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拧出“新闻眼”讲出好故事
——以咸宁日报专刊编辑中心为例

2021-11-13查生辉

新闻前哨 2021年11期
关键词:咸宁专刊受众

查生辉 甘 青 何 伟

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麦克风”。怎样精准传递党的声音,如何讲好百姓故事,是主流媒体面临的普遍课题。咸宁日报专刊编辑中心坚持用故事讲新闻,通过讲好故事,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一、讲怎样的故事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式上的演讲题目——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

在莫言的观点里,小说就是讲故事。那么,新闻可以讲故事吗?答案是肯定的。笔者认为,用故事讲新闻,就是用故事化手法描写新闻、表现新闻,采用对话、叙事、场景设置、矛盾冲突等手段,细致入微地表现情节和细节,展现新闻事件中蕴含的思想和内涵,让受众产生阅读兴趣、富有真实感和现场感。

用讲故事讲新闻,不是为了讲而讲,而是要拧出新闻眼,讲出好故事,以期实现一个终极目标——把新闻传递给受众并使其受到影响和感染。

党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就要讲弘扬主旋律和传递正能量的好故事。咸宁日报专刊编辑中心,以老百姓最关切、关注、关心的事为衡量标准,对各个版面进行精准定位——

《香城故事》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百姓故事,《文化咸宁》围绕中华文明地方文化讲好人文故事,《创富咸宁》围绕高质量发展讲好致富故事,《绿色咸宁》围绕绿色发展讲好生态故事,《咸宁网事》 围绕高效能治理讲好和谐故事,《全域旅游》围绕高品质生活讲好休闲故事。

精准的定位,实现了版版有亮点,能量更饱满。

《香城故事》聚焦百姓生活,今年连续推出了三组系列报道。全国最美家庭系列报道,如《陈和安家庭:三十余载的爱心坚守》等;省三八红旗手系列报道,如《范红梅:携手十年,同肾夫妻》等;全市最美志愿者系列,如《曾红梅:“爱心红梅”分外香》 等。20 多篇新闻报道,从家庭到个人,展示的全部是饱含正能量的故事。

《创富咸宁》聚焦致富故事,如《8 年如何实现产值8 个亿?》;《绿色咸宁》聚焦绿色故事,如《奔走逐花香 幸福有“蜜”方》;《咸宁网事》聚焦和谐故事,如《校门接送大军,何时不再添堵》等等。或切中全面小康、绿色发展主题,或从小民生着笔,揭示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大主题,引起读者关注,多篇报道被“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客户端”转载。

二、怎样讲好故事

如果说版面精准定位是讲好故事的方向,那么“四化”则是讲好故事的方法。

咸宁日报专刊编辑中心的探索和实践证明,一篇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都具有“四化”特征,即主题事实化,事实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

主题事实化,就是记者在新闻故事的写作中,与读者有一种契约:故事都是真实的,事实都是存在的,不能有半点虚构,读者看到的是记者用故事化手法再现出来的事实。

《全智能!一个人养鸡7 万只》,讲述了一只鸡如何带动当地绿色生态养殖产业的发展,报道了当地发展绿色产业的成绩与效果、经验与做法。记者深入采访养殖场,采写智能化设备一键完成清粪、喂料、喂水、控温、加料、通风、调温等,完全用新闻事实呈现主题。

事实故事化,就是用小说的思维来叙述故事,寻找故事中潜在的喜剧、悲剧、讽刺或冲突因素。因为传递信息的新闻报道仅仅是完成了记者的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是在这篇报道里讲一个能渗入记者情感、渗入读者或听者灵魂深处的好故事。如《闯王梨如何闯出新天地》,围绕通山如何打造“闯王梨”这一绿色产业故事展开。记者去采访时,并不是梨子采摘旺季,也没有见到梨子丰产、居民采摘等盛景。如何体现这一产业背后的发展故事,记者想了多个版本,最后决定从一个梨的出山之旅、一个梨的品种改良、一个梨的产业融合等三个方面入手,拎出实物,切入主题、讲好故事。

故事人物化,人物高于主题。如 《一株灌木的岁月静好》,以“灌木王国”里的红叶石楠为主角,以拟人的方式讲述我市城区景观带建设工作。新闻线索来源于园林局提供的一份年终总结。为了体现主题内容,记者选择从一颗灌木的生活环境、养护情况切入,呈现我市园林人推进“草坪、花境+花灌木”的绿化模式。

人物细节化,就是运用记者目击现场、情景,去抓取细小的、具体的细节,进行入木三分的描述,让受众能看到、听到、闻到、甚至能触摸到新闻。如《一份建议换来一片绿色》由老支书陈传龙一声叹气息中展开,他的所思所想所盼代表着通山县洪港镇郭源村民众的呼声,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写下一份复绿建议,从“叹息声”、“复绿的热闹声”、“复绿后的村民的欢笑声”等人物细节、事件细节,将新闻事实呈现出来。

三、故事从哪儿来

再好的故事得靠人挖掘,故事再精彩也得靠人去讲。这便回到记者本职工作的原点——用脚走路、用眼观察、用心思考、用笔记录,不断增强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来锤炼和提升讲好故事的能力。

如何增强“四力”?咸宁日报专刊编辑中心在长期采编过程中总结出两句话:“用责任心做事,用感恩心做人”,这两句话写在专刊编辑中心的文化墙上,更映在所有记者心里,用来激励、警醒着记者编辑们用心用情践行和提高“四力”。

我们常说,脚底下出新闻。新闻工作者不是每日伏案的写作机器,脚下没有泥土,笔下如何写出有价值的好新闻?只有真正走出去,走近生活走近群众,走得勤走得远,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深切感受到报道对象的日常及喜怒哀乐、真情实感,写起稿件来就得心应手,不至于抓耳挠腮、闭门造车。

新闻工作者仅仅脚下勤快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培养较强的发现力、辨别力、判断力与预见力。

首先,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从基层百态中准确发现有价值的现象和线索。其次,在采访过程中要准确判断新闻线索和事件表象的真伪,确保所报道的新闻能够真实反映事件原貌。最后,要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挖掘潜藏在新闻线索背后的深层价值,站在更高的角度,从全省、全国层面看问题,并以发展的视角看待新闻事件,找准新闻的着力点,采写有价值的新闻作品。

仅仅脚力强、眼力好还不够,也无法采写出有内涵、有深度、有价值的好新闻,必须提升记者的脑力和笔力。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克服“思想惰性”,培养爱思考、会思考、勤思考、多练笔的习惯。

让记者在面对新闻素材以及进行新闻稿件写作编辑时,能够深入思考新闻价值内涵和社会导向作用,并树立受众主导的新闻内容生产意识,思考和分析新时代新闻媒体主要受众群体的特点,明确受众在大量新闻信息中的选择倾向,以此为依据,使新闻故事符合受众口味,提高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新闻创新的多样化途径与方法,以思考促创新,以思考提深度,在思考和创新中提高新闻的质量,强化新闻的影响力,这也是讲好新闻故事的必然选择。

“笔力”,是收尾工程。新闻写得好不好,故事讲得精彩与否,笔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强化记者的笔力,必须要具备专业基本功,要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训练,以及大量经验积累,笔耕不辍,不断磨炼记者的写作能力、新闻驾驭能力。将走基层过程中发现的、挖掘的宝贵资源,以及通过思考获得的深刻思想内涵,融汇于笔下,精准组织语言,合理安排新闻架构,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此外,还要注重培养新闻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在运用好新闻写作技巧的基础上,大胆尝试突破创新,以深厚的笔力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创作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作品,更好地满足受众的新闻阅读需求。

四、怎样传播故事

好故事还需要传播好。“新闻招客,专刊留客”是全媒时代纸媒流传的一句话,现在,多元媒介形态、多路传播渠道、多种信息入口将受众无限分散,任何媒体都不能再寄希望于让受众找到自己,媒体应主动寻找和定位受众。

不难发现咸宁日报专刊编辑中心立足的是“小而美”“精而专”“深而厚”,追求精品、追求深度、追求本土。这些精细打造的内容怎样传播出去?

借助全媒体矩阵扩大传播的广度。近年来,咸宁日报传媒集团按照“党性立报、新闻强报、专刊活报、融媒兴报、开门办报”的工作方针,坚持以“中央厨房”为龙头,以报纸端、移动端为两翼,促进纸媒、网媒和掌媒互动联动,努力通过图文直播、视频直播、电子海报、H5 制作、短视频、专题片拍摄等跨界业务,不断拓展多种形态的传播内容。通过整合咸宁日报社、香城都市报社、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的新闻资源、人力资源,打通媒体和部门壁垒,发挥全集团现有“报网端微刊栏屏”7 大平台、26 个发布端口的媒体资源优势,构建策采编审发管一体化体系,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形成了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热点新闻、突发事件等统筹策划报道,全集团动员、全媒体采访、全天候传播的“先端微后报纸”差异化叠加传播特色,着力打造“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一体化全媒体传播矩阵。

以《全智能!一个人养鸡七万只》一稿为例,该稿件不仅在纸媒刊发,还通过中央厨房分发到掌上咸宁、咸宁发布等26 个发布端口进行推送。

借助媒体朋友圈扩大传播的深度。近年来,咸宁日报传媒集团主动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华社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移动网、央视频等央媒新媒体平台对接融入,与腾讯、百度、今日头条、抖音等互联网公司签约合作,借助国家级大平台扩大传播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实现“好内容+好平台”的叠加效应。

以《一份建议换来一片绿色》一稿为例,该稿件不仅通过集团26 个端口发布,还对接“学习强国”平台、新华社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进行推送。

矩阵传播,让精彩的故事有了更开放的空间,打破了“谁写谁看”“写谁谁看”传播桎梏,让好酒走出了深巷子;朋友圈传播,让有价值的故事有了更广阔的舞台,突破了区位、空间限制,让好新闻更有含金量。

好故事的广传播也吸引了大量的受众。截至目前,仅咸宁日报“掌上咸宁”客户端下载量20 万+,“双微”粉丝总量达到110 万,其中“咸宁微讯”粉丝量22 万,成为全市粉丝量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咸宁专刊受众
大踏步前进!华扬2021年销售增长50%,单品增长超100%,咸宁新产业园即将投产
涌泉相报!湖北咸宁驰援河北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叶挺独立团奇袭汀泗桥占领咸宁城
专刊
专刊
亚运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