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孟浩然诗的生态美学意蕴

2021-11-12陈淑芳

戏剧之家 2021年25期
关键词:笺注孟浩然山水

陈淑芳

(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1)

生态美学是一种新型美学,关注人、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之间的审美关系。关于生态美学的定义,学界至今还没有比较权威的解释,这里采用曾繁仁先生的观点:“是在后现代语境下,以崭新的生态世界观为指导,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为出发点,涉及人与社会、人与宇宙以及人与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最后落脚到改善人类当下的非美的存在状态,建立起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审美的存在状态。”生态美学的理论起源于生态困境,关注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强调万物和谐共生,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核心思想。这与我国古代早期“天人合一”的文艺思想是相通的。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自然通常是不可或缺的成分。但是在先秦两汉时期,自然一般是作为主体自我生命体验的一部分,是主体情感寄托的承载物。一直到了魏晋时期,自然本身的美才终于被挖掘,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终于有了真正的山水文学。这一文学类型发展到唐代作品已相当丰富,孟浩然是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之一,透过他的诗歌,自然与人和谐相通的生态美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自然生态的和谐

自然环境中的花草虫鱼等自然风物的各种变化本身就是一种美,孟浩然诗中的各种景物都有自己的生命节奏,处于生生不息的生态运动中,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相生状态。

比如《登鹿门山》一诗,其中列出了很多自然景物,清晨时分乘船至鹿门山,沙洲的水鸟与水边的树木相映成趣,水路迂回曲折,一叶扁舟随之绕转蜿蜒,天渐亮,明亮的阳光洒落山岚,倒显得山色浅淡。山涧中灵芝白术肆意生长,青绿色的苔藓厚厚铺满一层。天空的云朵相携飘走,只留丹桂娇艳,不知不觉中夕阳渐落西山。此诗从清晨描述到日暮,景随时间随路线而变化,各种景物同属于一片空间,景色生动活泼,相映成趣。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是孟浩然少有的景象阔大壮观的诗。前两联为“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八月的洞庭湖水位暴涨,几乎与湖岸相平,天空倒映在水中,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迷离难辨。湖面上水汽茫茫,蒸腾不止,汹涌的波涛似乎要撼动岳阳古城。洞庭湖自成一个壮观的生态空间,诗人泼墨般的大笔渲染让这个空间内的各个要素浑然一体,生气几乎要溢出笔端。虽然今日洞庭湖的规模远逊于昔,但通过这首诗,还是可以感受到盛夏雨季,当年的八百里洞庭湖是何等壮观。

而孟浩然的田园诗又是另一种风光,不同于自然山水的风光无限自成风景,人工的美另成一派。在笔者看来,这一类诗中最负盛名的便是《过故人庄》,其中颔联工笔细描: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苍青的山峦在城外伫立。翠绿的树林环抱,小小的村落就掩在林中,村落之外,青山横卧。此句写景由近及远,景色开阔,林中的村落与村外绵延的青山遥遥相对,既清幽宁静,又有了生活的烟火气。

孟浩然诗中的各种景物之间和谐融洽,每首诗一般都会有一个稳定的自然空间,表现出自然万物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的生态美。

二、物与人的和谐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尤其是在古代没有污染和破坏的情况下,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从早期的敬畏,到后来发现自然的美,借山水体玄,再到盛唐时期,太平盛世之下,文人雅士无需再借山水避祸,所以可以以一种完全主动的方式欣赏自然,将自己的身体与精神完全投入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显得更加和谐融洽。在《耶溪泛舟》一诗中,首联“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描写了夕阳将落之际,余晖洒满若耶溪,舟人轻拍船桨,水面荡起涟漪,溪面浅浅的银光破碎。“泓澄爱水物,临泛何容与”,清澈的水里,各种生物都惹人怜爱,良辰美景让人流连忘返。“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白发苍苍的老翁借着夕阳的余晖,悠然垂钓,可爱的姑娘临水浣纱。一幅耶溪夕照图中,泛舟的渔人、垂钓的老人、浣纱的少女,与这温暖的夕阳、波光粼粼的溪流浑然一体,人物与风景彼此成就,不可拆分。人物因为自然才有了生存的空间,自然因为人的存在才有了温暖的情调和生机。

《秋登万山寄张五》一诗中,开篇写了秋季登高,望着白云飘远,鸿雁高飞,愁绪渐渐弥漫。而在这清秋萧瑟的风景里,远处的人成群结伴,喧闹回村,在经过沙滩的时候坐在渡口歇息。这首诗写秋景,情随景生,秋季登高起愁绪似乎是古代文人的共同经历,前两联的景色也是带着无法排遣的哀愁。但是之后喧闹的归人就冲淡了这种愁绪,给初秋薄暮的山带来了尘世的热闹。在这幅图景中,正是因为有了人的存在,山色才不至于如此寂寞。

此外还有“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等,或是人物给环境补充生机活力,或是人自然地融入山水,都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物与我的和谐

中国古代诗人崇尚“天人合一”,因此在山水田园诗中竭力追求“空灵”的境界。《论语》有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所谓“知者”与“仁者”,是儒家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而“乐水”、“乐山”就是通往这种境界的媒介。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只有将自己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自然中,才能够从复杂的俗世关系网中挣开,获得精神上的独立。孟浩然的诗歌以清淡著称,闻一多曾评论说:“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然,孟浩然的诗虽清淡,却并不平淡,能够将主观情绪自然地融入到景物描写中,不露痕迹。

比如《宿建德江》一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八年,诗人远离家乡奔赴洛阳之际,以泊船暮宿江边为背景,开篇写思乡之愁,后又转而写景。天地的空旷,江水的清冷,将无边的愁绪裹挟起来,无限放大,江面朦胧的烟雾就如同诗人的思念,绵密蒸腾。索性还有水中月,似是垂手可及,可得以慰藉寂寞的心。诗人的思乡愁绪与清冷的江景完美融合,读起来愁思经久不散。《夏日南亭怀辛大》一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也是情景浑融的典范。前三联都在写景,描绘夏夜亭边纳凉的情景。夕阳在不觉间就落下了,池边月亮缓缓爬升,诗人“近水楼台先得月”,散发靠窗纳凉。尤其“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二句,既有音,又有味,以最简单的笔触写出夏夜的真实感受,唤起读者的共鸣。可惜这情这景,欲取琴而奏,无知音欣赏,对朋友的感念自然而然随景而发,这恬静的夏夜也因缺少陪伴而徒添缺憾。这其中由写景到写情过渡自然,最后以梦会友人结束,由景及意,韵味无穷。

孟浩然诗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他的仕隐心理。作为盛唐时期少有的终身不仕的诗人,孟浩然并不算完全意义上的隐士。在他的诗中,有颇多出仕的想法。“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俱怀鸿鹄志,昔有鹡鸰心”;“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等。但是诸如此类的描写大多出现在诗人生命的前半段,四十岁进士落第是他走向隐士生活的转折点。从此,孟浩然重新回归自然,自觉主动地将身心投放到自然中。虽偶有迷茫、愁苦,但是闲适、恬淡的态度占据主流。这也影响了孟浩然对自然的态度,他对自然始终是温和平等的,与自然的相处是和谐诗意的。

孟浩然的诗歌很少有十分厚重的内容,只是在模山范水中捕捉生活的诗意,抒写闲适的情趣。诗歌所呈现的意境情景交融而韵味无穷,物与诗人内心紧密贴合,自然不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纯然客体,也不是诗人情感的折射和寄托,而是诗人的知音,“是诗人生命中与自我平等的另一个主体”。⑨在自然山水中,诗人身心与万物和谐融洽,不存在心与物的对立。

四、结语

在盛唐诗人中,孟浩然存诗不多,却因为闲适清淡的诗歌风格在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独树一帜。在他的诗歌中,有自然生态中各种生物的和谐,传达出对自然美的享受与对自然的关注和思考;也有人与自然的相依相伴;更重要的是有自我心灵与自然的紧密贴合。在他的笔下,自然不仅仅是可供观赏的景物,更是生活本身,是一种人生意趣。在自然中,诗人的情感总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虽然终身不仕,也曾因此烦恼失意,但终究在自然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表达出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生存态度,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畅游自然,乐享人生的愿景。

注释:

①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 年第3 期,第5 页。

②孟浩然著,曹永东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年版,第188 页。

③孟浩然著,曹永东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年版,第14 页。

④同上,第82 页,312 页,101 页。

⑤(宋)朱熹撰:《四书章句记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版,第90 页。

⑥闻一多:《闻一多唐诗杂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年,第28 页。

⑦孟浩然著,曹永东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年,第75 页。

⑧同上,第355、354、188 页。

⑨陈晓琳:《生态美学视野下的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 页。

猜你喜欢

笺注孟浩然山水
春晓
舟中晓望
爱在一湖山水间
山水之间
《四库全书总目》五峰集 斐然集笺证
一处山水一首诗
诗史、索隐与晚明记忆
《曝书亭集词注》笺注内容探析
春晓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