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新媒体在5G时代的思维创新与价值重建
2021-11-12刘静怡
□ 刘静怡
广电媒体的兴衰是当前新闻传播领域谈论较多的话题。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截至2019年,我国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20661万户,占家庭总用户数为46.22%,而这一比例在2010年还是41.60%。从数据来看,对于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担忧并不多余。
互联网社会智能手机、短视频、直播和电子游戏等媒介形式层层渗透催生了“场景化”为特征的信息接收模式。虽然物质生活水平在提高,广播电视和有线网络作为传统媒体的普及率达到了99%以上,但使用率的增速明显不及新兴媒介,正如保罗·莱文森所概括的媒介进化规律“玩具、镜子、艺术”那样,广播电视产业似乎沦为了见证时代的艺术,发展到极度饱和的后期。但莱文森也乐观地认为每一种媒介在被新的媒介所继承发展的时候并不会消亡,而是由于其特殊的需求满足能力进入到一个小范围的生存环境中。因此完全有理由相信,广播电视行业不可能被取代,在5G的思维创新与价值重建下,还将进化为弥合现有需求空缺的技术形式。
传统媒体思维的消逝:竞争与合作并行
中央统筹推动内容与形式创新。一是技术塑造新形式。自从2019年6月5G正式商用,中国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就同三大运营商加入了最先进网络技术的实践竞争中。技术能够解决的是媒介形式创新的问题,此前,有线广播电视行业充分利用技术和资金等优势,大规模推动IPTV、直播卫星户户通等广电新媒体形式,成效显著。截至2020年底,我国IPTV用户数已达到3.15亿户,同比增长6%,IPTV作为4G时代的产物,在5G时代只会更加普遍,结合其他细分功能塑造出新的媒介形式。
二是流量与内容的博弈与合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演进,传受双方思维与价值观的更迭,媒介产品准则也在不断摇摆。传统媒体时代,内容为王是一种定律,随着Web2.0进入下半场,社交媒体与智能算法大推送导致了流量为王的格局。从拉斯韦尔的5W模式来看,内容为王代表的是传播内容的高质量,而流量为王是指吸引受众。从逻辑上来看,两者并不矛盾,可以结合媒介形式的升级而相互促进。
2020年,最甜记者王冰冰和天真帅气的藏族小哥丁真这两大“顶流”的“轰炸”让人感受到主流文化与眼球经济的交融。王冰冰作为央视记者起初只在主流媒体出镜,后来逐渐被网民发现,成为社交网络的流量网红;而丁真进入大众视线,是依靠短视频平台的粉丝,他的形象通过青年亚文化的话语实践形成反向议程设置,赢得官方的认可。
同他们类似的,还有央视打造的许多IP:转行拍Vlog的康辉、诗词才女董卿……央视不断打破传统媒体的刻板印象,主动创造机会吸纳、收编亚文化,迎合新生代需求。除了个人IP,“央视频”APP的上线和《主播说联播》则代表了广电新媒体开发新受众市场的觉悟,前者旨在打造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用高质量、多元化的内容聚集用户,后者则用通俗易懂的短视频内容提升传播效果。
县级融媒体中心助力差异化服务。一是明确战略定位,打造独特优势。广电新媒体在地方发展过程中,县级融媒体中心潜力最大,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一概念,两年来,全国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从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县级融媒体促进了各个地方广电事业的振兴,关乎民生的公共服务和信息扶贫,令人不能不佩服党中央决策的前瞻性。
尽管辐射范围相比于中央和省级卫视少之又少,但其垂直化和差异化定位服务的要求却远高于前者,一旦做得好,会形成强大的用户黏性。目前,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服务类型可以分为五大类:媒体服务、党建服务、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增值服务,各个单位应从当地社会情况和服务对象的需求入手,创新战略定位,打造独特的接地气的县级服务平台。
随着县级融媒体数量增多,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时有出现,要想解决建号后没内容、没关注的问题,就要从内部人员开始,提升职业素养,树立创新意识,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和优秀的同行比较中提高自己。
二是大数据与算法推动按需服务。尽管不少新尝试源于央视坐拥的强大技术背景,但从现实来看,这种赋能已经普及到很大一部分县级融媒体平台,并且技术红利在由中央向地方持续扩散。提到县级媒体,很多人联想到的是落后的物质条件和专业性欠缺的从业者,现实并非如此。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线了“全国县级融媒体智慧平台”,从技术、内容等层面推动地方广电媒体发展和改革,为地方提供强大支持。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智慧社会”的要求,国家广电总局也相应提出了“智慧广电”的政策。今后,5G通信技术和AI将会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共同落地,推动地方媒体发展,传统媒体自上而下的内容生产分发将会向“按需服务”转化。
场景化思维推动多端融合,客厅经济焕发新生机
移动端:视频直播联动。广电新媒体融入5G时代要从进入智能手机开始,IPTV只能算是客厅经济的初级阶段,在未来,智能手机成为广电的主要市场,也就是要顺应场景化思维,遵循用户的使用习惯。像“央视频”APP那样,开发客户端或小程序,逐步实现投放和适配。除了自己开发的应用软件,以央视为代表的制作团队将优质内容分发给不同的视频播放网站。
家庭端:交互、生态、功能。从家庭端来看,大屏幕在客厅经济继续发展,需要继续深化IPTV的推广和创新。值得关注的是电视端与手机端之间的生态系统维护与交互,电视作为硬件,其配置和功能的不断更新将会决定用户的直接体验感。家庭经济还意味着智能家居和AI智能交互,这些可能都需要在电视的大屏幕上进行主要的操作。因此,广电新媒体要注重对系统和生态的维护,做到硬件和软件相匹配,共同进化。
因地制宜,各区域协调发展
城市:构建智能社会。在较发达的大城市,借助已有的丰富硬件条件和人才优势在智能领域深耕,创新产品并探索投入实行的可能性,目前已有的例子包括广电与智能家居、医疗健康、城市监控等的交叉。基于物联网的发展,“智慧广电”的概念可与更多城市生活交融。
同时,一些具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城市,以北上广深为代表的发达城市更应在智能广电、智能社会方面率先尝试,在物质基础逐步完善后带动市民的智能化意识与素养,并对其他地区展开对口的帮扶合作,战略互助。
农村:物质与文化双重扶贫。一是基础设施与媒介素养。乡镇及以下的广大农村与县级地区仍有很大区别,通信、传媒类基础设施比较匮乏。以电影在农村的传播为例,露天电影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盛极一时并延续至今,在许多乡镇公共场合依然会引人驻足。这一方面说明了线下形式在移动媒体时代依旧具有长久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文化基础设施的不充足。发展农村文化促进广播电视事业在农村地区落地,最迫切的仍旧是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物质基础构成了信息扶贫的首要目标。
文化层面上的信息扶贫必须与物质相结合,否则媒介素养的低下将会让前者的效能大打折扣,但媒介素养的教育最好以一种人性化的方式进行。近年来有学者针对农村地区和老年群体对微信社交媒体的使用,提出了年轻一代向老年一代进行的新媒体“文化反哺”,这一过程中的很多复杂问题需要关注。
二是高雅艺术纳入基层公共文化事业。农村区域缺乏基础的文化公共设施,但不代表不具备传播多元文化的社会条件。进入新时期,电影、话剧早已从小众文化蜕变为普罗大众都能接受的文娱形式,一些原本形式单一的文化形式,如绘画、雕塑、音乐都能与当地本土特色结合,避免曲高和寡,培养热爱艺术、追求审美的风气。
尽管从公共文化事业的角度来说,广电新媒体不是唯一能够发力的主体,但鉴于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的覆盖力,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和相关产品会起到关键带头作用。要做到这些的前提是公共文化事业落地,这要求多部门的积极沟通策划,将农村地区的文艺发展纳入议题,认真贯彻。
结语
上文从中央和地方两重主体、移动端和家庭端两重端口、城市和农村两重区域分别展望了5G时代下“智慧广电”发展,同时,穿插在技术进步中的必然是更高要求的科技伦理和对用户需求的重视。因此,广电新媒体的思维创新与价值重建与技术演进应相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