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情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创新策略

2021-11-12覃素芬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9期
关键词:学情分析小学数学策略

覃素芬

摘要:学情分析教学在数学教学设计当中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但是,以往的学情分析教学过于形式化,很难体现数学教学的教学价值。那么如何做好学情的调查与分析,使之成为小学数学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凭证,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所关注的教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情分析;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9-294

引言

学情分析指对学生认知起点、学习方式、思想情感、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个性特征的全面了解和分析,为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学情分析是以学定教,提供具有针对性教学指导的核心基础,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还是教师开展课外指导,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学情分析或学情定位出现偏差的现象。围绕小学数学学情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旨在为相关教师提供小学数学学情分析方面的指导。

一、对学情分析单项能力的理解和认识

进行数学教学设计,是小学数学教师带领学生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的环境等。小学数学教师想要提高教学设计能力,那么就需要拥有学情分析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学情分析可以影响教学设计系统当中的最终设计。而对小学生的分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别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小学生的智力因素包括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水平等。而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则包含小学生在数学教学当中的兴趣点;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的学习动机;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情感;小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意志和性格等。

二、小学数学学情分析中的常用方法

目前已出现的学情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课后访谈、实时观察、实验研究、资料分析、经验共享、教学理论分析等多种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具体选择何种方式,还需要小学数学一线教师根据自身经验进行科学分析。目前教学中最为常见的几种学情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资料分析法、实时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教育法四种。

1.资料分析法。

资料分析法主要指教师对学习档案、笔记本、练习本、课后作业、课堂测试等文本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后,得出的基本学情信息。这些文本资料在一定程度上可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是教师了解学情信息的最根本举措。尤其是对练习本、课后作业、课堂试卷等资料进行分析后,教师可以通过统计的方式掌握学生的容易点、易错点以及重难点等信息。与此同时,数学教师还可以积极与其他任课教师互相分享经验,共同借鉴、购买或交换已有的学情分析资料,有效节约教师的时间与精力,促使教师将侧重点转移到教学设计方面。

2.实时观察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时观察法普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对于一线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这种方法为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应用观察法时,通常需要教师全面了解与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基本信息,还需通过课堂提问、课堂巡视、学生上台演讲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通过拍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方式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有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普遍适用于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对于问卷题目、测试题目以及作业题目的设计需要有所差异,并通过精心设计取得满意的结果。在设计问卷调查时,教师必须明确设计目标和方向,全面保障问卷调查设计的有效性,尽可能全方位展现出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中对于问卷调查中涉及的问题也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征,在尊重小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基础上,保证问卷调查的实效性,避免出现具有暗示性或倾向性特点的问题。与此同时,问卷设计的内容还应有利于统计和分析最终的结果,即确保问卷设计具有一定的可分析性。尤其在针对某个课时内容进行小型调查时,教师可充分利用问卷调查法掌握学情信息。

三、小学数学学情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创新策略

1.备课环节开展深度学情分析。

在备课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从而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研读相应的基础材料和教材内容,并充分利用先进的大数据技术手段综合分析与预测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以此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设计,不断优化与完善教学方案,充分实现“以学定教”的教育目标。

2.学习情感需求角度開展学情分析。

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还应积极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实践活动的动力,认真倾听学生的认知情感需求,引导学生将基本认知规律与学习情感进行有机结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互动的上进心。因此,教师带领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的模型时,应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培养予以高度重视,尽可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育人元素,为学生营造生动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探究活动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经验交流、思辨等环节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数

学知识结构体系,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学习方法指导时开展学情分析。面对形式多样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学习情况和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话语权和探究权,鼓励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满足感。为深入挖掘学生的优势和潜能,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团队合作的方式,鼓励其自由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结束语

总之,教师只有在熟练掌握学情信息的基础上,才能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因此,深入研究与分析正确的学情分析方法已成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也是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旨在基于精准全面的学情分析帮助学生构建高效化课堂。

参考文献

1.韦希花.重视学情分析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成才之路,020(12).

2.林萍.定位学情,精准教学——小学数学针对性的课堂教学实践策略[J].学苑教育,2020(06).

猜你喜欢

学情分析小学数学策略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学情分析不准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例析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