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兴趣为引导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探究

2021-11-12陈林蕊

考试周刊 2021年78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陈林蕊

摘要:就小学的重要性而言,学生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可以使自身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锻炼。伴随新课改的逐渐推行,小学数学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如今小学数学教学的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整体来说,小学生对于解决问题方面的知识缺乏兴趣,无法高效分析问题,故解题的效果不佳。如何以兴趣为引导进行解决问题教学引起了教师们的高度重视。故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入探索和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趣味性元素,积极倡导学生开展趣味性学习实践,并基于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数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严谨性和学术性等特点,小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缺乏学习的兴趣,导致数学教学的质量不佳,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也成为空谈。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分析,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自律性,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无法长时间保持学习的动力。因此,要想全面培养小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教师还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学习体验,让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时,要将重点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兴趣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对数学知识充满求知欲望,从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 兴趣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兴趣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才会产生探究知识的动力,并自主地进行学习。当学生具有数学问题解决能力以后,就会积极地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畅游在数学问题的海洋中,为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以兴趣为引导进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可以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第三,趣味性教学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改变传统单一、刻板的教学氛围,让问题解决知识充满趣味性,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厌学心理,提高问题解决教学的水平。

二、 以兴趣为引导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一)选择生活化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在教育改革措施大力的推行下,教育部门也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此背景下,数学教师必须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仔细的研读,不断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元素,强化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应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创新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数学知识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生活处处有数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开展趣味教学,更能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技巧,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锻炼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且生活认知较低,再加上解决小学数学知识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困难的。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时,教师应积极采取和运用与日常生活有所联系的素材,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课堂氛围,进而激发学生对问题解决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科学合理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丰富问题解决的教学内容,以兴趣为引导调动学生的热情,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达成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进行问题解决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问题:“图图一家3口到外地游玩,酒店住宿1人一天110元,他们准备在此地游玩5天,总共应花费多少元?”学生在面对此类生活化问题时会感觉十分熟悉,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出来,进而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题意并梳理此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如此便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问题解决教学时既要考虑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受到的限制,还要明确题目中存在的数量关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选择主题化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现阶段,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解决教学时,没有采取主体化的教学策略,并未意识到其在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关键作用,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缺少主题化的教学内容,导致部分学生并未完全掌握问题解决的技巧。因此,将主题化教学策略运用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问题解决教学内容通常会使学生感受到无聊和乏味,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促使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以选取与问题解决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片当作教学主题。基于此,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效地完成学习。

选择主题化问题解决教学方式可以让问题解决教学更加合理,贴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与他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所联系,如此便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中,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选取教学主题时一定要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相符,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完全投入主题化教学活动中,使主题化课堂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数学知识中关于“位置”的教学时,这类知识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将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作为主题进行问题解决教学,如将《熊出没》《喜羊羊与灰太狼》《蓝猫淘气三千问》《格林童话》等动画片和童话故事等作为主题。在针对“位置”这一知识点进行教学时,为学生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相应片段,让学生认真观看,并记忆片段中所有角色对应的位置,然后将视频暂停并向学生提问:“在这个画面中,喜羊羊站在懒羊羊的哪个位置?”待学生回答后再提问:“懒羊羊站在喜羊羊的哪个位置?如果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来看,美羊羊又站在哪个位置?”通过这种主题化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完全激發出来,进而集中注意力参与教学活动中。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