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术期刊编辑如何缓解身份焦虑与职业倦怠

2021-11-13夏晓畅

新闻前哨 2021年11期
关键词:身份学术期刊学术

夏晓畅

学术期刊通过刊载学术论文以传播学术知识、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在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程。有学者认为,中国最早的“类学术期刊”是1833 年创办于广州的英文版《Eastern Western Monthly Magazine》(中文名为《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或1815 年创办于东南亚马六甲的中文版《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英文名为《Chinese Monthly Magazine》)。而具有“类学术期刊”特征、又在中国国内出版的中文期刊,最早的可能是创办于1876 年的《格致汇编》。据统计,仅1900年至1911 年期间,中国就创办了30 多种介绍近代学理的中文“学术性期刊”。此后百余年来,中国学术期刊事业蓬勃发展,2014 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中国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有5756 种,2017 年又公布了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712 种。

一、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化与身份焦虑

在很长时期里,中国学术期刊一直延续惯例,保持“编研一体”传统。学术期刊大多由学术共同体(研究者或研究组织)主办,是学术共同体的公共平台,学术期刊的主编和编辑一般都是学术共同体中的成员(专家、学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编辑出版系列职称制度的建立(以1980 年11月国务院批转国家出版局、国家人事局拟订的《编辑干部业务职称暂行规定》为标志)和以审批制、单位制为特征的报刊规范化管理体制的形成(以1988 年11 月新闻出版署发布《期刊管理暂行规定》为标志),期刊出版渐渐成为与图书出版类似的独立行业,学术期刊编辑也告别了“编研一体”时代学术共同体成员的身份,渐渐走向职业化、专职化、独立化。

脱离了学术共同体后,学术期刊的专职编辑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职业身份和职业地位,重新考虑学术期刊编辑的权利、职责和边界如何界定?编辑与作者(专家、学者)的关系如何厘清等问题。40 余年来,“编辑中介说”“编辑再创造说”“编辑主体说”“编辑学者化”“学术引领者”“回归杂家”等观点、理论纷至沓来,都试图重新定义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或地位,但迄今为止,尚无一种学说能得到学界和业界的普遍认同。

与“编研一体”时代相比,职业化时代的学术期刊编辑失去了“学者”身份,社会声誉和经济待遇均不如从前。在同行评议、专家审稿盛行的当下,不少学术期刊编辑甚至失去了定稿权,被边缘化的感觉日益强烈。加之社会地位、职业身份模糊,多种因素共同导致了学术期刊编辑集体性的身份焦虑——表现在心态上是自负与自卑、心虚与傲慢矛盾共存,反映在角色上则是在“服务者”与“再造者”“引领者”之间无所适从。集体性的身份焦虑进而诱发普遍性的职业倦怠,表现为对工作毫无热情、消极应付,对作者态度冷漠、保持距离,找不到职业尊严、失去职业理想,对现实不满、对未来悲观。

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焦虑以及随之而来的职业倦怠,极大制约了中国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信任危机,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学术不端甚至学术腐败等不良风气的蔓延。长此以往,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之间的鸿沟会越来越深,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二、如何缓解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焦虑

要完全破除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焦虑,需要业界、学界乃至国家管理层面共同探索、达成共识,也许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2021 年5 月9 日,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以下简称“回信”)。2021 年5 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科技部印发 〈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宣发〔2021〕17 号)(以下简称“意见”)出台,为缓解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焦虑和职业倦怠提供了一些新的契机。笔者在观察、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此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路,期望能对同行们有所裨益。

1.明确“把关”定位,增强导向意识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阵痛期、社会转型的风险期,各行业各领域都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日趋复杂。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而学术期刊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学术研究”的篮子里经常会混进一些错误的思想和观点,很容易误导受众,一旦处置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稳定与社会和谐。

2018 年8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2021 年三部联合印发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学术期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加快提升学术期刊内容质量和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完善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还提出要“提升编辑策划与把关能力”。

坚持正确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等办刊原则,实际上也是在反复强调学术期刊编辑的“把关”作用。“把关”定位对学术期刊编辑提出了“政治家办报”的要求: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准确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能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把握舆论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正确舆论引导人。

2.担当“责任”编辑,弘扬工匠精神

2005 年公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明确规定:“期刊出版实行编辑责任制度,保障期刊刊载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2016 年修订的《出版管理条例》也规定“出版单位实行编辑责任制度,保障出版物刊载的内容符合本条例的规定。”掌控出版流程,确保内容合法合规是国家赋予编辑的神圣“责任”,所以能在稿件上署名的一般都是“责任编辑”。

2021 年,习近平在“回信”中指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对中国学术期刊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指明了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要办出高品质的学术期刊,需要编辑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能发扬“工匠精神”,在业务上精益求精。

编辑素养可分为思想修养和业务技能两个层次,而业务技能主要包括基础知识、文字功底、专业技能三方面,学术期刊编辑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术业有专攻,职业化的编辑在对应的学术领域全面超过作者是很难的,但至少要具备能跟作者对话的基础学术水准。在编辑技术领域,学术期刊编辑则应当仁不让地成为行家里手。想要成为一名高水平的优秀编辑,必须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如出版管理条例、编校规范、语言文字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等;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必须能熟练运用现代化网络办公工具、熟悉期刊出版流程;还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专心和细心,既会写策划、又能做校对,既敢上讲坛、也能跑市场,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相对于“专家”型的作者而言,学术期刊编辑要努力做个“杂家”,以编辑之“杂”成就作者之“专”,以编辑之“技”完善学者之“术”。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突出特征,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意见”也指出要推动数字化转型、推进融合发展平台建设。学术期刊从组稿到传播的整个流程都多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方式和工具,当代学术期刊编辑拥有了超越了传统“编研一体型”编辑和“职业型”编辑的机会——努力成为“复合型学术编辑”。这是时代赋予学术期刊编辑的新机遇。

3.传承“服务”意识,坚持学术引领

复旦大学俞吾金先生2004 年12 月12 日在 《文汇报》发表的《文科学术期刊建设之我见》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编辑人员素质的提高是有限度的。目前大量的文科学术期刊是以综合性作为自己的特征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假如一个编辑人员只熟悉一个二级学科(其实要做到这一点也是十分困难的,他可能至多只能熟悉一个二级学科中的某个研究方向)的话,那么,他又如何去判断来自人文社会科学其他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的论文的质量呢?这就启示我们,任何一个编辑人员,哪怕他再有天赋,也无法通晓整个一级学科,更不要说其他一级学科了。”这段话尖锐地点破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绝大多数学术期刊编辑在学术领域的水准都是无法与大部分优秀作者相比的。生也有涯,知也无涯。编辑应该正视自身的不足、扬长避短,在导向把关、编辑技术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在学术方面,则要在努力学习提高的同时,尽可能地“借力”,发挥专业人士的专长。“意见”中也提出要提升出版服务能力。包括注重为作者提供高水准的专业审稿意见、密切与学者和学术组织的联系互动等具体要求。

一方面,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尽可能地熟悉自己所属的专业领域,及时了解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学术期刊单位也要激励编辑主动学习深造、加入具体研究或学术交流。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借助外脑,通过多种方式让前沿学者参与期刊的组稿、审稿、编辑、评价等工作。如通过编辑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聚集一批业内专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同行评议和专家外审提高学术评判的客观性;通过栏目主持人或特约专家制度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号召力等。学术期刊编辑要积极靠近学术共同体,做好服务和沟通、串联工作,促使学术共同体为期刊发展赋能。

学术期刊编辑要服务学术,更要敬畏学术,不能把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当作个人的权力资源,更不能像极少数害群之马那样以学术领袖自居,以“引领学术”之名,行以权谋私之事,致学术腐败之乱。

猜你喜欢

身份学术期刊学术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学术期刊引证指标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跟踪导练(三)(5)
河海大学学术期刊创办百年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学术
虚假学术期刊累及一线作家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