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推进路径探讨

2021-11-12■/

长江丛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学分专业课程职业技能

■/

目前我国继续大量的复合型人才来填补社会中各行业中的职业教育人才漏洞,由此推出“1+X”证书制度来对这种社会情况进行完善。如今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的各方面要求在不断的提高,这是由于社会的综合发展力的进步造成的,为了让职业教育人才能够适应这样的社会竞争环境,就必须采取新的制度来进行更加深入的培训与学习。“1+X”证书制度是现在大多数职业院校培养职业教育复合型人才的制度方式,通过落实该制度的规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的满足我国各行业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求,并且该证书制度也是提高我国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的必要手段。

一、当前落实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难点

(一)“X”证书的定位不精准,容易受到“双证书”制度的影响

当前我国在职业人才教育方面存在多个证书制度,其中“1+X”证书制度容易受到其他证书制度的影响,如“双证书”制度的影响,这两种证书制度之间的影响效应源于两者之间的差异性,首先在相同之处上,“1+X”证书制度中的“1”即表示学生在完成自身学业后由教育院校所颁发的学历资格证书,同时该证书也是“双证书”制度中的其中之一,这是两者之间的共同点,都倡导学生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去发展。而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为:在这两种证书的要求之下,“1+X”证书制度比“双证书”的要求难度更高,因为“1+X”证书制度中的“X”多指学生在完成学业时需要具备的相应技能等级证书,以此来作为检验学生完成学业时自身所掌握的职业技术水平。在灵活性方面,“1+X”证书制度比“双证书”制度有着更多的优势。但就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对证书制度的实行来看,虽然大多数院校都提倡“1+X”证书制度的实行,但是在实际上还是采取的“双证书”制度的教学方针,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让“1+X”证书制度成为了一种表面形式,并无实际作用。

(二)考取“X”证书的限制条件较多,考核标准不完善

“1+X”证书制度的初衷是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考取更多的技能等级证书,但是由于考核要求的缺陷,部分证书在报名考取是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资格,如会要求考试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或者是相应等级的职位等,但是学生大多时间都是在学校内度过,在这方面的条件相当匮乏,因此就无法满足这部分证书的考核要求,没有资格参加证书考试。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严重的打击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并且这种考核标准的缺陷还会影响到“1+X”证书制度的证书含金量,一些地区在没有明确标准的考核制度的情况下,就建立了大量的培训机构以及考核机构,造成了乱培训、滥发证的现象,让学生通过“1+X”证书制度获取所获取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大大降低。

(三)缺乏课证融通制度,“X”证书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度较低

在课证融通方面,“1+X”证书制度往往只能够保证中“1”证书的课证融通完善,但是对于“X”证书的融通方面却显得较为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学生所在的院校没有开设与“X”证书有关的专业课程,学生要是想获取“X”系列的证书,就必须要通过课余时间来进行自我备考、考试,因此在“X”证书方面的考试通过率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另一方面,学生所在院校往往会给学生开设大量的专业课程考核内容,通过笔试+实测等方式来评定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更加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进行“X”证书的考核,同时在学生临近毕业阶段,学校也会给学生安排许多实习内容,这样学生就很难再有在学校考取更多证书的机会。

(四)与“1+X”证书制度配套的体制机制不完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数量不足

首先就是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完善,职业院校在开展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时,往往都没有进行提前的研究以及行业的深入调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所开展的专业教学课程会与社会实际行业的工作内容产生严重的脱节,学生在学习完相应的课程后无法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运用。其次就是学生无法获得良好的校外培训资源,以利益为主要考虑方向的企业大多都不愿意与学校建立良好的校企关系,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期间不能够获得前去企业内部进行实训的机会,在实践经验方面一直得不到提高与补充。再者就是一些院校的自身教师团体教学力量不足,无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内容,从而学生缺乏“1+X”证书制度考核的相应能力标准。

二、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推进路径

(一)加快国家层级的资历框架建设,精准定位“X”证书,形成等级分明的职业技能标准体系

要想在国家范围内大力推广“1+X”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就必须要首先建立好国家层级的资历框架,以此框架作为基础来展开更加深入的证书制度推广活动。并且要对“X”证书进行精准的定位,从而形成等级分明的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以此来进一步的完善“X”证书的考核标准,提高该证书的含金量。首先要进行的是对目前我国的几种教育形式进行有效的融合,并对其具体的教学内容、级别、知识与能力等进行分级划分,建立起不同等级的技能证书考核体系。其次是要求该框架体系与社会产业进行紧密连接,根据社会产业的实际变化来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及时的更新。同时注意建立相应的积分兑换制度,让“X”系列证书能够在同等级的学历资格考核中换取一定的积分或学分,进一步推动不同证书制度的快速融合。

(二)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评价标准,全面提升“1+X”证书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

要想真正的提高“1+X”证书的含金量与社会认可度,就必须要求国家、社会、企业、行业组织等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来不断的完善“1+X”证书的考核制度标准。从职业院校方面来说,院校对于学生可以考取的“X”系列证书要进行严格的审核,通过这样的方法来避免证书泛滥的现象,提高证书在职业院校内的地位;对于证书的培训机构来说,其应该认真的了解证书的考核标准制度,建立起相应的证书考核课程体系,实现课证同步的教学方式,并与职业院校建立起合作关系,帮助职业院校完成对学生考取证书的培训任务与要求。

(三)借助学分银行实现证书与课程的融通,推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转型升级

学分银行在“1+X”证书制度的推进方面,可以通过学分银行来完成学分之间的转移以及积累,学生可以在考取完“X”系列的证书后,将其对应的学分兑换为自身得专业课程学分,以此来达到专业课程对学分的要求标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避免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重复的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因此职业院校的课程教育目标应该从单一方向拓展为多元方向,即鼓励学生通过积累各种学分来考取更多种类的技能等级证书,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其次也应该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多元化,让学生除了能够掌握到本专业的职业技能以外,也可以对专业外的职业技能进行了解以及学习,帮助其朝着更专业的层次去发展。

(四)构建职业技能鉴定站,择优遴选培训评价组织,实施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

职业技能证书必须从相关的专业机构中发放,而要想让这些证书具有社会认可度,就必须对发放证书的相关机构进行专业的行政审批以及许可。因此职业院校可以效仿类似的方式在校内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通过对发放机构进行专业的鉴定来判断改证书是否具有有效性以及合法性,以这样的方法来避免一些违规机构滥发证书,降低证书的可信度与认可度。培训评价组织并不单单是有职业院校的力量组成,同时还需要企业、社会以及专业评价机构的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提高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在社会上的被认可程度。

(五)加快“1+X”证书制度配套的体制机制建设,搭建“1+X”证书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1+X”证书授予资质审核管理制度

要想全面推动“1+X”证书制度的发展,就必须要注重其配套机制的建设。当前我国在该制度方面你的建设还不够完善,相关部门应该围绕这些不完善的地方着重进行发展,实行多管齐下的整治方案,加强在政策方面的铺垫;并要继续加强该证书制度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让包含学生在内的所有类型的考生都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来查询自身是否具备考试资格或者是考试成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查询,为所有考生群体提供基础考核信息;同时相关的教育部门要加强证书受于资质审核管理制度的完善,在一定时间段内向一些机构发放证书授予资质。

(六)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建设,校企合作共建职业教育基地

建立良好的校企关系,为学生提供完善的教育实践基地,对于“1+X”证书制度的落实与推广有着重要意义。相关的企业以及行业应该承担起推广该证书制度的责任,加强与职业学校的联系,为职业院校提供必要的培养方案以及相关教育资源,并与院校共同决定“X”系列证书的发放种类以及其对应的数量。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的形式来弓箭职业教育基地,让学生能够通过在基地的实践来提高自身职业技术经验的累积速度以及对职业技能的掌控程度,帮助学生降低证书的考核难度,提高证书考核的通过率。

三、结语

推动“1+X”证书制度的实施是满足我国社会对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必要措施,因此要结合社会多方力量,共同为改证书制度的落实肃清障碍。职业院校应当充分理解“1+X”证书的主要内容以及包含元素,探索专业课程与证书考核的融合方法,进一步提高相关证书的社会认可度。

猜你喜欢

学分专业课程职业技能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学分美食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