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杖头木偶戏的生存现状与传承策略
2021-11-12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358)
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世界性的话题,近年来“非遗”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术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百花齐放,理论研究与个案分析层出不穷。当前,“非遗”传承的讨论热点主要有公共文化机构如何参与非遗保护、“非遗新经济”研究、“非遗资源化”研究等。国内学者关于“汉调桄桄”保护与传承的研究主要有《困境与突围社会中的“汉调桄桄”》(李康燕)《论“汉调桄桄”剧种的保护与发展》(李康燕)《“汉调桄桄”生存现状之思考》(崔雅)等,他们提出的“非遗”发展策略还是以如何建立“保护”机制为主,尚未对“传承”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洋县杖头木偶戏自2006 年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后,经历十几年的发展,逐渐走出了抢救时期,迈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阶段。
本文结合2006 年后洋县杖头木偶戏的生存现状,在微观上分析当前该剧种传承和发展的进步性和挑战性,同时把它放在宏观的时代环境中,思考如何利用时代发展的积极因素提升洋县杖头木偶戏的创新性,使其更具传承价值。
一、2006 年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后的生存现状
汉调桄桄杖头木偶戏是流行于陕西省汉中洋县城乡一带的原生态戏剧,是“汉调桄桄”中的“小戏”。2006 年“汉调桄桄”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洋县杖头木偶戏被列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省级保护项目。洋县杖头木偶戏萌芽于元末明初,有600 多年的历史,明朝万历年间已非常成熟。它的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咏白念唱的发音均为洋县方言,表演形式为桄桄艺人一边念唱一边操纵杖头木偶完成各种戏剧动作。
(一)剧团组织与演出情况
洋县杖头木偶戏剧团是以农民为主的业余剧团。其组织性不同于“汉调桄桄”大戏。政府支持下的大戏剧团,有固定的工作环境,有稳定的工资收入,而洋县杖头木偶戏剧团最初是由桄桄艺人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2006 年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后,洋县杖头木偶剧团由自发组织演出转变为由当地文化馆组织演出。
申遗后的前期,洋县杖头木偶戏的演出次数开始增加,其表演活动以参加各地文化艺术节为主,参加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获得权威的专业认可。2007 年6 月,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表演中,温家宝、李长春、田纪云等时任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洋县杖头木偶戏表演。桄桄艺人表演的《李延贵卖水》《三家店》《竹子山》《唐玄宗醉酒》等戏剧片段,获得文化部授予的“文化遗产日奖”,当年8 月应邀赴吉林省长春市参加中国第四届长春民间艺术博览,12月参加汉中市民间艺术展演。2011 年6 月27 日至30 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等单位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民间绝技绝艺)评奖活动暨国际绝技绝艺展演”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举行,由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选送的《洋县杖头木偶戏绝活》获得大赛金奖。洋县杖头木偶戏专业认可度的提升不仅有利于桄桄木偶戏地位的提升,也有利于增强桄桄艺人对该剧种的文化自信。
在获得越来越多的专业认可之后,洋县杖头木偶戏近几年的活动重心逐步转向以文化旅游节为主的惠民演出,这一阶段的参演目的由之前的获得专业认可转变为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2016 年第五届北京国际旅游商品及旅游装备博览会上,陕西汉中市洋县带来的国家级非遗杖头木偶表演引起了关注热潮。2017 年“非遗”民俗展演,“杖头木偶”在陕西汉中油菜花节上演出。2019 年8 月,佛坪第十届秦岭大熊猫文化旅游节分项活动之一“老街路演活动”在佛坪县百年老街开演,由洋县木偶剧团表演的杖头木偶戏吸引了各地游客和当地群众观看。2019 年10 月洋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组织民间艺人,在“天汉大舞台”汉中市文化惠民演出中大放异彩,汉中市民欣赏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洋县杖头木偶戏不仅深受域内百姓的喜爱,也依托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不少外来游客的关注。
(二)剧目内容及特征
洋县杖头木偶戏延续了明清以来汉调桄桄表演的全部套路程式,具有极强的原生态性。其剧目均为传统剧目,无现代剧目,现存曲牌120 余首,剧目651 个,脸谱100 余幅。①传统剧目包括三国历史剧、民间风情剧、神话剧等。
洋县杖头木偶戏中的三国戏源于民间的三国崇拜。“陕南的汉中、安康一带是三国故事的重要发生地和传播地……汉中三国遗址众多,勉县有诸葛亮墓和全国最早修建的武侯祠,有重要的古战场定军山和天荡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洋县县境内还有不少“镇江庵”和“关帝庙”。洋县的关帝信仰十分深厚,农历五月十三日和九月十三日为“关帝会”,烧香叩拜、祈求平安者甚多。地方民众的三国人物崇拜造就了“汉调桄桄”三国戏剧的兴盛。三国戏的传播不仅能让民众接受历史教育,而且能让民众在戏曲中感受三国人物的忠义与智慧。民间风情剧多源于民众的生产生活,通过展现底层民众的家庭故事、人生境遇,向群众传递多方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神话剧占比较少,其内容还带有一定封建迷信色彩。洋县桄桄传统剧目蕴含着地域文化中“一节之长一行之善”的人文精神,蕴含着孝悌礼义的儒学传统。这些正是“汉调桄桄”传承中需要被延续的文化内核。
(三)传承人现状
洋县杖头木偶桄桄戏除了李天明、杨丑娃两个代表性传承人外,在洋县还有叶文卫、李明庆、何万庆、叶林林、王栋、王昌娃、王小兰、杨新枝、杨建丽、张毛虫、张小丽、赵永平、章彩平、杨念德等骨干性传承人20 多人,分散于洋县民间四个杖头木偶戏传承班社中。传承人中年龄在70 岁以上且从艺时间超过60 年的桄桄艺人有5 个,绝大部分传承人年龄人都在50 岁以上。这些传承人平时除了由文化部门组织到各地参加调演和比赛活动外,主要以班社为中心,组织班社成员在民间的庙会、民间节庆、老百姓生日宴会、婚礼现场等场所进行自主演唱活动。每个班社每年约演出30 场,演出的剧目有《竹子山》《秦琼观阵》《闹登州》《李彦贵卖水》等。他们一边演出,一边对新人徒弟进行现场指导、传授技艺。他们演出的桄桄木偶戏深爱群众的喜爱。
(四)受众情况
在电视机普及之前,洋县杖头木偶戏为地方民众所喜闻乐见,有着比较深厚的群众基础,“吃面要吃洋县梆梆子,看戏要看木脑壳(即木偶)桄桄子”是洋县老百姓的口头禅。在实际调研中,洋县汉调桄桄国家级传承人李天明老人也不断重复着这句口头禅。但是,洋县年轻一代的民众对“汉调桄桄”的熟悉程度却不及前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洋县杖头木偶戏”了解程度调查》问卷中,我们搜集了53 位洋县当地人及洋县移居者的问卷报告。这53 位问卷参与者中,有84.9%是14 岁至25 岁的青年人。结果如下:其一,在了解程度方面,有52.89%的人听说过洋县杖头木偶戏,35.89%的人没听说过,仅有11.39%的人比较了解洋县杖头木偶戏并能说出3 个以上“洋县杖头木偶戏”的曲目名称,50.9%的人仅能感受其魅力,不能点评,还有28.3%的人表示听不懂;其二,在对待“非遗”发展传承的态度上,41.5%的人认为对于“洋县杖头木偶戏”应该继承为主,37.7%认为应该有所摒弃;其三,在不愿意学习“洋县杖头木偶戏”的原因方面,24.5%的人认为学习难度大,17%的人认为收入低,9.4%的人认为没有前途。
此次问卷调查反映了洋县当地人和移居者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杖头木偶戏”的了解程度不深,对其传承的必要性认可度不高,对其未来发展没有十足的信心,但抱有希望。当前影响年轻一代不愿意学习杖头木偶戏的原因主要在于该戏剧本身的难度较大。
(五)申遗后传承基地的教育情况
近年来,洋县南街小学为传承汉调桄桄杖头木偶戏,采取请专家、组社团、演课本剧等多种方式,促进“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2015 年3 月29 日,洋县南街小学《汉调桄桄》艺术工作坊正式开坊。南街小学结合课程改革,编写《汉调桄桄》校本教材,开设了汉调桄桄欣赏课,以实践教育的方式,训练学生制作泥塑造型、画脸谱、组装杖头木偶、组织汉调桄桄乐队表演等。学生们在制作泥塑造型、脸谱和戏装的过程中,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同时,汉调桄桄的剧目所表达的优秀人物品质、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发展极具指导意义。
洋县南街小学汉调桄桄课程的开设在文化层面上提升了新生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文化意识。文化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意识是新时代的需要。洋县汉调桄桄校园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地方民众增强对地域文化的自信,鼓励年轻一代参与“非遗”传承更是为了让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认识不落后于前几代人,使得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得以延续。
二、洋县杖头木偶戏发展现状分析
从2006 年后洋县杖头木偶戏的生存现状来看,该戏剧的发展过程中既存在积极因素,也存在挑战因素。
(一)积极因素:在原有的戏剧表演程式中注入新的内容
洋县杖头木偶戏的创新是循序渐进的,虽然当前还没有创作出现代剧目,但在内容上已经开始了对“旧形式”与“新内容”相结合的积极探索。2015 年洋县南街小学《汉调桄桄》艺术工作坊开坊后,学校积极开设汉调桄桄欣赏和实践课程,创作课本剧《西门豹》《胸有成竹》。学校“汉调桄桄”表演队先后赴香港、北京演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这种课本剧杖头木偶表演在肯定戏曲形式特征的前提下,结合学校其他课程的学习内容,既不与主体课程冲突,又打破了传统剧目难学、难懂、难传的局面,并在一定意义上提升了戏曲的现实教育作用。未来,洋县杖头木偶戏应在内容创新上继续努力,推出更具时代性的新剧目。
另外,戏剧与课本剧的结合是一种稳定的、不易过时的发展形式。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戏剧的发展变革往往赶不上时代换新的速度。因而找到“比较稳定的内容、不易过时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旨趣”是戏剧艺术长期发展的一种方式。南街小学的课本剧以地方规定的教材内容为演出基础,如果教材在长时间内保持不变,那么洋县杖头木偶戏就能够稳定地发挥现实的教育功能。
(二)挑战因素:观众选择的变化与审美需求的提升
当前大众面临着一个选择过剩的时代。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洋县杖头木偶戏”了解程度调查》问卷调查中,58.59%的人空闲时间选择玩手机,仅有1.9%的人选择听戏;77.4%的人喜欢流行音乐,仅有7.5%的人喜欢戏曲。科技的进步为大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戏剧不再是少有的娱乐手段。因而,如何开创新的传播、传承形式是洋县杖头木偶戏传承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其次,时代瞬息万变,观众审美需求也在改变。戏曲是大众的艺术,因而戏曲的发展创新应与观众的审美需求相契合。一方面,洋县杖头木偶戏的剧目内容应跟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创新;另一方面,戏剧艺术的发展要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有研究者提出,大众的审美需求包含两种不同的欲求,即社会欲求和生理欲求。“社会欲求的对象是戏剧中的道德因素”,“生理欲求则指模仿的本能、游戏的冲动和感官的快乐(即五觉欲求:听、视、嗅、殊、触)。洋县杖头木偶戏坚持传统的表演程式,其中吹面灰、耍纱帽、耍獠牙、耍火、耍辫子、变脸、脚踢头盔等特技表演,能够为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享受与审美享受。洋县杖头木偶戏的发展在形式上具有先天的优越性,因而对它来说,内容创新是留住观众的更重要的手段。
当然,随着文艺与科技结合变得越来越流行,戏剧音频、录像的出现弱化了观众的直接感官体验。因此,在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发展传承的问题时,可以考虑设立地区性的非遗体验馆。
(三)挑战性:桄桄艺人在剧目创新中的责任
剧目内容的与时俱进有利于促进新形势下戏剧与观众审美需求的契合。而剧目的创新与桄桄艺人有着紧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桄桄艺人对内容的过滤与摘选。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戏剧并不是一味地迎合观众的口味,低级趣味就像流行感冒,通行而不美好。好的戏剧作品需要桄桄艺人对内容摘选、提出创作意见、不断改进,试行演出。其二,桄桄艺人为剧目创新提供经验指导。在实际调研的过程中,洋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代表性传承人李天明表示,他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对剧目创新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老一辈的桄桄艺人在未来可能无法总领剧目创新的整个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能为剧目创新提供经验指导。老一辈桄桄艺人虽没有很高的学历,但经验即财富,经验传承也是“非遗”艺术发展的关键环节。
因此,从洋县杖头木偶戏发展现状来看,探讨其未来的传承发展策略应从形式、观众和传承人三个角度入手,这三个方面又相互依存、相互交融。
三、传承策略建议
(一)创新洋县杖头木偶戏的传播形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洋县杖头木偶戏”了解程度》问卷调查显示了53 位洋县当地人及移居者对未来“洋县杖头木偶戏”的创新形式的选择情况。43.4%的人愿意参加木偶戏相关的知识讲座,62.3%的人愿意参加杖头木偶戏相关的影视鉴赏,56.6%的人愿意参加杖头木偶戏历史发展图片展览,67.9%的人愿意观看传统的舞台表演。50.9%的人认为应该制作由杖头木偶演出的电视剧,79.2%的人认为应开发“洋县杖头木偶戏”相关文化产品并愿意购买。这些参与者的选择为该戏剧的形式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1.设立洋县杖头木偶戏非遗体验馆
基于当下文娱形式的多样化与观众审美需求的变化,“非遗”传承与发展应适应文艺与科技相结合的趋势。非遗体验馆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功能载体的模式”,它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设立体验项目等方式,“把非遗项目进行整合开发、传播和弘扬……以形成教育传授、娱乐旅游综合实体”。当前我国许多地区都设有与地域文化相适应的非遗体验馆,如河南非遗体验馆、湖南雨花非遗馆、长沙非遗体验馆、泉州非遗VR 体验馆等。这些非遗体验馆结合文化展示、产品研发、研学与互动体验,深受大众的喜爱。如湖南雨花非遗馆,它以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旅游项目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截至2019 年,雨花非遗馆已开展文化惠民活动300 多场,接待省内外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研学体验10 万余人次,游客接待总量达50 万人次。借鉴这一模式,洋县亦可以打造集视听、手作、表演项目为一体的“汉调桄桄”非遗体验馆。利用虚拟技术打造洋县桄桄视听盛宴,亦可在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入门级的桄桄木偶手工制作,欣赏杖头木偶的经典演出,并把洋县木偶桄桄的相关文化产品作为纪念品推广出去。
更重要的是,走进非遗体验馆亦是大众接受文化教育的一种手段。洋县南街小学开设汉调桄桄欣赏课,是通过学校教育手段推动洋县杖头木偶戏的传承,而设立非遗体验馆更倾向于一种社会教育。“汉调桄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文化意识,实现文化所有权,这是时代的需要”,一方面学校教育中地方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了地方民众对“汉调桄桄”的文化认同感,另一方面,非遗体验馆能够提升大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水平。
2.利用新媒体,拓宽洋县杖头木偶戏的传播渠道
随着当代新媒体的发展,除了实地演出的形式,汉调桄桄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App 等形式进行传播。这种新媒体+汉调桄桄的形式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让听众能够随时随地选择自己心仪的剧目,由此扩大汉调桄桄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3.适应“非遗新经济”,开发洋县杖头木偶戏相关文化产品
开发文化产品是“非遗”资源化的一种表现,学者方李莉所提出的“遗产资源化”,是一种“将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进行活化利用,为当地文化政治经济发展服务的现象”,而“遗产商品化的过程也就是遗产资源化的过程”。洋县文化馆可以适度开发木偶桄桄文化产品,如洋县木偶桄桄明信片、纪念光盘、剪纸画、挂件、已申请专利的桄桄纹饰衣物等商品,并借助每年举办的“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的影响力,推进洋县木偶桄桄戏的宣传。
当然,开发洋县杖头木偶戏相关文化产品并不意味着戏曲往消费功能的方向演变。戏曲艺术不能单靠文化产品消费来传承,戏曲是一种精神消费,这种精神消费还需要观众的情感参与。
因此,“对于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是以保护为前提的适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大门向市场敞开的时候应该慎重权衡……”,“非遗”商品化、产品化开发也应遵循适度原则,不能一味放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标签,过度消费其影响力和附加的商品价值。
(二)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戏剧审美需求
张庚、郭汉城在《中国戏曲通论》中说到,观众有趋新和守旧之别。“内行观众是使戏曲保持高水平,并推动它不断地精益求精的社会力量,对戏曲十分宝贵。外行观众所以能成为戏曲生存以至兴盛的重要支柱,就在于他们的审美趣味是非常活跃而且广泛的,当然也是驳杂的。外行观众容易从形式上接近戏曲……”针对外行观众的特点,洋县杖头木偶戏可以通过前文所论述的创新传播形式、开发与“非遗”相关的文化活动等手段,吸引其关注。
针对内行观众对戏曲审美的高要求,洋县杖头木偶戏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寻找思路:一、组织桄桄艺人进行剧目创作;二、积极开展洋县“汉调桄桄”学术交流。
首先,当地文化馆应积极开展剧目创作工作,加强与专业领域人士的合作,采纳桄桄艺人的指导意见,提高剧目的品质,满足内行观众的审美标准。同时,在技术方面增进与新媒体领域团队的交流,推进剧目传播形式的多元化,提升外行观众对洋县杖头木偶戏的认可度。
其次,洋县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学术机构的合作交流,积极开展洋县“汉调桄桄”学术研讨会,并允许社会各界中有兴趣的人士前来参与。2016 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就有关非遗与中国学术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其中对“汉调桄桄”的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讨论。2018 年6 月14 日,《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地方小戏”专家组成立大会暨新时代民间小戏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洋县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共同研讨新时代民间小戏的传承与发展问题,探寻如何更好地促进民间小戏的保护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的开展有利于社会各界了解戏剧领域的学术前沿,分享研究成果,启发科研思路。这有利于内行观众提高对戏剧文化的鉴赏能力,对未来剧目的新发展作出更系统的评价。
四、结论
洋县杖头木偶戏自2006 年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后,经历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不再处于从前濒临失传的状态。如今洋县杖头木偶戏的发展状况良好,正不断地朝着创新之路迈进。未来戏剧的传承与发展应注重形式因素和人为因素,这两种因素彼此依存,相互影响。微观上,戏剧的加工与变革应与观众的选择变化相适应,利用形式创新吸引外行观众。桄桄艺人履行责任,指导剧目创作,可以满足内行观众的审美预期。宏观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应放在整个时代环境中去,在重视时代性的基础上,提升创新性和开放性。
注释:
①数据由洋县文化馆非遗工作室提供。
②王建科《汉水流域戏曲中的三国戏》,《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年04 期,第40-46 页。
③清康熙《洋县志》卷四《孝义》。
④洋县文化馆赵建波主编《洋县桄桄志》,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年版,第75 页。
⑤于2019 年8 月赴洋县文化馆进行访问所得,数据由洋县文化馆提供。
⑥张庚、郭汉城编著《中国戏曲通论(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 年版,第511 页。
⑦赵家捷《深入研究我国戏剧的现状和前景——省戏研所苏州戏剧创作理论会议综述》,《剧艺百家》1985 年02 期,第3-10 页。
⑧李天明:男,生于1944 年12 月,谢村镇小池村人。16 岁初中毕业后被招进县城木偶桄桄戏班,师从洋县桄桄戏大师李德山,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调桄桄代表性传承人。
⑨于2019 年8 月赴洋县谢村镇小池村进行田野调查所得。
⑩刘志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与开发创新的思考》,《兰台世界》2015 年04 期,第129-130 页。
⑪高慧《湖南雨花非遗馆:家门口的“诗和远方”》,中国旅游报2019 年6 月11 日报道。
⑫方李莉《有关“从遗产到资源”观点的提出》,《艺术探索》2016 年04 期,第59-67 页。
⑬曲艺刊编辑部《新经济环境下曲艺非遗保护之思考》,《曲艺》2009 年12 期,第1 页。
⑭张庚、郭汉城编著《中国戏曲通论(上)》,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 年版,第54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