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型微课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开展研究
2021-11-12
(泰山学院 艺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微课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改革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微课教学自从被引入国内教学课堂以后,就凭借多届“中国微课大赛”的有力示范和推广,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各个科目教学中都逐步得到了实践。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微课教学也被教师们应用到教学课堂。此后,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中,也逐渐突出了微课教学的显著作用,并在音乐教学中借助微课教学的优势,不断地深化音乐教学课堂、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实现了音乐教学课堂课内和课外的实时互动,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探索欲。
一、当前微课应用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微课普及应用的大背景下,引入微课教学法来辅助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开展,已逐渐成为了音乐教师的“时尚之选”。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而言,微课教学法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这当然是十分可喜的,标志着中小学音乐教学同信息科技的融合变得更加紧密了。然而,在看到上述成绩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一个现实问题:由于音乐教师对于微课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力不够全面,现有的大多数音乐微课教学实际上成为了传统PPT 课件的一种变形的表达形式,没有完全发挥出微课教学的价值。音乐微课教学的组织实施仍然过于注重从教师角度出发,向学生单向地讲解和示范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难以体现出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音乐学习的启发性和引导性作用,难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音乐学习方法。同时,笔者还发现学生学习音乐微课内容之后,虽然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展开自主的音乐学习,但是依然难以摆脱被动接受讲解、示范的固定模式,难以充分彰显自身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鉴于上述存在的显著问题和不利情况,结合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现状,想要进一步推动微课教学法辅助下的教研、教改进程,就必须转而采用方法型的音乐微课,使微课教学法的作用和优势凸显出来,积极地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音乐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音乐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解决方案——采用方法型音乐微课辅助教学开展
方法型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向学生传授搜集、阅览、整理音乐学习资料之方法的微课。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结合具体的音乐教学案例,全面地展示录制方法型音乐微课的一般流程,以推动方法型微课在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的大力实施,为丰富生动的音乐课堂构建起到积极作用。
(一)设计一份兼容并包的音乐资料检索目录
在录制方法型音乐微课之前,音乐教师首先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份翔实的音乐资料检索目录,以便为学生自主搜索音乐资料提供明确的教学指向。而且,这份音乐资料目录中既要包括CNKI中小学阅览室、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读秀、CNKI 工具书馆等相对传统一些的资源检索渠道,又要包括诸如百度文库及道客巴巴等文档集中站点、酷狗音乐和QQ 音乐等网络音乐下载客户端、优酷和爱奇艺等视频网站、快手和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在内的各种综合性乃至互娱性、社交性的资源站点。将上述各种门类的资源站点纳入检索目录,则既可契合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兴趣爱好及娱乐方式,又能拓展学生搜索音乐学习资料的眼界和思路,引导他们形成发散性思维,在“泛舟”移动互联网的快乐旅程中,收获音乐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依托网络开展“寓教于乐”的音乐教学的目的。
(二)设置启发性问题来录制方法型微课
中小学音乐教师将上述音乐资料目录发布给学生之后,即可录制方法型音乐微课了。现就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辽阔的草原》这一课为例,来展示方法型音乐微课的录制技巧。在微课视频录制开始的时候,音乐教师首先引入一段蒙古族歌手哈琳演唱的《夏牧场彩虹》或《遥远的妈妈》等歌曲,创设生动的音乐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继而达到逐步推介蒙古族民间音乐的目的。当学生将这些优美的歌曲赏析完毕之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逐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哈琳的上述歌曲虽多用蒙语演唱,但却将流行音乐元素和蒙古族民歌曲调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这是一种很好的艺术碰撞,使传统蒙古族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了融合,呈现出了别具一格的音乐特色。所以,凭借这种“民通式”的作曲手法及演唱风格,哈琳的蒙语歌曲很容易给学生带来别开生面的新奇之感,从而有效地激起了学生对于欣赏、学习蒙古族民歌的兴趣,为后续的课程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后,教师利用录入微课语音趁热打铁地提示学生:刚才展示的蒙语歌曲的旋律非常优美动人,但这只是蒙古族音乐宝库中的一小部分内容,还有很多有特色的民族音乐大家可以欣赏。蒙古族音乐包括长调、短调、马头琴曲、呼麦等多个种类,在这里老师就邀请同学们人人都来做个蒙古族音乐的“挖掘人”,按照刚才提示的蒙古族音乐的不同种类,去搜集更多丰富的蒙古族音乐,把它们带到下一节课的课堂上进行交流和展示。而且,除了播放自己搜集的蒙古族音乐之外,还必须能用自己的话解释清楚搜集到的音乐属于什么类型,表现出了什么样的音乐特点。下一节课谁搜集得最多又能解释得清楚,谁就是蒙古族音乐的最佳“星探”。
这样,在音乐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在对蒙古族民间音乐浓厚兴趣的驱策之下,学生可以从教师给出的音乐资料检索目录中进行搜索,广泛地进行音乐的搜罗,精细地进行音乐的选择,从而获得蒙古族音乐的“丰收”,在下一堂音乐课上进行集中的音乐交流和内容展示:有的学生搜集到了云飞演唱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有的学生搜集到了布仁巴雅尔的《天边》;有的学生搜集到了《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草原夜色美》《雕花的马鞍》等常见的蒙古族新民歌;有的学生直接展示了《黑骏马》《三匹枣骝马》等原生态的蒙古族长调民歌音频;有的学生不仅播放而且模拟演唱了《正月玛》《牧歌》等蒙古族短调民歌;有的学生则当堂播放了自己搜集到的《达古拉》《蓝色的摇篮曲》等优美的马头琴曲。在这种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中,不待音乐教师进行讲解、示范,学生就已在课前的检索以及课堂的展示过程中,深深地迷上了蒙古族民间音乐,能够主动地去探索这种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接下来,音乐教师结合学生检索到的各种音频、视频和文档资料,分析蒙古族音乐的旋律特征和演唱技巧,就很贴切地融入到了新课程的内容之中。学生在对《辽阔的草原》一课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了丰富的心理体验,以深厚的情感来探寻音乐旋律的优美,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探索当中来,这样通过一堂完整的方法型微课的教学展示,学生就高效率地掌握了蒙古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及演唱技巧了。显然,这样的方法型微课教学,将传统的音乐知识传授和音乐欣赏体验,以及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进行了深度融合,凸显了音乐微课教学的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方法型音乐微课旨在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其对于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促使其借助发散思维和广搜博览来发现互联网传播视角下随处洋溢着的音乐之美,形成一种“爱生活、爱音乐、赏音乐、学音乐”的审美意识和学习习惯。当教师精确选点,依托所设计的兼容并包的音乐资料检索目录对学生设置启发问题之后,学生就能按图索骥、发散思维,回馈给音乐课堂丰富的相关音乐素材,使音乐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乐趣。这样,学生就会以音乐兴趣为支撑,以思维方法为引线进行音乐学习,从而有效地完善中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流程,体现出“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寓教于乐”的典型特征。此外,在将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开展过程中,音乐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将更多新型的互联网资源融入到音乐教学实践当中,打造与时俱进的现代化音乐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