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龄前儿童体验的交互式动画设计
2021-11-12王雨辰
王雨辰,李 奕
(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430012)
随着数字技术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遍使用,动画在儿童日常行为教育及知识传递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也受到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对于用移动端智能产品来给低龄儿童观看动画片的用户来说,交互式体验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市面上大多数动画片主要还是以“单项”传递的说教为主,缺乏对儿童心理及行为模式的系统研究。低龄儿童在观看过程中被动地接收信息,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改善学龄前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观看体验,使他们在舒适的情境中快乐地增进知识,健康成长,是动画设计者应该关注和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学龄前儿童行为及心理分析
儿童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每个年龄段行为和心理都不一样。按年龄分区,我们把研究范围定在3~7岁年龄段的学龄前儿童。0~2岁的婴幼儿没有安全意识和自主行动能力,需要全天候陪同;3~7岁的儿童一般可以做些小跑、跳跃等中等强度的运动,且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对所见事物不再是简单模仿,开始思考情节与联系,后期甚至能够反思自己在现实中所犯的错误,进行自我价值判断。
行为是指大脑对所处环境反应的集合。儿童思维与行动具有一致性,生理与心理相互作用最终反映出儿童特有的行为或动作。因此学龄前儿童的行为特征决定了交互动画设计的形式,其中“触碰行为”和“联想行为”是学龄前儿童行为特征的重要表现。触碰行为是他们认识世界或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交互式动画设计应将按钮等触碰符号设计得富有趣味,诱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完成接下来的操作。联想行为是指能从故事中引发思考,并将这种思考带入到现实情境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观察低龄儿童画作时可以发现,他们往往把人画得比房子大,这是低龄儿童主观意识的结果,他们喜欢近距离观察事物,对细节的认知度比较高。所以交互式动画设计在处理人物与场景关系上可以进行适当夸张,尽量塑造出一种近距离感。
学龄前儿童已经可以感知并认识世界,但却不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可以通过动画短片引导来完善他们对于具体事物的认识。交互式动画呈现在屏幕上的图像是观众与作品交流的载体,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动画,在整个设计过程中都要充分考虑其不同发展阶段的认知水平。以3~7岁的儿童为例,3岁的儿童在涂鸦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在纸上留下的痕迹,并能清晰感知形状和色彩;5岁左右的儿童可以区分简单的象征符号,偏好丰富而艳丽的色彩搭配;7岁左右的儿童显示出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可以主观模仿和主动探索世界。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还表现出对世界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活跃,也较为敏感,在交互动画的设计中要能让儿童用心感受世界,避免虚设的情感表达。
二、交互式动画设计
互式动画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而诞生的新兴艺术表现形式,其实质是传统动画与数字技术的结合,是艺术与新技术的统一。动画作为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它的艺术性不仅仅在画面设计,系统界面及界面的切换、交互动作也是其重要部分。交互式动画打破了以往动画的播放形式,人机互动功能加强了与观众的联系,改变了长期以来观众被动接受的局面,用户可以利用操作命令成为故事情节的掌控者,给参与者以想象的空间。
目前,国内交互式学龄前儿童动画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儿童动画主要仍是被动接受模式,情节内容依旧按一条故事线推进,且大多数故事情节流入俗套,以说教为主,缺乏创新,很难调动儿童参与和思考的热情。主流平台如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几乎没有交互类的动画视频。
交互式动画由于其故事线的增加,动画本身的制作周期及成本必然会随着上升,因而导致国内很少有动画工作者去做这类实验。随着大量商业动画的出现,日本二次元文化的介入,以及欧美3D动画迅速发展,都导致我国动画设计只能跟随别人的创作形式亦步亦趋,出于商业利益,依然多停留于表面形式的模仿,缺少对动画传播方式的系统研究。而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或尝试很多,如僵尸题材游戏(行尸走肉)中的动画就有多条故事线,玩家通过对于对话内容的选择决定故事走向,其中安插的小彩蛋故事结尾可以让玩家提起兴趣重新探索,让玩家有一种生动而切身的故事体验。因此,如何才能用一种不再冰冷与一成不变的方式与低龄儿童交流,给予他们应有的无障碍关照,是我国动画工作者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交互界面是观看者与作品进行交流的媒介,界面作为视觉体验的载体,在交互设计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家长主要是用移动设备给低龄儿童观看动画,但移动设备屏幕尺寸较小。根据心理学的研究,3岁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大约为9分钟,4岁儿童大约为12分钟,5至7岁儿童可达15~20分钟。由于儿童的注意力具有易分散的特点,他们可能会选择跳过过渡画面或者退出界面,所以在动画界面内容的编排上应避免太满,特别是文字的编排应当适度减少,而代之动画的图标和图片,这样能缩短低龄儿童理解时间,更便于儿童快速掌握内容,做出选择。还可以在图片和图标的设计中增加动态效果来解决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如长时间系统没有收到反馈,图标和图片采用震动的方式提醒儿童进行选择,通过这种反复的提醒将儿童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
交互界面包含色彩、文字、图片等元素,其中色彩的应用尤为重要。对于动画制作者来说,要想运用好色彩语言,应理解每种颜色代表的含义。比如,对于不同层次的图标应注意他们之间的色彩纯度或饱和度的关系,这是图像识别关系中的等级关系,高饱和度的物体更能吸引低龄儿童的注意,应放在第一层次,并尽量使功能栏的颜色与背景相协调,给观看的儿童冷静、平和的感觉。动画界面的色彩变化与提示框的色彩对比也应跟随场景变化而调整,比如白天光线充足的时候,适度增加对比度,更易于辨认;夜间灰暗灯光下,应将明度拉低并尽量使用暖色调作为基色,起到护眼的作用。在重视画面色彩设计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光的闪烁带来的眩光、视疲劳等问题。
兴趣是所有学习的动力,对低龄儿童来说尤其重要。交互动画作为新技术与传统动画的结合,传统动画中夸张的动作与造型更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儿童观察细微事物的敏锐性往往超过成人,且随着个人主观意识逐渐上升。交互按钮与动画元素之间首先要建立链接,儿童喜欢条理化的图形,所以交互按钮应当在外形上采取动画角色相似的抽象化、条理化图形,且与画面相协调,使低龄儿童易于接受。交互按钮的转场及触及反馈的动效也格外重要,物体的运动会刺激儿童的视觉神经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将交互按钮的触及反馈设计成果冻般Q弹的形式,会使他们觉得十分有趣。这种反差是通过交互界面技术,在虚拟的二维平面上感受现实中实物的触感。
交互动画的剧情设计上也是如此,传统动画单一的故事线可能会导致低龄儿童的厌烦,所以故事线的设计应当多元化,且在每个故事线中提出问题,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在故事中的探索过程也是激发他们兴趣的源泉。
声音与画面一样属于信息源,音乐可以烘托情绪,辅助画面,给人带来情感上的共鸣,所以在音乐的选择上尽量做到旋律简单,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音乐不仅对增强儿童的记忆力有帮助,同样可以利于作品的传播与推广,角色的语音可以采用同年龄的儿童进行配音,增强带入感。
三、 交互式动画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适宜儿童身心特点的操作模式
交互界面作为一个二维平面,艺术性与美观固然重要,但仅仅把界面设计得漂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以导航栏为例,大多数儿童习惯双手从下拿iPad观看动画,因而导航栏位于顶部时便不易操作。交互动画的操作是用手指完成,所以在设计动画前应先对儿童的手势特点做具体分析,根据儿童生理特征,刚出生的婴儿没有腕关节;1~2岁的儿童处于运动协调期,多数利用肩肘活动手臂,可以借助勺子进行翻书等运动;2~3岁的儿童属于机能提升期,可以临摹图画和系纽扣;7岁以后手部发育完善,属于运动整合期,可以使用简易的工具,可以做大部分细微操作。
儿童的滑动手势分为上下左右四种,现在的移动设备(手机、iPad等)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还相对较重,随着手腕负重的增加,手掌托举部位必须位于移动设备下方,这就导致交互动画的按钮应当设计在屏幕下部位置,且由于学龄前儿童拇指发育不完善,无法触及较远的按钮,所以交互按钮的位置还应设计在屏幕两侧,更便于操作。
(二)交互界面的连贯性
除交互动画界面的艺术性与功能性外,交互动画的界面与界面之间的关系同样影响儿童的体验。动画短片设计中的故事情节和提问反馈以及两段动画之间的衔接就不能生硬,低龄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前段故事应当为后段提问做好铺垫。例如中间的过渡动画“小熊的这种行为会受伤,对此,屏幕前的小朋友会怎么做?……”与“以下选项请做出选择……”的体验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这样既能让低龄儿童快速了解故事发展线索,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享受顺畅的观看体验。
在儿童按指令完成操作之后,按钮的交互反馈同样重要,按钮消失过程应采用渐出的动画效果,其余交互按钮直接消失。采取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在儿童眼睛中留下残影,使得他们在脑海中重新确认心中的答案并期待后面的反馈,与接下来的剧情相衔接。近乎隐形的悬浮窗可以放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且悬浮窗展开的界面与背景色调相适应,以在不影响观看的前提下使家长和儿童点开悬浮窗时扩展出所得到的分数及数据。
(三)寓教于乐
数字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已经从传统纸质媒介逐渐转变为以快捷、方便的数字化电子形式为主。应科学利用电子媒介,让学龄前儿童在交互式游戏中快乐地成长,愉快地学习。学龄前儿童作为人生历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由于认知水平和身体发育的局限,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处处有危险,也不可能让他们在现实的情境中“试错”。交互式动画不同于传统动画说教的传播方式,它可以将安全教育内容融入动画设计中通过交互的方式让儿童有切身体验之感,给他们“安全”的试错机会并让他们在娱乐中得到教育。
我们可以根据日常生活需要,从“用电安全、行为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安全”四个方面进行交互式动画短片设计,对每个单元的安全教育模块进行“正确反馈”与“错误反馈”设计。在故事情节中安排两类角色,一类是调皮或容易犯错误的角色,一类是知道正确安全规范行为的角色,这两种角色的设计安排属于一个正面,一个反面,这种类似传统戏剧中的角色安排使得整部动画更富戏剧性和吸引力。
四、结语
学龄前儿童教育一直是家长及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它关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动画作为儿童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自诞生以来,在儿童成长教育过程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龄前儿童交互式动画通过对低龄儿童心理及行为特点研究,将规律应用在动画要素中,结合设计要点,总结提升低龄儿童交互体验的策略。设计出适应低龄儿童的节奏和认知水平的交互式动画作品,让儿童在观看的同时参与角色或情节的设计,享受创作的成就和乐趣,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有针对性地将交互技术应用到低龄儿童教育中,既拓展了动画的表现形式,又提高了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