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新媒体舞蹈课程进一步推向应用型教学模式探析
2021-11-12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音乐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0)
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是关键环节。在当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应用型教学建设如何开展,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在应用型教学建设中,课程体系建设涉及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程建设与立德树人的一致性问题;二是课程体系建设与应用型人才本质特征的吻合性问题;三是课程建设与应用型人才职业规划中持久性发展的关系问题;四是课程建设与现代产业技术的融通性问题。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教学模式的变革,在传统的实践教学经验上积极探索案例化、项目化教学,引导学生发展方向,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从而进一步实现地方应用型本科大学内涵式发展。
一、夯实“思政+专业”教育
思政教育要守正,创新课程是关键。地方高校不仅要改革思政课程,还要在专业课程中体现思政元素。在“新媒体舞蹈”这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是课程发展的重要动力。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舞蹈表演专业的培养方向不仅要有外在形式上的美,更要有内在精神的美。舞蹈内在的精神美对舞蹈艺术的传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规训性舞蹈教学中,受制于教师的个人示范与表达能力,舞蹈精神的内在核心很难准确、直观地被呈现,升华舞蹈精神更是难上加难。新媒体舞蹈可将舞蹈发展过程的各环节和各个元素多维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更好地传达舞蹈蕴含的内在精神,如工匠精神、敬业精神、爱国精神和原创精神等。
近年来新媒体艺术的信息传播率大大提高,这对高校舞蹈教学中舞蹈欣赏课程是一种启迪。新媒体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知识信息的速度与准确性,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到更多优质的内容。
二、深化“应用+素质”内涵
地方高校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产教融合是推动地方应用型本科办学的模式之一。地方高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应用类知识提出学分要求,并对课程实训环节给出指导意见,根据应用型人才特点制定课程建设质量标准,对整体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舞蹈艺术已经受到显著影响,舞蹈内容与传播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山西省许多高校的舞蹈教学仍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应用型高校舞蹈教育应主动拥抱新媒体时代,利用新媒体增强舞蹈教学的吸引力、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舞蹈人才,进一步推动地域性的原创舞蹈的发展。如,在《又见平遥》、《又见五台山》的舞蹈表演中,场景设置、道具、服装只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而新媒体舞蹈通过利用高科技性质的视听设备,使整个舞蹈表演的视听呈现产生深刻变革,从而给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
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作为舞蹈创编者必须遵循艺术规律,在创编过程中要有效地规避新媒体舞蹈的不利因素,更新创作理念,改变创作风格,推动舞蹈艺术作品的良性发展。
三、创新“线上+线下”教学
在教育部要求的“四个回归”背景下,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全面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地方高校不仅要跟上“线上+线下”教育的潮流,运用该模式改造部分课程、转换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还要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模式的实现形式和应用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高校开展线上教学,这是教育教学的改革,更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线上教学模式推进的过程中,教师们边学习边研讨教学方式方法,大大推动新媒体舞蹈的作用,学生对新媒体舞蹈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显著,这就是课程的创新。
四、设计和打造特色优质课程,并在公开平台上运行
(一)新媒体平台营销
在被各大网络数字技术充斥的今天,舞蹈艺术也尝试了许多新的方式走进大众。舞蹈经营者通过开通抖音账号等方式建立舞蹈类的新媒体账号,并定期推送一些简单易学的舞蹈视频、发布或分享一些优秀的舞蹈作品等。从点赞量、转发量可以看出,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让舞蹈艺术拥有更多与大众接触的机会。观众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用户互动等方式,参与到舞蹈艺术中。如,2020 年风靡一时的《听我说谢谢你》,大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小到三四岁的小朋友,都能跟着音乐深情地表达内心世界。再如,2020 年春晚舞蹈《渔光曲》随着大众传播的深入,被改编成了各种不同的版本,动作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大众的艺术敏感度与感知度、认识度。在此基础上,不少新媒体平台针对这些网络流行舞蹈推出了付费课程,这类课程内容多为网络热门且简单易学的舞蹈作品,课程教授方式是对其进行分解式视频教学,内容往往详细且简单易懂。付费课程一方面为想要学舞蹈却因种种原因不能现场上课的人群提供了方便和优质教学,另一方面也成为新媒体时代下时兴的营销手段之一。
(二)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
新媒体给舞蹈艺术的宣传普及带来了很多机遇,也使大众对舞蹈艺术的关注度和热情空前高涨。随着大众参与度的提高与整体艺术素养的提升,他们对自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仅依靠网络进行线上欣赏与学习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能够亲身接触与学习舞蹈艺术成为他们新的需求。
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模式是当下零售业十分流行的“O2O”(online to off line,简称O2O)营销模式,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是指将线下的商业机会与互联网相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此方式被运用于舞蹈培训业,舞蹈培训从业者利用当下丰富的新媒体资源进行线上的宣传与推广、授课,通过拍摄小视频、制作宣传片等方式展示本机构的办学理念、教学特色与教学成果。与此同时,线下的实体培训机构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对线上内容的拓展,形成线上为线下宣传、线下为线上补充的紧密互动。
(三)网络直播营销
近几年随着直播平台的建立,网络直播这一营销手段已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对于舞蹈艺术而言,这一方式主要运用于当下的舞蹈晚会、舞蹈赛事和舞蹈培训等,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可以让未能来到现场的观众在第一时间收看相关内容。
(四)优化舞蹈艺术自身结构,提升专业竞争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舞蹈艺术亦如此,若想获得大众认可,获取更为长远的发展,舞蹈艺术还应不断优化自身结构,提升专业竞争力。作为山西地方舞蹈教育工作者,应立足山西地方传统文化,将三晋大地崇善致美、淳朴憨厚的特色锤炼升华,进而创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优秀的舞蹈作品。作为舞蹈创作者应不断提高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同时,还应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好的舞蹈艺术作品最初要看文本(剧本)元素,创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度、二度的创作,缺乏文化支撑的舞蹈作品是难以在这个时代长久立足的。它可能会赢得一时的掌声,但很快就会被世人遗忘,被时代淘汰。另外,舞蹈创作者还应深入生活、感受生活,作品要能让观众看明白舞蹈演员在做什么。因此,舞蹈创作者不能一味追求动作上的艺术抽象性,要实现舞蹈艺术的良性发展。
新媒体时代给舞蹈艺术带来了开放、自由、包容的发展环境,应用型高校舞蹈文化产业应牢牢抓住当下的发展机遇,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为舞蹈艺术建立良好的“可信度”、“认知度”和“美誉度”,让大众能够更好地认识与了解舞蹈艺术,为舞蹈艺术与观众之间搭筑良好的桥梁。同时,舞蹈文化产业本身也应时刻保持“忧患意识”,作为社会产品,优胜劣汰是必然趋势,只有不断打磨自身,增强自身竞争力,才能获得长远良好的发展。新媒体时代下,舞蹈艺术的营销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应用型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我们也理应以此为己任,为舞蹈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目前,新媒体舞蹈进入人们视野,主要局限于大型晚会的技术应用、先锋舞剧的新媒体尝试和网络自媒体宣传的新媒体舞蹈短片等方面。通过舞蹈欣赏课程推进新媒体舞蹈的探索,通过对新媒体技术手段的进一步完善,打破传统舞蹈编导一人包揽的创作模式,跳转到技术需求、团队需求、经济需求的高消耗新型创作模式,不断提高舞蹈创编技能。新媒体舞蹈创编者应具有团队意识和前瞻性,在舞蹈改革创新过程中要有一种经久性的精神,将新媒体舞蹈发展贯穿在地方经济发展的道路上。
总之,进一步推进新媒体舞蹈的教学,这需要广大艺术家的大胆尝试、国家关于新媒体技术引进开发的政策支持、相关院校新媒体舞蹈学科人才建设的完善、艺术产业的自觉等等,由此才能让新媒体舞蹈在舞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