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形势下学业导师对高校学生学业和职业规划的作用

2021-11-12■/

长江丛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考研专业知识学业

■/

地方各区域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高校担任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因此地方高校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地方高校致力于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以期更好地服务地方。然而,在地方高校中的很多学生由于高中时期在家庭与学校的双重管控下只能被动学习,缺乏学习自主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注意力变差,极易被外界条件影响而懈怠学习。很多新生在历经三年重压之后突然放松,进入大学后即放飞自我,缺乏大学四年的学业规划能力,不交作业、无故旷课和沉迷网络游戏等现象逐渐增加。在这种新形势下,学业导师制度应运而生。学业导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引导和实践能力发展,还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学业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牛津大学,其核心思想是注重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和老师的言传身教,以营造师生之间和谐、宽松的气氛,促进学生辩证思维的形成。学业导师从新生入学至毕业一直保持着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这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学生更多的科研兴趣与创新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对教师的师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业导师制近几年在国内正在兴起,其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可以体现出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理念。

一、学业导师参与学生本科学业规划的必要性

(一)是高校优化组织形式,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需要

学业导师制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首先学生在了解学校老师的详细情况之下选择导师,然后导师再选择学生,这样的方法可以同时保证学生和老师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最大程度发挥导师的作用。此外,学业导师可以随时与学生之间保持高效互动沟通,因此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兴趣点以及学习的基本情况。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基于学生在专业上的兴趣点,师生积极配合参与更多教学科研活动,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迸发更多创意。

(二)是在当前形势下大学生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

刚入校的新生对自身的情况知之甚少,在明确目标与实施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空洞感,甚至还有小部分的学生完全没有目标,在非师范类专业方面会显得尤为突出。这就需要学业导师一对一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能力、专业特点和学习意愿详细解读人生发展方向,强化目标在奋斗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于部分学生对于专业课无兴趣从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考试成绩不理想等,这方面是由于对专业知识学生缺乏深度认知的情况下引起的,因此学业导师有必要通过课下的科研活动对学生加强实践环节,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增强信心,克服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浮躁以及对知识追求的盲目。

(三)是当前形势下对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指导的需要

学生就业是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基础。由于社会需求、所受教育、家庭背景以及学生自身特点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学生之间也存在着迥异的就业需求。当今,部分学生在就业时摆不正自己的心态,不能对自身的能力进行评价,过高地评价自己;而且在择业时带有盲目性,容易出现“随大流”现象,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严重影响学习和心理健康。学业导师一般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与能力,更好地定位学生的水平,给与合理的就业指导,并丰富面试与应聘所需的知识储备,使学生了解面试与应聘的程序和社交礼仪,回答问题更加自信,增加面试成功率。

二、学业导师在学生学业规划中所起的作用

(一)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新生在入学后,对大学生活以及专业特点都比较迷茫,因此需要学业导师通过介绍专业前景及行业发展趋势来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明晰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业导师可以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开展专题讲座来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利用自身的经历阅历来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借助微信和邮件等方式与学生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二)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现今高校中从事科研工作的主要是专任教师和硕博士研究生,本科生参与课题的机会少之又少。学业导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情况,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课题,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在发展背景、技术方法、实验方案及理论分析等方面给与耐心指导,结合课堂所学专业知识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和科研意识。此外,在本科阶段提前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可以使其更了解专业的特点以及自身的兴趣,提前涉猎相关的知识点,在以后的择业或是进修阶段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有利于之后的生活与学习。

(三)帮助学生规划学业和职业生涯

到了大三转折期后,部分同学倾向于考研,而另一部分同学则趋向于就业。在此情况下,学业导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人的发展意愿,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比如,对于考研的学生,学业导师应该更侧重有关本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科技前沿动态的把握,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并拓宽学生的科技视野;对于就业的学生,学业导师应该更注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带领学生进入合作企业等方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需要,了解本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从而使学生正确规划学业和职业生涯,为就业做好能力与经验的积累。

三、对学业导师的要求

首先,学业导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对教育工作要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可以“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做到为人师表,有耐心;其次,学业导师必须熟悉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专业特点、社会需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最后,学业导师应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严谨的逻辑思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知识面,对学生的科研和专业学习都具有较强的指导能力。

以盐城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业导师制政策为例,学业导师的主要工作职责为:(1)指导一、二年级大学生的学业规划、学习方法,培养专业兴趣,指导通过四、六级外语及计算机考试。(2)指导三年级学生考研遇到的专业课程学习困难、帮助选择报考高校、专业、导师等。(3)指导四年级学生高质量就业;指导考研学生参加复试、面试,帮助学生进行考研调剂;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设计和职业规划,加强就业工作指导,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4)指导、帮助解决大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及留学等遇到的困难。(5)指导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指导学生创新课题的开展,组织科研课题讨论会,吸收学生充当科研助手,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活动。

学业导师的主要工作方式为:学业导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学习兴趣、性格倾向、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制订并实施学业导师工作计划,采取座谈、电话联系、网上交流等方法,开展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工作。主要包括:(1)每学期开展全面指导不少于2次;(2)不定期指导学生解决遇到的学业、考研、学术交流、就业等方面的困难;(3)做好学业指导过程的记录工作;(4)与辅导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做好工作;(5)学业导师应为人师表,妥善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6)学业导师应及时向专业系和学院汇报学生学习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学业导师可以弥补学院专职辅导员不能对学生专业知识进行深入指导的弊端,学业导师和专职辅导员相结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实施学业导师政策,学生接触的专业知识更广泛,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学院的考研率和就业率逐年攀升;学业导师记录学生整个过程的学习和成长,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及时了解和反馈学生的心理和专业知识学习状态。总而言之,学业导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针对性指导的创新方式,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

四、结语

学业导师制是高等教育中一种较新的培养指导方式,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积极的正面引领作用,可以促进学生的专业认知和个性发展。学业导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增强学生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性,能够弥补高校辅导员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专业知识缺乏、师生合作科研薄弱等突出问题,充分发挥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达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目的,坚信“学有所专,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因此,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学业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制约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考研专业知识学业
艰苦的学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35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考研不易,更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