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遗存价值的思考

2021-11-12杜禹萱

黑龙江史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犹太犹太人哈尔滨

王 琦 杜禹萱

(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开启了犹太人移民哈尔滨的第一次高潮,使哈尔滨成为近代国内最早接纳犹太人的城市。“从1894年第一批犹太人移民迁居哈尔滨,到1920年前后有两万多犹太人聚集在哈尔滨远东最大的犹太社区,再到1985年最后一个犹太人阿哥列在这里离世,犹太人在哈尔滨共计连续生活了91年”。在哈犹太人从事各种经济文化活动,对近代哈尔滨城市建设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哈尔滨也成为犹太文化遗存最多的城市,这些历史遗存成为研究近现代世界历史和哈尔滨城市历史的重要资源。近年来,学界对于哈尔滨犹太文化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国内学者对哈尔滨犹太文化的研究聚焦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建筑等多个方面。综合学界现有研究,根据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本文将目前学界对哈尔滨犹太文化遗存价值研究归纳为学术研究价值、经济开发价值、情感交流价值三个方面,并在分析现有研究特点与不足的基础之上,针对此三方面如何进一步挖掘哈尔滨犹太文化当代价值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学界目前对哈尔滨犹太文化研究

(一)学术研究价值方面

在学术方面,现有研究较为全面地记载了犹太人在哈尔滨近百年的生存和发展历史,整合并挖掘了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资源,主要聚焦于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以及犹太宗教两方面。郭宇春《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资源学术价值与当代意义》从整合有形的犹太文化资源和挖掘无形的犹太文化精神两个方面提出其对于黑龙江经济文化大省建设的启示。程红泽《哈尔滨犹太文化基本特质试析》认为哈尔滨犹太文化既有宗教生活的缅怀,也有理性的哲学思辨及对政治、经济、教育等功利目标的世俗化追求,该文章系统总结了哈尔滨犹太文化的内涵构成,包括对异质文化和自身传统文化的吸收与保存以及对两者的调和。在犹太宗教方面则主要集中于哈尔滨犹太教宗教生活以及发展过程和影响来论述,例如程红泽《哈尔滨犹太宗教生活及背景综述》一文对哈尔滨犹太教拉比与犹太生活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剖析了哈尔滨犹太宗教生活中的政治因素。张铁江、赵连泰《犹太教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哈尔滨的犹太教和犹太教堂》则分析了犹太教在哈尔滨的传播背景、宗教生活状况和对哈尔滨城市风貌的影响。

另外,学术研究还着眼于微观层面。如在体育文化方面刘紫婷、黄红、刘双红合著的《哈尔滨近代犹太人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刘紫婷《哈尔滨近代犹太人体育文化呈现的特征》;刘紫婷、黄红《哈尔滨近代犹太人体育文化特征形成因素探讨》;刘紫婷、常洪霞《哈尔滨近代犹太人社区教育中的体育教育特征》通过探究哈尔滨近代犹太人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指出民族性特质是犹太体育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表现。

(二)经济开发价值方面

现有研究着重分析了犹太人在哈尔滨的经济社会活动及其对近代哈尔滨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并针对哈尔滨犹太文化遗迹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著述颇丰,主要涉及在哈犹太人的历史经济活动以及当前哈尔滨犹太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两方面。

在经济活动方面,张宇浩、杨光《论犹太人对哈尔滨金融业的贡献》、杨彦君《犹太人在哈尔滨的经济文化活动及其影响》、詹宇婷《简析近代犹太人在哈尔滨的经济活动》通过分析近代犹太人在哈尔滨生活的原因、背景,阐述近代犹太人在哈尔滨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及对哈尔滨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近代化带来的影响。张崴《哈尔滨犹太人创办的企业特征浅析》《哈尔滨犹太人经营理念对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的启示》两篇文章梳理了犹太人在哈创办的各类企业,在归纳犹太人企业特征以及犹太人经营理念的基础上对黑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提出增强创新意识、把握机遇、诚信经营等启示。

在遗存保护方面,谷万佳、卫大可《谈哈尔滨犹太建筑遗存使用现状与价值再现》则侧重于犹太建筑价值,结合图片分析犹太建筑保护现状后提出保护开发的三方面措施。黄晶、魏秀秀《浅析哈尔滨犹太遗迹的保护与利用》通过实地考察、社会抽样调查等方式,指出其保护和利用现状、发现不足,并提出哈尔滨犹太遗迹可持续发展的建议。鞠超《浅析哈尔滨犹太建筑文化的动态保护》着重论述了哈尔滨犹太建筑的特征并且对大卫星装饰、烛台造型和建筑饰面等建筑符号进行解析,从应用保护和常态下的保护两方面提出相关建议。王启龙《略谈对哈尔滨犹太人旧址群的保护》一文对犹太建筑本体沿革进行论述,总结了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对14处栋单体文物建筑的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工作,建议将开发哈尔滨犹太人活动旧址群历史文化旅游作为今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点。

(三)情感交流价值方面

现有研究对在哈犹太人的生活历史进行了全面考察。哈尔滨犹太文化研究一直是中以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资源,中以学者的共同研究极大促进了中犹民族的友谊与合作,为拓宽对外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条件。

在国内围绕哈尔滨犹太家族以及哈尔滨犹太人历史方面的著作较多,肖洪《以色列原居中国犹太人协会的主要活动及影响》分析了以色列原居中国犹太人协会的主要活动以及为促进中以交流在教育、媒体交流、旅游、经贸等诸多方面的贡献。韩天艳《哈尔滨犹太侨民文化遗产述评》对哈尔滨犹太侨民的档案、报刊等文化遗产进行述评,分析了其对哈尔滨犹太文化以及近现代国际关系等研究的重要史料价值。张铁江、肖洪《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研究》介绍了哈尔滨犹太人迁入的历史背景,梳理了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的主要活动情况,提出“在当今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与散居于世界各国的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进行广泛联络,重视他们对‘故乡’的渊源情感,使他们加深对中国改革开放的了解,利用其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来促进中国以及黑龙江省的对外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推动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肖洪《俄国犹太人移居哈尔滨的内外因素分析》分析了犹太人移居哈尔滨内外因素,并提出开放性、兼容性的城市风格和语言的相似性是移居的人文环境因素,中犹重视教育和家庭伦理的文化融通性是移居的民族文化因素。曲伟、韩天彦、程红泽《东方诺亚方舟:犹太人在中国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突破了现有中英文资料的局限,大量挖掘使用了来自美国、以色列、法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犹太人较多国家的第一手外国外文历史档案文献资料以及哈尔滨犹太后裔的口述史资料,包括大量图片以及未公开的档案史料,“作为第一部全方位研究、全景式展示哈尔滨犹太人历史文化的专著,全面反映了哈尔滨犹太侨民的历史、经济、社区、宗教与文化生活,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诸多空白,是一部当之无愧的哈尔滨犹太人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曲伟、李述笑《哈尔滨犹太简明辞书》分别由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亨利·基辛格、查琳·巴尔舍夫斯基、特迪·考夫曼、安泰毅写作五篇序言,收录包括词条800余条、图片250余张,为研究哈尔滨犹太文化提供了史料依据。

国外方面的研究多为在哈犹太人及其后裔的回忆录和传记。Y·利伯曼《我的中国,犹太人在东方(1900-1950)》用回忆录的方式回顾避居哈尔滨的生活历程。特迪·考夫曼先生《我心中的哈尔滨犹太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了其在哈尔滨63年的生活历程。赫尔穆特·斯特恩《弦裂: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家斯特恩回忆录》回忆了因纳粹党掀起的排犹浪潮辗转流亡哈尔滨并在此度过了十一年的经历,在有关哈尔滨的章节中对当时哈尔滨音乐文化成就以及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记述,是研究近代哈尔滨音乐文化发展历史的重要史料。

另外,还有关于哈尔滨犹太人的纪录片等影像资料,如《犹太人在中国》《犹太人在哈尔滨》以情景再现的形式为人们重现犹太人在哈尔滨的生活历程。《犹太人在哈尔滨的遗迹》以图片和实地走访记录的形式重点介绍了犹太建筑的变迁以及当今的修复与开发。《步步走中东——原居哈尔滨的以色列人》影片通过访问部分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在哈出生成长的故事,从生活细微角度追溯了在哈犹太家庭当时的生活情形,影片中以色列原居中国犹太人协会现任主席尤西回忆了在哈尔滨的成长历程并且介绍了协会所进行的发行杂志、举办的世界原居哈尔滨人交流大会以及向中国留学生发放奖学金等主要活动。

国内国外有关哈尔滨犹太人生活轨迹的研究成果及回忆录,填补了哈尔滨犹太家族史研究的诸多空白,成为哈尔滨犹太人情感寄托的体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二、学界现有研究的不足

由于研究起步较晚加之仍有大量的原始文献史料未能发掘,哈尔滨犹太文化的当代价值这座极其丰富的“资源宝库”目前在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现有研究成果也存在着不足,尚待进一步挖掘。

现有学术研究价值方面,大多侧重于犹太人历史活动、文化价值探讨方面。研究的新视角、新领域如犹太妇女、在哈犹太民众结构层次和阶级构成、在哈犹太人经营理念和精神文化研究等微观视角虽有所涉及但成果较少,各种新角度如哈尔滨犹太人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有关哈尔滨与犹太文化交流融合方面的新学术资源的挖掘、利用不充分。另外,宏观视角上,近代哈尔滨接纳犹太难民的开放包容心态和兼收并蓄的文化心理也是研究近代哈尔滨城市文化开放与包容特性的独特切入点。微观领域研究角度、宏观领域研究深度缺乏创新性探索是制约学术价值开发的主要障碍。

在经济开发方面,由于研究多侧重于学术价值的探讨,所以未能对因哈尔滨犹太文化的宣传力度、宣传规模程度较低而导致的哈尔滨犹太文化知名度低、竞争力较弱等关键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研究中对哈尔滨犹太文化遗址遗存的开发利用措施和建议局限于被动保护,开发利用模式和途径较为传统固定化,未能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提出创新性开发措施。因此无法进一步打响“边疆文化大省”的文化招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哈尔滨犹太文化的国内外影响力。

在情感交流价值方面,目前只局限于学术界交流和学术价值探讨,未能深入到两国人民的民间友好往来。有关哈尔滨犹太人的教育文化、音乐文化等学术研究较多但并未在两国优秀文化成果具体交流的过程中发挥实质性作用,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比如在哈犹太学生联谊会、黑犹音乐交流会等情感交流活动举办较少,哈尔滨犹太纪念馆宣传力度低且开设时间不定,来访者多为学者和研究人员,较少有民众参与,没能有效地利用哈尔滨遗留下来的历史资源引发共同记忆,导致中犹文化纽带的桥梁作用缺乏进一步的开拓空间。

目前立足于哈尔滨城市本身来讲,现有研究没有凸显地域性优势,资料性、学术性研究成果多但指导性作用未充分落实到实践,应用性研究成果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应以此为契机或突破口进一步发掘哈尔滨犹太文化当代价值从而加强推进哈尔滨城市文化发展的力度。

三、进一步发掘哈尔滨犹太文化当代价值

各国之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而文化的发展是综合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文化在外交领域也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想要在国际上展现大国形象,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对于我国来说,如何开发和利用好本国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软实力发展至关重要。哈尔滨犹太文化作为黑龙江特色文化资源,是建设边疆文化大省、以文化促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坚实保证,其在黑龙江省多元文化中独树一帜。进一步发掘哈尔滨犹太文化的当代价值对于填补学术研究空白,推动文化资源开发与哈尔滨现代国际化建设,搭建中犹沟通桥梁,促进中以两国文化交流合作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聚焦新视角新领域,深度发掘学术研究资源

犹太人在哈活动涉及多个研究领域,深刻地改变了哈尔滨的历史发展轨迹,成为哈尔滨社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哈尔滨犹太文化价值是研究梳理20世纪犹太人发展历程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于犹太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学术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当前国际学界越来越重视对犹太人历史、犹太民族精神价值、犹太社区文化等方面。聚焦于新视角、新领域,利用好哈尔滨犹太文化丰富资源,可以进一步补充目前学术研究成果,并且能够为当代经济文化活动提供借鉴和启示。

在微观视角研究上,可以进行多角度、多领域交叉研究的方法。一方面以犹太人的商业意识为例,犹太人在哈尔滨创办了涉及各个领域的近代工商业和金融业,如老巴夺兄弟烟草公司、哈尔滨犹太国民银行等,其背后则是犹太人经营理念的成功。而当代黑龙江工商业中也存在诸如创新能力不强、某些企业诚信意识薄弱等问题导致营商环境较为保守落后。我们可以通过研究剖析哈尔滨犹太人在创办近代工商业中所体现出来的经营理念来进一步补充目前哈尔滨犹太人经营理念文化研究,从而为当代黑龙江工商业的发展提供启示。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民俗史中有关犹太人饮食、服饰文化的记载,对比犹太人移居哈尔滨后其饮食、服饰风格、生活习俗的变化,探究哈尔滨犹太文化中所体现出的中犹民俗方面的交融特点,这可以为民俗史研究提供新的学术资源补充。比如纪录片《步步走中东——原居哈尔滨的以色列人》中提到在哈出生的犹太小孩儿时有大量漂亮裙子,还有中式唐装等服饰,从侧面反映出在服饰文化上哈尔滨本土文化对其潜移默化地影响。

从国际视角出发,犹太人在国际反犹浪潮的排斥下迁居哈尔滨,哈尔滨人民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了他们,使其在没有压迫和种族排斥且拥有丰富资源的哈尔滨世代生活下来,建立犹太社区。而这种开放包容、和平共处的心态及当时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的研究,不仅可以作为研究哈尔滨城市文化多样性和兼收并蓄的包容开放理念的重要史实依据,也可以为当代反对种族歧视和促进人类和平研究提供参考价值。“包括对现在世界上的霸权主义横行、宗教之间、民族之间的冲突加剧、以及军国主义的抬头和部分国家有的人公开否认法西斯主义犯下的罪行,那么这段历史就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参考或者药方,研究这段历史的意义和作用也变得突出了”。

(二)发挥哈尔滨资源优势,扩大中以交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哈尔滨因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着国内外大批游客前来观光。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作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修缮保护方面,一方面可根据现有研究中针对哈尔滨犹太历史建筑的修缮复原提出的诸多建议对犹太建筑加强修复。目前哈尔滨犹太建筑如位于中央大街57号的犹太国民银行旧址存在楼体破损以及墙皮脱落、“一楼三色”、窗户被广告牌盖住等修缮不到位等问题。文物保护部门可以借助档案馆保存的犹太建筑原有图片、影像史料以及部分学者针对哈尔滨犹太建筑修缮复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修复中央大街犹太建筑,破除失修违建现象,彰显犹太文化风貌,提升中央大街旅游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在现存哈尔滨犹太遗址如哈尔滨卷烟厂等地建立犹太人纪念馆或纪念室,实现修缮保护与文化重塑一体化。

在开发利用方面,主要考虑结合当今新型网络媒体、信息技术对犹太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首先,网络自媒体方兴未艾,可以合理利用各个自媒体平台投放哈尔滨犹太文化旅游宣传片,扩大宣传途径。其次,“5G背景下的新型数字化文化旅游,是传统旅游的升级换代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打破文化与公众交流的障碍,提升哈尔滨犹太文化的知名度,哈尔滨犹太文化经济价值开发利用应紧跟“互联网+”和5G时代的浪潮。可将学术研究成果与经济发展如旅游景点文物建筑的保护性开发、博物馆文创商品的犹太文化元素设计相结合。一是社交平台可以通过数字化博物馆,让哈尔滨犹太文化“走出去”、“活起来”。二是景区可以利用5G技术开发出“手机游哈尔滨”等线上旅游服务软件,将哈尔滨犹太文化景点纳入哈尔滨城市游一体化旅游路线。这不仅可以增强互动性的创新旅游体验,也成为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让人们足不出户体验“云旅游”的新举措。再者,文创纪念品的开发可以融合当代文创理念,以哈尔滨各种犹太教堂为图样,制作类似纸灯模型、微型摆件作为学术交流会、联谊会等活动的纪念品,这样不仅可以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创新开发形式以发挥其经济价值,也可以发挥其作为承载情感交流的物质实体作用。

(三)发挥情感交流纽带作用,通过人文交流深化两国人民友谊

作为犹太人的“第二故乡”,犹太文化成为当今哈尔滨犹太人后裔维系其对“第二故乡”情感的重要精神纽带,具有重要的情感沟通价值。这不仅有利于中犹两国的国际文化交流,更能够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首先,历史名人效应有助于黑龙江旅游业形成鲜明的特点,历史名人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传承性和具有巨大影响力,能够使本地旅游业更有他地不具备的独有气质,更具竞争性。我们要利用好这一珍贵的纽带,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走访与口述史整理,利用访谈、拍摄纪录片等形式进行记录整理,发挥好历史名人效应。

其次,犹太人艺术教育理念对哈尔滨城市艺术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学界研究也对哈尔滨犹太人的教育文化、音乐文化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在这方面可供利用资源丰富。在哈尔滨高校中可以开展哈尔滨犹太文化展览会、邀请在哈犹太留学生组织学生联谊会、研学夏令营、重走哈尔滨犹太人生活历程的遗存遗址参观等一系列文化沟通交流活动。而且,在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下,也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邀请中犹教师进行线上教学理念交流研讨会。用哈尔滨“音乐之都”旅游招牌及中央大街现有“音乐阳台”特色资源,举办两国音乐家演奏交流会,实现中犹艺术家合奏,达到音乐文化交流的目的。普通民众交流的则以旅游为主要形式,这可以通过上文提到的5G技术,打造线上“海外游”以及互赠如旅游纪念品等民间特色产品等方式实现两国人民“云游玩”,从而通过此类活动促进人文交流来深化两国人民友谊。

哈尔滨犹太文化的当代情感沟通价值,不应只局限于学术研究研讨以及国际官方领域的交流合作,更应该深入两国人民的友谊交流之间。这既可以使哈尔滨犹太人后裔在“寻根之旅”中寄托他们对于先辈的无限追思,更能够通过中犹两国人民的沟通交流丰富两国自身文化,从而促进两国文化在国际交流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这是一段历史,一段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历史;这是一种精神,一种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精神;这更是一个资源,一个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环境下,大批犹太人因各种原因侨居哈尔滨,为哈尔滨带来了丰富又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直至今天都具有巨大的研究利用价值。对于目前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价值的研究提出新问题、新见解,能够为学界研究提供新思路、新方向,进而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挖掘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这些新见解更可以为进一步打好哈尔滨“多元文化之都”的特色牌、塑造新时期哈尔滨独树一帜的城市文化风格,提出黑龙江“旅游大省”与“文化大省”建设的新举措添砖加瓦。

注释:

1. 郭宇春.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资源学术价值与当代意义[J].学理论,2015,(11):62-65.

2. 程红泽.哈尔滨犹太文化基本特质试析[J].学理论,2013,(07):132-134.

3. 程红泽.哈尔滨犹太宗教生活及背景综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3,(01):124-126.

4. 张铁江;赵连泰.犹太教及其在中国的传播与哈尔滨的犹太教和犹太教堂[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05):.

5. 刘紫婷;黄红;刘双红.哈尔滨近代犹太人体育文化的民族性[J].北方文物,2015,(02):109-110.

6. 刘紫婷.哈尔滨近代犹太人体育文化呈现的特征[J].运动,2015,(07):151+107.

7. 刘紫婷;黄红.哈尔滨近代犹太人体育文化特征形成因素探讨[J].运动,2014,(11):151-152.

8. 刘紫婷;常洪霞.哈尔滨近代犹太人社区教育中的体育教育特征[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5,(01):47-48.

9. 张宇浩;杨光.论犹太人对哈尔滨金融业的贡献[J].中国商论,2017,(18):22-23.

10.杨彦君.犹太人在哈尔滨的经济文化活动及其影响[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11):51-56.

11.詹宇婷.简析近代犹太人在哈尔滨的经济活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09):19-20.

12.张葳.哈尔滨犹太人创办的企业特征浅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02):1-4.

13.张葳.哈尔滨犹太人经营理念对黑龙江省民营经济的启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05):1-3.

14.谷万佳;卫大可.谈哈尔滨犹太建筑遗存使用现状与价值再现[J].山西建筑,2015,(31):25-26.

15.黄晶;魏秀秀.浅析哈尔滨犹太遗迹的保护与利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8,(03):213-214.

16.鞠超.浅析哈尔滨犹太建筑文化的动态保护[J].信息记录材料,2017,(S1):62-64.

17.王启龙.略谈对哈尔滨犹太人旧址群的保护[J].黑龙江史志,2016,(07):29-32.

18.肖洪.以色列原居中国犹太人协会的主要活动及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01):182-183.

19.韩天艳.哈尔滨犹太侨民文化遗产述评[J].东北史地,2012,(04):75-80+6.

20.张铁江;肖洪.哈尔滨犹太人及其后裔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6,(03):33-37.

21.肖洪.俄国犹太人移居哈尔滨的内外因素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01):1-2.

22.曲伟,韩天艳、程红泽.东方诺亚方舟:犹太人在中国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3.曲伟、李述笑.哈尔滨犹太简明辞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4.Y Liberman, My China: JewishLife in the Orient,1900-1950,Genfen Publishing House,1998.

25.Teddy Kaufman,The Jews of Harbin Live on My Heart,Tel-Aviv,2006

26.赫尔穆特·斯特恩, 斯特恩, Stern,等. 弦裂:柏林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家斯特恩回忆录[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猜你喜欢

犹太犹太人哈尔滨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中国·哈尔滨第38届国际冰雪节暨第23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静听花开
自尊
刘派
哈尔滨冰雪之旅
上海
天才并非与生俱来
犹太人的生意经
逃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