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生莫扎特效应的音乐作品特征

2021-11-12吴婷

文学天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实验研究音乐作品

摘要:莫扎特效应最初由Rauscher,Shaw和Ky(1993)提出,它是指聆听10分钟莫扎特的奏鸣曲能够短暂地提高大学生的空间推理测试成绩。莫扎特效应对认知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实验采用不同风格和不同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来进行实验,考察能够产生莫扎特效应的音乐作品的特征。

关键词:莫扎特效应;音乐作品;实验研究

莫扎特出生于奥利地,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他从三岁开始就对羽管键琴感兴趣,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1761年,首次作曲。1762年,莫扎特及姐姐在父亲的带领下,开始去欧洲各国献演,并获得成功。1764年,创作首部交响曲《降E大调第一交响曲》。1772年,16岁的莫扎特被任命为萨尔茨堡宫廷乐师,结束了长期的旅行演奏生活。1781年,脱离对雇主的依赖,成为历史上最早的自由作曲家。莫扎特在短短的35年生活历程里完成了600余部(首)不同体裁与形式的音乐作品,包括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和其他重奏、重唱作品,大量的器乐小品、独奏曲等,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他的音乐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风格,完善了多种音乐体裁形式,并与海顿一起,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

一、莫扎特效应概述

莫扎特效应最初由Rauscher,Shaw和Ky(1993)提出,它是指聆听10分钟莫扎特的奏鸣曲能够短暂地提高大学生的空间推理测试成绩。莫扎特效应的提出引起了研究者、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兴趣。

他们的研究采用36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实验中每名被试都接受了三种实验处理以及三组空间推理IQ测试。三种实验处理条件为:1、聆听10分钟的莫扎特音乐作品——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2、聆听10分钟的口语放松指导;3、无声静息10分钟。

每种实验处理之后立即采用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的三种空间推理测试对学生的空间推理能力进行测试。这三种测试分别是模式分析测试,多项选择图形测试和折纸剪纸测试。

研究结果显示,音乐条件下的平均标准年龄分数为57.56,放松那个条件下的平均标准年龄分数为54.61,无声条件下的平均标准年龄分数为54.00。为了评价这些分数的影响,rauscher等将这些分数转换为空间IQ分数,分别为119、111和110.聆听莫扎特音乐的被试的IQ要比其它两种条件下的被试的IQ高8—9分。

对标准年龄分数的方差分析显示,被试聆听莫扎特音乐之后的空间推理成绩要优于聆听口语放松指导或无声静息后的成绩。音乐条件下的空间推理成绩要优于聆听口语放松指导或无声静息后的成绩。

音乐条件下的空间推理成绩与放松条件、无声条件下的空间推理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而放松条件和无声条件下的推理成绩差异不显著。这种音乐条件下的调高效应试暂时的,大约持续10-15分钟左右。

《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创作于1781年(莫扎特25岁左右),是莫扎特为他朋友的私人音乐会创作。当时的莫扎特毅然向大主教辞职,开始追求自己的自由。这首作品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单纯轻松的风格,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自由的向往。

D大调四四拍,精神饱满的小快板,奏鸣曲式。第一主题112——136小节,第二主题137—174小节,之后结束部175—190小节。乐曲中包含有音阶琶音跑动、装饰音、柱式和弦等,属于我们的基本练习曲。

结构比较复杂,旋律具有周期性重复的特点且起伏较大。力度变化的幅度以及强弱对比的转换较为鲜明,节奏形态丰富多变,音响织体比较多样。

二、研究背景

莫扎特效应的发现引起了研究者、媒体和教育界的广泛重视。音乐对认知能力的可能效应以及这 种效应的生理心理机制等问题促使研究者展开深入的思考并进行了实证研究,诸多研究得出的结果各不相同,由此引发了一些争议性的问题。

这些争议性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莫扎特效应的可 靠性;二是莫扎特效应的形成机制;三是具体的研究设计。

一些研究发现聆听音乐的确产生了莫扎特效应,比如,威尔逊(Wilson )和布 朗(Brown )以纸笔迷津作业为测量工具,采用3 X 3拉丁方设计考察了被试在三种聆听条件下(莫扎 特《A大调钢琴协奏曲》(K488)、重复的放松性音乐、无声静息)空间推理成绩的差异,实验数据 支持了聆听莫扎特的音乐能提高空间推理操作的假 设。被试聆听莫扎特音乐之后在指定时间内完 成迷津的平均数目比聆听放松性音乐和无声静息之后完成迷津的平均数目要高,错误路径也少于其他 两种条件下的被试。

图米(Twomey )和埃斯盖特 (Esgate )以音乐家和非音乐家为被试比较了聆听莫 扎特音乐对空间推理作业和两個言语作业(造押韵 词和造同义词)的效应。这个研究成功地重复了莫 扎特效应,且音乐家被试的空间推理成绩和造押韵词的成绩要显著高于非音乐家被试,这说明长期音 乐训练促进了其它认知领域能力的发展,如言语、阅读等。

诺伯特(Norbert )等考察了莫扎特的 音乐对被试学习过程中大脑活动的影响,他们采用 的是空间旋转作业,空间旋转题目分别来自斯洛文 尼亚(Slovene )的智力测验、彼得森(Peterson ) 空间推理测试和斯坦福一比纳量表中的折纸剪纸 题。研究结论是,莫扎特的音乐可以通过激活与空 间测试有关的大脑活动区域,提高被试完成空间旋转作业的成绩。

有一些研究没有能够发现莫扎特效应。比如斯蒂尔(Steele )等按照劳舍尔等的 实验程序采用逆向数字广度测试考察了莫扎特效应的有无。实验条件包括:聆听莫扎特的奏鸣曲(K. 448 );聆听风雨声;无声静息。这个研究没有发现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测试成绩的差异。

凯克森 (Kackson )和特劳卡(Hauka )在研究中尝试使用 一个电脑模拟的迷津学习作业来考察莫扎特效应,结果未能发现聆听条件之间所产生的差异。

茨尔恩切克(Crncec )等考察了 136名5年级学生 (平均年龄10.7岁)在莫扎特奏鸣曲(K.448 )、流行音乐(Zorba,dance )和无声静息条件下空间作业成绩的差异。

空间作业是菲茨杰拉德(Fitzger ald )折纸测试,这个测试在澳大利亚被标准化后用 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有着很好的信度和效度。这个实验也未发现莫扎特效应。

由于诸多研究得出的结果并不一致,一部分研究者对莫扎特效应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斯蒂尔等的三个实验都未重复莫扎特效应,他们认为应该是 为莫扎特效应唱响“安魂曲”的时候了。劳舍尔则认为斯蒂尔等的实验在控制被试个体能力水平的差异和实验者效应等方面存在问题。对有关莫扎特效应的研究进行的元分析也取得了不一致的结果。

查布里斯(Chabris )对16个公开发表或将要发表的独立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聆听音乐所带来的认知提高效应非常小且在总体上不 会导致推理能力的提高和IQ分数的改变。

赫特兰(Hetland )则分析了 36个独立研究,除公开 发表的研究文献以外还包括了未发表的研究文献以 避免“发表偏性”。他通过元分析发现了莫扎特效 应的存在,但他认为莫扎特效应局限于某种特殊类 型的空间作业,这种空间作业需要在物理模式缺失 的情况下进行心理旋转。

关于莫扎特效应的产生机制,大家的看法也各不相同,主要的观点包括两种。一种认为莫扎特效 应的产生是因为启动(priming )的直接影响,对音 乐的加工直接启动了大脑中加工空间作业的区域,从而提高了空间能力。另一种观点认为,聆听音乐 导致了被试心境、唤醒或偏好的变化,从而间接影 响了空间能力。持“启动说”和“心境一唤醒一偏 好说”的研究者对对方的观点提出了很多质疑,他们的观点又各自得到了一些实验研究的证实。

在研究设计上,由于诸多研究重点关注的因素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设计也各不一样,这就使对莫扎特效应的解释产生了困难。研究设计上主 要的分歧和争议体现在测量工具和音乐作品的选择、练习效应的控制等方面。

除以上争议外,莫扎特效应的研究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什么样的音乐作品能够产生莫扎特效应?被试的音乐经验是否会影响莫扎特效应的产生等。

三、实验设计

根据上述研究,笔者设计了关于莫扎特效应的实验研究,考察能够产生莫扎特效应的音乐作品的特征,如下所示:

实验目的:

采用不同风格和不同作曲家的音乐作品来进行实验,考察能够产生莫扎特效应的音乐作品的特征。选择的作品有三类:(1)莫扎特奏鸣曲K448;(2)与莫扎特作品风格相近,被专家预测能够产生效应的作品;(3)一首中国音乐作品。此外,将无声静息作为对照。

实验方法:

1、被试选择

国内某大学在校学生140名,被试随机分成四个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其中每组35人。为删除两极端值数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每个组各删除同样数目的高分和低分。

2、实验材料

实验刺激均为10分钟:(1)莫扎特奏鸣曲K448,(2)巴赫的G大调托卡塔,(3)中国钢琴曲《彩云追月》,(4)无音乐的安静环境。

折纸剪纸测试题的来源是:从已有研究文献中查阅到1个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中的折纸剪纸测试题,另外再自编折纸剪纸题12个,将这12个题目按折叠步骤的多少和剪切开口的形状基本确定一个难易程度,12个题目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打印出來装订成册,每页1题。

劳舍尔等认为,在已采用过的测量工具中折纸剪纸作业以及纸笔迷津作业是比较适合的。下图是从文献中查阅到的斯坦福一比纳量表中的折纸剪纸测试题,,此题上面一行展示的是一张长方形纸的折叠和剪切的过程。要求被试在脑海里将这张经过折叠和剪切的纸一步步展开,看完全展开后会是什么形状,然后从下方一行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出正确的一个。

斯坦福一比纳量表 中的折纸剪纸测试题

实验程序:

对140名被试进行前测,后随机分为4个组,接受不同的实验处理。第一组聆听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第二组聆听巴赫的G大调托卡塔(BWV916)

;第三组聆听中国钢琴曲《彩云追月》;第四组无声静息。

实施实验处理前,告知被试在 实验结束后将会问到几个与所听音乐有关的问题,以使被试的注意力集中于所听的音乐。每日早上与晚上,各组被试在安静的环境中,聆听各组规定音乐十分钟,持续一个月后,进行测试。在此期间,被试尽量少听音乐,特别是避免听其他组的音乐。

空间推理测试工具为折纸剪纸测试。实施实验处理之后立即采用折纸剪纸测试对被试的空间推理能力进行测试。空间推理测试题每套测试题共12页,每页1道题,通过电脑播放,题号在页面下方。

给被试的指导语是:请大家仔细看下面这幅图片。图片上面一行展示出的是一张长方形的纸,纸的折叠和剪切过程。虚线表示的是折叠的位置,带箭头的直线表示的是折叠方向,带箭头的圆弧线是表示旋转的方向,数字是表示旋转的角度,加粗的实线表示剪切的部位和形状。此行的最后一个图片表示的是长方形纸经过折叠和剪切之后的形状。现在请大家在头脑中将这张经过折叠和剪切的纸一步步展开,看完全展开后会是什么样的形状,然后从下面一行提供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并在这个正确的答案选项上打勾。请不要画辅助线,并确保不要漏掉任 何一个题目。

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实验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见下表:

从图表中可以看到,聆听音乐的三组被试空间推理成绩均高于无声静息的被 试。其中聆听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的被试空间推理成绩最高,高于聆巴赫的《G大调托卡塔》、中国钢琴曲《彩云追月》和无声静息的被试。

聆听中国钢琴曲《彩云追月》的被试,其空间推理成绩与无声静息被试的空间推理成绩差异较为显著。

聆听巴赫的《G大调托卡塔》的被试,其空间推理成绩与无声静息组被试的空间推理成绩差异不显著。

本实验旨在考察能够产生莫扎特效应的音乐作品的特征。关于这一点,Rauscher等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只是认为结构复杂的音乐能够产生莫扎特效应, 而重复性音乐、简约派音乐等不能产生莫扎特效应。

就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来看,聆听三首音乐作品的被试其空间推理测试成绩均 高于无声静息组的被试,但只有聆听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的被试空间推理测试成绩显著高于无声静息组被试,聆听中国钢琴曲《彩云追月》的被试与无声静息组被试在空间推理测试成绩上的差异仅为边缘性显著,而聆听巴赫的《G大调托卡塔》的被试其空间推理成绩与无声静息组被试的成绩差异不显著。

所选用的三首音乐作品有着一些特质:

[1]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与巴赫的《G大调托卡塔》都属于调性音乐的范畴,音高材料的构建都是基于大小调体系。中国钢琴曲《彩云追月》早见于清代,是著名的广东音乐曲谱,其风格轻快独特,描写了小市民平凡生活的轻松写意,彰显了典型的廣东民间音乐风格 ,李鸿章任两广总督时曾将此曲抄送大内演奏。1935年,任光与聂耳把《彩云追月》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乐曲以富有民族色彩的五声性旋律,上五度的自由模进,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2]三首作品都同属于以钢琴为独奏或主奏乐器的作品。

[3]音乐中的节奏体现为各种长短时值的组合和展开。时值组合的方式是多样的,一般包括有以相同时值组合的均值型节奏、以长短时值组合的顺分型节奏、以短长时值组合的逆分型节奏以及以短长短时值组合的切分型节奏等等。三首作品在节奏形态的运用上有所不同。巴赫的《G大调托卡塔》由于体裁的缘故,作品较多地呈现出节奏律动的均值型运用,密集匀称的音值组合以更多的重复贯穿整曲的始终,节奏运动的单一性容易导致听觉的疲困与注意力的散失。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与中国钢琴曲《彩云追月》在节奏形态上的类型变换和对比更为丰富多样。

[4]音乐作品中力度的变化是以强弱的渐变与突变的方式呈现的。一般而言,主题乐思从首次陈述至其不断的递变展开至回归再现的过程中,起承转合,力度的变化是不可或缺的。但由于音乐风格的历史性差异,力度变化因不同的时期而不同。巴赫的作品具有巴洛克音乐的风格属性,巴洛克音乐风格中的力度变化与对比相对较弱。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在力度的层级变化上较巴赫的《G大调托卡塔》显著,变化的周期有所缩短,而中国钢琴曲《彩云追月》其力度的变化和对比较前两者更为鲜明,从弱到强的各种力度层级均有涉及。

[5]曲式是音乐里乐思的陈述过程及各类音响事件在时间维度上的分布和起止状态。主题乐思的呈示、展开与再现体现了音乐陈述的三部性原则,这种陈述原则在专业音乐创作的层面具有普适性。作为实验选材的三首作品,巴赫的《G大调托卡塔》虽然由三段音乐构成,但这三段音乐无论是段内和段间,都未以典型的三部性陈述原则来组织其乐思陈述的材料,各段主题乐思的呈示和发展均以材料的递变延伸为主。材料的单元性结构不明显。同时,在三个乐段的关系上,首尾两段并非同一个主题乐思结构,它们只是在音乐的体裁类型上保持相似并呼应,未形成具有周期性循环特征的再现性三段式“A+B+A”,而属于并列式三段式 “A+B+C”。莫扎特《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K448》为D大调四四拍,精神饱满的小快板,奏鸣曲式。第一主题112——136小节,第二主题137—174小节,之后结束部175—190小节。结构比较复杂,音响织体比较多样。奏鸣曲式是三部性陈述原则最典型的外化形式,它本身 即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构成,其各部内与各部间无论在乐思材料的单元划 分以及单元的周期性循环方面都更为鲜明。中国钢琴曲《彩云追月》是变化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一共71小节、调性为A宫调,引子和尾声前后相呼应,层次清晰,通过对整首曲式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曲式中的各处衔接的地方与情感的跌宕起伏有关系。

通过对三首音乐作品的分析,我们认为在本实验条件下,发现能够产生莫扎特效应的音乐作品可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结构相对比较复杂;[2]旋律起伏较大;[3]力度变化的幅度与强弱对比的转换较为鲜明;[4]音响织体较为丰富。

莫扎特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基于莫扎特的最初含义,考察了聆听音乐对被试空间推理能力的影响,证实了莫扎特效应的存在,考察了能够产生莫扎特效应的音乐作品的特征。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的特征有需要进一步通过实验进行检验。

参考文献

[1]于馨滢. 音乐和背景色调对中学生词汇记忆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9.56.

[2]李文辉,余婷婷,郭黎岩.幼儿语音加工中莫扎特效应的实验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03):132-135.

作者信息:吴婷(1990—),女,陕西榆林,就职于西安音乐学院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实验研究音乐作品
基于音乐传播媒介解读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与表演空间
钢琴音诗化的广西壮族民歌音乐浅析
从叛逆到妥协的音乐巨人
足球选项课采用发展性评价实验
基于网络背景下的著作权保护研究
德彪西心中的“诗”与远方
浅谈我国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