穴来风,它需要受众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也需要媒介产品表达出文化内涵。

于细微处见内涵,《唐宫夜宴》 对文化象征资源表达的思考是通过一处处细节展现的。场景、人物、妆容、道具,每一处都展现着传统文化的视觉基因。场景是由十余件国宝级文物构建的,舞蹈演员是活过来的“唐俑”,服饰、妆容、色彩是对经典的唐三彩的还原,甚至连舞蹈演员的形体都是靠在衣服里塞棉花还原唐朝侍女形象的,每一处细节都是构建民族回忆场域的必要条件。《唐宫夜宴》脱离了原本宏大的叙事方式,利用技术手段,以文化为基、以视听为媒、以场景为体、以立体感知增强文化体验,构建民族文化的回忆场域,唤醒了观众关于唐朝文化的“回忆”,实现了现在与历史的连接。

2.深度融合:“文化”与“科技”互融增值

科技已经渗透到文化内容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多个关键环节。文化是民族的灵魂,科技是展现文化的重要手段,二者是人类的两个侧面,但二者不是相互孤立的,文化和科技是互动关联的。在文化传播与表达时,科技固然是重要的,但一切前提都要基于文化内核,脱离了文化内核,任何科技都将失去应用的土壤。

《唐宫夜宴》深挖文化内核,创新内容的表现形式。利用科技将古画的静态场景建构为完整的动态的全景,展现侍女进殿演出的全过程,实现不同的场景的实时切换,既避免了传统舞美节目场景单一的乏味,又实现了对观众的吸引,使观众产生极强的代入感。《唐宫夜宴》依靠科技但不依赖科技,纵然科技手段是节目的重要部分,但《唐宫夜宴》背后的文化内核依然是节目成功的根基。节目中的服饰、妆容、道具,包括节目故事的本身,目的都是展现出唐朝场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节目以文化内核为纽带,以科技手段为呈现方式,交叉融合,完全没有一丝古董味。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下,做到了科技尊重内容,技术不满溢、不拥挤、不压迫观众,实现了技术理性与文化内涵的完美融合。

四、对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思考

一档文化节目的爆火既具有偶然性,又具有必然性。在大力倡导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时代,依据传统优秀文化而来的节目并不在少数,爆火出圈的却寥寥无几。究其因,文化类节目的编排要以文化内核为根基,结合时代传播特点,创新表达形式,而不是找大咖、堆流量来进行说教式的单一形式。《唐宫夜宴》与以往简单的欣赏仕女图单一文化普及形式不同,以新技术新手段从声音、内容、视觉多角度呈现文化之美,让传统文化传播更具亮点,实现传统与现代,情感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借由《唐宫夜宴》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现代转换?

1.触发共情:深度挖掘传统,建构典型象征

共情理论源于心理学,指深入他人心理世界,了解、感受、产生共同情绪的能力。无论放之任何领域,共情的对象都是人。中华五千年厚重的历史都是人创造和见证的,这为文化传播当中的“共情”提供了物质基础。那么如何促使受众产生“共情”呢?上文提到,中国人的三个层次,在中国人的成长环境中,已经将中华文化的各方面内化于身。因此,唤醒这种文化认同只需要一把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文化象征资源。当然文化典型象征的建构需要巧思、审美、底蕴三者的结合,要根植于文化内核,这样才能唤醒受众的文化认同。

2.视听创新:调动声画音表达手段,形成画面表现张力

视觉文化是当今文化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从《典籍里的中国》《唐宫夜宴》《经典咏流传》等传播实践来看,视听越来越参与到文化传播当中,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形态。麦克卢汉就认为,媒介是为人体的延伸,这种延伸依赖于媒介与人体感觉器官的连接。文化象征资源的传播有必要借助于视听媒介,并实现视听转化。这是因为影像所带给人们的视听体验愈发强烈。视听参与到文化象征资源的传播当中,有利于对文化内容的模拟式真实再现,采用有根据的“虚构”来实现视觉叙事,发挥影像的特长,让受众直接看到。用影像视听,将枯燥的历史的传统文化的语言变为更有吸引力的影像语言,用影像弥合现实与历史的距离。

3.媒介共鸣:实现媒介多维度融合

文化内容的生产与表达并不是机械式的,但文化传播的渠道却是可以建构的。媒介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和桥梁,不同的媒介拥有不同的信息传播模式,彼此相互关联构成一个传播网络。在传播网络当中,推动促进媒介间的融合,追求信息传播时文化内涵与科技手段的融合、线上与线下的融合、现场与场外的融合,将不同的媒介作为整体进行统一的处理,合力打造多媒介传播矩阵,更容易实现媒介共振,发挥时空优势,使文化内容更广泛地传播给受众,而受众也借势媒介实现了与传播者、其他受众、意义之间的互动,受众在文化场域的参与度水涨船高,文化传播也就实现了多重叙事与可持续的意义覆盖。

猜你喜欢

唐宫夜宴媒介
邂逅 《唐宫夜宴》
《唐宫夜宴》火遍全网的背后
细数《唐宫夜宴》中的“国宝”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4唐宫仕女图:大唐盛世图卷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