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升古村落历史文化初探

2021-11-12

名家名作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古村落建筑

侯 可

静升古村落,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以东12公里处的丘陵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11。52’、北纬36。56’,海拔900米。其北依黄土山丘,南望南原笔架山,东有绵山作屏,西有汾河为伴。村落由“九沟一街八堡十八巷”构成。村前盆地开阔,田园漫漫,一条小河由东蜿蜒向西至县城汇入汾河。该村依山傍水,负阴抱阳,土地肥沃,林木茂盛,现实际人口万余,自古为集镇所在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古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静升古村落的形成与发展

静升,古名旌善。据说“旌善”之谓,与春秋时期晋国名臣介子推发生在这里的故事有关,即为旌表介子推善行之意。后来,只因当地方言“旌善”与“静升”语音相近而逐渐演变为“静升”。

(一)静升古村落草创的第一阶段

静升村北面有在当地著名的九条沟:富足沟、西沟、东沟、肥家沟、道左沟、阎家沟、孙家沟、十字瓮门沟和杨树沟。这九条沟深浅不等,由西至东排列,跨度长达五华里。其方位均为南北走向,向北,沟沟延伸至凤凰台、鸣凤塬、栖凤塬、凤鸣岗一线;向南,沟沟又汇达于五里长街,形成静升古村落的标志之一。若要了解静升古村落的形成与发展,首先得从这九条沟说起(以下简称“九沟”)。

相传在很久以前,静升河谷为一片茫茫的“沼泽王国”。其北边连绵起伏的黄土山丘含有九条沟,沟内零零散散住着一些山民。其居穴均为靠崖璧挖掘的土窑洞,居民们皆以在山上垦荒自耕为生。不知过了多少年,九沟内的居民日渐多了起来,至于其姓氏及其生活、生产、繁衍等信息,自有史以来没有留下任何记载,也不知九条沟早年间有无名称,当然更不可能有“旌善”及其后来的“静升”村名一说了。很显然,“九沟”是后人根据九沟的地理方位及人为的变化等因素命名的,而“旌善”之村名,与晋国忠孝名臣介子推的故事联系在一起,则不仅可能,而且十分可信。

如果依据九沟内的土窑洞(包括一些已毁的土窑洞遗迹)和九沟外建于宋咸淳元年·蒙古至元二年(1265)的后土庙及建于元宁宗至顺三年至慧宗至元二年(1332—1336)的文庙分析,约在元末明初,静升的村落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人口数量自然也不在少数。因为当时国内的几次移民潮致使由北至此的大批流民居无定所,选择在九沟落脚是很符合情理的事情。

从可以查到的姓氏和宗族看,当时村中最早的有南、肥、阎等几个姓氏,但他们后来在宅居营建上则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倒是南姓中有位名叫南塘的先辈,不知是南姓第几世,元时在村里修建文庙时发挥了很大的主导作用。可以说,当时如果没有南塘的力主,文庙的修建或许会夭折。因为元至顺二年(1331)八月文宗驾崩后,朝中的专权者,为知枢密院事、加太傅、封浚宁王兼奎章阁大学士伯颜这位蒙古大臣,由于其骨子里存有蒙古族唯我独尊的狭隘意识,便在至顺三年(1332)年末,力主朝廷下旨废除科考。加之,这一年恰巧一直扶持修建文庙的冉大年知县离任,且村中供给学堂的庙田田租又被改充为军费,致文庙的修建无法进行而濒于夭折。在此情形下,所幸有南塘先贤挺身而出,顶住重重阻力,毅然决然率村民一道,历经三年的时间建起了文庙。

在南、肥、阎等姓氏之后,村里又相继迁来三家王姓。由于三王迁来的时间不同,村人便根据其当时居住的方位分为西王、中王和东王。其中最先移民过来的是中王氏,但因后来家族人丁不旺,一直没有形成势力。稍后是西王氏,于元皇庆年间(1312—1313),从灵石县禹门外的沟营村(今灵石县南关镇沟峪滩村)迁来定居在村西。据载,该家族从五世起,人丁渐渐兴旺起来,至六世族内分为金、木、水、火、土五派,并由农及商。至天启年间,其商业规模已是“逐利湖海,巨资万千”,成为乡里首屈一指的大商贾。至明代,该家族凭借其殷实的家底,在村西建起一座凝固堡和一座宗祠,并与张氏家族合伙创建了里仁巷。后来至清康、乾、嘉,其族业达到鼎盛,先后又在村中营建起“四巷”“五堡”“四宗祠”。截至清嘉庆年间,共拥有“五巷六堡五宗祠”住宅群,总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成为村中营建最多的家族。东王氏于元末从介休南城村迁来定居在村东,其族内虽以仁、义、礼、智、信也分为五支,但后来的综合实力却远远不及西王,且在村中营建的住宅也仅有村东不大的一块地盘。此外,还有张、李、孙、祁等小姓氏,最初都在九沟及其沟口居住。如果推测不错的话,九沟内的土窑洞和沟外的后土庙及文庙就是该村最原始的村落雏形,可以划分为村落草创的第一阶段。

(二)静升古村落创建的第二阶段

村中除两座文笔塔及部分建筑始建年代不详外,其“一街”“八堡”“十八巷”以及各类大大小小的庙宇(不包括后土庙与文庙)和标志性建筑,基本上为明清时期的杰作,我们可以把它们划为村落创建的第二阶段,具体有三大标志。

1.“一街”的拓展

有关史料显示,静升村是明清时期随着九沟内人口的日益增多而逐步向沟外发展的。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时期,特别是明末清初,九沟内的宅居已不再是单纯的土窑洞了,而是每条沟的平地上都建起了一定数量的青砖窑洞及瓦房,并且各自沟内的生活生产设施,如石碾、石磨、深井、打谷场等也基本配备齐全。但突现出来的问题是,随着宅居的不断增加,沟内的宅基地明显减少。基于此,村落向沟外拓展便成了定式。随之,在当时九沟列位主事与几个大家族的倡议下,举沟内及沟口的住户之力,开始了沟外沼泽地的治理,经过数年挖河道、筑河坝的连续滚战,造出了后来大片的田园和宅基等用地。所谓“一街”(即东西五里长街),就是村落向外扩建的第一个标志。它不仅联通了九条沟,而且成为村落后来宅居和各类建筑发展的中心。

从现在村中的格局看,这条五里长街,东起于三官庙的老槐树下,西止于关帝庙的出村瓮门口,明清时期所建造的堡、巷等宅居及庙宇,皆分布在其南北两侧,北面因与九沟相连,建筑居多。自古有人将其比作鸣凤塬北山下的一条巨龙,即头东尾西,弯曲的街道为龙身,两侧对称延伸的沟道与巷道为龙爪。如此形象的比喻,倒颇有几分吉祥的意味。

据考,五里长街最初的建筑寥寥无几,街道两侧只有西王氏、东王氏及张氏等有钱人家临街修建的几座店铺、宗祠及三四家客栈。街道都是沙土路面,每年秋夏雨季发洪,常是泥泞不堪。进入清代以后,随着街道两侧的建筑增多,街道由西至东才逐步铺为鹅卵石路面。据说西街的路面铺设早于东街,而西街的投工,一说是西王氏独家出资所为,一说为几家商户集资合伙投的工,现在已无从考证。但从史料中可知,街面商铺的规模,时至清乾隆和嘉庆年间才形成气候,各类铺面发展到三四十家。

2.“八堡”的创建

就建筑而言,“一街”的商铺与村中所建的“八堡”,基本上为同一时期的杰作,而且村中的建筑及所形成的格局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

据史料记载,明代成化以后,山西境内由于北方土鞑的不断侵袭,致由北向南沿途的村寨曾一度连年笼罩在战火的阴霾之下,为防御流寇和盗匪的骚扰,各村寨的建制多采取筑堡连巷的措施加以防范。那么,作为地处交通要塞的静升一带自然也不例外。也就是从这一时期起,村中或聚族或聚村人而居,先后营建起了8座堡子。

8座堡子分别为:朝阳堡、恒泰堡、凝固堡、崇宁堡、恒贞堡、拱极堡、和义堡、视履堡。它们围绕五里长街,有的建在山上,有的建在山下。其中朝阳堡是村中最早的一座堡,建在村东杨树沟和十字瓮门沟之间的山梁之上,早期叫静升堡,后因地处村东,故而俗称“东堡子”。据明万历版《灵石县志》记载,“静升堡在静升北山上”,因当时路径静升的千里陉古道直通介休,“往年虏易长取”,由此筑堡,“今足以遏其冲云”。该堡为明正德之后由村中中王氏家族创建的,总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因其建筑年代较早,所以有“先有朝阳堡,后有静升村”之说。不过,对此在静升村还有一种说法,即“先有张家槐树底,后有静升村”。据推测,这可能是因为明时静升村以文庙为中线实行分社而治引来的说法,即朝阳堡在村东,隶属于东社;张家槐树底在村西,隶属于西社,两处宅居当时在各社都是最早的青砖建筑,故而有了两种不同的说法。

但现在看来,这两种说法都未必能经得住推敲。因为朝阳堡和张家槐树底的宅居毕竟晚于九沟内的土窑洞民宅。如果说它们是分社以后各社最早的青砖宅居倒在情理之中,但它们却代表不了静升村的来历。因为在明以前,已经形成了九沟土窑洞民宅和沟外两座青砖庙宇(即后土庙、文庙)的村落雏形,只是那时还没有实行分社治理而已,因此,两种说法显然不能够成立。

继朝阳堡之后,于明万历年间村中又先后创建了“恒泰”和“凝固”两座堡子。前者建在村西的山梁之上(今关帝庙身后),为张氏家族创建(已毁),占地面积不详;后者建于村西肥家沟与东沟之间的山梁上,为西王氏家族所创建,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此二堡亦为村中较早的堡子。两者与朝阳堡曾为当时村中最醒目的三组宅居建筑群。进入清代,日渐强大的西王氏家族,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独占鳌头,于雍正二年(1724)至嘉庆十六年(1881),先后又兴建起崇宁堡、恒贞堡、拱极堡、和义堡和视履堡五座堡子,占地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不包括其明代所建的凝固堡)。至此,村中一共建起8座堡子,成为继“一街”之后的又一大标志。

3.“十八巷”的营建

与创建八堡的同期,同样是为了防御流寇与盗匪的侵袭,村落或以族或以片,围绕五里长街连接了18条巷子。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巷子因与九沟民宅结合得很紧,故而有的沟与巷便成了双重概念,即是沟亦是巷,是巷亦是沟。它们由西至东分别为:里仁巷、西宁巷、文安巷、承明巷、荫槐巷、镇塞巷、拥翠巷、祯明巷、锁瑞巷、钟灵巷、拱秀巷、仁厚巷、田家巷、敬阳巷。其每条巷子皆为封闭式格局,且建有巷门。它们有的隐藏于八堡之间,有的蛰伏在九沟之内,还有的延伸至小水河畔。尽管其中有一些创建年代不详者,但根据当时的形势与环境分析,基本上都是同一个时期的建筑,只是没有查找到准确的创建时间而已。值得一提的是,在这18条巷子中,西王氏家族就占到5条巷子,就建筑占地面积而言,依然是村中营建的大户。

此外,在“九沟、一街、八堡、十八巷”的框架内,除宋元时期创建的后土庙和文庙外,明清间还建有17座大小不等的各类庙宇。它们分别为三官庙、关帝庙、社神坛、三元宫、没爷庙、极乐庵、商山庙、文昌宫、龙王庙、土地庙、马王庙、三教庙、八蜡庙、眼光庙、送子观音庙、天主教堂、五道庙。这些庙宇,有的隐于九沟之内,有的坐于街道巷口,还有的耸立在出村的瓮门顶和巷子门楼上,它们与早期的后土庙与文庙形成了儒道佛俱全的宗教内涵,充分体现了历代静升村人的宗教文化信仰。

与上述各类庙堂同时出现在村中的,还有16座祖庙宗祠,它们分别为西王氏、中王氏、东王氏、张氏、阎氏、李氏、程氏、孙氏、田氏、曹氏、祁氏宗祠。其中西王氏5座,阎氏2座。这些祖庙宗祠大都建在各姓氏宅院附近的街道巷口。它们作为明清时期最为盛行的产物,不仅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推行的种族思想,而且体现了民族自古奉行的忠孝观念。

(三)静升古村落的区域划分

从现状来看,静升古村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即茔地区、居民区、社交区和田园区。茔地区即村落背依的黄土塬区,也是这一带的制高点。传说塬上曾有凤凰来仪,故而塬上相连的几个塬顶,分别被命名为凤凰台、鸣凤岗、鸣凤塬、栖凤塬。村中西王氏的坟茔就建在鸣凤塬上,而且由元至清扩展到占地为360余亩的规模,有“王氏佳城”之称。由于塬上坟茔占地面积较大,自古以来,静升人都习惯称其为茔地区。居民区即“九沟一街八堡十八巷”所占据的范畴,村人都集中居住在这一区域。其中隐含在里面的“一街”(即五里长街),可视为社交区,因为自古人们的商业交流和各类社交、集会等活动都在街区进行。田园区即为村前大片的农耕滩地。这四个区域基本涵盖了静升古村落的全部。

二、静升古村落的建筑与特色

静升古村落的建筑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早年间及元代以来在九沟内挖掘的土窑洞;一是在九沟内和九沟外大面积营建的青砖窑洞及瓦房。它们无论土窑洞还是青砖窑洞都体现了北方民居实用、坚固、厚重及适合气候条件的特点。

(一)九沟土窑洞

土窑洞是多见于我国华北和西北黄土地区的一种生土建筑。其类型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种,一种是在冲沟崖壁挖掘而成的居穴。其窑体垂直于崖壁,窑内的顶部为半圆形状,可以单孔开门开窗,也可以两孔或三孔并列开通为套间。窑口多为砖券后安装门窗,然后围成庭院。另一种是在平地向下挖出的地坑壁面上掘为居穴,又称平地窑。其地坑较大,深度一般都在5米以上,且多为矩形或方形,当三面或四面皆挖窑洞时,便形成了地下的三合或四合院。这种格局还可以连成二进或三进院落,但必须在施工的同时处理好院内的排水、防坍塌、防坠落泥土等事宜。这两种居穴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多地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的居穴大都为土窑洞,如西安半坡及陕县庙底沟遗址发现的土窑洞等。

然而,按种类来区分,静升村九沟内的土窑洞明显属于前一种。这种窑洞十分简陋,所需材料不多,施工也简单。现在静升村的土窑洞,除早年间挖掘的已毁不存外,多数保留了下来。其每座院落内多为三孔窑洞,亦有一孔或两孔窑洞的不等。值得一提的是,多少年来,曾居住在里面的历代先民们,凭着生活经验的日积月累,对这些土窑洞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良和美化。譬如,居穴土质不坚,便托以梁柱;窑前雨天滑落泥土,便青砖码面。另外,还有少数经济条件好的住户,出于对窑洞长久的考虑与美观的追求,便将窑洞里外用青砖套券为一个整体,并在窑前立上木质明柱,加修檐廊,用以避雨遮风护门窗,且秋季收回谷物和玉米堆于廊下或盘于廊柱上,不受雨淋,便于风干。自古九沟内有条件的住户无不如是。这些土窑洞的特点,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接地气,经济实惠,冬暖夏凉,是北方农村至今仍然多见的一种民居形式。

(二)青砖窑洞及瓦房

青砖窑洞及瓦房是静升古村落民宅的主流建筑。追溯其历史,最早的民宅建筑为明正德以后分别在村东和村西创建的朝阳堡与张家槐树底宅院,之后,又在村西山头相继创建了恒泰堡和凝固堡以及九沟内外的一些零散民宅。进入清代,随着沟外滩地大面积的治理与完善,青砖民宅建筑的发展逐步达到了巅峰。而且不论沟内还是沟外,也不论堡内还是巷内的宅居,都是由一座座三合或四合院组成一进、二进或三进、四进院落的。其建筑的特点显而易见,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选址

讲究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以采光与防寒保暖为考量,追求一个舒适的环境小气候。譬如,西王氏家族的崇宁堡、恒贞堡、视履堡,占据村北的黄土高丘,背北可以阻挡胡地北风,面南可使阳光照射充盈;再是凭借左右由北而南的天然沟壑倾倾泻山洪,可保证宅居无水灾之患;还有依山面水,居高可以一览山水田园美丽的风光。而建在平地上的堡、巷院落及零散民宅,除少数宅居受地形条件限制外,人们在房屋的选址上,一般都选择坐北朝南的方位,因为这个方位既避风而又采光好。因此,自古以来已成为当地人的普遍共识。

2.建筑形式

村中的民宅普遍讲究院落的方正和建筑的中轴对称。这不论普通百姓之家还是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自古都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般人家大都是一进或二进式院落,而大户人家则多为三进或四进式院落。其中一些有钱有势的大户,由于受当时封建等级制的影响,因此在建造宅院时,不仅讲究门面的设置,还在建制上特别注重等级。即将主院设置为前堂后寝两部分,并以主院为中心,把院落组合成集各类功能为一体的、环环相扣的连体院落,形成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的格局。譬如,西王氏家族视履堡内的敦厚宅与凝瑞居两个主院就是这种建筑形式的典型例子。首先,主院为前堂后寝设制,即前院建有高大的客厅,用以接待贵客与来宾,后院为主人居住的私密区,外人一般不得进入,强调内外有别。其次,在院落功能的组合上追求一应俱全,即以主院为轴心,在东、西、北三个方位依次设置分院落,使宅院在功能上既有后寝正中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偏侧的小姐秀楼,又有厨院、书院、花院、家丁院、长工院等各种分院落,终至形成一个功能齐全而高人一等的“独立王国”。这种建筑形式如同迷宫一般,给人以高深莫测的印象。

3.建筑结构

村中的民宅大都为平顶窑洞和一出水或两出水的砖瓦房,主院正窑(房)三孔(间)或五孔(间)、或七孔(间)不等,两侧一般都建有侧窑(房)。其中经济条件好的住户,正窑前都加有木构檐廊,这种结构的院落占到大多数。而有一部分建在堡内或巷内的宅院,则多采用前院为木构架形制,后院为两层窑楼,底层为装有前檐穿廊的窑洞,二层为梁柱式木结构房,整体构成梁柱式木结构建筑与砖石窑洞式建筑相结合的建筑形式。譬如,西王氏家族堡、巷内的大小院落多是这样的结构。这种建筑结构不仅较为科学合理,而且具有“坚固、实用、美观”的特点。

4.建筑布局

分布在村中的一座座民宅,虽建筑形式大都是三合或四合院落,但样式多变,不拘一格。其院落布局普遍为前低后高,且房屋有主有次。一般一进院落,正屋为长辈居住,并排左右偏屋和侧屋为儿孙居住,其生活起居事宜基本都在各自的屋内解决,如若为人口不多的独户,也可以占用一至二间房屋存放杂物。二进院落的布局,其主次较为分明。前院也称外院,有的住人,有的存放杂物,也有的用于其他;二院(即内院)为生活区,同一进院落主人居住的顺序相同;而三进和四进院落基本上都是大户人家的格局,其屋舍布局及其功能也多有变化。如西王氏家族恒贞堡、视履堡内的院落,均为多进式三合或四合院落,其中主院为前堂后寝布局,其他上下左右皆为功能性用房和院落。如主院后寝之上的祭祖堂和左右两侧的绣楼,及主院周围的厨院、书院、塾院、花院等。这种布局不仅主次分明,而且在建制上充分体现了尊卑有序、内外有别的伦理道德礼制。同时,该宅院还在建筑的部分造型上巧妙地汲取了南方园林建筑的设计风格,使之颇显富丽而极具文化品位。

另外,自古以来,村中的大小院落对院内某些特殊功能的布局位置十分讲究,如厨院(房)和厕所。一般宅居中的厨院(房)都设在东侧,因为东为上位,如西王氏家族视履堡内两座主院的厨院都设在主院的东侧。而没有厨院的大宅院则都将厨房设在东厢房,只有小户人家由于没有条件而不得不因陋就简了。不过对其厕所的位置则毫不含糊,不论大户小户,基本都设在院落的西南方位,因为西南方位属五鬼头,不宜设立门户,因此便成了厕所的固定位置,村中的每一座院落无不如是。

三、静升古村落的文化内涵与亮点

静升古村落的形成与发展,从不同角度集中反映了其人文发展的历史。具体来说,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其亮点,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民居建筑文化

1.民居群落

从现存的民居看,有大约起源于宋元时期或者更早的“九沟”土窑洞(包括早期已毁破损的),有明清时期开辟的五里商业一条街和营建的“八堡”“十八巷”等一座座、一片片大型民居群落。这些民居建筑,除少数建筑被改造外,有相当一部分民居建筑群基本保存完好。其中,尤以西王氏家族的占比最多。即该家族除损毁较为严重的凝固堡和三座祠堂外,现在还存有5座古堡、5条巷子及2座宗祠。它们分别为崇宁堡、恒贞堡、拱极堡、和义堡、视履堡与里仁巷、拥翠巷、锁瑞巷、钟灵巷、拱秀巷及王氏总宗祠、王氏孝义祠,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包括凝固堡)。据说其中清代的五座古堡是分别以龙、凤、虎、龟、麟五种灵瑞之象而建造的。1996年以来先后修复开放的视履堡、恒贞堡、崇宁堡和王氏总宗祠及王氏孝义祠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群,特别是“恒贞”和“视履”两堡堪称建筑的精华,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座古堡在建筑形制上集官、商、民、儒于一体,融儒道佛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于一炉,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在建筑艺术上,不仅渗透到建筑选址、建筑形式和建筑布局等方方面面,而且集中表现在院落内外卓尔不群、无处不有的砖、木、石三雕艺术上,它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雕工上乘、既有明代古朴粗犷的雕品,又有清代“纤细繁密”的精工之作,被专家学者誉为三雕艺术的宝库。

此外,在该家族尚未开发的和义堡、拱极堡和5条巷子中,还蕴含有数十座颇具文化内涵与特色的宅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西王氏家族留存下来的所有民居建筑群,不仅是静升古村落民居建筑群中的佼佼者,而且是我国北方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因此,在其视履堡、恒贞堡和崇宁堡相继修复并以“王家大院”名义对外开放后,很快在国内外声誉鹊起,吸引了无以数计的游人,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另外,其还有一个交口相传的口碑“王家归来不看院”。

2.石木牌坊

明清时期,在静升村庞大建筑群的街道巷口还曾分布着18座明清石木牌坊,它们分别为孝义坊、忠义坊、恤典坊、好善乐施坊、太仆坊及13座贞洁坊。这里应该提及的是,在全村的18座牌坊中,西王氏家族就占到16座,与其民居建筑群一样,依然是村中的大户。这些牌坊在昔日都从不同角度为村中增添过不少荣光,尽管其中的贞节牌坊是男权主义社会强加在妇女头上的一种“圣洁的光环”,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亦是一种“美德”。可惜多数已毁之不存,现在保存下来的仅有5座,即节孝遗芳坊、纯孝苦节坊、孝义坊、太仆坊和好善乐施坊。虽数量不足往日的三分之一,但座座修复后风采依旧。其中,尤以西王氏家族的“孝义”石坊为最,是村中石坊建造工艺最精美的一座。

该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至乾隆五十一年(1784—1786),即为旌表村中西王氏家族第十五世王梦鹏而立。其高7.36米、宽13.94米,为三间四柱三楼形制式,单檐歇山顶。其材质皆为纯正青石,整体构件诸如基座、柱、梁、脊兽、斗拱、匾额等,都是事先凿为成品而后组合成型的。其四柱为方形抟角石柱,主角施有夹杆石,四面环抱;夹杆石下为石座,中间凸有石鼓,上雕形态各异的石狮,明间的石柱前后各一组,两次间的石柱前后和外侧各一组,共十组;石狮庄严肃穆,威风凛凛,雄踞于石鼓之上,守护在楹柱之下。顶部共有8组斗拱和12对兽吻。其斗拱重叠,飞檐四挑,脊雕玲珑,兽吻生动,为一组精致的石刻艺术品。另外,石坊的中间和两翼石柱刻有四副楹联,中间两柱前后楹联皆为楷书,前联为“清芬克绍先声品重竹林孝义敦而厚俗,丹綍式褒硕德辉绵槐砌子孙念以承家”,后联为“艺苑懋醇修敦本施仁绪溯河汾推族党,天家垂旷典享祠表里风传唐魏励贤良”。两翼两副楹联为篆书,前联为“克笃行宜超流俗,载锡丝纶启后昆”,后联为“躬践秉彝昭物则,典隆旌淑树风声”。坊额匾心“孝义”二字,为清代内阁学士翁方刚于乾隆五十年(1785)所书。整座牌坊雕造自如、组合得体、文气十足,为村中最为光鲜的一大文化符号。

(二)宗教建筑文化

1.庙宇建筑

从宋元至清代,在静升村的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曾蕴含有前面提到的19座庙宇,可惜多数被毁,现在保存下来的仅有10座,它们分别为后土庙、文庙、关帝庙、八蜡庙、文昌宫、三官庙、观音阁、三元宫、龙王庙、极乐庵。前6座于2001年以来先后进行了全面修复,其中建于宋元时期的后土庙与文庙,分别于2006年和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清时期的关帝庙、八蜡庙、文昌宫、三官庙分别于1994年和2007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4座残存,亟待修复。这些庙宇虽在数量上不及昔日的一半,但仍然保留了儒、道、佛俱全的文化内涵,并且各座庙宇在建筑上雄宏厚重,各有千秋。

譬如,建于宋咸淳元年(1265)、重修于元大德八年(1304)的后土庙,其整体布局分为上、下两院,上院的主要建筑有正殿和献殿,两者是该庙最早的建筑,前者为元代建筑,后者为宋代建筑;下院的殿宇及戏台均为明清重修。就其历史文化价值而言,上院的正殿和献殿堪称该庙的精华。其正殿的建制,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梁架为四椽对前搭牵通檐用三柱,檐下斗拱柱头及补间铺作各一朵,形制均为四铺作单下昂,蚂蚱形耍头,当心间及两次间为四扇六抹槅扇门,整体构造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其献殿通体为木结构形制,呈正方形,面阔和进深均为一间,单檐歇山顶,覆盆式柱基石,檐下斗拱为六铺作三下昂,斗拱里转承井口枋交圈与抹角梁形成斗八藻井。构造独特,工艺精良,形体高大,颇为壮观。据说此献殿在元大德七年(1303)特大地震中是庙内唯一的幸存建筑,震后主体建筑仅略有一点倾斜而并无大碍,可见做工之精良。这两组建筑保存至今,为我们研究宋元时期的庙宇建筑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实物标本。

又譬如,建于元宁宗至顺三年至慧宗至元二年(1332—1336)的文庙,可谓该村的一大奇迹。因为自古只有州府县才建有文庙,而静升文庙出现在乡村,无疑是一个特例,也是该村与众不同的一大文化特色。就其建筑而言,虽体量不大,仅有3500平方米,但它在建制上与州府县的文庙基本相同。尤其是坐落在棂星门前的鲤鱼跃龙门石刻影壁(又名万仞宫墙),远远超越了一般州府县文庙的建筑工艺,堪称存世绝品。该影壁东西全长10米,高3米,厚1米。底部为须弥石座,顶部为龙脊兽吻、琉璃碧瓦,砖砌斗拱椽檐,壁面两侧为对称的小方格花栏墙。壁心面积22.8平方米,为双面镂空石雕,前后单面皆以25块大小不等的砂石雕镂而成。精工于里外的图案相同而不露瑕疵。画面的四角为祥龙图案,中心画面突现着巍巍龙门,龙门之下激浪翻腾,二龙雄踞其上,露首藏尾,鳞爪隐匿于云雾之中。其中一龙张口喷水,直冲龙门,下有一龙正迎浪腾跃而上,头已成龙,鱼尾尚在,显然正在蜕变。此外,另有七尾小鱼左右排列,随波逐浪,伺机一跃,以企达到成龙之夙愿。影壁以石作画,以画喻理,极有品位。而且壁心的筑砌组合精密、严丝合缝,很具匠心。据说此影壁早于山西大同和首都北京的九龙壁,被视为当代稀有的千古奇观。

国家图书馆的历史从1909年京师图书馆建立伊始,经历了一系列名称沿革:京师图书馆(1909年,清廷批准建立京师图书馆,以下简称“京馆”)——北平图书馆(1928年,旧京师图书馆奉中央命令,改为北平图书馆,以下简称“平馆”)——北京图书馆(1949年10月1日后,国立北平图书馆改名为北京图书馆)——国家图书馆(1998年2月更名国家图书馆至今)。

2.宗祠建筑

除上述庙宇外,村中还曾有前面提到的16座祖庙宗祠,虽多数被改造或拆毁,但保存下来的西王氏总宗祠、西王氏孝义祠和东王氏宗祠及孙氏宗祠,经过近年来的保护修复,座座风采依旧,不减当年。譬如,西王氏的孝义祠,自古就是村中家族庙堂的佼佼者。该祠坐北朝南,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占地面积438平方米,为楼上楼下两院布局,下院东西为廊庑,正面台阶之上为三孔窑洞,进深皆为9米,其中正窑洞后面套有一个约40平方米的大窑洞,专供存放灵柩之用。正窑两侧有沟通上院的砖阶与腰门。楼上正面为供奉先祖的祭祖堂,面阔五间,硬山顶。其建筑设计十分考究,即明间的门面为前出四角亭,前檐的檐下设有木构围栏,装有两层内外槅扇,中央三间祭祖,稍间存放祭品等物,明间无踏跺为神道;次间有踏跺为人道,东进西出;妇人道在东稍间,由砖券涵洞台阶直通后门,是不允许妇人走正门而专设的一道门。祭祖堂南面建有一个四柱裸露无围且具元代遗风的小戏台,台高离地面30厘米,木构悬山顶;两侧为廊庑,供看戏人所用。据说此戏台是用来为祖先超度亡灵的,即每年“清明”和“中元”两节都要为祖先唱一台戏,届时会请佛门众僧人在台上做超度法事。该宗祠在建筑的设置上颇具匠心,称得上一组精工之作。

3.标志建筑

这里所谓标志建筑,是指类属于宗教内涵的建筑。在静升村中,曾有魁星楼3座,文笔塔2座。其中魁星楼仅存1座,并于1993年进行了保护修复;文笔塔尚存,分别位于村东和村南,村东的塔身健在,笔尖缺失;村南的完好无损。这“一楼二塔”,自古作为村中的标志性建筑,不知融入了历代村人多少美好的寄托和期盼。其中村南文笔塔的建制颇具特色。该塔为青石方形底座,坐台高约1米,塔身通体为青砖垒砌,笔尖为青石特制。据碑载,塔高“九九归一八丈一”,塔身下半部为实心“实实在在路路通(六丈)”,上半部为空心“三元齐(七)中两丈一”。此外,在塔身上端,镶嵌有八块青石,分别对着八个方位,且每块青石上有一个篆字,共八字,但至今无人能解。据说此塔为静升村原有“文房三宝”建筑其中的一宝。即在塔西的尹方村原有一座3.5米高的大碑楼,形同一碇“墨”,碑楼西面的南浦村地段有一座正方形小院为“砚”,此院的北端有一个鹅卵石修筑的水池,常年泉水涌动为研墨所用之“水”。这三组建筑分别为笔、墨、砚,且一线排列在一张大大的“纸”上,即大地为纸,合起来便构成了“文房四宝”。可惜除文笔塔之外,几处建筑均已不存。另外,在文笔塔南面有连绵起伏的南原山,俗称笔架山,其造型酷似一个笔架,说是用以搁置毛笔的。如此极富寓意的巧妙设计,令人不能不为古人的智慧而叹服。

(三)商业贸易文化

静升古村落为交通枢纽,自古就是市镇的所在地。其南北有千里陉古道穿村而过,东有通往上党一带的灵沁古道,西临县城,且距离西部的西山古道及纵贯县城南北的韩信岭古道和雀鼠谷古道较近,为其商业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传说至元代中、后期,村中开有十多家油、醋、酱、豆腐等小作坊,且沿街串巷的货郎商常年不断。至明代中期,随着晋商的崛起,村里很多人受晋南和晋中平遥、祁县、太谷盐商的影响,开始涉及商行做起了生意。至明末,村中涌现出西王氏一族较大的商户。据载,该家族从七世开始从商,八世至十世在商场打开了局面,十一世至十二世,凭借先辈与霍州封地皇室奉国将军朱子聪建立的关系的庇护,与当时移民至鲁、豫、燕等地的王氏族人合伙做起了贩运生意,常年往来于塞北与南方之间。其贩运生意,主要是把从本地和南方贩回来的粮、盐、棉麻、丝绸、布匹及铁制品等物资运往塞北边镇一带销售,然后再从塞北贩一些骡、马、驴、羊等皮革回来销往南方各地。至天启年间(1621—1627),西王氏家族的生意已是“逐利湖海,巨资万千”而具有一定规模,成为当地商人无人比肩的大商贾。入清后,该家族又从十五世起,多人步入官场,随之官商并驾,生意愈发红火,终至康乾嘉达到鼎盛,各类买卖、商号遍布全国的大江南北,成为名震中原一带的三晋望族。静升村的商业贸易受其影响也由弱变强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五里长街的店铺林立和车水马龙。

有关资料显示,至清康熙、乾隆、嘉庆年间,五里长街的商号和铺面发展到三四十家。进入民国以后,街面商业贸易的发展势头居高不下,成为全县村落最红火的商业贸易交流中心。从《山西省统计年鉴》的记载可知,民国22年(1933),灵石全县共有商户189家,其中静升村就达到了45.5%,占到近全县的一半。其商业发展的状况可见一斑。

此外,静升村的五里长街,不仅每逢农历的三、六、七、九设有集会,还有农历三月十八至二十日、六月十九至二十一日、九月十五至十七日、十月初一至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的庙会活动。可以说,明清以来静升村内外的商业贸易活动,对村落大面积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民风民俗文化

1.村风民风

静升古村落,从早期居住在九沟土窑洞内的历代先民们起,就有视农为命、勤劳节俭、以苦为荣、自食其力、忠孝仁厚、扶弱济困的行为美德,而且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形成了历久不衰的村风民风。究其根源,是因为早年间九沟内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以及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改变了居住在里面的人们,使他们懂得了生活的不易和如何做人的道理。也正因如此,按照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轨迹,为后来历代的子孙们注入了勤劳节俭、以苦为荣、自食其力的基因,使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不负先辈的厚望,本着艰苦创业、发奋图强的精神,走出九沟而有了更大的作为。

然而,进入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村落的发展,受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影响,村民们与时俱进,开始立村规、定民约,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村规民约。而后,随着村规民约的行之有效,村中的一些大户家族也开始定立族规族矩,并付诸实施。由于村规与族约的和谐统一,久而久之,使村风、族风、民风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升。正如有人总结的那样:“商者以诚信为荣,童叟无欺;仕者以忠孝节廉律己,代有表率;民者以勤劳谋生,从不越轨;富者以慈悲为怀,扶弱济困;贫者以本分持家,独善其身。”而且不乏具体的事例。譬如,西王氏家族十五世、十六世的王梦鹏和王中极父子,家族发迹不忘乡里,两代人为村里修义仓、建义塚、办义学及修桥筑路的诸多善举至今被传为佳话。还有五里长街的大小商家,一贯奉行诚信经营的理念,不论大小生意,童叟无欺,从不宰客,现在仍为村人茶余饭后的美谈。诸如此类,举不胜举。这些都反映出了静升古村落传统文明的村风、民风。

2.民俗风情

静升村不仅有淳朴的村风民风,而且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拥有背棍、抬阁、高跷、龙舞、狮舞、独龙杆、竹马、旱船、跑驴、推车、花辊、秧歌及大锣大鼓、腰鼓等20余种民间社火活动形式。据了解,明代中叶,随着村里移民的增多,这些民俗活动,除本土艺人创作的种类外,其中有一部分项目是从移民的老家移植过来的。至清代,本土自生的和移植过来的各类活动,经过当地艺人的不断艺术加工、提炼和推陈出新,逐步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式。自古以来,每逢传统佳节,村民们都要自发地组织起来上街进行表演。当地人称其为“闹热闹”。此外,还有自乐班、晋剧票友会等若干民间艺术活动组织,适逢传统节日和村里的红白喜事,都会组织助兴表演。

二是有剪纸、刺绣、绘画、编织、吹糖人、捏泥人、变魔术等十余种民间艺术绝活。从古至今,每逢五里长街的集会和村中的各大庙会以及喜庆活动,这些艺术绝技都会登场献艺,成为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民俗艺术形式,很受人们欢迎。

三是有捏花馍、拼花糕、洛火烧、洛馅饼、炸油糕、炸油条及各类面食等数十种饮食制作花样,而且粗粮细作、细粮精做、烹调拌菜的手艺在当地更为出名。

四是有婚丧嫁娶、年节时令、人情礼仪等一系列较为普及的乡风习俗。这些民俗文化形式从不同角度集中体现了静升古村落淳朴的风土人情。

(五)历史遗址文化

在静升村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不仅有前面提到的众多文化名胜古迹,而且还蕴含有如下一些可以触摸到的历史文化遗址。

1.尧舜禹遗址

在静升村小水河畔的和义堡东侧,有“尧车地”“舜随地”“禹亦地”三块历史遗址。传说其中的“尧车地”是当年尧王寻访考察舜时停车的地方,“舜随地”为舜的生活栖居地,“禹亦地”为大禹曾经治理水患多次歇过脚的地方。这三处遗址,无疑为静升古村落又平添了一抹历史人文色彩。

2.“千亩”遗址

据史料记载,周宣王三十九年(前795),攻伐西戎时,即于千亩大战一场。所谓“千亩”,即指今介休南面的静升村一带。由此可知,静升古村落所在地曾为周宣王讨伐西戎时的战场。而且有关周厉王奔彘(今霍州)、周宣王大战千亩的故事至今仍在当地流传。

3.仰韶遗址

在静升村东瓦窑沟一带,曾于2003年发现了大量陶器残片与灰坑,并出土了完整的陶器5件。这说明静升村一带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可见其地域文化之久远。

四、结语

从静升古村落的形成与发展中不难看出,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它们不仅反映了本土文化的历史变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深入研究我国的地域文化和人文历史提供了可参考的实物样本。本文所触及的仅是村落的表层,尚未深入其灵魂深处,一些推断和认识也可能存在偏颇。因此,权当引玉之砖,希望国内的专家学者都来关注这一民族瑰宝。

猜你喜欢

古村落建筑
广东省古村落:梅江区西阳镇仙花村
基于文化符号理论的旅游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
福建周宁:古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建筑与数学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