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1-11-12耿君宜曹旭光王晓歌刘慧敏
耿君宜,曹旭光,王晓歌,刘慧敏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国际运输与物流系,山东 青岛 266000)
0 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中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他曾提出,育人树人,立德是根本,并结合我国高校教育的现实情况,提出“三全育人“这一全新理念,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1]。2020 年5 月,教育部针对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出台了专门的指导纲要,要求国内高等院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全面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的具体措施,对高校教学改革有巨大推动作用[2]。同年,教育部又针对职业教育,制定了专门的行动方案,全面打造与我国社会现实需要相一致的职业教育体系,要求育人为先,全面实现立德树人,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志爱党爱国,思想和行动与党高度一致[3]。为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积极拥护党思想政治路线,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台了《山东外贸职业学院课程育人实施方案》,并鼓励各系部进行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改革。本文以“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为例,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展示,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新模式,这对于思政教育课程的改革创新有巨大作用。
1 教学设计
“物流市场营销”是面向毕业班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在课程体系中承担着引导学生从专业知识构建到专业能力应用再到职业精神培育转变的任务。因此,专业课教师在进行授课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流行业中必要的营销知识以外,还应注意将多项价值引领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三观”思维和“以义为利”的营销观念。为对思政教育课程设计思路进行全面介绍,选取了四个维度,分别为教学目标、思政元素、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1.1 教学目标的设计
“要实现立德树人,必须科学理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三者的关系”[2]。因此,在设计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时,务必要依据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将思政教育资源跟专业教学进行有机的融合重构,形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以及素质目标,并注意将有价值引领的思政教育资源充分融入到素质目标中去,具体如下:
(1)知识目标:掌握物流市场营销的系统内容。
(2)能力目标: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具备实际处理营销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物流营销方面相关的岗位。
(3)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学生兼具个人理想和国家大义,在学习生活中恪守规章制度,讲信用,在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到热爱工作,遵守职业道德,加强技能提升,做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价值的劳动者。
1.2 思政元素的挖掘
“将专业课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发掘出来,彰显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这是提升思政课程水平的根本任务”[4]。所以,在讲授物流市场专业课程时,要找寻其中的思政要素,专业教师要认真学习各项政策和相关的文件精神,实时关注时事热点,对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要求,并以确立的素质目标为核心,结合课程内容深度挖掘思政教育资源。经过课程教学团队的不懈努力,本门课程最终凝炼了爱国教育、中国梦、文化自信、工匠精神、诚信、创新等思政要素和价值引领,真正将价值塑造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目标。
1.3 教学内容的构建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选取方面,着重以就业为导向,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课程内容将思政元素融入知识体系中进行重新的整合,将本门课程的内容划分成五大学习情境和10 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每一工作任务根据所挖掘的思政元素都构建了对应的育人目标和具体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内容体系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具体的内容设计见表1。
表1 课程主要学习情境与思政元素
1.4 教学过程的革新
按照教学知识的贯穿深入规律,将“物流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过程分为3 个阶段即课前阶段,课中阶段、课后阶段,重点将具备中国特色的思政教育资源灵活引入到各阶段教学中来并依此科学规划各阶段课程内容的递进层次,期望达到智慧启迪、教学相长、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夯实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成效。
(1)课前阶段——智慧启迪。课前的教学以简单知识点的自主学习为主。首先将教师事先准备好各项课程资源上传到智慧课堂,让学生通过自行观看和自主学习,形成对知识的初步理解。随后布置相关的驱动案例和任务,帮助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进行案例选取时,要注意选择正能量、富含中国味的企业故事,让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之余,深入对相关价值观念的思考,起到智慧启迪、涤荡心灵的目的。
(2)课中阶段——教学相长。课中的教学以提高性的知识讲授和答疑解惑为主。重点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驱动任务进行答疑讨论,并且突出课程重难点内容的讲解。在课中设计阶段,为了引发学生兴趣和推进知识深度、并凝练相关的价值引领,主要通过驱动任务,由各小组学生开启探究式互动学习,比如灵活采用辩论赛、案例报告会、知识点谈论等多种形式,来深化学习效果,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进行充分交流而引发的启发和感悟,对提升教学水平意义重大。
(3)课后阶段——举一反三。课后的教学以拓展性的操作和综合应用为主。通过开展拓展性的任务,将课程的重难点进一步融入到实际的情境中,在巩固学生的课程知识的同时,对其实操能力和运用程度进行全面考查,有助于学生提升发散性思维,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提升专业技能。
2 教学实施
围绕上述的教学设计,以任务二“物流营销观念的演变“为例,进行教学实施。
(1)课前准备阶段。学生登陆智能课堂,根据课程任务单,完成对营销观念等相关知识点的自主学习。
通过小品《卖拐》这一驱动任务案例引发对诚信营销的初步思考,并且和社会主义市场营销观念这一课程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连接,达到智慧启迪的效果。
(2)课中实施阶段。对课前布置的驱动任务“《卖拐》是否属于市场营销“这一主题以小组辩论赛的形式进行讨论,教师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点评,并进一步提炼出“诚实守信”这一价值观念,突出它的现实意义,达到思政教学的效果。
通过列举京东物流在疫情期间为武汉第九医院运送医疗物资的案例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营销内涵的理解,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
(3)课后拓展阶段。采取情景模拟的形式,以一位顺丰销售人员向某一电商企业推销自己的快递产品为例,让各组成员分角色模拟客户和销售人员进行营销的整个过程。整个角色扮演要求学生自己规划、组织和实施,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更深刻的领悟物流营销人员应该秉承的营销观念和服务意识。学生要将所完成的情景模拟视频上传至智能课堂,教师在教学平台进行反馈,并针对这一教学任务所学习到的知识点和思政主题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导向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
3 结语
“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力军”[2],为了取得更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效,着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老师要找准定位,做好引领,并进行有效示范,恪守师德,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用自己的高尚道德情操来感染学生。
其次,教学团队应该实时关注时政新闻,掌握最新的行业前沿信息,结合课堂内容,及时更新和挖掘符合时代特征的思政教育资源,让课程思政的课堂教学也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
最后,团队教师要转变课程思政建设的思维模式,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在专业课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的内容,优化教学环节,并最终落地到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来,持之以恒会得到理想思政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