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指导,合理参与
2021-11-12张梦伟
张梦伟
幼小衔接是幼儿发展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家长需要与教师积极交流,携手努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能尽快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家长的正确引导和鼓励能够帮助幼儿度过幼小衔接这个关键时期,对幼儿的成长起着关键性作用。幼小衔接离不开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
一、幼小衔接阶段存在的问题
幼小衔接阶段是指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的阶段,是幼儿成长的重要转折点。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以游戏为主导,小学的生活、学习以学业为主导,幼儿需要适应这一变化。幼儿进入小学之后,不仅要面对更多陌生的同学,也要接触班主任以及各个学科的教师,他们可能会因全新且陌生的校园环境出现紧张、注意力难以集中、好动打闹、乱插话等情况,不能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如果家长没有在前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他们的独立自理能力,那么幼儿后续的身心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当前的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幼儿园及教师没有做好幼小阶段的过渡准备工作,幼儿进入小学后,教师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而非照料、看护上,如果幼儿不具备一定的独立自理能力,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就会难以适应;第二,家长对于幼小衔接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对幼儿进行行为、思想、习惯方面的教育。这使新入学的幼儿在各个方面感受到压力和不适,很难适应全新的小学环境。
二、家庭教育对幼小衔接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独立生活能力的发展
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身心健康的发展、兴趣的培养、适应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学校的参与,也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到了小学阶段,幼儿的学习方式、生活模式都会有所变化,家长必须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教师也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接受能力等科学地指引幼儿成长,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以趣味性的方式培养幼儿独立生活的能力。
家庭环境是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家长需要提高自身对幼小衔接阶段的重视,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自理技能,如独立上厕所、独立吃饭、独立整理书包等,放手让幼儿做事,培养他们为自己负责的意识,锻炼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家长需要注意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变化,平时多和幼儿交流,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便后续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可以指导幼儿的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讲卫生、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让他们学会一些最常用的礼貌用语,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家长要教导幼儿不在教师讲话时打断插话,不在上课时跟同学们聊天打闹,进学校的时候要跟教师、同学们打招呼等。
(三)促进幼儿社交能力的提升
在幼儿个性培养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家长必须注意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幼儿,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例如,家长可以在平时休息时间多带幼儿出去游玩,与社区的其他幼儿接触,鼓励幼儿和年龄相近的幼儿玩耍、聊天、交朋友,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与沟通能力,让幼儿的性格更加开朗,以便他们踏入小学后能快速地适应学校生活。
三、家长如何进行幼小衔接
(一)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加强对幼儿注意力的培养。进入小学之后,幼儿花在学业上的时间远比在幼儿园时多,家长需要在平时注意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家长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游戏训练幼儿的注意力,并且提醒、教导幼儿在上课时遵守课堂规范,不可以随意打断老师讲话,或者在老师讲课时和其他小朋友打打闹闹、吃东西。家长要让幼儿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养成良好的专注习惯。
家长可借助一系列培养幼儿专注力的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提高专注力。如,“抓耳抓鼻”“手指爬梯”“大西瓜、小西瓜”“找图形”等游戏都能锻炼幼儿的注意力及快速反应能力。另外,家长可以在做家务时让幼儿拿取一些小东西,要求幼儿帮忙,通过类似的方法训练幼儿的注意习惯。
(二)培养幼儿的求知欲
幼儿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家长可以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看幼儿动画,启发幼儿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以及探究欲。好奇心是学习的原动力,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启发幼儿自主思考、独立探索,让幼儿知道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家长要避免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幼儿,而应启发他们对世界的思考。例如,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前往当地的动物园、植物园、科技馆、天文馆,唤醒幼儿对知识的好奇心。另外,家长还可与幼儿进行亲子游戏,带领幼儿做手工、玩拼图、拼装积木玩具,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启迪他们的智慧,开发他们的智力,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游戏化的教育方式能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三)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进入小学后,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幼儿需要在脱离家长和保育员的情况下,独立完成进教室、上课、用餐、如厕、学习、做作业等事项,逐渐学会自己独立学习和生活。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要培养幼儿的自主生活能力,让幼儿学习如何照顾自己。在幼儿园时,幼儿一遇到问题就可以向教师或家长求助,需要慢慢降低幼儿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性。
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幼儿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照顾好自己,家长要学习正确科学的育儿知识,关注幼儿平时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从生活的多个方面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第一,家长要教授幼儿生活技能,如穿衣服、脱衣服、刷牙洗脸、保管随身物品等;第二,家长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如遵守交通规则、遵循排队规则等;第三,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合理安排时间,让他们做完计划好的事情后再玩耍,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加强与教师的沟通交流
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长需要在幼小衔接阶段指导幼儿,确保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以便幼儿能迅速适应新的环境,为接受小学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家长应当加强与教师的联系和沟通,家园携手,共同努力,为幼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家长可通过各类社交平台和软件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幼儿情况,与幼儿园教师共同合作教育幼儿。比如,有的幼儿在园中游戏时,喜欢推搡其他幼儿,或是抢夺玩具、不遵守规则,家长要和幼儿谈心,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让幼儿明白这些行为是不对的,会对其他同伴造成伤害。同时,家長也可向教师咨询科学育儿的方法,锻炼幼儿的注意力,塑造幼儿良好品格。
(五)为幼儿创造交往与活动的机会
进入小学后,幼儿与人交际的范围会扩大。为了帮助幼儿适应全新的环境,与教师、同学正常交流,家长要为幼儿提供与他人相处和交流的机会。家长可以邀请幼儿的同学到家里,让他们一起交流、玩耍,增进幼儿之间的交往。家长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一些集体活动。集体活动不仅能丰富幼儿的课外生活,还为幼儿与他人交流提供了机会。
家长与教师的指导能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与教师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与生活技能,培养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后续的小学生活做准备。家长要加强与幼儿园的交流,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专注力,帮助幼儿提升社交水平,呵护幼儿茁壮成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高新区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