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多维度解读

2021-11-12

戏剧之家 2021年2期
关键词:家乡人树林家乡

(昆明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1)

家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不一样,我们总是保留着家乡对于自己最具特色的记忆,如刘半农所说:“你应当喝一杯胡桃滋味的家乡酒。”对他来说,家乡的酒就是他对家乡的记忆。然而,家乡的记忆在每个人心中不是定格的,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特别是国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让每个人的家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要求把农村建设为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新农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农村变得越来越好,城乡之间的差距也不断缩小,很多人的家乡的发展也越来越好。电影是时代的反映,它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现时代的面貌,记录着社会发展所走的每一步的痕迹。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由张艺谋、张宁主导,包含宁浩、徐峥、陈思诚、闫飞和彭大魔、邓超和俞白眉分别执导的五个故事短片,即《北京好人》《天下掉下个UFO》《最后一课》《回乡之路》和《神笔马亮》,通过这五个故事的讲述展现了中国乡村风貌,引起人们对家乡思念的共鸣,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新时代乡村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民努力致富的核心内涵。

一、生态美丽与美好生活的和谐画面

电影是由不同的画面构成的,通过在银幕上展现画面的连续性和动态性,来讲述它所表达的主旨;它让观众融入其中,来引起观众的共鸣,正如静止的照片和绘画能够以视觉体验来打动我们一样,电影不过是用移动的方式来展现画面而已。光影与色彩是电影画面语言的主要载体,电影通过不同的光影和色彩来描绘出画面,同时蕴含着作者要表达的某种意旨。电影画面不仅是剧本的艺术语言,它所取的场景来源于现实生活,是现实世界的重现,画面本身也蕴含着某种社会文化,电影画面的展现也是当前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在人们脑中的重现。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反映了当今农村建设践行生态美丽的主题,重现了绿水青山的画面。党的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写入了工作报告当中,明确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决策,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措施,特别是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力求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局面。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给人们的视觉印象就是绿水青山。例如电影片段《天下掉下个UFO》中的画面,总体上是以绿色为背景。电影片段的开头,展现白色公路横穿青山,视觉上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秀丽的山川风景画面;仔细观看影片我们可以发现,公路多采用高架桥的方式,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画面一转,屏幕中出现了村里繁华的经济场面,村民利用UFO 热度发展旅游和餐饮业;我们可以看到村里人来人往,同时小山村里环境优美、整洁卫生,保留了村庄的原始风貌。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画面也宣传了环保意识。电影片段《北京好人》中,电动车多次出现,包括表舅骑着电动车来找张北京,张北京的愿望是买一辆电动汽车,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倡导的环保理念。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反映了当今农民努力致富,向往美好生活的画面。近年来,国家为了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实行了精准扶贫政策,通过物质补贴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同时设立扶贫岗位,通过从城里选调能力出众的干部来带领村民致富。电影片段《神笔马亮》的主人公马亮瞒着妻子去一个村庄做扶贫工作,他用手中的笔把村民奋斗的景象画在墙上,让整个乡村充满艺术的气息,各个地方的人慕名而来,推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影片以喜剧的方式来展现农民致富的画面,马亮与妻子视频时,我们可以发现农民在田地里辛勤快乐地劳动,也没有出现荒地,一派村民共同劳作的热闹画面。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也给我们展现了村民利用现代科技致富的画面。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村民通过网络直播推销本村产品和介绍本村旅游项目的画面,影片中杨紫扮演的小姑娘一边磨着豆浆一边通过网络介绍自己的家乡。人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障。影片《北京好人》讲述了张北京和二蛋起初相互配合骗医保,到最后剧情一转,发现表舅有医保卡的喜剧故事,反映了国家保障助力人民实现美好生活。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首先,电影展现了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发展的场景,电影中每个村庄的致富之路都不一样,他们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产业,观众可以看到他们在绿水青山中进行经济活动的热闹场面。不管是利用UFO 热度发展的阿福村,还是利用当地原始风光发展的望溪村,都践行了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模式。其次,电影给我们展现了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和谐画面。在电影片段《回乡之路》中,人们通过自身的劳动改变了毛乌素沙漠,让之前寸草不生的荒漠变成了绿洲,做到了“人进沙退”,以直观的视画面使我们对沙漠的印象由黄色转变为绿色,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二、回忆与现实交织的叙事结构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作为《我和我的祖国》的姊妹篇,延续了《我和我的祖国》的创作方式,也是通过五个故事片段来表达电影的主题。不同的是,《我和我的祖国》的故事是按照时间顺序一一展开,而《我和我的家乡》是按照空间顺序向我们讲述农村的发展,以喜剧基调向我们展现东南西北各地的乡村风貌,让我们看到农村欣欣向荣的生活画面。同时,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也运用了不同的叙事方式,《我和我的祖国》运用大背景和小故事统一的叙事方式,而《我和我的家乡》是通过家乡新、旧面貌的交织和融合来叙事。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有两条主要线索。一是记忆,每个篇章的开头都会有很多人来讲述自己对家乡的印象,以此来对故事进行铺垫,推动电影情节的发展。二是现实,即家乡发展的现实,影片给我们讲述的是新农村建设之后的家乡,蕴含着在外漂泊的家乡人的期望,展现出家乡已经变得美好,变得符合家乡人的心意。最终记忆与现实两条线索在主人公的身上实现和解与升华,点明家乡越来越美好的主题。

家乡人的记忆。当人离开家乡时,他心中的家乡记忆就会定格在家乡某一时期的画面,每当他回想家乡时,那个画面就会重现。影片中的家乡人对阿福村的印象是交通不便,农民发明家黄大宝说:“你们不知道,曾经有一份情感,因为路途遥远,我没有把握好。”因为交通不便,黄大宝对董阿花的情感只能埋在心里,虽然两个人之间只隔着一座山,但要走的路却很长。黄大宝为了飞跃阻隔二人的那座山,怀着对心上人的爱恋,揭开了他努力发明的序幕。

记忆与现实的冲突。家乡人漂泊在外,心中总会有家乡比城里差的观念。在《北京好人》篇章中,张北京的观念是,“医保就是国家给治病,治谁都是治,我的卡就是你的卡”,然而他不认为生活在农村家乡的表舅会有医保卡。故事由此展开,两个人相互配合,走上了骗医保的道路,闹出了许多笑话。故事由漂泊在外的家乡人对故乡的认识停留在离乡时的记忆与生活实际产生的冲突展开,推动着电影剧情的发展。

记忆与现实的和解。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剧情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家乡人的记忆与家乡现实的和解。这一点在《最后一课》篇章中的主人公老范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教师老范在望溪村支教多年,可以说望溪村是他的第二故乡。老范得了健忘症,他的记忆停留在1992 年支教的时候,望溪村的学生们为了让老师恢复记忆,还原了当时上课的场景。然而当他发现学生有彩色笔时,他的反应是:“你没有彩色笔啊。”老范开始发现教室里的东西和自己记忆中的不一样。他走出教室,观看以往的事物,脑海中展现出以往的画面。当他来到新学校,与当年画学校的学生姜小峰相遇时,他发现此时的学校与学生所画的学校几乎一致,老范激动地说:“你的画老师现在看懂了。”此时老范的记忆完整连接起来,达到了记忆与现实的和解。影片的主旨在记忆与现实的交织中得到升华,给家乡人展示出了家乡美丽和谐的新风貌。

三、劳动美的艺术体现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艺术上的落脚点是劳动美,人民劳动的过程就是创造美的过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很多画面给我们展现了劳动美的形象,特别是在《回乡之路》篇章中,劳动的美感体现得最为强烈。故事的开头是闫飞燕回母校参加校庆,从而踏上了回乡之路;路上她遇到了沙里沟的苹果经销商乔树林,此时的乔树林给人的感觉是爱贪小便宜、爱说大话又爱装的形象。闫飞燕对这位同学感到十分失望的,觉得他是靠骗人来过日子。因此,在公车上她觉得乔树林说的话很可笑,又在喝羊杂碎时坑了他。可是,在校庆中剧情开始反转,学生把乔树林为家乡所做的贡献讲了出来。乔树林带领家乡人民治理沙漠,投入自己全部身家,省吃俭用,奋斗在治沙一线。后来家乡人受到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他所倡导的事业中,家乡也变得越来越好。电影通过乔树林在闫飞燕和家乡人民心中形象的对比,突出了乔树林劳动美的人格魅力,我们也听懂了乔树林在车上说的“我觉得比起物质来说,其实精神更无价”这句话的意思。劳动铸造了乔树林美的形象,并且影响了周边的人,遵循老校长“等你们将来,学了本事,把这里变个样”的教导,他带领家乡人把沙漠改造成了绿洲,造就了劳动的秀丽之美。

猜你喜欢

家乡人树林家乡
陈吉瑞:创业有成不忘根 致富情系家乡人
秋天的树林
在树林里捉迷藏
家乡记
雨后的树林
夏天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