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淳阳腔目连戏谈濒危小剧种之传承
2021-11-12陈晓菡
■陈晓菡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百花齐放,除了具有代表性的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大剧种外,各种小剧种如星光璀璨闪耀在戏曲的天空。但随着时代科技进步,文化娱乐方式的多元化,人们的审美观念随之变化,传统戏曲艺术受到严重冲击。据调查,我国原有的三百余个小剧种,2/3面临或已经衰亡。其中一些未留下任何影音资料,勉强留存的,大多数存在着后继无人、资金短缺、技艺失传等困难,有些剧种虽已被列入省市级甚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但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高淳阳腔目连戏也是濒危小剧种之一,自2006 年申请省级非遗项目以来,虽然已多次被重新搬上舞台,但现状仍不容乐观。客观现实给濒危小剧种带来了严峻挑战。是墨守成规还是与时俱进?是所有濒危小剧种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高淳阳腔目连戏现状
高淳阳腔目连戏是高淳独特古老的剧种,据考源于元代,曾被誉为“百戏之祖”。它的舞台表演艺术、唱腔、曲牌、尤其“武场”杂技,为后来昆、徽、京等中国戏剧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石,其中的“高腔”、“高拨子”分别被徽剧、京剧所吸收,其生、旦、净、末、丑、外诸多角色亦已成为中国传统戏剧的固定角色。目前有记载的最后一次公演在1947年,解放后已停止公开演出,1958 年10 月,江苏省戏校举办目莲班,1960 年解散,到目前已有五代传承人,但几乎已去世,知情者甚少,其唱腔、舞台艺术濒临失传之危,“武场”特技表演已经完全失传。近年来,高淳文化部门采取了各项措施对其进行研究、重现,开展工作如下:
1.整理搜集档案,留存编印资料。从各方寻找搜集目连戏剧本、曲谱等原始资料,建立阳腔目连戏史料、文案、数据库存,整理、编写阳腔目连戏史料、开展理论研究,在南京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编印出版了简本《高淳阳腔目连戏》一书,已复排的折子戏也都留存了影音资料。
2、复排折子戏,参加比赛展演。组织专人在全区范围内深入调查、采访录音,2006年,以清代手抄本为依据,编写《叫花子打摊》折子戏,使中断60年的高淳阳腔目连戏重返舞台,并在上海等地展演。2013年复排《七仙女送子》,在高淳博物馆向观众播放,2017年此戏参加第九届南京市群众创作文艺调演,获得表演金奖和创作奖,2019 年复排《龙女试节》参加2019 年南京市群众文艺创作大赛,获得表演和创作三等奖,2020年至2021年南京市百名文化人才—阳腔目连戏项目又将《龙女试节》进行了改编提升,加入了民乐伴奏和音乐间奏,使其内容更丰富,剧情更合理,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正能量,弘扬孝文化,全新亮相后获一致好评。2021 年改编新排《张母教子》参加首届南京市公共文化“星辰奖”群众文艺创作调演。
3、尝试新传播方式,吸引年轻人群。已将高淳阳腔目连戏《七仙女送子》制成漫画,期望通过漫画以时尚的方式青年人群中传播,提升古老戏曲的吸引力。
二、从高淳阳腔目连戏看濒危小剧种传承创新之难
虽然高淳文旅局已采取了以上积极措施,但仍没有改变高淳阳腔目连戏的濒危状态,其面临的传承与创新的困难既有小剧种共性问题,也有其自身个性问题。根据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的戏曲“传承”与“创新”的概念。“传承”,注重对剧种的抢救性保护,追求剧种发展脉络的延续。“创新”,属于动态的保护,要求契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融入当代观众,反映现实生活。传承与创新如戏曲繁荣发展的“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1、传承之难——人才断层与生态缺失
对于小剧种来说,大多存在人才断层现象,“每一分钟都有一个老艺人去世,每一分钟都有一种民间绝技在消失”,高淳阳腔目连戏也是如此,传承老艺人几乎全部去世,真正亲眼见过当时此戏的人越来越少。而因为此剧种要求演员既懂高淳话又会戏曲念白表演,不仅文戏演员难寻,武戏演员由于在此之上又要求武打、杂技功底,更是奇缺,涉及武戏的复排也是因此而搁置。在近年复排的《七仙女送子》《龙女试节》中担任主角的夏小玲女士,同时也是高淳民歌传承人,可以说是极少数较能把握其中唱腔韵味的主演,而其他角色多来自业余戏曲爱好者,特别是年轻演员对此缺乏深入理解,只能通过有限的资料去揣摩,凭想象接近原貌,其表演很可能杂糅着其他戏种如越剧、锡剧的风格,唱的是否原汁原味,只能打个问号。
除了传承人断层,观众的缺失也严重阻碍传承,"戏曲艺术是平民艺术,是一种直接面对人民群众进行现场演出的特定综合艺术,失去了观众,就失去了戏曲艺术存在的价值与根基。”在中断半个多世纪后,由于当代审美和过去差异过大,观众基本没有主动选择此濒危剧种欣赏的意愿,因此戏种的复苏就需要从零开始重新培养观众。
另外,由于戏曲文化的孕育与“农耕文化”有关,农耕经济的退出导致了与此相关的宗教民俗祭祀日渐式微,造成了表演的生态环境的缺失,许多剧种如目连戏对宗教民俗祭祀的依赖性,决定了它在解放后丧失了原表演的生态环境和原功能的存在意义。时代的发展使濒危剧种失去生存土壤,导致现在目连戏淡化了原有的宗教祭祀功能性而只剩下审美娱乐等其他功能。
2、创新之难——守与破的两难境地
小剧种都有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质,这既是成为本剧种的关键也是也是限制其流传创新的重要因素,是把双刃剑,维系特质就继续可能只在自己小圈子内交流,但突破却也面临着被改得四不像或与其他剧种同质化的尴尬。对高淳阳腔目连戏来说流传创新主要受制于以下方面:
(1)地域方言限制
《礼记·曲礼下》:“五方之民,言语异声”。稀有剧种是地域文化的产物,也受其制约,方言与普通话的相似程度决定了它所能被理解观众人数的多寡。高淳阳腔目连戏说唱均采用高淳方言,高淳话堪称汉语言活化石,深奥难懂,不要说外地人听不懂,本地也有山乡、圩乡之别。非本地观众不看字幕,基本理解不了,其中特别的俚语俗语,即使翻译过来也感受不到其中妙趣。在培养传承人方面,方言也有巨大限制,几乎“非高淳本土人不能”,故而人才资源有限,难产生有影响的表演艺术大家。可以说高淳方言既是高淳阳腔目连戏中的最鲜明的特色也同时是其能够“走出去”的最大障碍。
(2)表演形式限制
高淳阳腔目连戏保持着原始戏剧的伴奏形式即“一唱众和,锣鼓节音,不被管弦”。虽有“众和”,但其”不被管弦“的重要特征导致大多情况演员单凭嗓音支撑,许多地方近似清唱,不似现代戏曲,有胡琴拖腔或其他音高乐器衬托,演员容易疲劳,舞台效果也易单调。十几分钟、二十几分钟折子戏的剧情进展和快节奏电影歌舞的强大刺激相距甚远。但若打破这种“不被管弦”的特点,加入托腔乐器,排出新目连戏,却也有可能失去了质朴的韵味,定会人有质疑这是否还是真正的高淳阳腔目连戏。这也是众多小戏种面临的的矛盾,如果按现在人们常说的改成“表演程式京剧化、舞台样式话剧化、化妆造型越剧化、音乐配器交响化”的戏曲样貌,就无可避免出现地方特色弱化的现象,而作为剧种存在的艺术风格独特性最大价值有可能被抹杀。
(3)内容题材限制
康保成的《傩戏艺术源流》一书中曾提到,宗教仪式到戏剧仪式是中国戏剧发展史的一条潜流,濒危剧种与宗教仪式戏剧、乡土祭祀戏剧等戏剧形态关系密切,由于高淳阳腔目连戏本就是演给人、神、鬼共“看”的宗教戏,表演中伴随着多种仪式,如“埋嘴”、“教供老郎神”、“跳五猖神”、“祈年”等,其中甚至不乏封建迷信成分,这部分内容与现代社会有些格格不入,因此新中国成立后,正是其宗教性内容,限制了它的公开演出。而表演情境限制这点基本已经打破,现在的表演不存在没有依附于宗教仪式的活动,大多是纯粹的展示交流表演。
三、在新时代挖掘小剧种价值,彰显小剧种风采
廖奔先生所言:“中国当下的任何地方剧种,无论它的覆盖面、观众群、影响力大小,也无论它的历史长短、积累厚薄、特征强弱、美学形态完善与否,都具备同等的人类文化样态价值。”任何小剧种都曾有辉煌的历史,它们的存在,为多元文化格局贡献自己独特的文化式样,对它们的研究也可以给其他剧种的保护和创新以启发。小剧种是最贴近百姓的剧种,是反映当时人民群众思想生活的一面镜子,记录了当时当地的生活、精神状态。如高淳阳腔目连戏从形成到鼎盛,在高淳有着700 多年的发展过程,集中反映了元、明、清以来的高淳乃至江南地区得社会风尚、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其价值突出表现在历史人文、审美娱乐、旅游经济、思想教育价值等几个方面:在历史人文方面、具备了宗教、民俗、语言、音乐、戏曲、服饰等多维度的学科研究价值;在审美娱乐方面,对观众来说,濒危剧种充满了新鲜的泥土气息,精美的服饰、化妆、道具,其优美的唱腔、委婉的曲调,可听、可观、可赏,能带来全新的体验;在旅游经济方面,作为非遗承载的文化价值是文旅融合的重要资源,在旅游活动中它还可以作为一种输送到他乡的文化资源展示异域文化魅力;在思想教育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蕴含着很多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戏如人生,道尽善恶美丑”,如高淳阳腔目连戏中教人行孝积德、鼓励艰苦创业、讽刺资婪吝裔的故事,很多观念仍然具有正能量,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利于人与社会的和谐。
小剧种的非遗保护是个系统工程,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所说,“保护”是指“使非遗有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非遗各个方面的确定、存档、研究、保护、宣扬、传承和振兴等。”是一系列的庞大的文化复兴工程,而我们不仅要挖掘已有价值,更要在新的时代中赋予它的新价值。作为每个小剧种当地的文化部门应提高认识,保障专项经费,成立专门小组,制定计划并着眼落实。戏曲剧种的传承,重点是要做好溯源、整理和保护的工作,把传统剧目的复排整理、各类戏曲人才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并在新时代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中加强宣传推广。对此保护濒危小剧种的建议措施如下:
1、以史料文献为依据,深入调查研究
深入调查,收集文献资料,对已有的包括书籍、剧本、乐谱、影音资料、史料记载、文论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编纂地方剧种志书手册,为后世保存真实可信的文字资料,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文化部门与教学科研单位合作,进行多维度的宗教、民俗、语言、音乐、戏曲、服饰学科研究,例如高淳阳腔目连戏,可以进行地域性高淳文化研究、研究其宗教、民俗、历史、方言,也可以和其他目连戏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是为进一步复原、再现提供理论支撑,也是对超越戏曲和艺术的文化生态系统的深入研究,从而对濒危小戏种的保护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以培养青年为重点,打造传承队伍
传承说到底是人的传承,不光是演员队伍,也包括幕后的导演、编剧、编曲,唱腔设计、乐手鼓手的传承培养,是整个班底的传承,应选择既有意愿,又兼具基本素质条件的苗子进行着重培养。高淳阳腔目连戏方面虽然形成了一套较为稳定的班底,但其中编剧的汪士延,唱腔音乐设计的陈九林两位老师年事已高,进行伴奏的原高淳锡剧团乐手,大多也已七十多岁,年轻一辈中能胜任的几乎没有,而这些幕后人员的培养比演员培养更加困难。若能注重对老艺术家的关怀,给予适当奖励,使其得到认可,并为其传承与弘扬非遗传统文化搭建坚实的平台,充分发挥其艺术才能,培养接班人,则有望使高淳阳腔目连戏后继有人。
3、以坚持传统为特色,合理探索创新
小剧种要处理好传承老戏和创排新戏的关系,传承性复排尽可能再现原貌、复刻历史,而编创新剧则需要把握好维持个性与改革创新的关系,谨慎探索如何在维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如高淳阳腔目连戏就应研究如何在题材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适度改编、优化情节、紧凑剧情,在服装、声腔、伴奏场面上更加考究等,从而提升艺术感更符合现代审美,努力打造精品。
4、以文旅融合为契机,促进交流发展
小剧种的文化表征与本土的地方特色相协调,其独特的语言、民俗、仪式会唤回人们对文化之根的记忆与寻觅,它是同一地域文化持有者一种身份认同的载体,也是凝聚乡愁的文化符号,是远离乡土故居的人的根和魂。文旅融合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将其嵌入旅游业,其本身具备的旅游经济价值也可通过新市场化的推广方式和渠道得以彰显。
(1)建设阳腔目连戏非遗馆、艺术博物馆、体验馆或档案馆,在保存相关史料、服饰、画片、传承人等档案资料同时,也将部分资料陈列和展示功能,在体验馆或旅游景区播放高淳阳腔目连戏录影,利用高淳原有戏台尤其是有一定历史意义的戏台,在特定的时节结合民俗一起再现当时精彩的片段,形成旅游亮点。
(2)与其他形式融合,开发非遗特色文创产品、旅游产品,特别是用一些新颖的形式吸引到部分年轻人群。如设计可爱的目连戏人物形象,将经典剧目的故事做成卡通影片、漫画,让小朋友从小就熟悉家乡的高淳目连戏剧目,培养对小剧种的喜爱,也可以融合本地已有非遗如羽毛扇、木雕、织绣等,设计成新的非遗文创产品。
(3)多进行小剧种交流展演,“引进来,走出去”。比如参加各地的小剧种展演,或在当地组织自办小剧种展演、小戏节等活动,如在江苏昆山“百戏盛典”活动、中国滨州·博兴非遗(稀有)剧种小戏展演等,都是通过增加展演促进交流,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并从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
5、以数字化网络为媒介,加强普及宣传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 年下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要"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现代文化传播,需要借助现代传媒手段,实现"最古老”和最现代的有机结合,要有意识运用当时流行的平台媒介拉近古老小剧种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如运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展现精彩片段,在微信、微博、网站上进行宣传介绍网络直播,加强包装,依靠融媒体,着力打造传统文化跨界传播,大大拓宽原有传播半径,培养多层次兴趣人群,让人足不出户也可以领略小剧种的风采。
应该说,濒危小剧种的复兴都面临着种种的困难,但为了给后辈留下延续乡土文化的根脉,让优秀传统文化不至于中断,就应脚踏实地、不断探索,守护小剧种之“根”,努力让濒危小剧种受到滋养再度繁荣,从而见证坚守与传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