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嫌疑人X 的献身》文本构建的特色
2021-11-12
(上海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一、东野圭吾及其创作特色
东野圭吾是当今日本最著名的推理小说家之一,无论在日本还是在我国都有超高人气。他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程系,毕业后成为一家汽车配件厂的一名技术工,在此期间,他一边工作一边从事自己喜欢的文学创作。1985 年,也就是他27 岁那年,发表了处女作《放学后》,并以此获得了第31 届江户川乱步奖,从此开始了职业作家的创作生活。14 年后,他于1999 年发表了长篇作品《秘密》,荣获了第52 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以此确立了他在推理小说领域的重要位置。2005年发表的巅峰之作《嫌疑人X 的献身》,在当年便获得了第134 届直木奖,次年斩获了第6 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小说类)。因此,他被誉为屈指可数的 “三冠王”作家。
东野圭吾的创作风格和写作技巧不同于以江户川乱步为代表的本格派,也不同于以松本清张等为代表的社会派。他的作品既不属于本格派,也不属于社会派。在日本文学界,推理小说被划分为本格派和社会派两大流派。本格派小说的特点是凭借严密的推理揭开事件谜团,而社会派则是通过描述犯罪情节来揭露或展现社会现实以及人类的复杂性。具体来看,在日本,本格派推理小说已有百年历史,风格和模式已经形成,并固化下来。比如,在本格派侦探类小说中,除了无所不能的冷铁侦探外,还少不了一个不太精明或者甚至有些笨拙的副手。而且,案件的舞台基本上是设定在暴风雪肆虐的雪山中或人口稀疏的孤岛上。社会派推理小说作为推理小说体裁之一,大概从1960 年开始出现。松本清张的作品《点与线》和《砂器》等作品的问世,开创了社会派推理小说的新天地。此后,日本的各类推理小说蓬勃发展。70年代和80 年代的主要代表作家有森村诚一、西村京太郎等,90 年代涌现出了高村薰、宫部美雪等众多作家。这个时期问世的推理小说在传统推理小说的风格上又有创新和突破,被日本文学界称为“新本格”。有人曾经这样评价本格和新本格的区别:“本格推理是先造一间密室,然后把人杀死在里面;新本格则是先把人杀死,然后在尸体的四周造一间密室。”
东野圭吾创作的大部分作品都体现出了“新本格”的特征,常常设定一个现实性的谜团,然后再由刑警及物理学家通过关联证据进行推理,最终解开谜团。在故事中出现的“在常识范围以内的不明事项”,例如无法确定的凶手身份、不明的作案动机、伪造的不在现场证明等,所有的这些谜团,都是以日常现实为基础的。东野圭吾的作品大多且是以爱情为主线的爱情推理小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很多作家在写正统派的本格推理小说,我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再去写,要写只有自己能写出的作品。”
二、人物刻画及故事的展开
作品中的主要登场人物并不杂多,人物刻画既简洁又鲜明,能使人过目不忘。关于男主人公外表,作者用了几笔就勾勒出来。如,“他叫石神哲哉,高中数学教师,圆脸,戴着一副宽边近视眼镜,头发稀疏,长相比实际年龄显老。下班后就关在自己的房间里,随意把几个点连接起来加以推算。除此以外,再没有其他乐趣可言。”除此之外,被称为数学天才的石神哲哉是如何体现的呢?在作品中,作者没有使用太多的笔墨,用很大篇幅去描写。而是通过石神为花冈母女设计的一环扣一环的计谋展现出来。他的内心活动及对花冈不图回报的深情也是通过具体的行动表现出来的。正是一个个具体的行为才深深地打动了读者。接下来,介绍一下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
高中数学教师石神哲哉是个数学天才,因自己的才能没有用武之地而产生厌世情绪,当石神打算一死了之结束这种无聊生活的时候,他被刚搬来的邻居花冈靖子的开朗性格和清新气质所打动,不但打消了轻生的念头,且渐渐地对靖子心生爱恋之情。一天,靖子的前夫、名叫富樫慎二的男子来到靖子和上中学的女儿租住的家中。母女二人失手把这个对靖子和女儿纠缠不休的男子杀死了。一直在暗中窃听隔壁房间动静的石神,知道发生的一切后便打算向母女伸出援助之手。而后,他说服靖子母女二人配合自己,按照自己的计划,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毁尸灭迹、制造二人不在场证明、找到被杀者的替身……
在接到河堤边死尸的报案后,刑警草䉜负责此案侦破工作。经过走访调查,初步认定死者是富樫慎二。于是草䉜便走访调查花冈靖子及其周围的人群,偶然了解到石神是自己好友汤川的知己。而汤川在与好友石神的重逢交流中,感觉到曾经的数学天才好像与此案有关联,于是开始暗中独自调查石神。
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警方注意到,花冈在富樫死后开始与旧相识工藤交往。而且,案发时有花冈母女不在现场的证明。当然,这些都是石神发挥高智商的大脑,特意为花冈母女设计的,以规避、转移警方的调查视线。正当汤川的调查越来越接近真相时,石神到警署自首,承认自己是杀害富樫的凶手。并且,石神交代了自首的原因,他说“为了花冈杀了富樫,但发现现在花冈已经移情他恋,另有所爱。自己放弃了追求花冈的念头,所以投案自首。”警方也找到了石神供述的物证,基本断定是石神对花冈极端暗恋所导致的刑事案件。但是,汤川查明了真相。他在刑警草䉜的陪同下,来到花冈的住处,告诉她“石神为了编造花冈母女不在现场证明,另外杀害了一个无辜的人,伪装成‘富樫’。”花冈靖子得知案件真相,一方面被石神的深情所打动,另一方面,也因自己过失导致石神坐牢,并使一名无辜的人被杀而深感自责和忏悔。于是花冈向警察说出了真相。在警署,当石神得知花冈已经说明真相后,在花冈面前发出了撕心裂肺般的吼叫,嚎啕大哭起来。
三、文本构建与情节变化
从文本总体来看,文本构建可分为四部分,故事的展开主要在“起、承、转、结”的架构下进行。
(一)石神的暗恋与花冈母女的杀人——“起”
高中数学教师石神是个怀才不遇、生活失去希望的中年男子。后来,他被刚搬进隔壁家的花冈的美貌所打动,开始关注花冈的日常活动。一天,石神察觉到花冈被前夫富樫尾随到家中。富樫纠缠不休,索要金钱,并威胁不答应要求就要对花冈的女儿下手。花冈母女一时冲动把富樫杀死在房间客厅里。一直在自己房间里观察动静的石神马上敲开花冈家的门,并主动提出帮助处理尸体。于是,石神的计划和布局便一个接一个地传达给花冈母女。一切是否顺利,能否在警方面前瞒天过海呢?
(二)无懈可击的不在场证明与扑朔迷离的案情——“承”
刑警草䉜来到好友帝都大学物理学教授汤川的研究室,在快要离开汤川教授的研究室时,草䉜接到上司的电话,说有个任务,在城外河堤上发现一具身份不明的死尸,要草䉜立即参与此案侦破工作。侦查后,确定了死者是一名叫富樫的人。
在对花冈的周围走访调查时,草䉜得知住在隔壁的石神是汤川教授大学时代的同届同学。在校时,石神曾是一个充满幻想的数学天才。汤川教授按照草䉜提供的住址来到石神住处,与阔别多年的石神重逢。闲聊之中,汤川教授从石神的态度中感到一丝异样,便独自开始调查。而且,在与草䉜的闲聊之中,汤川教授感觉到杀害富樫的凶手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同时,草䉜也注意到了汤川教授的行为有些神秘,在搜查犯人的同时,开始暗中监视汤川教授。另外,在石神的策划下,花冈母女成功制造了不在场证明。
此后,花冈母女还是一如既往地,每天接到石神打来的确认电话,今天见到了什么人,干什么了,有没有异常事情发生等。母女二人按照石神的指示行事,过着安稳的生活。此时,花冈也意识到了石神对自己的好感,但和旧相识工藤相比,花冈还是觉得工藤更有魅力。当然,这些逃不过石神的眼睛,他开始跟踪工藤,进行调查和偷拍。
(三)数学天才的“铤而走险”——“转”
石神为了帮助失手杀死富樫的花冈母女,开始为母女二人制造不在场证明。同时,石神杀害了一名流浪汉,并故意留下一些蛛丝马迹,误导警方勘破。警方在河堤上发现的富樫的遗体,其实是石神杀害的那名流浪汉。而真的富樫遗体已经被石神处理成一具无法确认身份的尸体。这样,石神凭借自己聪明的头脑,抹掉了花冈母女犯罪的所有证据。
但是,作者并没有就此结束故事的发展。因为石神的“爱”还没有达到极致,主人公还是担心,万一自己喜欢的女人被调查出来,去坐牢怎么办呢?石神索性借助花冈与旧相识的重逢,又开始演绎更精彩的一幕,这样就可以完全坐实自己就是为情所动、为情所杀的犯罪动机和杀人事实。
当汤川教授把自己的调查结论告诉石神后,石神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交给花冈一封信后到警署自首了,承认自己是杀害富樫的真正凶手。并对警方说,自己是花冈的守护者,为了花冈而杀死富樫。但发现花冈在与工藤交往这一背叛自己的事实后便对觉得心灰意冷,于是就来自首了。这一说法可以从交给花冈的信中内容得到认证。信封中有石神跟踪偷拍工藤和花冈的约会照片和恐吓信。工藤也收到了恐吓信,警方在石神的住处搜查时发现了偷听工具等。根据这些证据,警方确定这是一起性质恶劣的情杀案件。
(四)真相与不求回报的“爱”——“结”
瞒过刑警的调查后,真的就可以如愿以偿了吗?最终结果又会发生怎样的反转呢?作者在这部分交代了石神 “爱”的结局。剧情此起彼伏,件件相连,给读者留下了无限感慨和感动。
查明真相的汤川教授来到花冈住处,向她讲明了案件真相。听到真相后,花冈呆若木鸡。在石神交给她的信封中,除了恐吓信外,还有一封指导她今后如何行动和祝愿她幸福的信。在石神跟踪调查工藤后,坚信工藤是一个可以给花冈带来幸福的人。在汤川教授离开之后,工藤向花冈求婚了。可是,花冈知道石神对自己这种不求回报的爱恋后,内心被深深地打动了。此时又接到女儿学校打来的电话,说心存内疚的女儿自杀未遂……
在作品的最终部分,当石神跟随汤川教授和草䉜走出审讯室时,迎面遇到花冈。她已经如实供述了自己杀害富樫的真相。得知石神为自己所做的牺牲,花冈深知辜负了石神,心怀愧疚的她不停地向石神谢罪。面对泣不成声、跪倒在眼前不停说着“谢谢”和“对不起”的花冈,石神失去往常的平静,显得焦躁不安,最后发出撕心裂肺般的咆哮,咆哮声在寂静的走廊里久久回荡……
四、结束语
花冈为不求回报的“爱”所感动,但是另一方面,这种无私、不求回报的爱也给自己喜爱的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害。个人的生命、爱情,在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或自由前面需要让道,为了民族自由、国家利益,二者都可以牺牲。正如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说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爱情和自由依托于人的存在而有价值。人的生命若不在,再崇高的爱情、再可贵的自由都是空中楼阁。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才是最可贵的。如果盲目地追求个人爱情、自由,而忽视了自己的生命,是极大的价值观和爱情观的扭曲。在我看来,作者通过主人公石神的偏执和扭曲的爱情观以及错误的价值观,想告诉广大读者的一个观点:爱情诚可贵,生命价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