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系科研管理能力提升探究
2021-11-12张妍
张 妍
(安徽工业大学 冶金工程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高校的二级单位院系是高校开展科研工作的基本构成,是高校科研发展规划、科研管理与资源配置的直接执行单位。院系二级单位科研管理工作开展是否顺利、执行是否彻底,会直接影响整个高校的科研管理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科研方面的竞争力。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高校院系在科研管理中的参与度和执行力,有效提高高校院系层面科研管理水平,助力高校整体科研管理工作更上一个层次。
一、高校院系科研管理工作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大多采取校院(系)二级管理的体系。在现有的高校科研管理体系运行当中,每一级都有其相应的工作职责,且相互影响。现阶段高校院系科研管理工作还存在着有待提高和改善的地方。
(一)科研管理机制不健全
院系是高校科研政策的执行者,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高校院系的科研管理工作一般由分管科研院领导和科研秘书为主体,负责学校科研政策和任务的上传下达,日常工作行政化较为显著。在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院系科研管理工作还较为机械化,真正参与科研管理的深度还有待提高,缺乏切实的服务意识,科研信息搜集、整合、发布等方面工作开展相对较少,难以长期有效推动科研协作与科研成果转化。
(二)科研项目管理相对粗放
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科研项目申报和结题总结是每年院系科研管理工作的重点,但也存在着过分追求项目立项,却对过程管理重视不够的现象。立项后的项目往往注重完成成果鉴定,存在“SCI论文至上”的情况,对科研开发与市场、社会需求关注不够,未能实现有效的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相关绩效管理不够完善,过于注重项目立项和相关论文奖励,而对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缺乏有力支持。在科研项目日常管理中对基础数据采集尚未做到信息化、科学化与规范化。
(三)科研规律重视不够,资源有待合理配置
科学研究有其自身发展规律,院系科研管理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过于重视短平快而忽略了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对重大基础研究与重点卡脖子技术关注不足,同时也存在管理模式的过于行政化。院系大型公共科研共享平台建设有限,已有部分大型仪器设备和资源仍然共享不够,存在仪器设备“使用难”的情况。学科方向发展相对不够明确,院系科研人员分布相对离散,尚未组建科学合理的科研团队和学术梯队。
(四)科研财务制度不够完善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主体之一,所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经费也在不断增加。但伴随着科研经费总量的快速增长和国家科研管理政策的新变化,高校二级院系存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不完善、现有的科研财务管理制度不能很好适应国家财务管理政策的相关要求等问题,导致科研人员过多承担科研财务报销与科研经费“使用难”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科研经费的合理配置与使用效益。完善的科研财务制度也必将是实现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院系科研管理工作的改进策略
(一)尊重科研规律,完善院系科研管理制度建设
院系科研管理需要进一步转变职能,由管理型、主动型向服务型、参与型转变,积极简化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在深刻了解本院系学科特色与行业技术优势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布局院系中长期学科发展方向和技术攻坚领域,加强相关科研力量的整合和科研信息的搜集发布,创新符合科研规律的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要做好日常的项目申报、经费预算、成果管理、学术交流等,还要做好相关人员的辅导与培训,加强项目进度跟踪与服务,制定院系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科研诚信制度,推动院系科研管理档案建设与信息化管理。另外,还应加强院系科研秘书的科学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院系管理人员的科研信息搜集发布和有效参与相关学科科研管理的基本业务能力,同时也为其创造良性循环的激励机制。
(二)加强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创新科研评价体系
院系的科研项目应该结合学科特色与技术优势做到有布局、有突破。科研项目应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相结合,解决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关注其中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注重院系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的协调发展与互补,完善院系科研项目管理制度顶层设计。院系科研管理要在做好项目信息发布与组织申报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在做好项目成果宣传与转化服务的同时,还要及时了解院系科研项目执行中遇到的难点与不足,做好收集整理。另外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还应注重院系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大院系科研信息收集、项目申报、项目管理、项目评估与验收等基础信息整合,为后期院系科研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科研评价体系与科研人员的职称、绩效工资等切身利益相关,是一个无形的指挥棒。国务院、科技部、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科研体制改革的举措,破除“唯论文”和“SCI至上”,院系科研管理应该认真加大学习相关政策力度并严格执行,结合院系实际情况,对不同科研项目类型,实施分类绩效评价。例如,对于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类项目,应重点评价该项目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以及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效能、支撑技术和产品开发的效果、代表性论文等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以国际国内同行评议为主。
(三)注重科研队伍建设,合理配置科研资源
院系科研方向相对分散与院系教师在科研方面“单打独斗”不利于所在学科的深度长足发展。院系科研管理应根据学科特色与行业技术优势,在院系内做好学科长期发展方向的顶层设计。凝练出若干学科发展方向,合理科学组建适合自身学科发展需要的科研团队和学术梯队,重点培养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应用型技术领军人。形成青年教师有团队可依、有力可发,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领军人有力量可凝聚,有想法可实现的科研氛围。合理运用激励机制,加强完善院系绩效考评机制和职务晋升机制,不断增强院系科研队伍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院系学科特色和行业优势,注重“双创”型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创”队伍,关注行业领域与社会需求,做好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保护。
切实加强院系大型仪器科研平台建设是提高高校科研创新的前提保障和物质基础。院系科研管理应结合学科方向,整体规划,配置功能合理、技术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对其进行规范管理,责任到人。加强院系大型仪器专人管理模式,切实实现院系科研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服务院系整体的科研创新。根据院系学科特色,也可考虑与企业、科研院所联合搭建适合自身发展的校企科研交流与合作平台,合理配置院系科研资源,扩大产学研强度与深度。
(四)完善科研财务管理制度
科研项目负责人承担着项目实施与预算执行的职责,是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第一责任人,但科研项目负责人多为教学科研人员,负责人存在着对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经费管理与财务政策了解不足的问题。高校和院系应依据《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深化本单位科研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为了让科研人员能更专心承担相应的科学研究任务,高校院系可在本单位聘用1~2名固定岗位的科研财务助理人员。科研项目的日常财务报销等财务管理工作应该交给院系科研财务助理承担,让科研人员从不擅长的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和繁琐的财务报销之中抽离出来,从而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院系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的建立,可以解决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不科学与项目经费报销不合规的相关问题,保障科研项目经费合法、合规、高效使用,提高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让科研人员更高效开展科研工作。在科研财务管理制度实施过程中,应定期对院系科研财务助理进行财务政策培训。
三、结语
院系科研管理是高校科研工作最基本的执行单位,应尊重科研规律,完善院系科研管理体制建设;加强项目精细化管理,创新科研评价体系;注重科研队伍建设,合理配置科研资源;加强财务助理队伍建设,完善科研财务管理制度,切实提高院系科研管理水平,将会有效助推高校科研创新高水平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