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微写作实践研究

2021-11-12张馨尹

考试周刊 2021年78期
关键词:微写作实践初中语文

张馨尹

摘要:在初中阶段,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在文章写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主要是因为缺乏写作素材、兴趣以及欠缺語言运用能力、表达能力。针对这一教学现状,微写作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文章从当前语文课堂写作教学现状出发,探究微写作的教学优势,并对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微写作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供大家交流和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微写作;实践

一、 引言

微写作教学鼓励学生根据教师课堂所教内容,在自我思考的基础上以续写或主题扩写的形式来表达自身所思所感,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在明确微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作用的前提下,对微写作的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和分析,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微写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微写作的教学意义

微写作属于一种新型的写作教学方法,内容短小精悍,所需时间短,可以穿插于教师课堂教学和作业内容布置的当中,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因此受到了很多教师的青睐。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专门的写作课学习兴趣不高,缺乏参与积极性,而面对大型的写作则往往会流露出畏难的学习情绪。在这一现状下,学生的写作质量很难得到有效提高。而微写作则打破了传统的写作教学训练,以灵活的形式出现,主张学生体会文章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做到有感而发。因此在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微写作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促使学生在情感表达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增强学生文章质量和可读性。从这一点来看,利用微写作的教学方式来开展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写作质量来说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三、 初中阶段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写作的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作文在语文考试中所占分值较高,一般教师都比较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和培养。但以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来组织学生欣赏高分作文,组织学生背诵作文素材,实际上却并未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究其根本原因,写作教学模式的单一导致学生缺乏写作学习的积极性,学生认为写作是一件辛苦事,不愿意主动积极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写作任务。当无法避免时,一般采用临时抱佛脚的态度敷衍了事。在这一教学现状下,学生的写作能力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二)作文内容与实际相脱节

从语文教材内容来看,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精品文章和名家名篇,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摘抄优美句子,学习写作修辞的具体使用方法,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但是回归写作教学本身,文章内容教学缺乏与写作教学之间的联系,文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因而学生虽学会了写作的修辞方法,却缺乏实践机会。在这一教学情况下,学生的写作学习能力依旧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三)作文抄袭现象屡禁不止

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面对教师所布置的写作任务,缺乏积极思考的学习精神。作文写作需要在准备写作资料的基础上对素材内容进行有效挖掘,学习过程比较枯燥导致学生形成一种消极的心理。在面对教师所布置的写作任务时,学生往往以摘抄作文书中的类似题目内容来进行解决。抄袭现象的屡禁不止,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有效提升。

(四)学生轻视作文修改的过程

学生作文的有效练习不仅需要学生认真对待,还需要教师进行批阅,引导学生进行修改。在现实教学中,教师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很难在逐字逐句阅读的基础上全面书写修改意见,督促学生进行修改,教师的写作教学态度导致学生轻视作文的修改过程,不利于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全面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四、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微写作教学策略

(一)精心挑选写作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阶段的写作教学中,合适的命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微写作命题的制定,教师可以在结合课本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综合学生喜欢的学习元素来进行有效布置,引导学生积极构思,并根据作文主题进行选材。在传统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由教师为学生拟定写作主题和确定写作范围,难以做到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个性化教学,因此在微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班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比如设定多个写作主题和写作形式供学生挑选,丰富写作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此来全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课本文章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来为学生制定具体的为写作话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叙了鲁迅先生的童年趣事,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微写作的形式来记录自身的学习经历,或童年记忆里印象比较深刻的事,题目自拟题材不限,拓展学生的写作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在写作完成之后,教师鼓励班级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和分享,增进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理解,以写真纪实的形式降低学生的微写作难度,在教材文章教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积攒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情境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表达

写作教学具有不确定性,学生可以根据理解对同一主题文章进行不同阐述,文章写作中的情感表达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做到有感而发,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减少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偏题和词不达意的情况。因此在开展微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课本教材内容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建出具体的写作形式。比如根据文章经典内容组织班级学生进行话剧表演,还原故事内容,在表演结束之后组织学生说一说活动学习感受,引导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习和了解教材故事中的人物原型和人物情感的表达形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情境感受。

例如,在教学《桃花源记》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阅读,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翻译和理解。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世外桃源,村民热情淳朴,生活与世隔绝。班级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之后,教师为班级学生分配学习小组,以角色扮演或话剧表演的形式来重现文章内容所描绘的情境。班级学生可以在文章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编、创编或续编结局,并以演绎的形式展示小组观点。在表演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本次情境内容开展微写作训练,以改编、续编或创编的形式给桃花源记一个不一样的结局。在角色扮演和话剧表演的过程中,班级学生奇思妙想,对文章内容故事已经有了不同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微写作提供了情境素材,增加了写作乐趣,降低了学生微写作的难度,有利于微写作教学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微写作实践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