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民俗体育传播思路探讨

2021-11-13丁壮壮腾嘉琪

新闻前哨 2021年11期
关键词:民俗体育活动

林 兢 丁壮壮 腾嘉琪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国际文化交流频次增加,文化已成为代表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在各国综合国力竞争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也已经将文化建设纳入到战略层面,这为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方面,我国很多地方民俗体育通过文化交流实现了文化传播,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上作出了突出贡献;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格局,这也对我国民俗体育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着失传、后继无人等严峻形势。因此,如何做好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在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同时,将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扬光大,成为当前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该研究是具有时代意义的。

一、民俗体育概述及传播特点

(一)民俗体育文化概述

民俗体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实践中发挥着引领作用,具有很强的促进意义。民俗体育文化涵盖领域较广,如民俗节日活动、专项体育赛事等。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各地区对于本地的民俗体育活动都具有较高的喜爱度,不仅能够通过活动感受愉快的氛围,还能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但是如何定义民俗体育文化呢?从现有资料来看,还没有系统性、总结性的定义,但大体而言,民俗体育与传统体育活动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其不仅是一种体育活动,更是象征着当地的民俗风情和生活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

(二)新媒体时代下民俗体育传播特点

1.传播速度具有快速性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在各种先进技术的支撑下,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而且信息传播速度非常之快,这也为民俗体育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条件,通过互联网平台,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了解和观看民俗体育活动。

2.传播行为具有个性化

在传播民俗体育文化时,根据大众实际需求,传播者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传播,提高传播效率,而这种以点带面的传播方式,也推动了传播的良性互动。同时,在传播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评价民俗体育内容及方式,并给出自己的见解,而传播者也可以实时收集大众意见,调整传播策略。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媒体来传播民俗体育文化,拓宽了传播的渠道,但因网络中信息质量参差不齐,民俗体育文化传播时极易受到这些不良信息的干扰,导致其文化内涵被污染。因此,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需要传播者做好信息真实性鉴别,提高传播质量。

3.接收终端具有移动性

在以往传统的媒体环境下,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不多,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能进行信息接收,这种单一的方式使得受众信息接收存在被动性。而新媒体环境下,只要有网络,受众就可以随时进行查看,甚至还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观看。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民俗体育传播具有移动性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传播效能和传播范围。

二、新媒体环境下我国民俗体育传播路径

(一)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整合传播主体

当前,很多民俗体育活动之所以出现主体断层情况,其根本原因还是因活动主体相对单一导致。任何一项民俗体育活动的传承都不可能仅仅依靠某一方就能实现,需要政府、社会及广大群众共同参与,从而形成传播合力。所以,在传播过程中,必须要加大传播主体的整合力度,借助新媒体交互性特点,提高传播效率,具体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构建起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新型传播体系。坚持政府在民俗体育活动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出政府资源优势,为民俗体育活动传播提供政策保障。同时,非政府组织及个体,在传播过程中也应搭建起相匹配的传播体系,从侧面推动政府传播提质增效。二是明确各方传播主体在民俗体育活动中的职能,使各主体相互独立、相互促进,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分工合作。总之,必须要改变当前政府、社会各界及个体在民俗体育活动传播中各自为政的局面,解决好主体单一导致的传播出现真空式断层的情况。对于政府而言,必须要清楚意识到自身在民俗体育传播中所肩负的职责和使命,脚踏实地推进各项政策落地,坚决在传播中出现功利主义行为,全方位、多角度完善民俗体育传播机制,加大执行力度,为民俗体育传承搭建具有影响力和威信力的官方平台;对于社会这类非政府组织而言,要不断提升其自觉开展文化传播的思想意识,在加强与当地政府的合作,取得政府大力支持外,还应从长远角度来制定传播策略,创新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激活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从细节处入手,以弘扬传统文化为目的,深入挖掘民俗体育的文化内涵,使其进行深度传播。而对于个体而言,一方面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民俗体育活动,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高自我能力,使自己符合成为传播民俗体育宣传主体的相关要求。

(二)深挖民俗体育传播内容

不可否认,民俗体育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环境下,必须要深入挖掘民俗体育的内涵,找准传播切入点,立足新时代、新技术、新要求,推动民俗体育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建议结合当地发展实际,围绕民俗体育特色,创建精品网站,统筹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体育素材,构建综合资源库,从而为当地具有不同层次需求的爱好者提供民俗体育图文、音视频等服务;二是加大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如计算机图像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AI 智能等,整合当地民俗体育项目、民俗体育教育以及民俗体育文化等内容,通过网络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生动展现民俗体育,为其多渠道宣传奠定良好基础。

(三)搭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机制

新媒体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消亡,两者结合形成融媒体是必然趋势。当前,新媒体在传播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传统媒体也具有自我特色,在民俗体育现代化传播上,两者缺一不可,要充分发挥出两者的优势,搭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机制,使得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组织开展更多具有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搭建起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以此来推动民俗体育高效传播。例如,可以通过线上线下联合举办的方式,在线上开展民俗体育活动宣传、征集等活动,在与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合作的基础上,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实时互动,推送线下实体活动的现场图片和视频,让更多未能到现场的观众感受民俗体育活动氛围,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合推动,扩大传播范畴和辐射范围。

(四)通过新媒体拓展传播渠道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民俗体育在传播过程中要想提高影响力,就需要有多元化的传播渠道。目前,民俗体育传播面临着渠道单一的问题,需要切实拓宽传播途径,建立起有效的传播模式。将民俗体育与新媒体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传播。例如,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宣传和推广民俗体育,让更多人了解民俗体育运动;又或是与当地重大节庆活动结合起来,通过新媒体智能设备,如无人机拍摄,向观众呈现出全方位无死角的视角,并在网络上进行传播。

(五)利用新媒体推动民俗体育产业

随着我国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对体育的关注度日渐提升,全民体育被纳入到战略高度,我国体育产业取得不错的发展成效。在此背景下,民俗体育也应顺势而为,借力新媒体不断完善自身产业结构。通过新媒体,在民俗体育传播过程中有效利用社会公众力量,在汲取新媒体资源优势的同时,关注当地民俗体育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服务深度,优化服务方式。例如,可以与当地民俗社团、行业组织联合起来,挖掘民俗体育的健身功能,向公众提供有价值的体育资讯,组织开展民俗体育公益教学,真正推动服务价值变现,让新媒体成为民俗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

(六)提高民俗体育新媒体传播队伍的综合素质

要想提高民俗体育传播效能,就必须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的综合素养,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建议当地政府部门联合传媒机构,针对从事民俗体育活动的人开展教育培训,包括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二是建议民俗体育从业人员要深挖当地的历史背景、民风民俗,总结出具有现代意义的体育价值,从而赋予民俗体育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三是加强对传播人员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在借助新媒体传播时,要严把内容观,过滤无价值的信息,构建起健康、积极的民俗体育传播环境。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民俗体育带来了无限生机和巨大的发展前景,在此背景下,应当加大传播力度,创新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民俗体育受众面较小,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必须要利用好新媒体资源优势,让更多人了解民俗体育,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民俗体育传承,从而将民俗体育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注释:

[1]王壮:《探究新媒体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优势传播》,《汉字文化》2019 年第7 期

[2]邓艺华、李国印:《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与保护》,《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 年第17 期

[3]李国印:《我国地方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弘扬与保护》,《地方文化研究》2019 年第6 期

[4]陈明章:《新时代背景下塑造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品牌路径探析》,《汉字文化》2019 年第3 期

猜你喜欢

民俗体育活动
冬季民俗节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民俗中的“牛”
民俗节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2016体育年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