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艺术概论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与方法探析

2021-11-12张吉琳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概论思政价值观

■张吉琳 王 琼/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所在。从根本上来看,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各类专业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专业课程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为当下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课程思政”是在立德树人的目标指引下,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文化自觉和自信,从而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艺术概论》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课程主要讲授艺术的基本原理和艺术门类的相关知识,对于艺术原理和艺术门类知识的讲授是围绕具体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展开的,这些作品和现象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内涵,应当深入挖掘这些元素和内涵,在艺术理论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这也是当下艺术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然之路。

一、艺术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原则

(一)坚持思想引领和艺术审美教育的结合的原则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中应提升艺术教育的思想性,深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作用。课程内容包含着丰富的的德育元素,教学中可以结合这些德育元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往往重视设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艺术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可以将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将艺术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和美育相融合,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提高文化艺术素养,树立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学习艺术理论和美育方面的知识提升自我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实现思想引领和艺术审美教育的有机结合。

(二)坚持价值引领与艺术理论结合的原则

课程教学采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艺术学概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提出在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艺术优秀成果的同时要深入挖掘传统艺术所蕴藏的丰富资源,扎根人民,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当代中国人的审美诉求和时代精神为导向,传播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也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资源,结合认知规律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点,针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养成,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艺术理论学习和设计作品创作中,实现课程思政与《艺术概论》课程的协同融合的良性互动,增强课程学习的获得感。

(三)坚持艺术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

中国传统艺术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课程教学中应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树立文化自信。中国传统艺术在创作规律、创作过程、创作方法等方面都有独到的理论,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艺术创作理论和艺术批评理论,树立理论自信;引导学生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在设计实践中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设计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通过构思创意将社会主义价值观理念融入设计之中,在设计创作中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创作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国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艺术概论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与方法

(一)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

艺术概论课程思政改革的目标在于: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树立全新的思政教育理念,将艺术中的审美精神注入思政教育中,使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在目标、内容、手段等方面实现融合,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扎实的价值底色,真正培养出与时代的要求相适应的全方位发展的设计人才,从而提升教育的实效。

(二)深入挖掘艺术概论课程思政的融入点

艺术概论课程思政改革的融入点主要有:艺术观念、艺术的功能、艺术创作主体、艺术作品的内容、艺术门类、艺术风格、艺术的接受与批评等。

艺术观念部分主要是了解中外艺术观念,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内涵;引导学生学会在设计中坚持思想精神、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坚持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艺术现象,正确评价艺术作品,深入挖掘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涵,树立正确的艺术价值观和创作观。

(1)艺术功能。艺术的主要功能有审美认识功能、审美教育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审美体验功能。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在掌握艺术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在设计实践中正确认识艺术现象,在创作中合理发挥艺术的功能,尤其是艺术的审美认识功能和审美教育功能。

(2)艺术创作主体。理解艺术创作主体的社会角色时,引导学生树立艺术创作的责任感,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艺术创作者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开创者的观念,在设计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成为有责任心、有使命感的设计工作者。

(3)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本人精神面貌、思想人格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艺术风格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是艺术家的自身的情感、气质、生活经历、思想修养、艺术修养等。其中,艺术家的思想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从题材的选择、表现角度及结构的确定,到艺术作品中渗透的社会政治评价、伦理评价等都受到艺术家世界观的影响。在教学中应针对这一知识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提高设计创作的思想修养。

(三)探索多元化的融入方式

1、艺术理论的情境化、形象化呈现

艺术理论本身就是给人以枯燥的感受,在课程思政改革中要实现思政元素与艺术理论的有机融合,就需要探索一种情景化、形象化的呈现方式,将深奥的艺术理论与艺术作品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具体的艺术情境中理解艺术理论,并以多种形式把思政内容融到学生学习过程中,融化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得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政治的教育。例如艺术概论课程中涉及艺术门类的理论知识的讲授,课堂讲授是以具体的艺术作品、艺术现象为支撑的,这些作品和现象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涵,选择具有价值性和话语权的艺术作品,用来感染学生、鼓舞学生,可以达到思政教育效果。

2、教学手段的信息化、多元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融媒体对人们的信息传播、接受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将多元化的教育平台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既能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也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可以利用智慧树、雨课堂等教学平台发布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其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媒介不断丰富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例如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和各艺术资源APP给学生分享艺术动态和关于艺术理论的文章以及丰富的视频影像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组建QQ课程群、微信群加强和学生的互动。

3、多元化的实践方式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学习艺术理论的同时可以探索多元化的实践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艺术创作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各类艺术社团和各级各类设计竞赛,使学生在创作实践中加深对艺术理论的认识。

三、结语

《艺术概论》课课程思政改革应当精心研究和把握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式和融入点,探索多元化的融入途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上不断探索和创新,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课堂教学育人功能,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

猜你喜欢

概论思政价值观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艺术概论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价值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