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课堂是如何练成的

2021-11-12赵健伊

文学天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学生兴趣问题课堂

赵健伊

摘要: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是孩子的,应该把课堂还给孩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把教师问孩子被动回答变成孩子主动提问,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应该如何让孩子敢问、爱问、善问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课堂;师生感情;学生兴趣

一、培养师生感情,营造民主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

课堂上有限的40分钟里,教师忙于应付考试的各个知识点,往往忽略作为学习主体的孩子们的地位,而是把他们当做学习的机器。老师们严肃有余,亲和力不足,学生岂敢质疑问难。因此,在课堂要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必须从尊重做起。

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两首》一课时,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中有一句是“儿童急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课堂上有一名同学提问:“急走是什么意思呢?”另一名同学通过自己的预习回答说:“急走就是跑的意思,图画上那个小朋友正在边跑边捉蝴蝶呢!”其他同学都觉得他解释的非常好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班级里一名学习较吃力的小男孩举起手来。“老师,我有个问题。我们平时捉知了的时候都是悄悄的走近再捉,为什么小男孩要边跑边捉呢?那样蝴蝶不就飞走了吗?”乍一听这个问题的时候,似乎与本课的重难点并没有什么关联,也对授课没有任何帮助。可是仔细想想,正是因为孩子从实际的生活出发,联想到自己平时捉知了的生活经验,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你真会联系生活来思考问题!”我这样一表扬,班级里的孩子更加积极踊跃,纷纷举手想帮助他解答问题,其中有一个男孩解释的最好“如果蝴蝶落在花朵上,我们就要悄悄的走过去,可是现在蝴蝶是飞起来的,所以要边跑边捉蝴蝶。”我认为这正是对于本首古诗“儿童急走追黄蝶”最好的解释。

现在,班级敢于提问的学生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所以只有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才能让学生敢于提问。

二、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课堂思维,促使学生“爱”问

兴趣是创新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就不会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愿意参与其中,乐在其中。

例如在执教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认识分类》一课中,在创设情境中,淘气和笑笑要整理房间。房间中有衣服、裤子、玩具、学习用品等等。为了使学生更有兴趣更直观的进行学习,我让学生分别从家中带来了她们的衣服、裤子、娃娃、小汽车等等。在上课时,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每个人都跃跃欲试。

三、培养质疑习惯,点滴传授质疑方法,使学生“善”问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对培养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重要的意义。

(一)引入新知时,设置问题情境

例如:在执教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失物招领》一课时,我就在齐读课题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会问“文章中的‘失物’是什么?”“他们在哪里丢的东西?”“失物找回来了吗?”“是谁丢的东西啊?”学生的问题恰恰也解决了本节课的主线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提问解决本节课重难点,比在教师的牵引下解决问题来得更加轻松自在。

(二)探究知识中,对新知识提问

例如:在执教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一课中,学生可以对新知识提问。因为2+3=5 所以20+30=50 。其實很多孩子不明白,这两个式子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和区别。所以如果在此时能够加以点拨,“看看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如果孩子没有疑问,教师可以引导“老师有个问题,看看哪个聪明的孩子可以帮我解答?”让孩子解释了一下2是指两个一,下面式子的20中的2指的是两个十。等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可以告诉孩子“像这样的地方,你就可以提出问题”,让孩子“问”的有抓手,懂得如何问,把握好问的时机。

(三)应用知识时,培养提问方法

(1)对两个式子或者两个概念两个图形比较提问

例如:在执教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一课时,教授圆的面积,可以先复习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再对比各个公式推导过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领会到把一个图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进而推导出这个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自发提出问题:“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来计算呢?”然后引导学生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剪开后发现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样我们就把圆的面积转化成熟悉的长方形的面积,圆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形。长方形面积就等于圆面积,长方形的宽就是圆半径,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这样,通过方法的比较,不但促使旧知识的迁移,而且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并渗透了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方法。

(2)理解关键字。教师在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学生年龄实际出发,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执教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直线、射线、线段》一课时,理解线段概念时“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两个点’三个字,只要‘两个点’连接就可以得到一条线段了。”接下去的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可以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样子,提醒大家注意,并把这样的方法运用到所有的数学概念教学中去。

总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无论是语文学科还是数学学科都应该把“敢问”、“爱问”、“善问”时时贯穿于课堂,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质疑习惯,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学生兴趣问题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写字大课堂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