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评论写作能力提升的“六字诀”
2021-11-13伍佳佳
伍佳佳
基于互联网的交互性特点,网络评论无处不在。有别于社交平台的互动留言,网络评论写作有其体裁要求及内在的规律性。随着主流媒体的深度融合,网络评论的舆论引导功能愈加凸显,平台的创新力度持续加大,对用户参与内容生产更加欢迎。这为不同行业领域的网评作者赢来良机,参与网评写作的人也越来越多。本文为网评作者梳理出稿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网评写作实践,提炼出助益网评写作提升的“六字诀”,以期网评作者能更顺畅的行文,更接地气的分享观点。
一、网络评论的发展态势及创作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交平台、新技术应用层出不穷。为增强与用户的黏性,媒介平台纷纷开放留言互动功能,吸引用户参与评论或参与内容生产。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互联网场域,“无评论,不社交”或“无跟帖、不新闻”的说法,在一定程度揭示了用户评论的重要性。作为互联网交互性、即时性的最好印证,互动评论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体单向传播的限制,让传受两端的互动变得更加频繁,关系更加亲密。用户生产的内容为读者发表意见、了解他人立场、接触多元观点提供了便利。不少互联网头部平台为吸引用户参与互动,拿出诸多的奖励措施,激发用户生产积极性。
问题在于,互联网并不缺乏信息,互动平台的开放一方面让平台充满活力,另一方面也导致观点鱼龙混杂,部分言论出格、失当,还严重扰乱清朗网络空间。因此,迫切需要主流媒体想在前面,写在前面,在众说纷纭中一锤定音。当前,网络评论已成为网络强国的重要抓手,主流媒体也纷纷主动适应互联网舆论生态的新变化,不断丰富观点的表达形式,开放投稿渠道,培养和激励一批优秀的网评作者,为他们提供展示的平台。通过网评作者原生态的体悟和表达,让观点更具贴近性和共情力,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
网络评论文章的创作不同于社交平台的留言,有一定的写作要求。不过随着媒体深度融合,网络评论呈现形式也愈加丰富。譬如,除了纯文字的观点表达,主流媒体还会借助音视频、动漫、漫画、沙画、图解、直播、曲艺等形式来形象的展示观点。这对于网评作者而言,既可以学习多样化的观点呈现,发挥各自特长,又可以提升作品的传播效度,积攒自己的影响力。吸纳不同类型的作者参与网评写作,契合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要求,也利于聚合正能量之声,更好的发挥网评的舆论引导作用,网评评论的价值愈发彰显。
二、网络评论稿件中存在的几类共性问题
网络评论是指由网络媒介传递的具有评论性质的观点性信息。对于网评作者而言,面对任何选题,首要的就是要简洁明了的提炼核心观点,这是一篇网评作品的“魂”,后面的谋篇布局,逻辑铺陈均由此展开。尽管每天的热点选题不同,但网评作者们的来稿却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主观表述占据全篇,给人空洞说教之感
网络评论天然带有互联网属性,作为一种公共文体,面对的受众是不特定的网络群体,如果全篇都是纯主观的观点输出,就类似于《大话西游》里面的唐僧说话,让人难以接受。互联网的受众是很挑剔的,没有人愿意听“说教”,更没有人愿意“被安排”,没有吸引力或者没有亲和力的作品,网友不会点开阅读,哪怕是点开了,也会毫不犹豫的关掉,更别谈分享了。我们常说网评是“摆事实,讲道理”,通篇大论无一支撑核心观点的权威例证,这样讲出的“道理”可信度又有几分?
2.提纲化痕迹明显,谋篇布局的意识有待增强
网评写作最关键的就是围绕核心观点厘清逻辑思路,好的言论作品一定是提前思考清楚的,如果是没有思考清楚就匆忙动笔,那么写的时候就很痛苦,往往会出行卡壳现象,甚至写到后面偏离了核心观点而不自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不少作者有列提纲的习惯,这是很好的写作习惯,体现了谋篇布局。但部分作者又误解了提纲的作用。写作提纲是提示作者始终不偏离核心观点,而不是将提纲搬到文章里面。读者是很聪明的,不需要刻意排比,或者通过提纲化语言提醒读者起承转合。
3.习惯于盲写盲投,缺乏与平台编辑沟通
对于网评创作,作者与编辑是一体的,作者负责内容创作,编辑负责把关、推送,如果两者之间毫无交流,既不利于作者成长,更不利于平台发展。因此,网评作者在创作前,应带着选题和思考与平台编辑沟通,双方就选题角度、逻辑思路等充分沟通后再动笔,效率会大大提升。通过交流,编辑了解作者擅长的选题领域,作者也了解了平台的选稿要求,事半功倍。相反,未有效沟通的来稿,往往时效性难以保证,反复沟通修订中,不仅耗费不必要的时间成本,还有可能挫伤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网络评论写作水平提升的方法
任何事物都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以借鉴的。网评写作绝非简单的码字,而是一个思维提升、笔力锤炼、倒逼学习,凝聚拔节成长的重要媒介,是一辈子受用的本领。we 结合网评写作实践,总结“六字诀”,分别是“选”“破”“梳”“衡”“琢”“恒”,六个字贯穿网评写作全过程。
1.选题精准,紧跟网络热点
互联网信息是海量的,对于网评作者而言,能否快速准确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题,十分考验选题能力。“选题”是引发作者思考的“引子”,也是作者评论的缘起。好选题意味着强关注度和好传播力,因此作者一定要注重选题,而不是随意挑个选题提笔就写。
选题从何而来?网评作者可重点关注权威媒体的热点新闻,百度、微博等平台的热搜榜,还有本部门、本行业领域的重点工作,以及生活体验。这些选题大致可分为时政热点、社会热点及小众选题。
选题来源众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选题?首要的是选择自己熟悉的、有话说、不吐不快的选题,这样的选题具有贴近性,作者容易上手。再者就是选择跟自己行业领域关联度高的选题,这样的选题在例证选择上,具有强识别性;另外,错过就不再有的重点选题,譬如重大历史节点,重大活动等。即便这样的主题有写作难度,也要倒逼学习,主动创作。
2.破题要快,找到独特角度
观点是存在竞争的,作者找到合适的选题,关键还要善于破题,即找到合适的角度。角度是网评的生命力,也是体现作者独特思维和思考深度的利器。提升破题能力就需要作者跳出就事论事的框架,不受新闻报道本身的影响,而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
首要的一点,打破思维惯性,养成灵活的思考习惯。不停留在浅层的道德评价,不盲从他人的本能互动,要善于从大众忽略的细节入手,通过小切口来呈现核心观点,或者逆向思考,或者关联到其他方面,或者看似观点奇特与热点新闻关联度不大,但能自圆其说,论证严密,读者读完有恍然大悟之感,也是可行的。
3.梳理结构,逻辑清晰顺畅
不少网评写作的初学者,对网评有畏难情绪,认为网评的逻辑性很强,一提逻辑就“头大”。网评自带互联网属性,这也是网评区别于报纸、杂志评论的一个显著特征。作者在写网评文章时,一定要把自己还原为一名普通网友,面对不特定的网友群体真诚分享思考,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同自己的观点。基于这一点,不可能人为的设置阅读障碍,阻断观点传播。因此,网评的逻辑不是逻辑学意义上的逻辑,所需要的是最低限度的常识逻辑,表达出常识常情常理即可。
此外,网评作者抛出一个观点,想让其他人接受,一定是需要论证的。不少作者习惯于下结论,缺乏论证的结论一方面让文章显得空洞,此外还有说教之嫌。殊不知,网评的论证过程恰恰是在深化观点、增强观点可信度。网评的逻辑架构通常有三种,层层深入“递进式”,三段论的“并列式”,典故或关键词“串联式”。无论是那一种论证模式,始终是围绕作者核心观点展开,偏离核心观点或者与核心观点关联度不大的,尽可删除。
4.述例衡平,形成夹叙夹议
不少作者来稿要么全篇都是主观评述,给人空洞之感;要么就是逻辑层次中大篇幅摘录新闻报道原话作为例证,导致文章结构失衡。网评的逻辑架构梳理出来后,每个逻辑层次需要充分的运用论据展开,通过论据来充分的论证,自然引出作者的主观表述,形成夹叙夹议的风格,给人观点可信表达可亲之感。例证的使用是有严格要求的,需要选择来源权威且被大众公认的论据,譬如权威媒体报道、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政府公布的文件等,这样的例证具有较强证据力。
例证与核心观点的贴近性十分重要,一分的例证就说一分的理,切莫超越例证本身强行拓展。在例证的使用上,切莫原封不动的复制新闻报道里面的内容,可用内化后的语言准确概括新闻事实。通常一个逻辑层次里面,用2-3 个类似的证据链,增强说理的气势。如果用到了数据例证,一定要交待原始出处,而且要用最新的数据。譬如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 亿,如果使用这个数据来论证,用到47 次调查的数据就不妥了。此外,除了使用正面例证,还可以使用反面例证,在正反例证的支撑下,网评作品的逻辑才会增强,内容也得到了拓展,整个作品也鲜活起来。
5.琢磨修订,潜移默化提升
好的网评作品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修改出来的,作品从作者完成,编辑与作者沟通修订,到平台三审三校发布,肯定是有很多细节的调整,这个修订的过程恰恰是作者写作能力潜移默化提升的过程。
稿件完成后,一定要大声的朗读出来,把拗口的词语修订为接地气的表达,长句读起来吃力增加理解难度的,及时修订为短句,段落呈现繁杂的及时予以简化......稿件经过诵读修订后,及时发给身边的家人朋友看,寻求意见。此外,可及时与平台编辑沟通,稿件发布后,可以通过比对来稿,编辑修订的细节部分就是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部分,及时总结。也可以同题比较,看看其他作者的作品,拓宽思路,借鉴提升。
6.持之以恒,一路邂逅惊喜
网评写作贵在坚持,保持一种学习热情及创作规律。不少网评作者平时工作忙,因为热爱,基本都是挤时间在思考创作,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但关键是坚持。断断续续的,难以形成思考的延续,一旦停下笔,再捡起来又比较难动笔。保持一种热点选题的思考习惯,哪怕是在脑海中构思。譬如一周思考两个选题,动笔完成一篇,那么一年下来,也累积了不少原创作品,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加之主流媒体不断加大对网评栏目的建设力度,出台了扶持、奖励措施,助力不少作者成长为知名网评员。同时,随着笔力、思考力的提升,不少作者在成长路上不断邂逅惊喜,遇见了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