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生就业问题探析

2021-11-12苏州科技大学

长江丛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师范师范生考试

■薛 颖/苏州科技大学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2020年,总人数更是达到了874万,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9届本科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就业比例较大的行业类是“教育业”,基础教育和教辅培训机构成为就业增长点。然而,2020年10大红牌专业(即失业量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专业)中,语文教育和小学教育两大师范专业赫然在列。从如此矛盾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师范生就业明显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抓住教育业蓬勃发展的红利。

一、师范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职业选择的单一性

师范生找工作就一定选择教师职业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就读师范专业并不代表着将来一定要从事教师工作。但多师范生甚至是社会主流价值观认为,高考后被师范专业录取,将来是要当老师的。依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显示,2019届本科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1%,高职为63%。教育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工作与专业相关的比例为86%,远高于平均水平。这也间接反应了师范生的求职意愿和求职动向。然而“师范生要当老师”这个观念中间存在着偷换概念的问题。“专业对口”、“学有所用”确实是广大大学生们求职的追求,但师范专业“对口”的职业并不只有教师。随着教辅培训机构的发展,机构培训人员产生大量需求,这也是师范生的对口职业。像此类似的职业还有很多,但师范生们视而不见,不愿意去非教育系统,甚至不愿意去没有正式编制的单位工作,职业首选甚至是必选仍然是基础教育公办教师,即有编制的教师岗位。然而基础教育公办教师岗位需求虽然成增加态势,但招聘总体数量远远低于师范毕业生数量。这必然导致一大批师范生辗转一年参与各地教师招聘考试后仍然失败,面临毕业及失业的命运。

(二)就业趋向的物质化

除了是否有编制以外,师范生考量求职岗位时,更多的会比较薪资标准以及生活环境而非难易程度。他们更愿意留在经济发达地区,具体体现在地域差异和城乡差异。那些社会公认的经济发达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师范生参与教师招聘考试。当求职市场出现供需失衡,供给远大于需求时,便形成了“招聘方”市场,因此经济发达地区在教师招聘时能够提高标准,将一大批人拦截在报名门槛之外。例如,苏州市在教师招聘考试时对户籍和在校获奖有所规定,大批师范生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为吸引更多人报名设置的招聘要求则宽泛的多,这也引发了竞争激烈等问题。而在城乡差异上,师范生的偏向性即为突出。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成功就业的师范生中,75%选择在城市就业,远高于农村就业人数。有些师范生宁愿选择暂时失业二战,也不愿报名更易考取的农村教师岗位。

(三)求职竞争的激烈性

随着教师资格证实施全国统考改革,师范生失去了专业优势,无法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证,大批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一起涌入了考证潮流,给师范生获取就业门槛带来了一定的压力。2020年,国家七部委联合印发相关通知,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可“先上岗,再考证”,大量非师范生加入了招考部队,师范生求职竞争压力激增。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2020年宿迁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教师岗位332名,没有专业限制,最终13219人报名参加,平均报录比为1∶39.82,报录比最大的专业甚至达到了1∶183。在激烈的竞争下,必然有大批师范生铩羽而归。

二、师范生就业问题原因分析

(一)追求职业稳定性

主动报考师范专业的学生大都追求安稳的职业生涯路径。他们在职业选择上较为从众,依赖组织,力求职业安稳,不愿意转换工作岗位,做事认真,兢兢业业,担心失去工作,职业发展按部就班,没有太多苛求,有回避风险与责任的倾向,并且追求稳定长期的工作环境,融洽的组织气氛,良好的生活状态以及平稳的工作提升。因此教师岗位对他们具有强有力的吸引力。他们不愿意为了寻求更多的发展和职业可能性而轻易放弃这种安稳的职业环境,便执着于教师招考上。

(二)教师招聘的区域化

教师招聘并非实施全国统一标准,一般是由县(区)级教育局组织制定招聘规则。各地的招聘条件、招聘时间和招聘方式有所差异。这就给了师范生们多次参考的机会。表面上看这对师范生求职是个福音,但同时也造成了很多问题。这个规则提升了招聘的重复率,许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往往能同时被许多教育局录取,浪费了岗位名额。各地招聘时间的差异拉长了招聘时间,师范生们能从年头考到年尾,来年继续参考,几乎无缝衔接。这给素质较弱,并不适合教师职业的学生带来了虚无缥缈的希望,在一波一波考试中尝试而又碰壁却不知道转换思路去寻找其他职业。

(三)外部环境的影响

师范生在毕业时尚处于职业探索期,对于职业选择缺乏坚定的自我意识,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师范生的家庭成员意见往往会左右其决定。大多数家长们面对孩子的失败往往会鼓励他们继续考试,坚持走教师编制招考之路。大部分地区的教师招聘政策并无严格的年龄规定和毕业年限规定。因此,有了家长们强有力的后盾支持,师范生们会选择继续参考而非尝试其他职业。另外,教师拥有较高的社会声望。和其他职业相比,师范生们更愿意从事社会接受度高的教师职业,再加上考编路上拥有专业优势的加持,即使招聘考试失败多次也不愿轻易放弃。

三、解决师范生就业问题策略分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大学生沟通交流渠道的转变,高校传统的线下就业指导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毕业季中的师范生奔波于校外实习和各地考编也造成了师生线下交流障碍。因此,解决师范生就业问题高校需要线上线下两手抓。师范生自身也需要突破固有观念,探求合适的职业定位。

(一)转变求职观念,探索就业“新”渠道

1、转变就业观念

在高校师范教育中,师范生们接触的除了教学课堂就是实习学校,对除教师以外的其他职业一无所知,就业观念自然而然得禁锢在教师这个职业里。因此师范生们转变就业观念首先需要走出“象牙塔”,开眼看“世界”。通过查找资料、假期实习和兼职等多种措施提升社会认知力,提升专业了解度。师范生需要从实践中真正明确自身专业在招聘市场上社会接纳的广度,将就职目光从“教师”这一个点发散开来,考虑其他职位的可能性。只有走出“专业对口即为考编”的怪圈才能在求职中看到新的道路。

2、明确就业方向

当前,各大高校已非常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每学期都开设相关课程,然而并未引起学生重视。尤其是对师范专业学生来说,未来职业道路似乎能一眼望到头,职业规划显得毫无意义。这种思想严重阻碍了师范生就业。就业方向并不是由学习的专业决定的,而是一个综合自身、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的过程。专业并不是不能改变的,许多高校有转专业政策,考研也可以选择其他专业。只有做好职业规划,进行职业测评,全面了解自身综合情况,才能明白自己适合哪种职业,从而明确就业目标,并向着该方向努力。

(二)拓宽传统模式,开展就业“云”服务

1、就业信息“云”提供

随着58同城、BOSS直聘、智联招聘等求职类APP的兴起以及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视,“春招”、“秋招”两个时间段集中招聘的模式已慢慢被打破。从年初到年尾,线上招聘信息五花八门。从国家到地方到高校,线下招聘会接连不断。对于当前求职的师范生来说,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并不缺乏,缺乏的是与自己高度匹配的信息。一场招聘会涉及几百甚至上千个岗位,真正与师范生有关的可能就这么几个,投出去的简历还未必都有回应。面对庞杂的招聘岗位和低下求职效率,学院可通过网络手段多方面采取措施,提高信息的精准度。学院可结合专业需求,筛选来自线下招聘会以及各个网络平台的招聘信息,制作就业信息推文,定期通过院校官微、QQ等媒体及时推送到有需求的学生中,提高学生求职效率。另外,可通过官方网站91JOB发布有专业针对性的线上或线下招聘会,将最符合学生需求的招聘单位组织在一起,开展只针对个别专业的招聘会,吸引学生参与。

2、学生档案“准”建立

师范院校应建立长期联系机制,通过电话、QQ和问卷等多种方式,调查学生求职近况,明确学生就业动态以及关键环节时间节点。根据调查结果建立学生就业档案,落实“一人一档”,并每周更新,形成最准确的学生就业数据库。利用档案数据,将师范生进行分类,并制定每类学生的指导方案,定期跟踪学生反馈结果,及时更新档案数据。依据关键环节时间节点以及每位学生求职的个性化特征联系学生,关心关键环节成败,给与指导并重新分类。从档案中筛选无就业动力、失败次数高和就业方向迷茫等求职重难点学生,及时疏导、鼓励和指导,让师范生感受到院校的关怀,舒缓求职压力,增进求职动力。

3、编制考试“云”指导

教师编制考试是大部分师范生求职道路上的必经之“坎”。提高编制考试的通过率也就意味着增加了就业率。师范类学院可整合全院之力,从多方面给与师范生考编指导。鉴于师范专业毕业生难以集中在校,专业教师们可通过线上考编培训讲座、线上“一对一”考编面试指导等“云”上方式对师范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从而提升考编通过率。辅导员们可以通过线上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师范生求职状态,适时进行心理疏导。还可号召学生组织开展模拟笔试和模拟面试等活动,让师范生们提前了解自身实力,感受考试氛围,查漏补缺,及时进行自我调整。

4、就业渠道“广”拓宽

在师范生转变思想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院校也要主动出击,为学生寻求更多高质量就业平台。院校可对接已毕业校友,通过开展校友会等方式加强校友联系,了解行业发展情况,为毕业师范生谋求就业机会。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和就创业基地建设,主动联系优质教育企业,为师范生创造更多的企业参观、实习和就业的机会,开拓师范生求职视野和就业方向。

猜你喜欢

师范师范生考试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物理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小小书画廊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