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类研究生教育科研创新机制研究

2021-11-12郑晓燕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财经类导师学术

■郑晓燕/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

根据《人民日报》的统计,1949年研究生在学人数仅629人,2020年这一数字已突破300万,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实现历史性跨越。研究生教育不仅关系着培养国家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关系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因此,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是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找到研究生科研创新的突破口,才能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为中国梦储备更多的创新人才。

一、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内涵及意义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高等教育院校的重要时代任务,而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之一,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加强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世界一流研究生教育实现的重中之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指研究生在从事理论研究、社会实践和技术开发的过程中,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在理论、方法和应用上有所突破,提出新思想,研究出新技术或发明创造出新产品的能力。根据此概念,我们可以把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划分为知识结构及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与发现问题能力、科学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创新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四部分。

二、财经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现存的问题

目前财经类研究生主要分为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两种类型:前者注重应用性,是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并面向行业企业需求提供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侧重于组织协调和实践能力的适应性创新能力的培养;后者注重理论性,是培养掌握扎实、宽广的基础理论,能够独立开展科研活动并提供科学或技术创造性成果的高层次人才,侧重于知识构建和批判能力的适应性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两类研究生培养同时在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基础性创新能力上存在交集。无论是专业学位还是学术性学位研究生,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而对其培养的核心工作就是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的财经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还存在一些差距及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培养机制创新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进步飞速,对于各领域人才的需求随之提高,对于各方面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特别是财经类高校的培养机制更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特别是在课程设置与社会实践环节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未来趋势,适应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来不断调整完善。如果继续维持现状,单一固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一成不变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将无法突出特色,无法培养适合时代的人才,更无法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层次人才。

(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少创新性指导

对于在校财经类研究生来说,最直接有效的培养其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其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参与和承担科研课题,在这个过程中,导师及课题组主持人的作用至关重要。研究生在开题、中期分流考核、预答辩、毕业答辩等各个学习阶段都需要开展科学研究,是项目及课题的重要载体,贯穿于研究生科研成长的整个过程。但是目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创新课题缺乏,导师及课题主持人对于研究生在创新课题上的创新性指导不足,以及目前导师在国家级及以上的高层次创新课题数量不足等问题,导致了财经类研究生从事的课题陈旧、创新思维缺乏,这些都阻碍了其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财经类学院的整体环境及学术氛围不足

在财经类高校特别是综合大学的财经类学院,因财经类专业特色,注重应用性及实践性,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在校研究生因为经济及未来就业的需求,倾向于到金融行业等部门实习。在注重实习实践过程中,研究生学习的紧迫感和研究的使命感势必下降,少部分人甚至通过捷径,粘贴复制或者购买论文等极端的手段及行为来完成学术任务,这将严重影响培养质量,更不用提科研创新能力。加之目前对于研究生的科研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甚至没有,这些都是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学校及学院整体为了追求毕业生就业率和和学位授予率,主观或者客观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研究生的学术要求,这也直接导致财经类研究生不认真对待学术成果,不重视学位论文质量,相应的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也成为一纸空谈。

三、目前财经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

(一)培养研究生自我创新意识及其对创新的兴趣

在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及培训时,有意识有目的的给研究生在入学之初灌输科研创新的意识,告诫研究生本身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读研动机,要从自身要努力改变机械接受导师安排任务的现状,要善于利用各种学术渠道收集学习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并就自己的想法及时与导师沟通,确定自己的论文研究领域,提早做准备,激发自身的学术探索能力,拓宽知识面和研究领域,做到勇于质疑,勇于挑战,勇于超越。

(二)积极组织各类导师培训,充分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

学院应该通过导师培训,对全体硕导及博导进行各类形式的培训,特别是对科研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引导导师对研究生进行科研技能培训,奠定其符合条件的科研技能,同时培训导师引导研究生尽早积极参与各类研究课题。另外,可以通过研究生读书会及学术沙龙等方式,增加导师对每位研究生的指导频率,提高导师与研究生单独探讨、交流学术问题的机会。

建立健全完善导师考核制度,除了常规的考核研究生导师发表论文的同时,还要建立研究生对导师的工作评价机制,让每一位研究生都可以参与到导师的评价工作中。

(三)统筹兼顾,确定科研项目激励及评价体系

科研项目及课题能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同时也可为其提供相应的科研经费支持,这对在校研究生来说意义重大。为最大限度地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创新热情,学校及学院应积极确定各类科研成果奖励政策及论文资助项目,让学生意识到科研创新的意义。另外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学科平台,制定了财经类研究生在外参会及发表论文的奖励措施,鼓励研究生外出开会发言,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激情。

(四)引导学生走出去,加强高校间研究生的学术交流

学校及学院应积极鼓励学生走出去,积极于其他高校完善资源共享,加强同国内外高校研究生互换交流,让研究生感受不同学术氛围,开阔其视野,提高其学术素养,同时高校及财经类学院更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财经类研究生教育及教学理念,不断通过培训及学习创新培养模式,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创新学术氛围。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提出了内涵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力争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

站在新起点上的研究生教育事业,必须打好新时代创新及改革之战,迈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在当前各大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能够做到严格学术纪律、提高毕业要求、严肃学术规范、提高创新意识是当前研究生科研创新的重要任务及最新趋势。而财经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一定要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双一流建设的高标准和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严要求,这同样是一个系统、复杂、长期的艰巨工程,需要研究生本身、导师及高等院校之间相互配合,科学合理的制度规划,充分整合国际国内多种资源,调动各方面主观能动性。

猜你喜欢

财经类导师学术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一)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二)
2020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数学(文史财经类)(三)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史财经类)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