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召树屯》英译中的人物形象重构研究
——以认知突显理论为基础

2021-11-13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古拉原诗傣族

张 朦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云南 丽江674100)

“现实—认知—语言”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理论,即人们通过“语言”对现实世界和周边语境进行互动和认知体验。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开展,中国文学作品、影视化作品日益全球化,翻译则在其中起到了桥梁作用,在这种跨文化活动中,译者是认知主体,翻译是认知活动。中国有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学和汉族文学一样,是中国文学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翻译时译者在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重新加工和编码,形成多种认知结果,而加入了译者思维的译文也会产生认知突显现象。翻译活动中充斥着认知差异造成的突显改变,即便是最“忠实”的翻译,也会和原作稍有差异,而差异的积累则可能使原作人物形象产生变化,这些变化也正是在译者眼中的人物形象,也反映了译者理解人物、翻译原作的意图和目的。

《召树屯》是傣族叙事长诗,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代表作,讲述了两位主人公召树屯和喃婼娜历经千辛万苦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纵观我国诗歌翻译不难发现,翻译诗歌多以“忠实对等”为主,对原文理解、风格再现、文化迁移也都讲究对等。但是解读译文后便会发现,原作品人物形象与译文存在些许差异,这是因为翻译过程中由于认知突显而产生的人物形象改变。文章以傣族叙事长诗《召树屯》为例,在认知突显理论的作用下分析译者是如何改变该诗中的人物形象,以期为少数民族诗歌翻译研究提供借鉴。

一、 研究综述

知觉心理学领域首次出现了“突显”这一名词,随后Leonard Talmy将其结合认知语言学,得出“认知突显”概念。突显主要指在某一群体或场景之中,某一个体或现象在其中尤为突出,而这种突出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主观的,也可能是客观的。从主观来讲,这种“突出”可能是观察者由于自身偏好和经验选择性地突出某一要素;从客观来讲,这种“突出”则基于该事物本身的特点或某些要素而更易得到关注。 每个人均有自身倾向的焦点和注意方向,这便形成了认知原则的“突显理论”的基础。人类认知能力有限,面对庞大的信息量时,只能通过对信息的有效转换、分配、选择提高心理加工效率。Langacker认为,人们的解释方法和认知角度会产生语义和语法层面的理解偏差,人们采用不同侧面认知和理解某一情境,而其中一个方面就是突显原则。因此,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认知主体对同一事物或情景以不同方面进行认知,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结果。

认知突显理论指主体在语言信息表达时的安排与取舍。突显分为“射体—界标”和“基体—侧重”两种基本方式。“射体—界标”( trajector-landmark) 是一种相对突显关系,通过某场景中的不同成分对比完成;在“基体—侧重”(base-profile)概念中,基体相当于背景,是通过某种语言与语义选择的某概念形式,侧重的是注意力突显的部分和次结构,该结构显示了认知背景与词义的关系,词义范畴本身是侧重,与词义范畴存在直接关系的知识或概念结构是映射词义概念的基体。

近年来,认知翻译研究中广泛应用了认知突显理论,刘伊娜和王明树以认知突显理论框架为基础,分析《月下独酌》的10个英译本发现,译者在翻译时会不自觉地受到原诗图形——背景的“突显”关系制约,并尽力体现译文与原诗“突显”的对等。陈明惠从美版《甄嬛传》字幕翻译入手,将中国古代文化的宫廷称谓语和套语识别出来,并传达出各自主要的认知焦点,以精炼、简洁、达意的翻译策略有效处理文化信息。陈建生和吴曙坦也发现,翻译句子时时常存在突显问题,不论原句的客观真实性如何,译文也会因认知突显而产生不同的主观意义。此外,杨艺、朱安博在认知突显理论下探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AABB叠词翻译,发现译者充分借助汉语中的叠词在文字美、音韵美等方面的天然优势,调整译文的语音节奏、突显重点、详略度等因素,从而使译文整体更加和谐,提高了译文的可读性。对此,王寅认为,认知翻译研究的焦点便是“译者在翻译时识解原作者的意图”。

翻译中的突显对等虽然较为常见,但是突显对等的隐蔽性较强,翻译时很难注意到它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原作与译作几乎很难实现突显对等,少许的突显行为并不会引起译文效果的改变,但大量的、有一定倾向性的突显对等行为则会令原文效果发生定向转变,这种转变是译者在翻译时加入自己对原作的理解,弱化了原作中某一方面,反之强化另一方面的行为。本文以《召树屯》英译本为研究对象,在认知突显原则下探讨原作和译作中的人物重构对比,以期为少数民族文学英译提供参考。

二、 实例研究

(一)高贵身份地位的弱化

《召树屯》中有两位主人公,分别是召树屯和喃婼娜。召树屯是傣族王子,是一个地位高贵、勇敢坚强、为了爱情勇于牺牲奉献的人物形象;喃婼娜是孔雀公主,是一位温柔美丽、聪明善良的姑娘。为突显两位主人公的社会地位,作者描写了召树屯出生于傣族皇宫,随着他的出生和成长,傣族国王和人民举行了多次宗教仪式,而喃婼娜来到召树屯的宫殿时也举行了一系列欢迎仪式,这些都表明了召树屯的高贵地位。由于《召树屯》是傣族诗歌,诗歌中有较多文化负载词,与汉族诗歌中出现的意象有别,但是通过对比英译本发现,原诗中对召树屯地位身份的相关描写却被简化翻译了。在译文中,译者在遇到这些傣族仪式和宫殿描写时,采用了异化翻译方式,将相关的文化负载词译得十分平淡,译文文辞虽然工整,但词汇选择还需进一步加工处理,否则召树屯的高贵身份地位也随之被削弱。除此之外,过于简化的翻译也可能改变读者对召树屯人物形象的理解。

原诗中这样描写了召树屯出生时的情景,诗中写道:“国王请来了‘摩古拉’,摩古拉翻开了历史书,在四十六格子里寻找幸福”。本句中出现了两个文化负载词,即“摩古拉”和“四十六格子”,通过对傣族文化的了解发现,“摩古拉”是为傣族王族算命的人,而“四十六格子”则是傣族王族的算命工具,代表各类猛兽,随后诗歌中也表明,召树屯是如老鹰和金鹿一般的王子。通过对比译文发现,译者将“请来”译成“called”,摩古拉在傣族文化中的地位较高,而“called”则不能显示其地位,用“invited”会更好。此外,译文直接把“摩古拉”和“四十六格子”直译为“Mo Gula”和“forty-six checks”,没有向读者传达其文化含义。在后文中诗人写到“……领着百姓赕佛,祈求‘灭巴拉’”,译者也直接将“赕佛”译为“Dan Fo”,将“灭巴拉”译为“Mie Bala”。以上翻译虽然译出了原诗的字面含义,但是读者与作者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影响其对原诗的理解,同时也无法显示召树屯的高贵身份。对此,笔者认为,由于“摩古拉”“四十六格子”和“灭巴拉”在目的语中无法找到对应词,此处可以采用直译策略,但需要增译,即解释这三个词语在傣族文化中的内涵;而“赕佛”其实包含拜佛、敬佛之意,因此可以意译为“worship Budda”。即是说,当原文出现此类文化负载词时,如果能够意译,则应该以意译为主,即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如若不能意译,即在目的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汇进行描述时,则可以采用增译策略,但最为重要的是要将复杂的文化负载词清楚、明白地翻译出来,不仅不能影响阅读性,还要保持文化的传递性和美感。

在喃婼娜来到傣族皇宫后,诗人这样写道:“……有人去准备‘喃菩他’圣水……他们送来了蜡条……跪在地上为他们滴水……孩子们都喊着‘水!水!水!’”。通过查阅文献可知,“喃菩他”是金属粉溶液,沐浴时使用,有祈求吉祥之意;“蜡条”是用蜡制成,用作祈福之意;“滴水”是一种傣族传统祝福仪式,“水!水!水!”是孩童欢呼的话语内容,暗含祝福之意。但是译文中是这样描述这四类文化负载词的,译者将“喃菩他”翻译成“Nan Puta”,由于西方文化中也有圣水一词,此时意译为“holy water”更有助于读者理解。此外,“蜡条”一词译为“wax strips”,读者虽然能够理解蜡条由蜡制成,但此时采用增译策略会更好。同样,“滴水”译为“drop water”,而“水!水!水!”译成了“Water!Water!Water!”虽然直译了原词,但表述不清,外国读者很难理解傣族文化中水和祝福有何关系,因此,笔者认为,“滴水”若译为“a rite of best wishes”;“水!水!水!”译为“Masses cheer for them”会更好,这样既可以保留文化内涵,又可以让读者理解两位主人公的地位和身份。

(二)聪明坚强性格的强化

《召树屯》描写了两位主人公历经千辛万苦才在一起的感人故事,诗歌中多处展现两位主人公为了爱情而拼搏以及他们的家人为此作出的牺牲和努力的精神。喃婼娜是一位会飞翔的孔雀公主,她与六位姐姐在林中嬉戏时被召树屯抓住了。诗人描写了姐姐们救喃若娜的情景:“十二只翅膀,一齐扑向猎人”,译文为“All of a sudden,They dived down from the sky”,原诗中并没有类似“突然”“刹那”的字眼,而译者加入了短语“All of a sudden”,表现出姐姐们为了救妹妹,勇敢、坚定地朝猎人扑去,完全将自己的安危生死置之度外,译者突出了姐姐们性格的强势方式维度,使人物形象中英勇、坚毅的特点进一步强化。

在诗歌的第九章“灾难”中,写道国王误信谗言,认为喃婼娜是不祥之身,要处死她,而此时召树屯却外出征战了,这时喃婼娜心生一计,以想完成人生中最后一舞的要求穿上了羽衣,最后成功脱逃。诗中写道喃婼娜虽然飞远,但心中十分不舍:“她展开翅膀,穿过云层飞向远方……”。此处译者翻译如下:“She spread her wings,flying away sadly……”原诗中是通过上下文描写渲染喃婼娜悲伤心情的,但此处译者为了强调其心情的沉重,将原诗省略的“悲伤”含义翻译出来,因此,原诗的突显方式被很大程度上改变了。

综上所述,为表达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翻译时加入形容词或副词进行辅助,可以更加准确地表达人物关系和人物的性格特点。中文诗歌多以含蓄内敛的语言风格为主,与英语的表述方式有一定差异,因此,当原诗中的情感元素表述不清时,译者可以结合上下文对诗歌含义进行描述,以使更为生动、准确地传达原诗情感,进一步突显所描述人物的性格层面内涵。

(三)为爱痴狂形象的强化

《召树屯》是一首爱情诗,诗歌中有大量对主人公缠绵爱情的描写。自第三章开始,诗人便使用大量文字描述了两位主人公如何堕入爱河以及分开后的思念之情。在描述召树屯与喃婼娜相遇时的情景时,写道:“湖边的花都为她们开放……”,译者译为:“Around the lake, The flowers were blooming to welcome”,通过对比原文我们发现,如果只是按照原文翻译,很有可能将“为她们开放”译成“were blooming for them”,此处译者突显了召树屯希望看到公主的心情,而这种希望也是一种欢迎,说明召树屯像湖边的鲜花一样欢迎公主的到来。“welcome”一词改变了原诗中人物活动的明确性。

在第十章“追赶”中,召树屯征战归来却不见妻子踪影,原诗写道:“喃婼娜呀,为什么不见你出来欢迎”,译文这样译道:“My darling,where are you?Why not come out?”这里并没有直译出喃婼娜的名字,而以“darling”代之。随后,原诗写道:“他急忙向屋里走去,像有什么蒙住了心”,译者翻译为:“He ran into the house with a heavy heart”.此处翻译突显了两人的爱情,也突显了两人紧密的关系,其中“darling”表明了喃婼娜在召树屯心中的重要位置,而“heavy”一词则表明喃婼娜离开后,召树屯的悲痛焦急之情。该章中还有一处描写召树屯长途跋涉、历经艰难万险寻找妻子:“怎么能叫他对妻子不怀想”,此处的“怀想”是思念之意,但如果译为“miss”一词,则稍显平庸,因此译者为了突显召树屯的心情,加上了“deeply”一词,全句译为:“He missed his wife deeply.”此时读者的注意力便会从单纯的思念之情,转为召树屯对妻子思念中夹杂着的悲伤情感,突显了主人公的激动情绪,译文也发生了对人物行为方式详略度描述的改变。

以上研究表明,尽管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为了特意突显某种情感和人物形象,多次采用了认知突显策略,这些译文的改变似乎是译者无意为之的,但从客观效果来看,确实使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成为突显的焦点,从而更明确地表达了原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结 语

通过对《召树屯》原诗与译本的细致对比,发现:(1)认知突显情况在诗歌翻译中频繁出现,这不仅与中外思维和文学作品写作方式的不同有关,也与译者对该作品的感受以及个人经历有关;(2)认知突显会造成译文与原诗稍有不同,而这些细致的翻译策略变化并非随意而为之,而是译者希望读者感受到的隐藏含义;(3)通过仔细对比突显变化可以发现,《召树屯》中的认知突显现象主要表现在人物地位的弱化、聪明坚强性格的强化与为爱痴狂形象的强化,译者在翻译时适当淡化了原诗底色,而增强了突显的部分,也使诗歌中相关人物形象更为突出、鲜明。

综上所述,认知突显是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从认知突显角度研究翻译,可以见微知著,在原文与译文的细微差别之处看到情节走向和人物形象变化,能够帮助读者更为深入地了解原诗意境。

猜你喜欢

古拉原诗傣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峨眉山月歌
古利和古拉
改诗为文三步走
傣族:亲水的民族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命运多舛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
誓为伊人死
那是什么在草原上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