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50 后”作家的后期写作
——以贾平凹为例分析
2021-11-12吕智惠时曙晖
吕智惠 时曙晖
在我国古代,50 岁以上被划为老年人;1949 年后,60 岁以后被划为老年人。故本文的后期写作主要是指五六十岁的作家,分析他们作品风格较成名时期的变化并进行总结。“贾平凹、张炜、韩少功、史铁生、莫言、刘震云、刘醒龙、铁凝、王安忆等佳作迭出,他们以严肃成熟的写作风范,执着探索的精神姿态,谱写了小说艺术‘常’与‘变’的交响。”
通过对贾平凹的《山本》《浮躁》《白夜》《秦腔》等作品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以贾平凹为代表的“50后”作家后期写作有对生活的沉入,有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表现不再是激越的言辞表达,更多的是借历史营造故事,以故事表现生活以及对凡人琐事的认同。在年轻时对生命充满激情,如今却表现为一种生命的沉寂。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作家的心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50后”作家后期写作的表现。
一、对生活的沉入
(一)借历史营造故事,以故事表达生活
“50 后”作家成名于20 世纪80 年代,一个充满激情和理想主义的时代,他们的写作总是有着呈现重大社会主题的抱负。但如今,激情散去,开始融入日常,更多关注世俗化的琐碎生活日常,作品较之前的作品,从注重对纯美的描写转而变为加重了对现实生活的描写。
这种转变与作家的写作心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家的写作心态是由环境、现实条件、个人生理条件等诸多因素共同影响决定的,没有任何一位作家的心态是一成不变的。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清末改革使人们的精神陷入迷惘,此时他们内心是茫然无措的,心态已由年轻时期的激情转变为宁静旷达,残酷的现实已把他们身上的锋芒与志向消磨殆尽,只能以一种旷达的心态来书写生活。
对真实生活的描写,对身边人、事物的感恩,心怀宁静,心怀旷达,正是这样的心态,使他们善于以史的视野讲故事,更倾向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写他们所熟悉的生活,重新审视所熟悉的生活,于是有了新的发现和思考,有了时代的意义。
到如今贾平凹依然坚持不懈地进行写作,不断奔波在农村,亲自探索了解农村日常生活。贾平凹出身农村,当他面对一个灯红酒绿的城市,难免会有不适应,他描写第一次进入城市:“从山沟到西安,一看见高大的金碧辉煌的钟楼,我几乎要昏了,街道这么宽,车子那么密,我不敢过马路,打问路程,竟无人理睬,草绳捆一床印花被子,老往下坠,我沿着墙根走,心里又激动,又恐慌,坐电车,将一顶草帽丢失了,去商店看见了香肠,不知那是什么,问服务员,遭到哄堂大笑。”这种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恰恰传达出贾平凹对生活的沉入与重视。
《秦腔》中,许多的农村青年离开对眷恋的黄土去往城市,而秦腔这样质朴古老的艺术便被遗忘得悄无声息。在《秦腔》中,作者甚至没有写出一条明确的主线,只是写了一些鸡零狗碎的日常生活,即使这样的故事情节不那么波澜起伏,但用心读下去会理解作者内心的迷惘和辛酸。在分析《秦腔》的过程中应该把贾平凹的创作心态考虑到。正如贾平凹说过:“活到五十以后就不‘显摆’了,以前铺排的,过后一想,都很幼稚。”由此可以看出,贾平凹到五十岁以后,经过岁月的洗礼后,写作心态变化巨大,于是我们再度看《秦腔》时,会发现它的叙事诗非常贴合地面。
在《白夜》中,贾平凹以一种文化视角,描写了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普通人民的生活状态——失去生活家园的失落。《山本》是贾平凹近些年所写的一部关于秦岭山脉的传记,一部关于现代中国记忆的史诗。通过小说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眼神交流以及相互依存与分离的命运描写了涡镇的日常生活。
倘若“文化大革命”不发生,就不会有中国人在思想上的转变,就更不会存在《浮躁》中金狗那样浮躁的人,不会存在《秦腔》中那支离破碎的乡村生活。贾平凹第一次把写作的重心转向历史,于是这些作品都传达着贾平凹借历史营造故事,以故事表达生活的内心深处的创作动机。作家在人生积累了极多经验,有着对人生、对生活的独特看法和见解,身上也承载着更多的社会责任,需把人们在历史洪流下的处境表现出来,借历史去透视生活的真实面貌,更希望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总结让更多的读者产生共鸣。在他笔下,没有遥不可及、深不可测的历史,有的只是平淡的人生和平凡的生活。生活赋予了作家作品以价值,同样作家作品赋予了生活以生命力。
(二)写凡人琐事,以个体生命透视社会历史生活
虽然“50 后”作家以宁静旷达的心态去描写熟悉的日常生活,但在情绪表达上也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对于大多数作家来说,由于年龄在不断增长,心态也开始由激愤转为平淡,“不必以‘声嘶力竭’的呐喊和展览显示其‘痛楚’,她可以用很轻灵的笔调来化解。”他们的作品没有那么声嘶力竭,没有那么叛逆,有的只是凡人琐事状态下作家平淡且轻盈的心态。
正是这种平淡轻盈的心态让他们能够深入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在这些典型身上凝聚作家的总结和思考。
凡人琐事比英雄人物更能体现时代精神。贾平凹的《山本》就描写了一群普通人的生活,作者在描写中让我们感知了普通人的生活、命运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山川草木。保安队、红军游击队以及预备队之间的斗争,这些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让我们看到了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看到了人性的温暖与残酷,甚至看到了丑恶以及荒唐。
贾平凹爱这个世界,爱这个民族。正是因为他爱得深切,所以他的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容不得一点污秽。在《浮躁》中,虽亦有之前作品中对乡村风俗的描写,但更多的是对金狗这样凡人的认同。随着作家年龄以及阅历等的增长,作家在小说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这种思索,充分体现了贾平凹当时的矛盾心态。
当这样的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感受到了作家内心的思想情感——对凡人琐事的认同,因而构成了一个有意义的文学审美世界。
贾平凹希望自己在文学路上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贾平凹不仅停留在对凡人琐事等个体生命的描写,还以微观的个体生命,去透视宏观的社会大历史。个体生命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文学创作的主体。一般我们将具有宏大叙事等特点的小说称作史诗性小说,然而它们对史诗的定义却有些局限。若是作家能够把社会历史的时代感与悲痛感悄无声息地融入普通的个体生命之中,那这样的作品也当之无愧地可以称得上是史诗性的作品。而贾平凹在后期的写作就在践行着这样的标准。贾平凹作品中的“个体生命不仅是有血有肉的,而且是被特定时代塑造过的个体,是体验着时代转换的个体,是能够感知世相巨变的个体。”
贾平凹的《浮躁》正是在改革开放这个时代大背景之下,通过对作品中人物生活状态以及心理进行描写,而折射出贾平凹内心关注并忧患着当时中国的表现。通过作品中对人的改革,便容易联想到作者意图——对社会、对国家的改革。
以贾平凹为代表的“50 后”作家作品中透露着一种视角:写凡人琐事,以个体生命透视社会历史生活。因为个体生命更具有表现力,更有活力。贾平凹如今开始更加关注个体生命感受,把社会大历史作为背景去刻画个体生命的千姿百态。
二、对生命的理解
“50 后”作家年轻时期在心态上表现为激越,但如今,他们已经品味了人生百态,对作品的描写亦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视角去观察、去描写,洞悉一切、掌握一切。于是当作家从年轻时的美好愿景走向充满欲望与恶意的世界的时候,他们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失去了包容之心,于是会对世界表现出失落感。
贾平凹在写作《山本》时说:“作为历史的后人,我承认我身上有着历史的荣光,也有着历史的龌龊,我对他人他事的认可或失望,也都是对自己的认知和失望。《山本》里没有包装,也没有面具,一只手表的背面故意暴露着那些转动的齿轮,我写的不管是非功过,只是我知道了我的骨子里的胆怯、慌张、恐惧、无奈和一颗脆弱的心。”于是贾平凹打开了《山本》这扇窗。
贾平凹经历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近70 年的历史,对历史变迁时期的积极和消极有着深刻的理解,因而对人生命存在意义的探求则包含着某种沉寂的色彩,对生命的理解便由生命的激荡转为生命的沉寂。
贾平凹在年轻时,意志极其强烈,生命极其激荡。但受到时代束缚,生存意志欲海难填,晚年竟陷入空虚,生命的沉寂感由此袭来。以贾平凹为代表的“50 后”作家被时代所包围,内心惨遭折磨,忧郁、痛苦、无奈、孤独、悲哀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他们,无法保持年轻时那激荡生命的本色。“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当革命的热情退却,人们关注的事情改变,启蒙者与被启蒙者在命运的浮沉中都不免成为失语者的存在。”对生活失去理想、失去信心时,难免陷入精神生命上的虚无,当精神生命彻底不能指引时,生命本身也就陷入了沉寂。
贾平凹通过充满喧嚣和欲望的社会,展现了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的失落、人性的扭曲、追求的虚无等。无论他人怎样评价《废都》,贾平凹都认为这本书是“唯一能安妥我破碎了的灵魂的这本书”。《废都》与贾平凹之前作品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废都》中,作家把笔墨由“向外”变为“向内”,这种向内,是为着作家破碎心灵而抒写。《白夜》中人灵魂的颓废,面对诸如此类的生存境况,贾平凹创作中的生命意识便变为生命的沉寂,在作品中谱写了沉寂的生命之歌。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经历了时代变迁的“50 后”作家的个体生命悲剧往往由于时代和社会造成的个体生命的压制,由于作家不断地与时代进行摩擦碰撞,个体生命难免会与时代产生隔膜,并沦为个体生命的虚无感。种种社会动荡都在侵害着人们的生命,无论是精神还是身体上。贾平凹正是通过对作品中人物不甘屈服于命运而奋力挣扎,对人们在困境中的奋力反抗与挣扎进行描写,来不断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对于生命进入天命的作家来说,由于年龄在不断增长,心态开始由激愤转为平淡,愿意用自己胸襟去接纳万物,这其中包含了作家们内心无比的睿智。贾平凹笔下的作品总是能贴合时代,反映人们的生存和精神困境,不得不说贾平凹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一位作家。以贾平凹为代表的“50 后”作家对日常生活的临摹和表现,借历史营造故事,意在写出生活原本真实的样子。通过对凡人琐事的描写来传达出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凡人琐事的认同。持续不断的政治运动逐渐衰弱的生命力和难以言喻的个人伤痛,给许多作家带来了严峻且残酷的考验,生命的激荡也由此转向了沉寂。宏大的叙事风格与个人细腻情感的表现,在有着多样主旋律的史诗画面中得到了着力的描绘。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以贾平凹为代表的“50 后”作家后期写作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