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调度在舞蹈《阳光下》中的深层表达

2021-11-12刘胤廷

戏剧之家 2021年25期
关键词:水袖藏族舞台

刘胤廷

(西南民族大学 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一、舞蹈《阳光下》调度分析

(一)作品梗概

舞蹈《阳光下》是国家一级编导梅永刚创作的藏族男女群舞,首次亮相便荣获四川省第九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并选送至全国,笔者有幸作为演员参与其中。该舞蹈作品通过极强的情绪对比和段段分明的结构布局,深刻表现了藏族人民在党的金色光辉照耀下,从苦寒落后的旧时代走向社会主义新时代,阳光下,藏家儿女舞起幸福延绵的水袖,欢庆盛世,藏家的幸福千年万年代代相传。

(二)调度的特征

舞蹈中调度常见的说法有构图、画面、队形等,主要指舞蹈中的所有运动方向、运动路线和整体画面。调度在舞蹈作品中兼具外在的直观欣赏和内在的情感表达,其流动变化的方位、角度、空间、速度、力度都是以人物内心情感作为出发点,形成带有情感趋向,能够唤起艺术想象力的空间形态。舞蹈《阳光下》的调度与作品主题思想环环相扣,多以“穿插式”进行调度变化,好似手握一把珍珠,用不同的力度将其抛出散开,形成与上一画面顺承连接的新调度。穿插路线多为复合路线,几组舞蹈演员同时在横线、竖线或斜线上穿插,使穿插的舞蹈演员与相对静止的舞蹈演员形成高与低、强与弱、线与面、动与静的力量对比,扩充调度的层次感和饱满度,进而与舞蹈前半段沉重艰难、后半段丰富热闹的舞蹈情绪层层呼应。舞蹈《阳光下》调度的外形可以看到整齐一律的规整性、平衡对称的形式美、多样统一的和谐感,通过调度的构建渲染环境氛围,以环境氛围形成情感张力,以内在情感衔接作品主题,使调度与作品内容达到一脉相承。

二、舞蹈《阳光下》中调度的功能

(一)推进叙事情节

舞蹈是时空艺术,舞蹈的叙事是在时间的流动和空间的造型中完成的,时空中构建的图形形成一种表达媒介,调度成为舞蹈物化形态的骨架,推动叙事情节的发生。舞蹈《阳光下》的结构布局划分为“苦寒中”和“阳光下”两个部分,中间的转折点为“太阳升起”。第一部分“苦寒中”主要表现“期盼阳光”与“等待阳光”;第二部分“阳光下”是主题内容,塑造“拥抱太阳”“劳作游戏”“欢庆新生活”的舞蹈景象。舞蹈《阳光下》前后段环境背景反差较大,情节的转换必须通过一帧一帧的调度画面来传达舞蹈意境和人物心绪。第一部分“苦寒中”,调度运用主要在一度空间和二度空间,特别强调“行走”与“滚动”的重复性,传达藏族人民“生活艰难,渴望阳光”的舞蹈语汇,并且在调度变化的节奏、强度、多样性上有意识地拉开了“期盼阳光”与“等待阳光”的情感层次,流畅圆润地过渡到“太阳升起”段落。表达“太阳升起”时,舞台前区台口处是横向设计,呈现高低不同、造型各异的聚集形象,舞台后区中央用“围圆”并向上连续抛黄色水袖组成“太阳”的形象,使舞台产生两个空间,即“太阳”和“看着太阳升起的人”,推向舞蹈《阳光下》的第一个情绪转折点。在推进主题段“阳光下”时,调度形成不规则的自然状态表达,在“劳作”和体育游戏“格吞”中营造一种人民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把轻松愉悦的氛围再推向更高亢、激情的高潮段和结尾段。用舞台空间“从无到有”“从静到舞”的视觉对比,连续烘托。男女在舞动水袖的行进动作中反复交错形成同心内外圆,气势恢宏,在人与人穿插、环绕、翻身、旋转的丰富变化中,戛然而止,形成满天星散状定格造型,达到情感宣泄的极致。舞蹈《阳光下》调度的表现形式推动叙事情节的发展,决定着作品寓意传达的准确度。

(二)表现情感张力

情感表达是舞蹈作品的生命线,苏珊·朗格说:“艺术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它们所表现的正是人类情感的本质”。舞蹈《阳光下》正是寓情于景,在叙事情节中抒发苦难生活里的艰难坎坷,幸福生活里的炙热欢腾。舞蹈中的情感表达不是恍惚飘渺的,而是可感的,有共鸣的情感,情感表达作为调度设计的依据要素,情的冲动表现为力的活跃,情的起伏表现为节奏的变化和方位的着落。舞蹈《阳光下》中调度传递出的情绪感染张弛流畅,例如发展段所有演员满天星铺满全场,双膝跪地,双手水袖打地快起快落,以简单重复的地面动作诉说了一种“渴求阳光”“期盼阳光”的群体共同心理语言,营造了“阳光”到来之前的愁苦状态。等到“太阳”从远处冉冉升起时,所有女演员在金黄色水袖的衬托下化作一轮圆日,然后呈点状向前散开,配合脚下的点状节奏和上身舞动的水袖,从后向前强烈的情感冲击力烘托出一群热情洋溢的“太阳姑娘”,展现“太阳”的光芒四射。更值得探讨的是舞蹈《阳光下》中调度的方位处理,有效运用演员重新上场时的着落方向,不断为舞台输入新鲜的舞蹈形象,产生舞蹈画面层次丰富、应接不暇的视觉效果,极大限度地扩张情感表现力。就像“牧羊姑娘”与“羊群”出场时,“牧羊姑娘”从舞台正后方跑“V”字型到上场口方向呼唤“羊群”,紧接着“羊儿”们从上场口前后错落依次上场,“牧羊女”融入到“羊群”自由行走,最后“羊群”滚地围向“牧羊女”,勾勒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牧羊场景。调度的方位设计也使舞蹈中“红墙”的形象产生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群男演员从下场口方向侧身单手上下摆动小臂舞起水袖,有序地拉出横跨舞台两端的“一面红墙”,形成通往舞蹈高潮段的情绪连接线。舞蹈《阳光下》调度的方位错落有致,使调度结构呈现一个失衡至复衡的转换过程,观众在复衡的调度中产生审美满足感与情感共鸣。

(三)营造舞蹈意境

舞蹈作品中的意境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结合其他艺术手法,创造出的一种情景交融,能够引发观众艺术联想和艺术想象的艺术境界。意境的创造与调度空间的留白、充盈,以及如何充盈、何时留白密切相连。在一开头,舞蹈《阳光下》通过各组似雕塑般的造型和点状的表演特写,塑造一幅寒风中威武挺拔、气势宏厚的藏族人民。造型分别是上场口两组:一组是两人在地面环抱取暖,一组则是五人站立成排的斜线;下场口三组:从后至前分别是三人站里相拥,两人背对跪坐,一人在地面吸腿抱团身。舞台后区的演员是不规则分组站立造型,整体调度呈一个三角框架,三角的尖头是一个五人紧凑造型:两人在低,三人在高。音乐响起的时候,舞台前区的演员用“颤抖”“跺脚”“挤动”等生活化动作表现寒冷;舞台后区的演员则似雕塑般屹立不动,沉稳而庄重,同时两个演员用寒冷的状态在人群中横向穿过。在“寒风呼啸”的氛围铺垫中,舞台后区的人迈出深沉而厚重的步伐集中到三角尖头,其余人向后转头望向似“珠穆朗玛山”般的涌动人群。舞蹈开头既有人与人之间叠加的厚重感产生的民族气质,也有造型与造型之间拉开的空隙感渲染出时空交错的寒冷感,生动地表现了“情”“形”交织且层次丰富的“高原寒冷”意境。另外,舞蹈《阳光下》的劳动段丰富多彩,运用双横线、并列斜线、男女搭配的满天星调度,模拟再现的动作姿态,充实有序地展现了“拾牛粪”“摘花椒”“筛青稞”“打场”的劳作场景,将观众置身于“阳光下”劳作丰收的愉悦图景。舞蹈《阳光下》中的意境虚实结合,触发观众产生以景寓物、以物传情的情感激荡。

三、舞蹈《阳光下》调度的文化内存

(一)关于“圆”的审美意识

舞蹈《阳光下》中关于“圆”的调度特征鲜明,除了以“转经筒”形象和大高潮“同心内外圆”的框架画面出现以外,对水袖的空间运用多集中在舞动“立圆”上,并且所有的调度转换都伴随着身体的转动作为调度“关节点”。“圆”在舞蹈中有着屡建奇功的神效,在藏族舞蹈中,更体现了一种祈祷幸福吉祥、万物圆满的思想意识。藏族人们的“圆美”思想,在原始的雏形期,是人们自我力量的弱小而拜服于自然的威力之下,对天体和太阳的崇拜敬仰。后来逐步渗透到生产生活中,“圆”与“轮回”的意识形态对应相连,成为每日不可或缺的精神信仰。舞蹈《阳光下》中运用调度“圆”强化作品的民族文化特征,传达藏族人民对新时代新生活的美好祈盼,与藏族人民“喜爱圆、创造圆”的精神追求和谐统一。

(二)民族文化的厚重感

藏民族是一个具有浓郁历史宏厚感和深厚文化形态的古老民族,它浓郁的历史宏厚感来自这个民族残酷辛酸的发展史,它深厚的文化形态得益于藏族人民世居雪域高山之巅的独特地理环境。藏族文化的厚重感折射在舞蹈作品中,需要多层次、多方位、多空间的调度场面,来增进调度的饱和感。舞蹈《阳光下》共有37个舞蹈演员,几乎多于一般群舞演员的一倍,编导有效利用足够多的演员数量来展开调度设计,使舞蹈画面有一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视觉效果,“波”与“波”之间摩擦出推波助澜的情感火花,推动舞蹈情节的发生。从历经苦寒的农奴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党的阳光、社会主义的阳光、大自然的阳光,给西藏人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感恩这来之不易的“阳光”。因为,受过苦寒的人最知道阳光的温暖。

注释:

①[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 年,第7 页.

②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9 年,第171 页.

③林继富.藏族圆美思想浅论[J].西藏族艺术研究,1993 年03 期.

猜你喜欢

水袖藏族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The Light Inside
Singing the Changes
SINGING THE CHANGES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演变》《藏族少女》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曾凤飞:水袖轻拂的《远·近》恭王府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