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视角下典籍中哲学术语的英译
——以荀子《性恶》中哲学术语英译为例

2021-11-12

名家名作 2021年9期
关键词:荀子语义含义

魏 然

一、语义翻译及交际翻译

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和翻译家,主要从事欧洲语言的翻译实践,其在对西方主流翻译理论加以总结之后,在1981年的《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概念。语义翻译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思。交际翻译指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原文读者产生的效果。语义翻译更倾向于以原作和源语文化为基础,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展现原作的味道,这种方法指导下的翻译作品更加忠实于原文。交际翻译注重功能的传达,更倾向于译作和译语文化,这种方法指导下的作品,注重的是读者反应,即追求的是原作的读者反应与译作的读者反应的一致,因此它更注重信息的传达。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被视为纽马克对翻译理论发展的最大贡献,开辟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新视野,对翻译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西方翻译理论界引起了很大反响。

二、荀子和《性恶》

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颇具贡献,主张“性恶论”,主张人性生来就是恶的,否认天赋的观念,强调后生环境和思想教育对人的影响。其观点常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总结当时学术界的思想和荀子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其论题鲜明,有很强的逻辑性,善用比喻、排比,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性恶》篇是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中的第二十三篇,主要围绕“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展开。《荀子》作为儒家经典,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但是这部著作却很少吸引西方读者的注意,其英译本相对于其他儒家经典著作较少。

三、《性恶》中哲学术语的英译

(一)伪

原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伪”是荀子特有的哲学概念,也是理解荀子思想的重点和难点,《性恶》篇中“伪”字共出现了二十七次。荀子的“伪”并非传统理解的作为,而是与心密切相关的概念,指“心之为”,指心的思虑、认知及行为。《正名》篇对“伪”做了两层定义,包括心之运用义与成就义,这是“伪”的基本义。“伪”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心虑,是理智的抉择和判断及认知能力;二是指思虑的结果及智能的获得。关于“伪”字的翻译,德效骞停留在字面意思,将“伪”(acquiredbytraining)理解为一种简单的人为,未将伪字的深刻内涵翻译出来,华兹生(consciousactivity)和诺布洛克(consciousexertion)通过conscious一词,突出强调了心的作用,都将“伪”字的内涵意义准确地表达出来了,通过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结合,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准确传达了“伪”字的深刻内涵。

(二)礼

原文: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具有丰富的内涵。关于儒家的礼共有三层含义:一是礼法,在中国封建时代礼法具有广泛的约束力;二是礼俗,即习惯法、社会自发秩序,并非君王所立,而是来自传统习俗,是人对人情常理的承认;三是礼仪,体现、表达和强化礼的一套完全可见的仪式。现代的礼多指礼貌和礼物等。德效骞(rulesofproperconduct)和华兹生(ritualprinciples)使用交际翻译的方法,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而诺布洛克(ritual)选择保留原文的形式。三位译者都力求准确传达“礼”的含义,但三位的翻译都只翻译出了一种含义“什么是对的”,而没有译出“做对的事情”。“礼”在《说文》中被定义为“履”,意为“踏于道上”,因此也意味着“品行”“行为”,安乐哲突破传统译法,将礼翻译为“ritualpropriety”,称得上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完美结合,充分参与一个由“礼”组成的社群,把各种礼仪和观念行为化。

(三)义

原文: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义”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儒家之义看中主体性和实践性,将“义”的哲学概念内化为个人的品行,并且贯穿到日常生活和日常行为之中。在儒家看来,义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也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价值导向。义的含义共有三种:一是公正、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二是坚持正义;三是合道义的,适宜的,公正合理的。从含义来看,礼、义都具有“做什么是对的”的意思。关于“义”的翻译,德效骞(rulesofproperconduct)和华兹生(ritualprinciples)采用将礼、义合译的方法处理为一个词,将礼、义视为一种行为准则;诺布洛克将“义”翻译为moralprinciples,符合西方哲学传统的词汇,也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应用,有利于西方读者理解吸收。

(四)道

原文: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

“道”作为道家思想的集结,隶属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共含有天道、人道、地道等。老子所说的“道”有以下三层含义:一是万物和世界的本源,是世界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二是世界的本质或世界之所以然,即是世界面貌的决定性力量;三是世界形成、产生和发展全部历史的述说,也就是对道以自身为本体、以自身为基础的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完成的全部历史的叙述。春秋时期,老子用道的概念否定了上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这在当时人类社会的思想观念中是一个重大的革新。“道”生成演化万物属于宇宙论问题;“道”决定万物的存在就是“本体论”问题。简言之,“道”一是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这也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二是自然规律;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规则、法则。“道”不同于一般的“有”,也不同于一般的“无”,它既有“有”的一面又有“无”的一面,道是“有”与“无”以及万事万物的统一。首先在道的语义含义理解方面没有偏差,此处都将“道”在词句中的语义准确理解为一种原则和法则,属于“道”的第三方面。作为一种原则必定要发挥其指导意义,因此在处理为英文时三位译者都使用了“guide”这个词,在理解原文语义的基础上考虑目标语的理解程度和习惯,结合交际翻译方法将“道”的准确含义表达出来了。

四、结语

中华文化典籍中的哲学术语属于表达型文本,在翻译时传递原文本的审美和艺术形式固然重要,但原作的思想精神和写作目的准确表达才是翻译的前提。奈达在谈到功能对等时提出:“重要的是译文读者在何种程度上理解并欣赏译文。”由此可见,意义要远大于形式。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一对整体概念,在对中华文化典籍中哲学术语的转译过程中,目标语文化、译本的可接受性和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等众多外在以及内在因素让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作用更为突出。译者要试图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完美整合,在不曲解原作主要思想内涵表达的情况下,尽最大的努力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只有译文能够被读者所接受,激发其阅读的兴趣,才可使原作的思想内涵和交际意图在目的语文化的环境中被接纳和吸收,从而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

猜你喜欢

荀子语义含义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每个袋子里总有坏土豆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知识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