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喻文化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话语权的困境与重构
2021-11-12■/
■/
但当前随着高科技、网络化、信息化、全球一体化迅猛发展,世界进入到了信息垄断被打破,知识权威逐步消解,长辈反而要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代”,知识传授的方式和教育主客体关系随着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课程思政的话语权力与权威也因为文化反哺及课程中拙劣的思政元素教育融入而“事倍功半”。后喻文化时代学生的价值取向趋向多元化,思维方式更为多变、生活方式简易多样正在逐渐消解课程思政的话语权,如何通过话语的内容传递促使课程思政教育主体间进行有序沟通、理解和认同,使受教育者的行为方式与教育者所秉持的课程思政目标一致,话语权无疑是能否促成这些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
一、后喻文化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话语权的价值意义
(一)是提升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之力,提升思政教育连贯性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不断开展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力求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直面临着的“孤岛”困境,但是面对新媒体和爆炸性知识体系及获得渠道,传统教师权威遭到后喻文化的消解,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道德权威和法理权威的丧失致使课程思政话语权的不断削弱,部分老师因为不具备专业的思政理论更是让课程思政话语权中的思政元素空有其表,致使课程思政改革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以课程思政话语权重构为切入点,可以进一步实现课程思政育人价值的勾连,提高专业和公共课程思政元素的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形成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助力思想政治课程与其他课程由“两层皮”向“一盘棋”转化。
(二)是迎合后喻文化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环境和话语体系转型发展的需要
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链接,促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进一步的改变。人们原本共识性的地域交往关系转向了碎片化的原子存在方式,人们的社会身份日渐模糊导致思想的突变性波动和行为动向的不确定性。课程思政话语权能够妥善应对这一环境变化所引发的大学生身份危机和社会道德失范,进而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教育目的之具体所指和功能所向,结合话语体系实现教育主体间双方的“共识域”,进而适应后喻文化时代的教育环境转型需要,提升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迎合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创新和转型发展之需。
(三)是创新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提升育人实效,发挥价值引领作用的需要
课程思政话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有多种话语要素有机构成与融合,其中话语权力、话语描述和话语效果是其基本的存在形式,在课程思政领域,话语权首先是外部系统赋予其教育的权力,而内部则是课程思政过程中生成的权力,一般而言,课程思政话语权涉及到教育者的话语权、受教育者话语权及公共领域话语权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平等话语权为两之间的交往和灌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能够始终保证课程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不受偏离。课程思政话语权的提升能够从根本上缓解在微观领域中课程思政话语解释乏力,课程思政话语吸引力和战斗力弱的问题,也是兼顾课程思政在自上而下灌输式传播和自下而上反馈性传播中传达国家意识形态精髓、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二、后喻文化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话语权的困境分析
(一)后喻文化时代的自媒体信息碎片化传播冲击了课程思政的主流话语权
传统的课程思政话语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一样,都是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产物,但后喻文化时代的受众普遍对这类话语的直白说教、硬性灌输“不亲和”。长久以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一元话语背景下缺乏主客体间的交流与沟通,免不了有时会出现简单粗暴的话语方式,话语内容也比较生硬晦涩,让受教育者感到冷酷无情。后喻文化时代自媒体与崇尚开放文本、瞬间存在和不可预见性追求的后现代联姻,解构了课程思政话语的结构化背景,打破了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话语权的垄断,致使兼具理性化、系统化叙事结构的传统课程思政话语被自媒体碎片化信息无序、零散、拼凑式的叙事结构所取代,也拆解了课程思政话语的宏大叙事传统,切割了在专业和公共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叙事的表达方式。
(二)后喻文化时代的多元价值消解了教师的权威,削弱了课程思政课堂话语权
后喻文化时代大学生对于网络的需要和依赖空前增加,全球化视野不断开阔,网络逐渐成为他们学习、交流、休闲娱乐、宣泄和了解世界的重要平台,其对于全球话语的渗透和网络话语、生活话语的广泛诉求,使得课程思政的传统话语面临滞后、失语与失效的风险,也容易造成他们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质疑和抵触情绪。由于大学生缺少了通过长期聚焦来对课程思政话语整体结论进行分析与理解的过程,对建立在制度规范、专业知识和个人品质上的传统教师权威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从其赖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层面产生了消解作用。
(三)后喻文化时代信息传播方式促使传统课程思政话语走向解构
后喻文化时代的自媒体契合了信息时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态势,让碎片化时间和空间强势分割,致使大学生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整体结论因为短时记忆拆解了分析和理解。信息化让人们的思维与目光跳跃转换,习惯于获取简单的视觉感官刺激,缺乏深层次的思考,进而形成思维惰性。大学生原本需要的严密逻辑论证和理性推演也因为长时间习惯于浅层次接受信息致使思维积极性下降,思政政治教育客体很容易从表面获得对事物浅显的认知而不去深究事物背后的原理意义及传导机制等深层次的信息,课程思政结合具体课程内容开展理性推演的论证方式走向解构。
三、后喻文化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话语权的重构策略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价值引领,强化课程思政话语权的渗透性
后喻文化时代的“文化反哺”现象赋予了大学生接触海量信息的机会,但是碎片化的信息和大学生本身辨知能力的不足往往导致其价值观的失范和行为习惯的“离经叛道”,因此,课程思政的话语权重构首先要让教师准确掌握当今时代的主旨,让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充分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理论立场以及相关方法融入社会意志,在明晰思政教育话语权的领导作用的同时加强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引导大学生们正确认识与批判地解读互联网信息,强化课程思政话语权的阐释力,促使课程思政话语权渗透到教育的客体中去,能够结合课程知识融入流行话语,使其成为符合我国特色化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话语,拓展并丰富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系统,进而生成顺应时代主题的变换主题的话语权。
(二)树立以教育者为主导的微意识,锻造教师人格魅力,尊重学生的话语权
课程思政最终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主体对话语权的掌控和主导能力。教育者要做积极适应后喻文化时代下行使教育话语权的探索者,主动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接纳新技术和新知识,融入学生的“朋友圈”,思考课程知识与主流话语的切入点,提炼和总结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政元素,将其有效地运用到教学之中,在贯彻结合课程思政教育理论和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学生易于接受的新话语,提升教育效果,完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有效的措施去树立起全新的教师职业形象帮助构建教师知识权威,塑造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明晰课程思政话语权的内在形成逻辑,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基础之上,加强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实现亲师、信道、尊业之目标,最终让学生们在内心生发出对教师的尊重与爱戴,从而树立起师生彼此认同的教师权威,从而不断提高课程思政话语权。
(三)加强课程思政微观叙事基础上的宏观引导,增强课程思政话语的吸引力
传播学相关研究发现,信息传递中受众的导向需求与受众个体的相关性成正比,受众的导向需求越强,就越需要信息与受众者高度相关。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往往是宏大、深奥、抽象的理论话语、政治话语、文本话语,这些话语很难与大学生高度相关,自然也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和高度认同感。课程思政的话语应该注重“内容生成”前期阶段的供给侧研究,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政选题策划、思政元素选择,避免精心准备的内容最后却无人问津。在授课阶段,要充分研究思政元素的融入和展示方式,使精心建构的话语被既能满足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要求又能把握话语权的截然不同的情境和概念填充,在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场域情境高度相关的话题中完成从严肃又略带疏远感的话语体系到灵活生动且具有吸引力的话语体系的转变,使真实可感、个性定制、平等对话式的课程思政话语通过分阶段和有针对性地化宏大为具体、化整体为部分走进受众的心灵,运用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完整的思维图景,消除所融入于专业知识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距离感、冷漠感,让受教育者在生活化的情景和具象化的语境中增进认知、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