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儒家思想渊源探究

2021-11-12郭妍淇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公正儒家

■郭妍淇/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一、前言

社会的发展源于人类的能动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指引社会该如何发展的二十四字箴言。核心价值观已经在十八大召开之后,让全中国变得焕然一新,行为上有了新的指引方向,并且这一准则的提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十四字的价值观都深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儒家思想传承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通过解析核心价值观和儒家思想的潜在关联,有助于更好地价值观、践行价值观。

二、国家层次的核心价值观

在儒家思想当中,对于“富强”一词有着深刻的认识,儒家先贤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以发现国富民强的深刻含义。孔子主张“轻徭薄赋”以及“养民也惠”,只有将国家建设起来,百姓富裕起来,一个国家才能实现真正的富强。富强一词当中有着浓厚的儒家思想,并且儒家认为长治久安即富强,安居乐业亦富强。在新时代,富强更加趋向于国家富强为主,人民富强为辅,形成了国家与人民的高度统一,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前提便是国家富强。

将民主拆分开来——让人民来主导一切,这完全吻合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儒家一直提倡以民为贵,把百姓的地位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层次,李世民也曾说:“民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也是古代君王对于儒家思想的一种提炼与升华,也是对民主概念的浓缩。当今的民主融合了西方文明的思想,但究其本源仍然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突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核心理念。同样,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坚守目标,也是中国必须贯彻的重大思想方针。

文明与和谐其实是一对相生的概念,并且在有了文明之后,才能有和谐,文明教化百姓,百姓营造和谐。在儒家思想当中,孔子主张“以和为贵”,孟子主张“仁政”,这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于文明与和谐的解释。儒家的文明思想是以“仁”为本,强调了教化百姓与规范准则,让人民在文化的熏陶下逐步接受思想的洗礼,从而达到“使人明理”的作用。这也符合了朱子在本体论上的内容,人理与人道通过构建框架,对人性进行约束,进而实现文明的开化。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儒家思想中的“和谐”,不仅仅是人与人要和谐相处,还要强调人与社会应当和谐,人与自然也要和谐。孔子主张求同存异,在社会中难免会有思想的冲突与文明体系的不同,以君子的标准下定义,和谐包容,让人与自然在天地之中和谐共生。

三、社会层次的核心价值观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阶段,也是生产力高度解放的最终阶段。自由一词在中国古代的含义,是由“由于自己”而衍生出来的。朱子在本体论中强调“在规矩中自在”,而孔子倡导“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些儒家思想都是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中对“自由”的奠基。如果没有法律和道德的约束,那么自由的概念将会变得无限大,但也会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自由并非是无拘无束、没有规矩,而是在法律和道德规定下的自由,是一种不逾矩的自由。

孔子倡导有教无类,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任何人都能够成为受教育的人。在有教无类中,可以提炼出孔子对于人性的思考,人是不分高低贵贱的。同样,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中的至理名言也体现了孔子对于平等的看法,自己所不愿做的事情,为什么要强迫到别人身上呢?人是平等的存在,没有人可以强迫他人去做他人所不愿做的事情,人人生而平等,人人都应平等相待。孔子主张志向不能被侮辱,人格不应被歧视,这也正反映出孔子对于平等的深刻理解。平等源于儒家思想之中,又结合了西方平等思想,形成了中外结合的核心价值观思想,让当今社会的平等更加璀璨,更加夺目。

公正一词最开始源于古代中国的房屋搭建,如果房屋的横梁不正甚至是歪斜,那么最终将会导致房屋的搭建出现很大的问题,会使得房屋出现倾斜的现象,也就是世人常说的“上梁不正下梁歪”的现象。而当今社会所强调的公正之源则来自于儒家思想之中,《荀子》书中有“上公正则下易直矣”,如果上级行为处事是公正严明的,那么下级的行为处事也将会是公正无私的。儒家思想的公正强调的是行为公正,做事公正。同时,公正也意味着公平正义,只有将社会不良之风革除,传播公平正义的理念,这样才能真正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正。

在《论语》当中,孔子曾明确对法治的观念,在儒家的思想之中,对于法治的观念更加强调的是执法要明确,用法要公正,与法家思想中的苛政、厉法有着泾渭分明的差别。随着《民法典》的颁布,中国法治正逐渐完善,全面建成法治社会也是当今中国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需要法治,社会主义也离不开法治,法律可以约束人民内心的恶,治理可以处理人民生活的矛盾。依法治国也是宪法中最重要的一条治国战略之一,也是帮助党更好管理国家的利器。

四、个人层次的核心价值观

爱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甚至是全世界各国人民都需要践行的重要行为准则,一个不爱国的人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忠君报国”是古代儒家思想关于爱国情怀的高度体现,也是当代中国人凝练爱国操守的重要基石。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教育数不胜数,文天祥的“一片丹心照汗青”、岳飞的“精忠报国”、朱子的“不负忧时一片心”、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等,这些都是铭记于中华民族血液当中的重要爱国依据。只有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国人爱国主义道德情操,才能真正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

孟子曾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在儒家的思想当中,敬业的观念源自于对事物的热爱、对工作的认真,只有忍受得了身体的劳损、饥饿、痛苦、不堪,才能做事宠辱不惊,将工作安排处理得当。敬业是现如今社会对公民、对劳动者所提出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在工作中,劳动者应当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表现出应有的敬仰,而不应该懒散懈怠、消极工作。敬业者是创造财富最有力的人,也是最有价值的生产力,是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中最值得敬佩的人。敬业强调的是持之以恒、永不放弃,更是一种中国精神。

在《中庸》当中,“诚者,天之道也”。诚信源自于儒家思想的“天理”之中,这也正是朱子本体论中的重要框架之一。可以从《中庸》中看出,诚信是一种天地规则,更是一种天地理念,是符合天地运作的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基本方式。同时,在儒家思想当中,诚信也是“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充要条件,无诚信者不修身,无诚信者难治国,无诚信者何以平天下。在《论语》当中,子曰:主忠信。只有忠于自己诺言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完成自己的人生报复。在当今社会,没有诚信的人寸步难行,没有诚信的人会遭到他人的鄙夷与唾弃。诚信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体现在企业与企业的合同行为当中,更也有着国与国之间的契约行为。诚信的概念可大可小,诚信寓于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将“友善”两字拆分开来则是与他人相处应持有善意,友善则是儒家思想中最为核心的理念。儒家推崇“仁爱”,而整个儒家思想的思想底色在当今社会中,与仁爱最相吻合的就是友善。孔子推崇仁爱,墨子推崇兼爱,两者观念有着很大的不同,但都被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继承,以“友善”一词重新阐述了“仁爱”与“兼爱”。儒家思想认为“与人为善”,这也充分彰显了友善在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性。友善与个人修养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提高了个人修养,改善了人际关系,完善了个人性格上的缺陷,才能真正实现“与人为善”的行为理念,处事准则。

五、核心价值观与儒家思想的关系

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历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中国文明思想,乃至世界文明思想贡献出极其庞大的力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中,二十四字中的每一个字都在告诉世界,中国人与人为善、求同存异的理念。同时,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与人为善一直都是中国人所提倡的,也是中国人所一直践行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儒家思想经过了无数先贤的调整,最终汇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大河当中,与社会主义摩擦出璀璨的光华,激发出最深刻的化学反应,出现了世界文明的瑰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儒家思想,又高于儒家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结合儒家思想最精华的部分,再从西方文明体系中摘取了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部分而最终形成的。但同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立,对于儒家思想来说,也是一种补充,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对抗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和谐共生的融合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儒家思想的指导与开源,儒家思想也难以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补充与成就。

六、结语

综上所述,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寻根问源,探究儒家思想与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联。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社会以及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中均体现了丰富儒家思想,将孔孟学说、朱子本体论等经典儒家理念贯穿其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行为标准。儒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联系,拥有众多相似之处,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两者必然会持续不断发展,最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公正儒家
儒家“礼乐教化”与新时代设计人才培养
Chapter 21 A dilemma 第21章 艰难的抉择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名家谈教育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茶道
不公正
Why Learn Chinese?