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初中阶段我国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1-11-12梁柱
梁 柱
(中北大学 艺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51)
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目前,在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民族音乐教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广大音乐教师必须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教学手段,提升民族音乐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质。
一、初中阶段民族音乐教学的意义与作用
(一)拓展学生知识面
初中音乐教材内容都是由专家认真筛选和编排的,其严谨性、系统性等特点比较突出,有利于初中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但是,教材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而且地域性并不突出,比较缺乏有关民族特色的内容。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完全依托音乐教材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无法全面提高初中生的音乐素质。如果教师能在音乐课堂上展示一些教材中没有的民族音乐,就能把民族音乐的精华渗透到初中音乐教学之中,大大拓宽初中生的音乐知识面,拓展其视野,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综合音乐素养。音乐教学在现代化教学中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承担着学生德、智、美等综合素质发展的任务。如果教师充分挖掘民族音乐的潜在价值,并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就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不同的教学体验,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初中生通过学习了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内涵,在初中音乐课堂就民族音乐内容进行知识拓展,有助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就培养初中生民族文化意识而言,这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音乐会承载深厚感情。学习民族音乐可以激发初中生的情感共鸣。民族音乐的熏陶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音乐可以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强烈冲击。民族音乐充分体现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情和性格特点,学习民族音乐,可以让初中生充分了解我国不同民族的性格特点,并且有利于他们汲取不同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民族音乐文化已经开始向流行歌曲渗透。例如《菊花台》中的葫芦丝演奏,曲调悠扬又暗含忧伤,让人听后不禁产生深刻的共鸣,进而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冲击。电影《百鸟朝凤》中的唢呐可以把不同鸟儿的叫声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音乐声中,人们仿佛看到了那位坚守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民族音乐人。
二、对初中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教学实践的意见和建议
(一)明确音乐课程教学的要求
目前的初中教育对素质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程教学。与此同时,初中音乐教师要按照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创新音乐教学手段。另外,教育主管部门要发挥教学督导职能,不定期对民族音乐课程教学成果进行检查,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对教学细则进行细化评估,借此发现民族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督促相关学校改进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问题,进而为初中阶段民族音乐教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提升音乐教师民族音乐素养
音乐教师是教学手段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素质高低与民族音乐的教学效果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初中民族音乐教学之前,首先,要保证音乐教师具有较高的民族音乐素养。在音乐教师的招聘考试中,民族音乐应成为必考项目。这在源头上保证了音乐老师具有民族音乐素养。其次,要进一步开展在职音乐教师民族音乐专业培训,这也有利于他们民族音乐素养的提升,进而可以更好地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另外,广大音乐教师必须从音乐教学发展的视角出发,积极创新民族音乐教学手段,并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以民族音乐《这里是新疆》为例,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先范唱,学生跟着教师逐句练习,最后学生反复练习整首歌曲,教师一边听学生演唱一边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学生,最终让学生掌握整首歌曲的演唱技巧。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很难充分理解民族音乐的意蕴。所以,我们在教学前可以成立民族音乐调查小组,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认真对这首歌曲展开分析,共同研讨传统民族音乐教学方法,通过共同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此同时,音乐教师可以提前熟悉新疆的民族风情,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促使民族音乐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创新教学观念和模式
教学观念和模式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教学观念和模式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有效指导。因此,要想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教师必须转变思想。现代音乐课程中的民族音乐有利于初中生音乐素养提升,教师首先要树立现代化音乐教育理念,并且在课堂上积极拓展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其次,教师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民族音乐教学设计,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讲解民族音乐的内涵。例如在《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民歌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这首歌曲的主题,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陕北风光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利用歌词中“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的描述,把学生带入群山起伏、天高云淡的陕北高原之中,让学生体会浓郁的陕北风情。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讲述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体验歌曲中蕴含的红色文化,让学生通过朴素的语言理解民歌,唱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深情。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感受民族音乐中独特的地方文化气息,深刻理解民族歌曲内涵,进而实现民族音乐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
(四)注重在音乐学习中引导学生
在初中阶段的民族音乐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民族音乐知识,更要从传统民族音乐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传承与弘扬民族优秀音乐文化。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融入民族音乐的世界,让学生在浓郁的民族音乐氛围中,体验音乐中蕴含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进而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民族音乐。另外,教师在授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要对教学中涉及的民族音乐进行全面调研,收集民族音乐作品的背景资料,充分理解其内涵。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把这些提前准备好的信息传授给学生,从而可让学生在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极富感染力的审美体验。例如,在学习《骏马奔驰保边疆》这首歌曲时,音乐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相关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骏马奔驰保边疆》是我国什么地区的音乐?作者是谁?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播放蒋大为演唱这首歌曲的视频,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跟着视频学习,逐步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曲谱。课程最后可以展开师生合唱,使学生加深对歌曲主题的理解。
(五)实现音乐课堂的生活化
民族音乐大多根据地方民歌改编而成,因此生活气息极其浓郁。在初中阶段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可以让初中生养成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生活和实践是民族音乐创作的源泉,民族音乐包含着民族的发展历程和人民日常生活体验。学生只有用心聆听和感受,才能深刻理解民族音乐的精神意蕴。同时,欣赏民族音乐也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善于构建生活化的音乐课堂。在教学开始前,教师要向学生讲述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诞生的环境,让学生在充满民族生活气息的环境中学习民族音乐。例如,在学习《美丽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时,教师首先要渲染生活化的气息,激发学生对千里草原美好风光的向往。鉴赏这首民族音乐作品,需要更好地了解草原景色。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美丽草原我的家》的创作背景、作者对大草原生活的体验、草原人民热情好客自由不羁的生活态度讲述给学生。正是因为作者深刻体验过草原的生活,他才能创作出《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样充满民族气息的歌曲。由此可见,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并对生活进行深刻体验,才能把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创作出来。学生们在欣赏和学习民族音乐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加强对民族地区生活的了解,比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欣赏《在那遥远的地方》《掀起你的盖头来》中蕴含的浓郁西北风情,然后再进入具体的学习环节。在生活化的音乐学习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体验我国不同民族的生活。
三、总结
综上所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会促进音乐发展。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其中。这是对我国优秀音乐文化的继承,也有利于培育初中生优秀的民族文化素养。同时,这也是民族音乐永葆青春活力的重要方式。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学习民族音乐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以及民族自豪感。这也为他们日后进入更高一级的音乐殿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