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

2021-11-12

散文百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师应写作能力分层

徐 慧

重庆市珊瑚初级中学校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对教师而言始终是一个较大的压力,作文在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也让教师难以绕开这一教学难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根据自身写作等级进行针对性地训练,避免了优等生“学不够”后进生“学不会”的尴尬局面。本文针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及方法进行探讨,以期提高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

一、合理设计分层教学,提高分层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内容是否足够丰富是保证分层教学法落实效果的重要基础。教师在应用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保证教学内容生动有趣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引导展开正确的训练及拓展。[1]

例如在对《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进行教学时,教师便应将学生按照学习情况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进行符合第三层次学生的基础写作教学,如对生活中事物的描写方式、写作的顺序及结构等。在课堂提问环节的设计中教师应通过点名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展开不同问题的设计,保证三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教师的提问获得一定的写作技巧或方式。随后,在正式展开写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展示较为生活化的图片或视频等帮助学生寻找自身需要的写作素材,以素材为基础再次展开提问。第三层次的学生问题应相对较为简单,如展示内容的时间、人物、地点、事件等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向及结构,其他层次的学生问题可布置如联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件发生等,引导学生的写作欲望并为学生的写作指明方向。通过这种方式展开分层写作教学,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能力得到正确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写作能力,还能够通过教师对高层次学生的提问拓展自身的写作思路,逐步达成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二、按照层次展开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效果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的写作辅导也应进行相应的分层调整,为不同的学生讲解不同的写作技巧及辅导,第三层次的学生能够掌握文章的写作方式,使其他两个梯度的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融入自身的思想和情感。[2]

例如在对《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进行教学时,教师便应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再为第三层次进行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针对性地调整,使这一层次的学生能够在练习过程中对自己的一个或两个写作技巧展开训练,知识点的应用也不宜过多,避免学生胡乱拼凑展开写作。对第二层次进行引导时教师应着重于引导学生从文章思想、观察结果及修改方式等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较为基础的写作方向的同时理解积累素材及写作方向的确定方式。对第一层次进行教学时,教师应通过文章意图及布局方式等展开引导,帮助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写作思维的拓展,逐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如何写出层次感,如何通过普通的事件或表达渗透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通过这种方式展开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写作兴趣都能够得到较为良好的提升,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进行了提升。

三、重视写作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写作自信

初中阶段的学生需要教师的认可和赞同,教师在写作评价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梯度进行适当的评价方式选择,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评价中完善自身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的兴趣与欲望。

例如在对《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进行评价时,教师便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针对性的评价。第三层次的学生往往缺乏写作的自信,教师在对这一层次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时应尽量通过鼓励的语言展开,使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也应通过较为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学生设计多种解决的方案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如景物的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事件的粗略到精细等都是可进行讲解的内容。对第二梯度的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应铸造宏宇帮助学生完善写作能力,在指出问题后说明如果这样改可能会更加优秀。对第一梯度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完善在文章中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使学生在立意明确的作文中能够将自身的写作技巧进行灵活且正确的发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写作素养。

面对初中阶段学生展开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分层教学法,能够保证学生在不同语文基础的情况下进行整体的能力提升与发展。教师在展开写作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展开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喜欢写作、乐于写作。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展开阅读,提高自身的词汇积累,完善写作的方式及技巧。

猜你喜欢

教师应写作能力分层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