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资助体系下贫困生心理扶贫育人探析

2021-11-12■/

长江丛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育人

■/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多次强调,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贫困县要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这不仅充分体现出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实际上也对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进一步完善学生资助制度,由表及里地促进高校贫困生全面发展,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就已明确指出,要将资助育人和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纳入“十大”育人体系。注重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涵育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确保精准资助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实现“经济脱贫”和“心理脱贫”的双飞跃。

一、心理扶贫育人的重要性

心理贫困主要是指因经济贫困的压力而导致贫困大学生出现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一系列负性变化。数据显示,对社会持极端想法的20%高校贫困生,多数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存在自卑、嫉妒、孤独、焦虑等负面情绪。青春期作为个体迅速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经历着由儿童向成年人的关键性过渡,亟需深度构建以“我是谁”“我在社会上扮演何种角色”为主要标志的自我认同感。而现如今网络信息越来越发达,心智化不成熟但好奇心强烈的大学生极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产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的较大偏差。

据实际调查发现,尽管现已逐步形成以“奖、助、贷、补、减、免、勤”为核心的高校资助工作体系,仍有部分高校贫困生葆有“我贫困我优先”的错误认知思维,普遍以“等政策、靠项目、要资金”为借口,来强化自我惰性、弱化奋斗意识。这可能是因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仅仅属于低层次的缺失性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便会失去动机。只有超越生存满足,实现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类高层次的生长性需求时,才能真正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达到“顶峰体验”。因此,转变工作重心,坚持发展型资助理念,认识到心理扶贫育人的重要作用,正确掌握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以发展性和人性化的眼光看待资助工作和学生成长,才能更好地关心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特点

(1)自私虚荣,感恩意识弱化。由于高校大多是基于学生当地民政部门盖章确认的家庭经济困难纸质证明材料来划分建档立卡、低保、孤残等贫困生类型,一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会为企图谋取更大的经济效益,谎报夸大个人信息和家庭真实情况。在成功受助后,为满足虚荣心的需要,又将所获钱财用于吃喝玩乐或奢侈品消费等方面的攀比炫耀,妄想通过这种表面上的光彩来赢得别人的尊重。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虚荣心理也进一步导致高校贫困生社会责任感缺乏,感恩意识淡薄,使其在接受国家及学校资助同时,心中却常缺乏感激之情和回报之意。

(2)自卑懦弱,缺乏自信心。高校贫困生大多源自农村偏远地区,经济拮据。在步入大学之后,学习和生活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变。相较于紧张单调的中学阶段,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和思想观念的碰撞促使其产生心理潜意识层面的恐惧感和陌生感,在日常生活中唯唯诺诺,胆小慎微。尽管获取了物质上的资助,其实际依旧很在意会被扣上“家庭经济困难生”的标签,害怕被同学嘲笑或看不起,在学习和生活中自我否定,很少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活动,甚至当面对他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时,宁愿勉强自己也要去委屈地讨好别人,固执地坚守在自认为的“安全地带”,失去面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3)敏感多疑,社会交往困难。调查数据表明,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范围十分有限,相较于普通大学生好友圈的5-7人,贫困生平均仅有2-3个好友对象。通过高校辅导员工作实践发现,贫困生大多独来独往,很少主动与老师、同学亲近接触。这大概是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生语言表达能力弱,自尊心强却又不愿轻易向他人吐露心扉,有着清晰的好友界限和社交距离,不敢尝试着去融入新群体,认为仅有那2-3个好友才是可靠和可信任的。这种低适应性和强敏感性也使其容易放大同学间的口角之争,产生一些不好的他人臆断,难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和发展新型个人社交网。

(4)情感体验弱,自我期望值高。高校贫困生家庭人口基数偏大,父母“男尊女卑”的落后观念使这些学生往往受到较少的关注,严重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情感孤寂,精神空虚。对于他们来说,自小生活在缺失爱的土壤里,唯有努力学习,才有可能改变贫困现状,给予自己更多的希望与未来。迫切的渴求度和僵化型的思维模式往往使其急于求成,容易陷入“死学习”的胡同型模式,不知变通,也忽略其他能力的培养。当现实与期望发生偏差,学业受挫时,以学习为头等大事的高校贫困生又会产生“我都已经做到如此程度,为什么还是不行”的强烈无助挫败感,情绪低落,自暴自弃。

三、精准资助体系下拓宽心理扶贫育人的重要举措

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它是大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既包括折射一系列心理现象的心理过程,也涵盖涉及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心理特性。因此,心理扶贫育人不可能一蹴而就。精准资助体系下拓宽心理扶贫育人,需要全方位开展如下举措。

(一)完善精细化贫困生心理档案

心理档案是知晓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一般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测评、心理档案管理、危机预警三大模块,涉及影响学生心理发展和反映学生心理特点的资料。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应从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入手,从入学至毕业,坚持每学期组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人格测试量(16PF)、大学生人格健康检查表(UPI)、社会支持量表等心理问卷调查了解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动态化监测贫困生心理变化情况,分门别类地收集相关信息并追踪建立精细完善的贫困生心理档案,筛查有心理危机的高校贫困生,构筑心理问题救助体系,充分了解每一位贫困生所思所想,对存在潜在心理危机的学生早发现、早集中、早干预、早治疗,从而有针对性实施心理干预,加强心理援助。

(二)发展专业化心理健康辅导中心

心理咨询的意义在于强化社会支持系统,帮助他人直面生活中的困境,有效治愈心灵创伤。而当下,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性,重调适性心理咨询,轻发展性心理辅导,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人才,难以真正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困扰。因此,发展专业化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必须打造专业化的心理指导队伍,对心理档案中问题突出的高校贫困生重点关注,适度运用倾听、尊重、真诚、共情等咨询技巧,从贫困生内心实际出发,设身处地为他们考虑,用心呵护其人格和尊严。

(三)创新优化心理扶贫工作平台

现如今,文化多元化,信息时代化,抖音、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广泛。为适应“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创新优化心理扶贫工作平台已成为大势所趋。注重合理化运用网络资源,开设心理邮箱、心理公众号,鼓励贫困生匿名留言,选取正能量的心理育人素材,发挥朋辈教育的重要作用,激发贫困生的心理共鸣,做好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和心理健康辅导,让心理帮扶真正发挥作用,确保每一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都能够照进阳光,充满正能量。

(四)全面畅通师生沟通渠道

高校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人,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全面畅通师生沟通渠道,辅导员平时就要加强与所带班级贫困生的沟通交流,落实辅导员责任制,除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外,还要善于通过谈心谈话、现身说法、网络沟通等方式给予贫困生正确的学业及人生规划方向,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大辅导员教师心理知识素养培训,号召其注重沟通方式方法,用“爱心”、“细心”、“耐心”来更好地围绕学生、关爱学生和服务学生,构筑温情满满的资助体系,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好循环。

(五)拓展有效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之间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家校合作要想建立良性联动,多样化的途径和有效沟通是关键。谈话过程中注意顾及家长感受,切忌刺痛个别家长的“死穴”,例如单亲家庭、离异、疾病等。学会站在家长角度考虑问题,理解家长的不易,既要对家长提出的正确观点予以肯定,更要逐一辨析其错误看法,号召家长转变教育方式,正确引导贫困生,让其真正意识到家庭教育之于学生成长改变的重要作用。当然,对冲突严重的家庭,可以开展一对一的专向辅导,并形成案例报告,纳入家校合作心理预警库,提高家校双方对心理危机事件的认识与应对能力。

四、结语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不再单纯满足于物质的充裕,更为关注心理富足。加强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工作,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能有效激发贫困生内生动力,帮助其“经济脱贫”的同时实现良好的“心理脱贫”。因此,高校要完善精细化贫困生心理档案,发展专业化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创新优化心理扶贫工作平台,全面畅通师生沟通渠道,拓展有效家校合作,强化资助育人功能,让心理育人真正“入脑”“入心”,推动高校贫困生心理扶贫工作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