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班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建议
2021-11-12许嘉敏
许嘉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可以帮助幼儿体会不同的社会角色,促进他们进行同伴交往,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在幼儿的认知發展、社会性发展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分析了小班幼儿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一、游戏准备,创设条件
(一)家园配合,丰富生活经验
角色游戏的开展需要幼儿拥有足够的生活经验,而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主要来源于校园和家庭。在幼儿园,教师可以利用散步活动,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角色。在参观幼儿园食堂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厨师的衣着、厨具、动作等,给予幼儿提问的机会,鼓励幼儿与厨师进行互动。在观察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抓住时机适时地提问,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如“为什么食堂里的叔叔阿姨都是穿白色的衣服,为什么每个人都戴着帽子和口罩?”在家中,家长也要注重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亲子间的互动能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二)因地制宜,创设游戏环境
从时间角度出发,教师需要合理规划活动的时长,确保幼儿每天开展角色游戏的时间不少于半小时,以此提高幼儿参与角色游戏的积极性。从空间角度出发,教师需要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帮助小班幼儿深入角色游戏。例如,小班幼儿普遍喜爱“娃娃家”角色游戏,教师在创设环境时要注意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布置空间时使用暖色调,让幼儿有舒适的视觉体验。
(三)循序渐进,认识游戏角色
初次接触角色游戏时,教师可利用集体游戏的形式让幼儿逐步掌握角色游戏的玩法。以“小餐厅”角色游戏为例,教师不能将游戏要求一次性灌输给幼儿,而要先让幼儿产生对游戏角色的基本认识,可以通过图片帮助幼儿认识餐厅里的不同角色:厨师负责做菜,收银员负责点单、收钱,服务员负责端菜和收拾客人吃完的桌椅。在帮助幼儿建立起对游戏角色的基本认识后,教师再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引导他们在游戏过程中发现、思考问题。角色游戏前的预热为后续的游戏开展做好了铺垫。
二、游戏进行,科学指导
(一)预留时间,计划先行
小班幼儿处于心理发展上的前运算阶段,很容易发生争抢角色的行为,这会影响游戏的进行。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游戏开始前,一要引导幼儿发现每个角色的优点,二要明确游戏规则。游戏开始前的准备工作极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进行角色分配,也要结合季节变化与幼儿一起制订游戏主题。例如,当天气越来越冷,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时,教师可询问幼儿准备怎么过新年,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帮助他们确定角色游戏的内容,增加幼儿互动的积极性。
(二)细致观察,适时指导
因为幼儿具有个体差异性,所以教师要在活动中细心观察每一个幼儿的表现,了解幼儿的行为特点,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例如,有的幼儿性格比较内向,不愿意参与游戏或不擅长与他人交往互动,总是待在角落里单独游戏,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加入游戏,为幼儿创造表现的机会,适时地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互动,从而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信心与勇气。
小班幼儿注意力易分散,很容易在游戏过程中脱离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把握好时机,及时对幼儿进行干预。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游戏参与者的角色,深入游戏情境对幼儿进行指导。教师也可以尝试“大带小”的游戏方式,即安排中班的幼儿带领小班的幼儿一起玩游戏,这样能帮助幼儿较快地融入其中,比较适合初次进行角色游戏的小班幼儿。
三、游戏结束,反思提升
(一)随机应变,采用合适的方式结束游戏
一些幼儿对游戏的热情很高,游戏结束时仍意犹未尽,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生硬地结束游戏,会打击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在游戏结束阶段,幼儿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做出灵活调整,当游戏剩余时间不多,幼儿却仍旧沉浸在游戏中时,教师应该参与游戏,引导幼儿加快游戏进程,保证游戏过程的完整性。
生硬地结束游戏会使幼儿们难以从愉悦的游戏中脱离,产生负面情绪。教师可以利用特定音乐作为角色游戏结束的信号,避免幼儿因为游戏结束而产生排斥心理。一定时长的音乐也能给予幼儿相应的整理时间。在整理过程中,教师不应催促幼儿,应该和幼儿一同收拾玩具。这样,幼儿不仅能快速从角色游戏中抽离出来,也能养成整理游戏材料的好习惯。
(二)集体谈话,给予积极正面的评价
小班幼儿以具象思维为主,教师可在游戏结束后通过照片的形式与幼儿进行集体谈话。例如,教师在游戏过程中拍下了这样一组照片:乐乐爸爸正拿着绘本给宝宝讲故事;朵朵妈妈正在准备午饭,她把碗和勺子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食物用盘子装好放在中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照片表扬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正面的评价会促使幼儿模仿榜样的行为,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拉近他们与同伴的距离。
(三)观察总结,适时更新角色游戏材料
以“小餐厅”角色游戏为例,每次游戏结束后,小餐厅的桌面总是显得很凌乱,幼儿收拾起来也较为困难。教师观察发现,碗的大小、颜色不同,看上去不够美观整齐,也不便于分类整理,同时碗的数量太多,增加了幼儿收拾的难度。于是教师重新购买了大小、颜色相同的餐具,帮助幼儿有效地缩短了整理的时间。
教师除了要观察总结,适时更新角色游戏材料外,还要根据幼儿的游戏进展补充材料。例如,在进行“娃娃家”角色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生活经验逐渐丰富,现有材料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游戏的需要,教师就要加入更多材料引导幼儿进行进一步的创造。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要时刻站在幼儿的角度去观察思考,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及时地提供适合的材料。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幼儿教师要重视角色游戏的价值,在游戏前精心准备,在游戏中科学指导,在游戏后反思总结,助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竹园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