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杉泽对《山海经》异兽形象的再创作
2021-11-12杨一闻
杨一闻
杉泽原名李一帆,其画作大多以中国古代传说和神话故事中的神鬼异兽为原型。其中,以《山海经》等中国古代传说为原型的“百鬼系列”画作让他收获了“百鬼画师”的称号,并在自媒体平台上获得众多粉丝,为中国插画家创作带有中国特色的神鬼异兽插画树立了典范。
在绘画风格上,杉泽的插画与日本《阴阳师》手游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阴阳师》手游中的日本式神原型虽多为动物,但绘画形象却多为类人形,画师往往采用动物特征与人融合的方式,组合并创造出新的式神形象。这种形象恰好符合中国人对妖怪的幻想和审美。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妖怪能幻化成人形状,有着同人类一样的七情六欲,如今,这种设定已经被中国观众接受,不论是《西游记》还是《聊斋志异》,妖怪都不再是纯粹的野兽,而是和人一样有情感、有灵性的生灵。
杉泽借鉴了《阴阳师》中对妖怪的这种处理方式,结合《山海经》创造了一系列富有人形、性格丰富的妖怪形象。这些形象一方面凸显出《山海经》异兽的本身特点,另一方面又满足了中国人对妖怪的审美期望。
相比传统的明清《山海经》绘本,杉泽在处理异兽形象时更注重整体。对于《山海经》异兽形象的绘制,杉泽有所取舍,尽量让它在整体上符合现代人的认知,能与现实中的生物对照,这点与明清时期的绘本有很大差别。明清绘本大多执着于《山海经》原文中提到的异兽形体,把异兽各部分的形体进行拼贴绘制,现今很多《山海经》异兽形象往往也与之相似。然而这种画法,过于重视局部而忽略了整体。虽然异兽形象在形体上与原文一一对应,但过于奇特,无法与现实中任何事物进行对照,容易让人产生认知障碍。以帝江为例,《山海经》中描述“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明清时期的绘本按照原文,画了一个圆鼓鼓的身体,有六只脚和四只翅膀。但是这种形象太拘泥于《山海经》对异兽形体的描述,难以与现实中任何生物进行对应,会让人产生疏离感。
杉泽的帝江则不同,他抛弃了明清画本中对帝江的认识,重新创造了帝江的形态。杉泽舍弃了“状如黄囊,赤如丹火”这个特点,放大了帝江“六足四翼”的特点,以“人”的躯干为主体进行创作,用翅膀的形态展现它“识歌舞”的特点。这样,杉泽的帝江整体上既符合《山海经》的描述和人们的认知审美,又不会让人觉得怪异,带给人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杉泽在《观山海》中绘画的异兽大多与上述所讲的帝江一样,先选择一种动物或人作为主体,然后再依据《山海经》对它的描述,进行夸张、变形。插画艺术与高雅绘画艺术最大的区别在于受众,当代插画面向大众群体,需要慢慢欣赏才能看出韵味,或是离奇怪诞、极富想象力的作品,他们更愿意看色彩丰富、形态优美、略有怪诞但又不超出他们理解能力的插画。
同时,杉泽的《观山海》插画与自媒体平台上其他《山海经》插画有一处很明显的区别:大多数《山海经》题材的插画作品都是平图,但杉泽的《观山海》是厚图或者伪厚图作品。尽管在《山海经》这一题材中平图的数量远多于厚图,但奇怪的是,网友的审美非常明显地偏向了厚。笔者认为,这里有两个特殊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观山海》题材特殊,《山海经》创作之初,是为了统计统治者疆域内的山川地貌、奇珍异兽。异兽的形象往往半真半假,融合了现实与传说。《论衡》:“禹主治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远不至,以所见闻作《山海经》。”《隋书·经籍志》:“汉初,萧何得秦图书,故知天下要害。后又得《山海经》,相传以为夏禹所记。”可见,古时人们把《山海经》当作一部地理著作,认为其中记载的事物是真实的。直到明清时期,胡应麟才说它是“古今怪语之祖,先秦四大奇书之首”。即便如此,如今依旧有许多人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一些“《山海经》某异兽是真实存在”的消息。人们半真半假地看待《山海经》中的异兽,对它们的存在持有怀疑态度,但又不完全否认;即使理性上完全否定了异兽的存在,心中也会有一丝期望,这正是《山海经》的魅力所在。而杉泽的绘画以现实生物为原型,加上厚图能够极大地增加真实感,这让受众对异兽产生一种似乎存在又不存在的错觉。这极大地满足了当代网民对《山海经》异兽的一种期望和想象。
另一方面,这和当代年轻网民长期上网,培养出的特定的审美有关。在网络平台中,神话和传说一直是游戏行业里热门的题材,在2016年前,东方神话传说故事尚未大规模地被游戏行业所运用,但西方的神话和传说已经在各大游戏中出现,例如《魔兽争霸》和《LOL》已经被大多数网友所熟悉。此时国内游戏开始从二维向三维发展,对厚图插画的需求急剧上升,像《魔兽争霸》和《LOL》这类大型三维游戏更是大量使用厚图插画为游戏角色宣传。这让大量的网民产生了一种视觉审美习惯:对于神话故事,网民更愿意接受厚图插画。2016年,《阴阳师》《王者荣耀》的火爆再一次强化了网民的视觉审美,因此,当《山海经》这种带有神话色彩的题材出现在插画艺术中,网民便会受到之前被培养出的视觉审美习惯影响,更喜爱厚图插画。
除去插画种类的影响,杉泽通过对《山海经》内容的取舍,更好地塑造了异兽形象。
《山海经》中的异兽形象怪诞离奇,大多是将人与不同动物的特征融合到一起,然后增加或减少某一些肢体或器官的数量。例如瞿如“白首、三足、人面”,诸犍“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但这并不是《山海经》想要展示的全部内容,《山海经》其实是当时的人们希望通过已知的事物来解释未知的事物,并借此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人们美好的诉求和愿望。异兽在其中作为人与自然、与他们心中美好诉求的一种联系,如果只注重异兽的形体,而忽略了联系,那《山海经》中的异兽就徒有其形而失其内涵。例如当康“其状如豚而有牙……见则天下大穰”,明清绘本以及当代许多插画师都会把当康画成一只长着獠牙的猪,但是当康最大的特点不是它“其状如豚而有牙”,而是它蕴含着人们的美好诉求,即“见则天下大穰”。杉泽绘画的当康,为了突出祥瑞和“见则天下大穰”,舍弃当康的獠牙,增加了瑞雪丰年的场景,以此来表现天下大穰的美好诉求。杉泽正是抓住了《山海经》异兽形象背后的这些内容,放大人们寄托于异兽的诉求,因此深受广大网友喜爱。
不仅如此,杉泽注重历史的演变,并对《山海经》中的异兽进行多方面的考察,结合其他相似的传说故事进行创作。例如九尾狐,《山海经》中只有一句“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然而,中国人对狐妖的幻想却不止于此,《聊斋志异》《封神演义》等古代名著中都出现了狐妖形象。杉泽没有拘泥于《山海经》中的九尾狐形象,而是以《涂山歌》“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家成室,我造彼昌”为主体,结合各个传说,创造了《心妖·九尾》。可以说,这幅画源自《山海经》,但并不止于《山海经》。
杉泽的插画对中国插画、原画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插画师、原画师从杉泽的画中看到了表现中国神话中神鬼异兽的可能性,并将这种可能性付诸实践,带入他们的工作中去。而作为插画师、原画师聚集地的游戏行业自然最早迎来改革,中国游戏行业也开始涉足对中国神话角色游戏化的原创改编,中国的神话故事已经不单单作为一种游戏背景,其中蕴含的神话角色也开始融入游戏市场,例如《王者荣耀》中的云中君与瑶。可以说,杉泽的插画推动了中国游戏行业中国化的进程,为创造当代中国神话角色形象开辟了道路,让中国插画师、原画师看到以中国神话角色为原型绘制厚图的可能性,进而满足了当代游戏3D化的需求,并促生出了一系列以《山海经》为原型的角色扮演游戏,例如《神都夜行录》《山海镜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