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在班级课程中的渗透

2021-11-12张佳妮

幸福家庭 2021年12期
关键词:杨杨狗尾巴草番薯

张佳妮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与当下幼儿园课程生活化、游戏化的要求不谋而合。笔者结合这一理念,利用笔者所在幼儿园的资源,让课程与生活、游戏有机结合,让幼儿在亲身劳作中获得有益经验。本文以“番薯宝宝变形记”为例,谈一谈生活教育理念在班级课程中的渗透。

一、亲身经历,让孩子成为生活的主人

在六月栽下番薯苗后,孩子们就时常去看望它。暑假过后,孩子们都在关心番薯苗的生长情况。“不知道我们的番薯宝宝有没有死掉?”辰辰有点担心地说。欣欣说:“太阳这么大,没有我们去浇水,番薯宝宝肯定渴死了。”星星说:“不会的,天上下过雨,番薯宝宝不会渴死的。”

我提议道:“既然你们这么想知道番薯宝宝的情况,不如我们现在就出发,去看看它吧。”“我们现在就去看番薯宝宝咯!”听了我的话,孩子们欢呼雀跃。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孩子们迅速地排好队,和我一起出发去种植园地。

还没走到番薯地,浩浩就兴奋地说:“你们看,番薯宝宝没死。”远远望去,番薯地一片绿油油的,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当孩子们走近仔细观察后,杨杨问:“老师,番薯宝宝去哪里了,这些是什么?”琪琪抢先说道:“这是狗尾巴草。”安安笑着说:“狗尾巴草?真有趣!”琪琪说:“这么多狗尾巴草在这里,把番薯叶都遮住了。”杨杨眨着眼睛问道:“老师,我们可以把这些狗尾巴草拔掉吗?”我说:“可以啊,这些狗尾巴草都是杂草,拔掉了更有利于番薯宝宝健康成长。”听了我的话,孩子们开始除草。

亲身经历的事情往往令人难忘,幼儿园的种植活动亦是如此。在种植之初,我们让幼儿自由选择种植的内容,在六月种下了番薯种子。当初,笔者以为过了一个长长的暑假,幼儿会忘掉种植番薯的事情。可没想到,时隔一个暑假,孩子们在开学第一天就心心念念着番薯宝宝的情况。当他们走到番薯地看到一片茂盛的景象时,他们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幼儿关注到番薯叶被狗尾巴草遮盖了,他们猜测这样会影响番薯生长。于是,幼儿自发地给番薯宝宝除草,大家相互合作并乐在其中。

二、有效利用,让课程内容变得更丰富

在美工区,安安走到了材料柜,拿了两根狗尾巴草就去美工区制作了。狗尾巴草在她的巧手下,不一会儿就变身成了一只兔子。琪琪也去材料柜拿了几根狗尾巴草,编成了一朵小花,还涂了颜色,漂亮极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狗尾巴草变警车、狗尾巴草变蛇、狗尾巴草变房子……真是创意无限。

在科学区,杨杨一本正经地说:“你们看,狗尾巴草一直在动。我可以让它不动。”可是尽管他很努力地控制自己的小手,狗尾巴草还在动。辰辰说:“有风所以狗尾巴草会动。”星星说:“你们看,这根小的狗尾巴草可以不动。”杨杨说:“因为它是短的,所以可以不动。”星星说:“你们看,狗尾巴草里面有一粒一粒的东西。”杨杨说:“那个是种子吧。”“是的是的,一定是种子。”“我想把它种在我的盆里,看它长大。”“我也去,我也去!”孩子们开心地应和着。于是,科学区的孩子们去植物角里拿了自己的盆开始播种狗尾巴草种子,建构区的孩子也加入了。

我们要接纳、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当孩子们提出把狗尾巴草带回教室的想法时,教师要同意并支持他们进一步创作探究。有的孩子利用狗尾巴草进行了美术创作,有的孩子发现了狗尾巴草能否静止和它的长度有关。当孩子们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时,教师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好学好问。比如,孩子在科学区观察狗尾巴草的时候,发现狗尾巴草身上的小圆点就是它的种子,尝试在盆栽里种植。我们要支持孩子这种自发的探究行为,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使他们养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三、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特别之处

番薯宝宝在孩子们的悉心照料下越长越大。一次午后,孩子们散步时路过了番薯地,停下了脚步,他们蹲下观察着番薯宝宝的变化。辰辰说:“番薯宝宝的叶子长大了,形状不一样,有的是爱心形状的,有的不是。”“快看,这片番薯叶上面有些洞,是虫子吃的吧。”欣欣对她的发现十分惊奇。过一会,杨杨对着欣欣说:“你看,这里有只小蜗牛,一定是蜗牛吃了我们的番薯叶。”

突然一个声音引起了大家的注意,瑶瑶轻声地说道:“这些叶子和茎是可以吃的,我看到我妈妈做过。”“不对,叶子和茎怎么能吃?”浩浩反驳道。晰晰帮着瑶瑶说道:“那我们吃的菜也是叶子啊。”“这个番薯叶又不是菜菜,一定不能吃。”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谁都不同意对方的看法。最后,大家决定回去和爸爸妈妈做个调查,看看番薯宝宝的叶子和茎能不能吃。

第二天早上瑶瑶来到教室后兴奋地说:“老师,番薯全身都是宝,番薯叶和茎都是可以吃的。看,这是我和我妈妈调查的。”辰辰走过来说:“我们也查到了,除了番薯的叶和茎,还有南瓜的叶子和茎也可以吃。”“还有还有,芹菜的茎能吃。”孩子们谈论着自己对植物的叶和茎的认识,我也给他们分享了我的调查:“老师昨天回家也去找资料了,我在书柜里找到这本《他们是这样长大的》,分享给你们看一看吧。”

中班幼儿正处于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来搜集信息的时期,我们要认真对待幼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引导他们动脑思考,还可以鼓励家长参与进来,帮助幼儿一起调查。瑶瑶因为曾经看过妈妈采摘和整理番薯叶和茎的情景,是有前期经验的,可当同伴们对她的想法产生怀疑时,瑶瑶有点动摇了。当孩子们产生不同意见的时候,教师让孩子回家去调查并记录的方法显然是比较有效的,这能进一步促使幼儿主动学习。

四、收获果实,让幼儿热爱生活

第二天,孩子们来到了番薯地开始采摘番薯叶和茎。“哇,这个番薯的叶子像一片枫叶,真有趣。”“老师,番薯的茎摸上去毛毛的。”“老师,我采的這个番薯叶和茎像不像一把小伞。”“老师,我们想把番薯叶也带回教室,放在美工区用来画画。”我朝她们点点头。“这个番薯叶好多洞洞,是被蜗牛吃过的,我可不要采这个。”“我奶奶说被虫子吃过的叶子,说明上面没有农药,更健康哦!”“茜茜,我们再采一些番薯茎吧,番薯茎也是可以吃的。”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不一会儿工夫,孩子们就采摘了许多番薯叶和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4~5岁的人愿意与他人交谈,喜欢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因此,教师要多为幼儿创造交往和表达的机会。孩子们在活动中关注到了番薯叶的不同形状,并对不同形状的番薯叶展开想象、发散思维。有的孩子关注到了番薯叶上面的虫洞,结合自身的已有经验,大胆告诉同伴有洞的番薯叶吃起来更健康。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在孩子们探究番薯叶和茎的过程中,他们自发关注番薯宝宝的生长情况,自发地把狗尾巴草带回教室,并进一步的探究与创造。他们在番薯叶和茎到底能不能吃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可正因为有分歧才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孩子们回家后在父母的帮助下查到原来番薯全身都是宝,它的茎和叶都是可以吃的,而且很有营养。孩子们在美工区对番薯叶的再创作,源于创作狗尾巴草的前期经验,孩子们把在狗尾巴草创作时的灵感和经验内化,在创作番薯叶时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整理番薯叶和茎的时候,有的孩子遇到了困难,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就体现出来了。这时,同伴间的互帮互助就显得特别重要。当教师指导不过来的时候,有的孩子会主动给同伴做示范,有的孩子在同伴的带领下开始去尝试、探索并获得进步。

在孩子们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一个旁观者和支持者。在活动中,教师要静静地倾听幼儿间的对话,仔细地观察他们的表情、动作;在发现孩子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矛盾时,教师要点拨孩子或者给出建议;当孩子们想要进一步了解探究对象并对教师提出请求的时候,教师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积极的探究欲望是难能可贵的,教师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他们养成积极思考、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尝试的良好品质。

(作者单位: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杨杨狗尾巴草番薯
抗日小英雄杨杨
不只是甜蜜的番薯
番薯是怎样传入中国的?
墙头的狗尾巴草
杨杨和希希
狗尾巴草摇摇
眠床底下的番薯(节选)
一幅画创造出的喜悦
狗尾巴草
烤番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