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场磁共振检查在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于椎管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2021-11-12杨先萍郝金华张东升邓日明陈礼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9期
关键词:椎管游离正确率

杨先萍,郝金华,钟 辉,张东升,邓日明,陈礼涛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医院放射医学中心 广东 中山 528437)

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属于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该病主要表现为患者腰椎间盘纤维环出现破裂,髓核碎块脱离原本位置进入椎管并在椎管内游离,进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疼痛[1]。针对该病临床中主要使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同时为保证手术方案可行性,还应采用适合诊断方式,确定髓核形态、游离位置等信息,以此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但不同诊断方式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差异,为保证诊断可靠性,还应选择正确率高检查手段[2-3]。研究对我院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髓核脱出患者进行诊断观察,对全部患者均使用MRI和CT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式诊断结果,分析MRI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髓核脱出患者作为诊断观察对象。全部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最低为28岁,最高为75岁,平均年龄(39.6±3.47)岁,最短病程为8 d,最长病程10年,平均病程(4.2±0.5)年。髓核游离位置:颈椎15例,腰椎20例,其他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有腰腿痛、下肢麻木和下肢肌肉痉挛等表现,9例患者出现行走困难,进行直腿抬高试验,结果<45°,患者跟腱反应消失。

1.2 方法

CT检查方法:诊断使用GE Lightspeed VCT设备,层厚间隔设置为腰椎3 mm,与椎间隙平行,对层面进行扫描,最大倾斜角度控制在25°,对患者L3/4、L4/5、L5/S1椎间隙进行扫描,每个间隙进行3层扫描。

MRI检查:诊断设备使用西门子Avonto dot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多回波合并成像(MEDIC),设置相关参数:TR/TE=530 ms/19 ms,FOV为280 mm,采集次数为1次,翻转角为30°,矢状面层厚1.5 mm,横断面层厚1.5 mm,矩阵为320×224,对患者椎间盘进行扫描,并获取图像。对MEDIC序列全部图像使用3D最大信号强度进行投影(MIP),重建曲面后进行处理。并安排2名有10年以上阅片经验医师和1位MRI技师,对获取的MEDIC序列原始图像与后处理图像进行分析,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一般分为优(髓核形态大小、形态清晰)、良(髓核形态大小、形态稍模糊,难以快速确定)、差(难以完全确定髓核位置以及形态等信息)3个等级。

由2名高级职称MRI影像诊断医师,在不了解患者具体情况下,对CT影响和MEDIC序列的图像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方式诊断结果,并对MEDIC序列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MRI诊断方式下患者腰椎间盘脱出症髓核椎管内游离表现,包括游离方向、病灶形态、脱出位置以及信号特点,并统计不同表现患者例数。

观察并比较MRI和CT诊断结果,以病例诊断为金标准,计算正确率,正确率越高则诊断方式应用价值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腰椎间盘脱出症髓核游离表现

全部40例患者中,游离髓核上移13例、游离髓核居中8例、游离髓核下移15例,全部患者均为单发病灶,病灶形态以圆形、卵圆形、扁平形态以及不规则带状为主。对游离髓核脱出位置进行统计,26例脱出于L5/S1椎间盘,8例脱出于L4/5椎间盘,2例脱出于T2/L1椎间盘。检查游离髓核位置,位于左侧和右侧硬膜囊外间隙的有11例,中线区域有14例。

2.2 MRI和CT诊断正确率比较S

经手术病理诊断,游离髓核上移13例、游离髓核居中10例、游离髓核下移17例,MRI诊断正确率为90.00%,CT诊断正确率为50.00%,两组正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MRI和CT诊断正确率比较[n(%)]

3 讨论

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于椎管内,属于临床中一种常见的腰椎间盘脱出症,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椎间盘髓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且出现破裂,产生髓核碎块,而碎块脱落原本位置,在椎管内游离,该病发病原因与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等相关,常见于腰4~5、腰5、骶1几个位置,颈椎次之[4]。根据破裂损伤或病变位置,通常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①中央型:指于中线产生髓核碎块;②后侧型:指于中线两侧椎管破损产生髓核碎块;③外侧型:指椎间盘突出并于根管外产生髓核碎块。出现髓核游离后,患者通常会表现为慢性腰背痛,且向下肢放射,部分患者会出现椎旁、下肢肌肉痉挛,严重时甚至发生肌肉萎缩和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5-6]。

针对腰椎间盘脱出髓核游离患者,临床中需要及早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摘除髓核,且早诊断早治疗利于提升预后效果,促使患者神经根及脊髓功能快速恢复[7]。因此,应及早采用适合的方式进行诊断,确定髓核游离位置,从而制定相应手术方式,提升治疗效果。以往治疗中主要使用CT诊断方式,该方式具有无创、费用适中、操作简便等特点,属于常用诊断方式。但实际进行诊断中由于扫描层数不够,通常会出现漏诊现象[8]。对此,应考虑选择其他适合的诊断方式,而MRI检查作为近年来临床中常用诊断方式,通过获取相应图像,并使用MEDIC序列,可实现多层扫描,提升了图像信息量,利于医生对患者具体病情进行诊断,可有效降低腰椎间盘脱出患者椎管内游离髓核漏诊率,并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参考。目前,该方式已经在腰椎间盘脱出中得到有效应用[9-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MRI检查患者游离髓核上移、居中和下移,分别为100.00%,80.00%和88.23%,形态包含圆形、卵圆形等单发病灶。全部患者中有60%髓核游离于左侧和右侧硬膜囊外间隙,40%游离于中线区域;MRI组的诊断正确率90.00%显著高于CT组的50.00%(P<0.05);研究结果说明在对腰椎间盘髓核脱出患者进行诊断中,相比于CT诊断方式,采用MRI不仅利于提升影像质量,而且可提升诊断正确率,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可靠参考,该诊断方式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使用CT方式对腰椎间盘髓核脱出患者进行诊断,可在一定程度上确定患者病情,但该诊断方式诊断正确率较低,对部分患者诊断中难以有效掌握其具体病情,甚至难以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与之相比,MRI诊断方式使用中,可通过获取清晰影像,为医师进行病情诊断和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参考,该方式诊断正确率高,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猜你喜欢

椎管游离正确率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莫须有、蜿蜒、夜游离
椎管内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在足部手术中的应用
椎管内原发Rosai-Dorfman病的MRI表现(附4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