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道德故事融入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探究

2021-11-12王亚莉

考试周刊 2021年78期
关键词:故事思政教育小学

王亚莉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陆续开展,小学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习惯,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有效提升。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发扬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借助传统道德故事,丰富小学思政教学的内容,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让学生接触到我国的传统美德,实现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优秀的人才。由此可见,在小学的思政教育中,教师要注重融入传统道德故事。通过道德故事让学生能够接触一些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国传统道德;故事;小学;思政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的文化也在这五千多年的沉淀中得到了发扬与传承,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国宝贵精神文化财富。现阶段我国正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沉淀的思想观念,符合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借古通今,能够对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起到有效的指导。

道德故事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的教学中,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培养学生的道德水平,因此在小学思政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道德故事,不仅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也能够充分地发挥出传统道德故事育人的作用,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培养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优秀人才。

一、 在小学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道德故事的必要性

教师在向学生讲述中国传统道德故事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传统”“道德”“故事”这三个因素的概念。《当代汉语词典》中对这三个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其中将传统解释为:“世代相传的,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例如思想、作风、艺术、制度与风俗道德。”对于道德的解释是“一定的社会阶段形成的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故事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具有连贯性,并且能够吸引人的兴趣”。突出了故事易于接受的特点。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道德故事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包含了中华民族社会道德规范的,引人入胜的文本。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此时对于新事物的接受与理解能力还较弱,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同时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没有充足的社会阅历与实践经验。在阅读一些内容深刻的文本时,会受到文本难度的限制,无法吸收与理解其中的含义。

故事是小学生阅读的主要媒介,故事具有充足的趣味性,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成为小学生的主要阅读文本之一,同时小学生也能通过故事获取生活经验、文化知识并了解世界。

在传统的小学课堂中,思政教师通常会为学生介绍课本中的主要知识,为学生讲解思政教育知识中的相互性与逻辑性,这种教学方式注重理论引导却缺乏生活实践。过于抽象化的知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材不同,道德故事带有一定程度的趣味性与故事性,迎合了小学生旺盛的好奇心,并且在道德故事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并不是抽象的理论,逻辑较为清晰,经常是通过对话的形式向学生展现出故事情节,学生在阅读时能够身临其境,沉浸在故事中的对话情境中,实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由此可见,在小学教育中,能够通过中国传统故事让学生接触我国的传统文化,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但他们还未形成成熟的心智与三观。此时在思政教育中渗透传统道德故事,要向学生传递故事中主人公所具备的道德情操以及个人品质,让学生感受主人公的人格魅力,见贤思齐,将其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奠定学生的思想道德基础,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質。

二、 小学思政教育融入中国传统道德故事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的故事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的传统道德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道德成就几千年沉淀下的结晶。中国传统道德起源于先秦,历经汉代、魏代、隋唐、宋明时期各种文学文化潮流的洗礼与激荡,在数千年的沉淀下,成为一种独特的道德文化,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例如孔融让梨、子路借米,这些故事都体现了中华传统道德,得到了人们的传承,有着非常强盛的生命力。

(二)中华传统道德故事具有丰富的内容

中华民族的道德品质非常丰富,起源于不同的学派,进而表现出了不同的形式,从最先的口头流传到如今的文字记载,内容不断得到充实与发展,并且博大精深,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

(三)中国传统道德故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学生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因此他们会对故事产生兴趣,在小学思政教育中选择道德故事,一定要注意契合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认知,顺应学生的年龄与年级。低年级要尽量选择一些短小精悍的故事内容,便于学生吸收与理解;在小学中段年级要尽量选择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故事,难度要适当;在高年级要选择内容丰富、类型不同的故事,故事内容也要严谨细致。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能让学生正确地掌握传统道德故事中蕴含的精神,以便于学生接受与理解。

三、 小学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政教育脱离现实生活

学校为了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制定了规章制度,并以此来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希望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但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的思政教育成果并不明显,其中有许多内容与环节脱离了现实生活,无法满足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形成的需求,同时也会影响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思政教育中,学校制定的教育方式与社会中的道德现象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差异,如果学生没有养成道德素养,那么一旦脱离了学校的管理后,思政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当学生离开学校时,学校所进行的思想教育工作就只是空谈,学生后续很难通过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缺乏创新性

猜你喜欢

故事思政教育小学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