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媒体融合下的广播新闻编辑工作创新
2021-11-13郭新峰李丹琼
郭新峰 李丹琼
1940 年12 月30 号,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在陕西王皮湾村山峁上向世界发出第一次呼号,这声音划破硝烟弥漫的抗日烽火,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广播事业诞生了。自此,广播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工具,承担着信息传播、舆论监督等多重职能。广播新闻编辑是广播传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新闻广播质量的“把关人”。在媒体融合的当下,广播新闻编辑必须拥有创新意识,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一、媒体融合概述
自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和伊契尔·索勒·浦尔等人提出并发展“媒体融合”这个概念以来,“媒体融合”就成为当下媒体转型发展的代名词。可以发现媒体融合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是人类传播活动诸要素内部界限模糊的一种状态,这些要素包括技术、经济、主体、内容、规范等。
纵观当下,可以发现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给中国传媒行业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广播新闻的编辑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广播新闻编辑在工作中,无非是对文字进行删改以及对音响进行剪辑处理。而在媒体融合时代,广播新闻编辑的信息获取方式、信息发布方式等都发生了改变。就信息发布方式来看,广播新闻的传播途径不仅仅是电波,还有微信、微博、头条号、抖音号等新媒体平台。由此可见,编辑所面对的不仅是文字和音频,还有图片、视频等,这就需要编辑按照不同传播平台的特点和要求,制作出不同的产品,分发到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如同一个厨师,要用不同的烹饪方法处理同一种食材,而后做出不同口味的美味佳肴供不同需求的食客享用。
因此,广播新闻编辑在生产新闻产品时,应该从受众视角出发,了解不同信息发布平台的特点及该平台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创新编辑工作方法,增加广播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提高新闻产品对受众的吸引力。
二、广播新闻编辑工作创新路径
(一)编辑前置,科学策划
在传统媒体时代,编辑一般是坐镇后方,记者采写来什么稿子,编辑就选用什么稿子,仅能对文字与音频进行删减调整等,属于“来料加工”,无法对记者采写内容进行提前规划。在媒体融合时代,编辑需要提前介入新闻采访活动才能改变往日陷入“被动”的局面。编辑可根据预知新闻选题进行科学策划,与记者就已知选题进行充分交流沟通,使一次采访最大限度“结出多枚硕果”。
以“湖北之声”每晚的选题策划会为例:在开策划会前,每位记者需通过“长江云融媒体平台”报题,在随后的策划会上广播新闻编辑会从记者报送的选题中遴选出重点选题进行重点策划,并根据广播线上和各新媒体平台的不同要求,尽量详细地列出发稿清单并附上具体要求,而后再将意见传达给记者,与记者就报送选题进行交流。如此一来,前方记者第二天采访时就会心中在数,兼顾广播新闻编辑在编辑新闻产品时的需求,这样就会起到各司其职、事半功倍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记者与编辑的合作能力。
(二)加强平台互动,占领舆论高地
传统的广播媒体是单向传播,受众的反馈只能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与节目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沟通。在媒体融合的当下,广播新闻节目必须朝着融合方向发展,而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是媒体融合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广播新闻编辑只有增强与受众的互动,才能了解受众对于广播新闻的需求和评价,才能以此为依托,创新广播新闻编辑工作方法,办好老百姓喜爱的广播新闻节目。
首先,新闻编辑要与受众建立长效沟通机制,通过微信群、QQ 群等方式,鼓励受众畅所欲言,发表对新闻节目的意见与建议,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变传统广播节目的“单向传播”为“双向循环传播模式”,在互动中进一步提升节目的质量,生产符合受众信息需求的节目。目前,“湖北之声”每档新闻节目几乎都有自己的微信群、QQ 群,以此倾听受众呼声,搜集听众反馈;其次,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受众的新闻接收爱好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研判受众对于新闻的需求,也可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问卷调查,手机听众的信息需求;最后,根据受众反馈意见对新闻编排进行调整,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为受众提供更好的新闻服务。
(三)拓展传播内容,融合传播技术
进入媒体融合时代,“内容为王”仍然是媒体发展的真理,广播新闻编辑可从新闻内容、传播形式、服务等方面坚守“内容为王”的同时创新编辑工作内容。
1.做有深度的新闻。编辑要充分发挥广播媒体的新闻优势,让新闻内容有深度、接地气,展现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新媒体虽然对新闻的报道速度快,但是碎片化、肤浅化是其难以克服的弱点。而广播新闻的专业优势是新媒体无法比拟的,通过专业的记者队伍深入挖掘新闻事件本质,深入解读新闻表象,延伸拓展突发新闻,提升新闻的质量和编辑水平,让新闻传播更有针对性、更有引导力。
2.创新新闻传播形式。如今,作为传统媒体的编辑不仅要会单一的文字、音频编辑,而且还要融合新媒体技术,如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短视频技术、动漫等,用新技术带动媒体新价值,创新新闻传播形式,提高新闻编辑效率,增大对用户的吸引力。
如2021 年4 月12 日,“英雄的湖北:浴火重生 再创辉煌”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这是外交部首次为同一个省份做第二次推介。针对这一全国网友都非常关注的重大活动,湖北广电根据受众需求,本次宣推活动采取全台一盘棋、中央厨房调度模式,各频率频道新媒体编辑打破物理隔阂和频道界限,汇聚一堂沟通交流、统分结合,充分运用图文、短视频、H5、VR 等元素打造精品,涌现出一大批生动、新颖的融媒产品。截至4 月13 日,全网总传播量超过30 亿。
作为湖北广电一员的“湖北之声”,在这次融合传播实践中从内容到形式均加强了思考和创新,多平台、多形式的发布,带给受众不一样的视听享受。
(四)创新编排方式,增强传播效果
与报纸、电视等媒体不同,广播新闻要吸引受众,就要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这就需要编辑明确战略定位,创新新闻编排方式,提升新闻编排技巧。首先,新闻编排要灵活多样,注意融媒体新闻集群式和多层次的特点,除运用音频表现新闻外,还要加入图片、文字、视频等元素,分发到不同渠道。其次,要重视头条的编排,发挥头条新闻的作用,引领新闻节目的价值取向。
2020 年4 月8 日零时起,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为充分报道好“武汉重启”这一重大历史时刻,“湖北之声”广播新闻编辑提前策划、科学安排记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报道:第一,用事实说话。全景扫描大武汉“动”起来后的典型场景和标志性地点,如高速公路卡口、天河机场、长江码头等;第二,服务中心工作、服务百姓生活。着重报道政府对解封后的重点工作安排、生产生活中的防护建议;第三,高扬评论旗帜,坚定制度自信。评论《武汉,从春天出发》字里行间充分展现武汉人疫后重振、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除广播频率外,该组编排也通过九头鸟FM、阿基米德等网络平台同步播出,收听范围广,听众互动多,引发了广大听众的情感共鸣。
三、广播新闻编辑工作创新建议
广播新闻编辑工作需要高素质的编辑人员来完成,在媒体融合时代,广播电台应提升广播新闻编辑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有效改善广播新闻质量,推动广播新闻节目的健康发展。这里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新闻编辑专业素质、敏锐的新闻洞察力、扎实的文学功底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
提升广播新闻编辑的专业素质。在传统的广播新闻节目中,编辑只需要面对文字与音频两种素材,对记者采写的这两种素材进行后期加工后在广播频率中播音。因此,广播新闻编辑需要有深厚的新闻采写能力,能够对记者采写的内容进行处理。在媒体融合时代,广播新闻编辑面对的素材形式进一步扩展,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都是广播新闻编辑需要处理的,传播渠道也从广播频率延伸至微博、微信、头条等多个新媒体平台,所以广播新闻编辑在提升新闻采写能力之外,还应努力提升自己在视频剪辑、图片处理或AR、VR 等技术的运用与制作,以便游刃有余地驾驭新闻编辑工作。
提升广播新闻编辑的观察能力。广播新闻编辑应具备敏锐的新闻观察能力,能从记者提交的选题中看到独特的视角,与记者配合完成选题的深度采访;敏锐的新闻观察能力也可帮助广播新闻编辑从多个记者提交的稿件中发现共性和个性,从而提升对节目的编排能力。另外,广播新闻编辑也应善于观察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捕捉具有深刻意义的瞬间,并善于从新闻的视角深度解读,以培养自身敏锐的新闻洞察力。
提升广播新闻编辑的文学素养。编辑可通过阅读、写作等方法,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深厚的文学素养能帮助广播新闻编辑对文字稿进行精修与润笔,提高新闻呈现的精彩性。同时,深厚的文学素养也可同步提升编辑的新闻评论能力,帮助编辑从不同视角评论新闻事件,以评论能力吸引更多的用户,保持新闻节目的创新性。
提升广播新闻编辑的创新观念。在媒体融合时代,新闻编辑必须改变传统的新闻观念,在日常工作中植入创新观念,要善于在一次次的新闻编辑实践中将新媒体创新思维融入其中,以制作出内涵更深刻的广播电视新闻。
结语
媒体融合确实给广播媒体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媒体融合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地发展与坚持。广播媒体只有持续创新新闻编辑工作,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媒体技术,积极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才能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公信力,让广播媒体永葆青春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